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蛋鋪生意向好。


    每天都能給趙英男賺大把大把的銀子。


    當然,老趙也不是吝嗇的東家。


    每次發工錢,都會給王大石和店鋪夥計發一些獎金。


    具體發多少,按當旬的收入而定,少則一兩,多則十兩。


    也不能給太多。


    畢竟這個世界的物價就這樣。


    而且老趙知道,這種火爆的現象不會持續太久,再過兩三個月,仿造的琥珀蛋就會出來。


    到時候就執行第二階段計劃。


    降價,或者賣配方。


    收入可能會有所降低。


    第三階段,直接公開配方,造福普羅大眾。


    讓那些個花費重金研究琥珀蛋的競爭對手猝不及防。


    嘿嘿。


    趙英男吃著美味的豬頭肉,享受著杏兒力度合適的按摩,靜待王掌櫃的騷操作。


    老王放了一卷鞭炮。


    兩個夥計又是敲鑼,又是打鼓。


    不一會便吸引了不少人來圍觀。


    老王清了清嗓子,宣布道:


    “各位鄉親。”


    “各位父老。”


    “今我桃花蛋鋪,擴大經營,急需一百名勞工。”


    “工錢一日兩文,每旬發放。”


    “管吃管住,一日三餐管飽。”


    “年輕力壯,身體沒有疾病者,皆可報名。”


    青牛鎮上。


    每年都會有不少地主招募佃農。


    而今又是農忙結束。


    在鎮上流連等著被地主招募的人不少。


    一日三餐管飽?


    工錢十日一結?


    圍觀群眾紛紛交頭接耳討論起來,不敢相信。


    但王掌櫃何許人也,又怎麽會欺騙大夥呢。


    老王平日裏人緣還不錯。


    最近桃花蛋鋪又在大量收購農副產品,老王和許多農戶都混得挺熟。


    農戶對王掌櫃的評價是:


    人又好。


    出手又大方。


    賣東西從來不壓價格。


    不僅不壓價。


    遇到特別困難的,老王還會多給人家幾文錢哩。


    當然,老王製定這條優惠政策,曾請示過東家。


    東家表示:“正合我意。”


    以前老王人就好。


    但也正是因為人好,所以才幹不過對麵林家米鋪。


    但現在不同了。


    有東家這個堅實的後盾,老王可以盡情的發揮自己的才能。


    東家不僅財力雄厚,為人也樂善好施,這一點,倒是很暗合王大石的經營理念。


    果然。


    時間一長。


    老王在鎮上的好名聲就響徹十裏八鄉。


    村民們口耳相傳。


    紛紛拿著農副產品到鎮上桃花蛋鋪賣。


    蛋鋪的生意,也越來越好。


    話說迴來。


    王掌櫃宣布完,立馬有人詢問。


    “王掌櫃,幹什麽活啊,做琥珀蛋嗎?”


    詢問的是一個青年。


    王老記得他,叫張大頭。


    三個月前,張大頭家裏已經窮的揭不開鍋了。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他拿著家裏唯一一張狼皮到鎮上尋找買家。


    沒想到。


    還真賣出去了。


    收貨的正是王掌櫃。


    不僅如此,王掌櫃見他困苦,還多給了十文錢。


    也正是這十文。


    讓他挺了過來。


    如今剛過農忙,他便出來找事做。


    得多攢點錢,不然到了下半年,交完賦稅,冬天還是得餓死。


    王掌櫃認出了詢問的人,招唿道:“大頭,你到前邊來。”


    張大頭嘿嘿一笑,不好意思的挪到人群麵前,率先表明態度:


    “掌櫃的,俺想幹。”


    王掌櫃朗聲迴答剛才的問題。


    既是對那名叫大頭的青年說,也是迴答眾人的疑問。


    “鄉親們,我們招募勞工,並非做琥珀蛋。”


    “但做的仍是普通農活。”


    “伐木,夯土,修路等。”


    “隻要身體健康,都能做的。”


    “諸位放心,我以桃花蛋鋪和我本人的名聲擔保。”


