第456章 讀書人都是壞種啊
一天一袋大米,災年收留千萬美人 作者:知豬俠biu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大敏大急,諫言道:“陛下,且聽聽丞相的中,下兩策。”
“再做決定不遲。”
李布城不悅道:“上策自然是最好的,為何還要聽中,下兩策?”
劉大敏歎息道:“多一個思路嘛。”
“陛下,可還記得,涼州軍有個軍師,智通鬼神。”
“如今,我們和涼州軍對壘,韃子卻突然攻打京城,吳三貴突然反叛。”
“這裏麵,會不會有什麽聯係?”
“大家莫要忘了,吳三貴這個狗賊,以前可是涼州的將領。”
嘶……
不止是李布城。
在場所有人,都倒抽一口涼氣。
細思極恐。
那丞相道:“劉將軍,你莫非是想說,這一切都是涼州軍師的布局?”
劉大敏點點頭:“不敢說一定,但是很有可能。”
“涼州保衛戰中,立下赫赫戰功的人很多,比如趙德祝,比如秦懷玉。”
“趙德祝那個人為人如何,我們尚且不知道,但聽說也是個有勇有謀,武功高強的將領。”
“秦懷玉,你們總該知道吧。”
“她僅率領一萬兵,就讓咱們大順吃盡苦頭。”
“身為領軍大將,我不如她。”
一說到秦懷玉,李布城也頭疼,當初就是被秦懷玉率領的白槍兵。
一路追殺到京城的。
結果一到了京城附近,吳三貴就來投靠了,哪有那麽巧的事情?
李布城大驚道:“捷軒,你是說,這一切,都是涼州軍師的布局?”
劉大敏點頭,繼續道:“很有可能。”
“要不,為什麽趙德祝不入京當官,秦懷玉不入京當官,偏偏是這個吳三貴如今當官呢?”
“這普天之下,誰不願意在天子腳下做事,在京城就代表著榮華富貴,高人一等。”
“陛下,莫非忘了。”
“在京城抄家的時候,所得金錠,銀錠甚多了嗎?”
李布城道:“確實很多。”
“天底下的百姓飯都吃不上,京城那些個官員,卻藏著幾十上百萬金錠,銀錠,不舍得拿出來花銷。”
“活該他們被殺。”
李布城記得,手下將抄家的賬簿獻上來的時候,光銀子就接近四千萬錠。
金錠,珠寶,更是不計其數。
直接讓大順政權一波肥,這也是他敢在京城稱帝的原因。
咱要錢有錢,要糧有糧,要兵有兵啊。
轉念又想到,如今大部分的錢糧,都還留在京城,全都被韃子霍霍了。
李布城嘴角抽搐,又是一陣肉疼。
劉大敏沉思片刻,繼續道:“陛下,您說會不會,涼王想要當皇帝。”
“但是她又不能,對朱家的皇位動手。”
“因此,涼州的軍師就設計了這麽個陰謀。”
“讓秦懷玉把咱們攆到京城附近,又讓吳三貴主動投降,先把大月皇帝幹掉。”
“等咱在京城搜刮到無數錢財,還來不及享用的時候。”
“又用寶藏的消息,把咱主力大軍騙到潼關。”
“再讓韃子突襲京城,吳三貴開門,京城陷落。”
“韃子率兵到中原來,對咱們形成夾擊之勢?”
嘶……
好可怕。
雖然聽上去天馬行空,但環環相扣,卻非常有可能。
要不然為什麽韃子得了京城,還要率兵侵犯中原,就京城那些財富,還不夠他們花銷嘛?
但當真有人,能如此深謀遠慮嗎?
李布城麵露驚恐之色,有種被人當猴子耍的感覺,還以為上天眷顧。
讓自己當上皇帝。
沒想到,居然是給人當槍使了?
憤怒,不甘,驚恐,怨恨……
無數種情緒上湧,李布城的臉色一會兒紅,一會兒綠,一會兒黑。
腦袋儼然已經轉不過來了。
那丞相插嘴道:“陛下,稍安勿躁,劉將軍說的不無道理。”
“但這不過是我們的猜測罷了。”
“其中還有許多疑點,尚未弄清楚之前,還請不要妄下決定。”
李布城如同抓住救命稻草一般,急忙道:“丞相有何高見,快說,快說。”
那丞相道:“涼州一戰,韃子死了三十萬人,他們的皇帝也死在涼州。”
“如此血海深仇,他們怎麽可能與涼州軍合作?”