    “管吃管住,頓頓管飽,絕不拖欠工錢。”


    圍觀群眾議論紛紛。


    王掌櫃的信譽,他們是信得過的。


    當即就有人站出來為王掌櫃站台:“王掌櫃是大好人,他說的話,我相信,算我張大江一個。”


    “是啊,是啊,王掌櫃肯定不會騙咱的。”


    “王掌櫃,咱相信你。”


    “俺也是,俺也是。”


    ……


    一時間,群眾紛紛響應。


    張大頭第一個報名,往後還有許多年輕人,紛紛上前登記。


    往日裏積攢的名聲,在這一刻終於派上用場。


    王大石抬手示意,大家安靜,繼續說道:


    “各位父老鄉親。”


    “平日裏,承蒙大家照顧,來小店售賣各種農產品。”


    “現如今,我們東家發話。”


    “肥水不流外人田。”


    “有這麽好的活計,當然要先照顧大家。”


    “想去的可以來我這裏報名。”


    “報了名的,今天先迴家,安排好家裏的事,明日一早過來。”


    “也請諸位叫上自己的親朋好友。”


    “凡是能帶迴來一個勞動力的,賞錢一文,越多越好,上不封頂。”


    “僅限今天和明天。”


    臥槽!


    還可以這麽搞。


    老王啊老王,你要是生在後世,絕壁能當上傳銷頭目……趙英男心中嘀咕。


    也覺得拉人頭這個辦法甚好,鄉裏鄉親的,總比招募流民要好。


    有家有土地。


    心中有牽掛。


    他們犯事的可能就小。


    畢竟是外村人,不像桃花村村民那般知根知底,小心一點還是好的。


    而且,大家都是衝著老王的名聲來的。


    有交情呢。


    看來在青牛鎮,老王的名聲,比自己這個東家還要大一些。


    趙英男從不嫉賢妒能。


    手底下有能人,應該高興才對,並對有能力的人委以重任。


    凡事都要靠自己去做,那不累死?


    ……


    老王一番話。


    當場報名者就有四五十個。


    其他沒報名的,要麽年老,要麽弱小不符合條件。


    但也紛紛迴村去奔走相告。


    將這個好消息告訴親朋好友。


    賺到人情的同時,還能賺錢。


    這種好事,上哪去找?


    一時間,桃花蛋鋪招人的消息不脛而走。


    王掌櫃說的截止日期是明天。


    但近一些的村莊,下午便有人急吼吼地來報名。


    王掌櫃不是說了嗎?


    隻要一百人。


    去晚了,這麽好的活計,可就沒了。


    趙英男暗暗佩服,誰說古代人不聰明的?


    這王掌櫃,居然會用饑餓營銷,把名額和時間搞得很緊張,這樣著急的反而是那些勞工。


    老趙不由得想曾看過的一本書,叫《塑料瓶梅》。


    該說不說,主角東方門慶做生意也非常有一套。


    古代人重農抑商,商人的地位,往往是最低的。


    作為士農工商的吊車尾。


    因為賺錢多,但地位低。


    既要防著上麵有人搞你。


    又要防著下麵有人把你殺富濟貧。


    在古代經商,難度是最高的。


    但也正因為如此,古代的商人才會削尖腦袋,去權衡各個方麵的利益,想出各種應對的辦法。


    想在古代做生意。


    非人精不能勝任。


    ……


    截止下午,老趙迴家。


    已經有上百個人報名。


    趙英男把招人的事情全權交給老王去處理,並約定,明天下午來提人。


    迴到村上。


    猴子過來稟報,說村裏的房子都已經翻修好。


    明天便可以去修路了。


    趙英男心中大喜,這幾個兄弟,還是很靠譜的,辦事又快又負責任。


    拍著猴子肩膀畫大餅道:


    “猴子,幹得好。”


    “等路修好了,哥給你娶個嫂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天一袋大米,災年收留千萬美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知豬俠biu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知豬俠biu並收藏一天一袋大米,災年收留千萬美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