“嗯,丞相說的不無道理。”李布城稍稍鬆了口氣。
劉大敏道:“丞相,你為什麽不想一想。”
“韃子是崇尚強者的。”
“他們死了三十萬人,但也是在戰場上戰死的。”
“正是因為韃子知道涼州軍的強大,所以才選擇投靠涼州軍。”
“也許涼州軍許諾重利,或者用了其他手段,也不無可能。”
“韃子已經元氣大傷,他們若是不投靠涼州軍,就得投靠咱們。”
“不然,他們早晚被滅國。”
“如今,韃子並沒有投靠咱們,是不是可以說明,他們投靠了涼州軍呢?”
嘶……
今日的涼氣,真是吸得夠夠的。
李布城真不願意聽劉大敏說話,但又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
就連丞相也無言以對,實錘了。
再考慮到,涼州軍師這麽聰明的人,又如何看不出吳三貴這狗賊有反骨。
如果不是特意安排,真的想不到任何理由,他會把一個叛徒安排到大月京城。
李布城喃喃道:“怪不得,咱打下大月京城,如此容易。”
“原來,是被算計了。”
“咱還辛辛苦苦去搜刮那麽多財寶。”
“全都給人做了嫁衣。”
這時候,一個官員跪著爬上前道:“啟稟陛下。”
“從官員,富商家裏搜刮錢財,也是涼州軍開始的,涼王寫給大月皇帝的奏折中,就有提到過。”
嘶……
李布城心裏拔涼拔涼的,讀書人都是壞種啊。
他們早知道京城的官員,富商有錢,但自己不好動手,卻讓咱們代勞。
現在,錢他們也得了,名聲他們也得了。
李布城越想越氣,他這個皇帝,才當了一個月不到,早知道就不搞什麽禦駕親征了。
相比於京城,潼關丟了也就丟了。
李布城焦急道:“丞相,說你的中策,下策。”
那丞相繼續說:“中策嘛,就是領兵南下,京城是迴不去了,涼州一時半會也打不下。”
“咱擁兵百萬,不如南下,把江南等地全都打下來。”
“再徐圖天下。”
“如此,尚有一線生機。”
李布城道:“此策甚好,如今看來,這可算得上上策。”
“那下策呢?”
丞相繼續道:“下策,就是在此死磕潼關,與涼州軍決一死戰……”
還沒等他說完。
李布城打斷道:“選中策,選中策。”
”現在就走。”
“再做決定不遲。”
李布城不悅道:“上策自然是最好的,為何還要聽中,下兩策?”
劉大敏歎息道:“多一個思路嘛。”
“陛下,可還記得,涼州軍有個軍師,智通鬼神。”
“如今,我們和涼州軍對壘,韃子卻突然攻打京城,吳三貴突然反叛。”
“這裏麵,會不會有什麽聯係?”
“大家莫要忘了,吳三貴這個狗賊,以前可是涼州的將領。”
嘶……
不止是李布城。
在場所有人,都倒抽一口涼氣。
細思極恐。
那丞相道:“劉將軍,你莫非是想說,這一切都是涼州軍師的布局?”
劉大敏點點頭:“不敢說一定,但是很有可能。”
“涼州保衛戰中,立下赫赫戰功的人很多,比如趙德祝,比如秦懷玉。”
“趙德祝那個人為人如何,我們尚且不知道,但聽說也是個有勇有謀,武功高強的將領。”
“秦懷玉,你們總該知道吧。”
“她僅率領一萬兵,就讓咱們大順吃盡苦頭。”
“身為領軍大將,我不如她。”
一說到秦懷玉,李布城也頭疼,當初就是被秦懷玉率領的白槍兵。
一路追殺到京城的。
結果一到了京城附近,吳三貴就來投靠了,哪有那麽巧的事情?
李布城大驚道:“捷軒,你是說,這一切,都是涼州軍師的布局?”
劉大敏點頭,繼續道:“很有可能。”
“要不,為什麽趙德祝不入京當官,秦懷玉不入京當官,偏偏是這個吳三貴如今當官呢?”
“這普天之下,誰不願意在天子腳下做事,在京城就代表著榮華富貴,高人一等。”
“陛下,莫非忘了。”
“在京城抄家的時候,所得金錠,銀錠甚多了嗎?”
李布城道:“確實很多。”
“天底下的百姓飯都吃不上,京城那些個官員,卻藏著幾十上百萬金錠,銀錠,不舍得拿出來花銷。”
“活該他們被殺。”
李布城記得,手下將抄家的賬簿獻上來的時候,光銀子就接近四千萬錠。
金錠,珠寶,更是不計其數。
直接讓大順政權一波肥,這也是他敢在京城稱帝的原因。
咱要錢有錢,要糧有糧,要兵有兵啊。
轉念又想到,如今大部分的錢糧,都還留在京城,全都被韃子霍霍了。
李布城嘴角抽搐,又是一陣肉疼。
劉大敏沉思片刻,繼續道:“陛下,您說會不會,涼王想要當皇帝。”
“但是她又不能,對朱家的皇位動手。”
“因此,涼州的軍師就設計了這麽個陰謀。”
“讓秦懷玉把咱們攆到京城附近,又讓吳三貴主動投降,先把大月皇帝幹掉。”
“等咱在京城搜刮到無數錢財,還來不及享用的時候。”
“又用寶藏的消息,把咱主力大軍騙到潼關。”
“再讓韃子突襲京城,吳三貴開門,京城陷落。”
“韃子率兵到中原來,對咱們形成夾擊之勢?”
嘶……
好可怕。
雖然聽上去天馬行空,但環環相扣,卻非常有可能。
要不然為什麽韃子得了京城,還要率兵侵犯中原,就京城那些財富,還不夠他們花銷嘛?
但當真有人,能如此深謀遠慮嗎?
李布城麵露驚恐之色,有種被人當猴子耍的感覺,還以為上天眷顧。
讓自己當上皇帝。
沒想到,居然是給人當槍使了?
憤怒,不甘,驚恐,怨恨……
無數種情緒上湧,李布城的臉色一會兒紅,一會兒綠,一會兒黑。
腦袋儼然已經轉不過來了。
那丞相插嘴道:“陛下,稍安勿躁,劉將軍說的不無道理。”
“但這不過是我們的猜測罷了。”
“其中還有許多疑點,尚未弄清楚之前,還請不要妄下決定。”
李布城如同抓住救命稻草一般,急忙道:“丞相有何高見,快說,快說。”
那丞相道:“涼州一戰,韃子死了三十萬人,他們的皇帝也死在涼州。”
“如此血海深仇,他們怎麽可能與涼州軍合作?”
“嗯,丞相說的不無道理。”李布城稍稍鬆了口氣。
劉大敏道:“丞相,你為什麽不想一想。”
“韃子是崇尚強者的。”
“他們死了三十萬人,但也是在戰場上戰死的。”
“正是因為韃子知道涼州軍的強大,所以才選擇投靠涼州軍。”
“也許涼州軍許諾重利,或者用了其他手段,也不無可能。”
“韃子已經元氣大傷,他們若是不投靠涼州軍,就得投靠咱們。”
“不然,他們早晚被滅國。”
“如今,韃子並沒有投靠咱們,是不是可以說明,他們投靠了涼州軍呢?”
嘶……
今日的涼氣,真是吸得夠夠的。
李布城真不願意聽劉大敏說話,但又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
就連丞相也無言以對,實錘了。
再考慮到,涼州軍師這麽聰明的人,又如何看不出吳三貴這狗賊有反骨。
如果不是特意安排,真的想不到任何理由,他會把一個叛徒安排到大月京城。
李布城喃喃道:“怪不得,咱打下大月京城,如此容易。”
“原來,是被算計了。”
“咱還辛辛苦苦去搜刮那麽多財寶。”
“全都給人做了嫁衣。”
這時候,一個官員跪著爬上前道:“啟稟陛下。”
“從官員,富商家裏搜刮錢財,也是涼州軍開始的,涼王寫給大月皇帝的奏折中,就有提到過。”
嘶……
李布城心裏拔涼拔涼的,讀書人都是壞種啊。
他們早知道京城的官員,富商有錢,但自己不好動手,卻讓咱們代勞。
現在,錢他們也得了,名聲他們也得了。
李布城越想越氣,他這個皇帝,才當了一個月不到,早知道就不搞什麽禦駕親征了。
相比於京城,潼關丟了也就丟了。
李布城焦急道:“丞相,說你的中策,下策。”
那丞相繼續說:“中策嘛,就是領兵南下,京城是迴不去了,涼州一時半會也打不下。”
“咱擁兵百萬,不如南下,把江南等地全都打下來。”
“再徐圖天下。”
“如此,尚有一線生機。”
李布城道:“此策甚好,如今看來,這可算得上上策。”
“那下策呢?”
丞相繼續道:“下策,就是在此死磕潼關,與涼州軍決一死戰……”
還沒等他說完。
李布城打斷道:“選中策,選中策。”
”現在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