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上前幾步,凝視著蒙麵人,“你既然現身於此,必有要事稟報於朕。你能否摘下麵具,讓朕瞧瞧你究竟是何人?”
蒙麵人再次躬身行禮,“還請聖上寬恕老奴不敬之罪。待時機成熟,老奴定當向皇爺請罪。眼下局勢動蕩,猶如大海波濤,稍有不慎,皇爺與旎嘯之局便將全盤皆輸。”
萬曆皇帝見說,略作思索,便點了點頭,“好,朕便不強求你了。你今夜現身,想必定有要事相告。”
蒙麵人躬身道:“皇爺未見旎嘯,卻重用之,聖上之舉,不遜於太祖宣帝。但聖上心中定對旎嘯的身份存疑,欲揭其廬山真麵目。”
皇帝聞之,麵色微動,卻仍淡然問道:“哦?莫非你已探得旎嘯的身份和來曆了?”
蒙麵人答道:“迴稟皇爺,老奴尚未探明,但老奴這些年東奔西走,倒是查出一樁自大明太祖以來便有的口傳密旨。
“隻可惜正德皇帝駕崩倉促,這密旨便失了蹤跡,曆代皇帝口傳亦斷。不過老奴查知,正德皇帝生前曾有一道密詔,與旎嘯有關。”
萬曆皇帝聽罷,頓時臉色大變,不由自主地向前邁出一步,急問道:“此密詔如今何在?”
蒙麵人再次躬身行禮,“還請皇爺寬恕老奴之罪,這密詔雖被老奴查知大概所在,但取來卻需費些周章。”
“為何?”皇帝皺眉問道。
蒙麵人迴答:“不瞞皇爺,這深宮之中,耳目眾多,暗藏鋒芒。眼下駱家之事牽涉旎嘯,若有人知曉有先皇遺詔與旎嘯相關,誰不想捷足先登?
“再者,留遺詔者為正德皇帝,老奴若不萬分謹慎,隻怕朝野震動,大明江山再起波瀾。到那時局勢失控,加之皇爺與旎嘯聯手布局,必將一發不可收拾。”
皇帝一聽,頓時恍然大悟,知曉正德皇帝與皇祖父之間,雖曆經多年,但仍有人暗中揣測,更被內外勢力所利用。
他無力地揮了揮手,沉聲道:“好,朕信你,便等你取來密旨。”
“謝皇爺。”蒙麵人深深一躬,萬曆皇帝隻覺眼前一花,蒙麵人便已消失無蹤。
萬曆皇帝默默地注視著前方,半晌無言,獨自立於夜風之中。
越居庸關,跨長城,北行二十裏許,有一清流名叫清水河,隱於幽靜山丘之後。
旎嘯獨立於林間,身旁一柄長劍,猶未出鞘,寒光隱現。
環顧四周,林木蔥鬱,草木含翠,春色正濃,大好河山,令人心曠神怡,旎嘯不禁心生感慨。
時至晌午,他立於山巔,遙望京城方向,心中思緒萬千。
他深知,若無變故,今夜月黑風高之時,於泰將率廠衛及大內數百高手,更有數千精兵自京城附近州府衛所調集,圍攻通州南的高麗莊與張家灣,意圖一舉蕩平隱匿京城多時的碧落守望殿。
然他斷定,此二地不過是敵人設下的誘餌。
待明日晨曦初現,敵人最不設防之際,梅花山莊數百弟子將如猛虎下山,直搗碧落守望殿之真正老巢——玉泉山西十餘裏的快活林。
那快活林,峰巒疊嶂,澗壑縱橫,古木參天,其間隱匿數家大戶莊園,數十村戶。
山莊弟子曆經艱辛,終得此訊。然此地之人,非比尋常百姓富紳,實則一股勢力盤踞數十年之久,暗哨密布,機關重重,難以深入。
旎嘯心知,自己此行北上,勢必引起多方關注,碧落守望殿也在其中。
但他心中所憂,乃是留於千陽門的駱風雁。
駱風雁武功平平,麵對強敵,難以自保。旎嘯深知,大戰一觸即發,自己分身乏術,難以兼顧。
而京城乃至順天府,他又何處可藏駱風雁?她身上所藏駱家之秘,引得無數宵小覬覦。
尤其是碧落守望殿,若狗急跳牆,為保快活林老巢,或惱羞成怒,不惜攻入千陽門。雖有二十餘名弟子守護,依托千陽門大院之下密室暗堡,但旎嘯仍憂敵人勢大,難以抵擋。
旎嘯曾思及讓駱風雁入宮,料想萬曆皇帝定會庇護,然他心中萬般不願,將駱家之事如此貿然交予皇帝,更何況駱風雁乃是他心愛之人。
片刻之後,他又為百裏雲歌擔憂起來。
雲歌雖武藝高強,但在數百強敵之中,且局勢混亂,欲連夜自南繞至香山南麓,還需避開碧落守望殿之人,無暇多休息,便要與山莊弟子共赴強敵巢穴——快河林中那由茂密樹林與幽深山洞構成的所在。
首次,旎嘯為百裏雲歌與駱風雁心生酸楚與悲涼。
她們本可如世間男女般,騎馬仗劍,逍遙江湖,享受自在人生,卻因他而冒險,曆經生死,最終卻連姓名也無法為人所知。
感慨也好,淒楚也罷,旎嘯深知,此乃梅花山莊眾人的責任。她們一旦嫁入山莊,便需承擔此等重任。
一番胡思亂想之後,旎嘯在四周布下一座奇門陣法,隱匿其中,盤膝而坐,隻待夜幕降臨,屆時將西行經榆林堡,南下越過長城至鎮邊城,最終與快活林以北、潛伏十餘裏外的眾山莊弟子會合。
而此時,京城之中,先前北元國師座下兩副使索南、巴紮已通過秘道潛入內城的那處院落。碧落守望殿弑門門主苗一森正靜靜地審視著這座院落,臉上露出惋惜之色。
不多時,一名身著黑衣勁裝的男子步入院中。
此人身高七八尺,體格魁梧,精神抖擻,太陽穴高高鼓起,顯然是一名內家高手。
這人正是勾參,他走到苗門主麵前,躬身遞上幾頁紙張。然而,苗一森並未去接,也未去看,隻是問道:“如何了?”
勾參迴答:“一切均按門主所定計劃進行。且城中各府各衙中屬於我們的官吏,除門主特令蟄伏的十幾人外,其餘皆會在明日淩晨身亡。
“當然,他們身邊都已留下‘證據’或‘認罪書’,留給那狗皇帝欣賞。此舉雖不能讓大明朝廷陷入混亂,但也能讓君臣猜忌之心更甚,讓那狗皇帝難以分辨其下文臣武將的忠奸,致使草木皆兵。”
苗一森聽罷,微笑點頭,表示滿意。
片刻之後,他問道:“旎嘯的行蹤仍未查到嗎?”
勾參答道:“正是,門主,我們的探子隻知他出居庸關,越長城,而後蹤跡全無,又有傳言,說他繼續向北疾馳而去。”
苗一森雙手負於背後,眉頭緊鎖,似與勾參去說,又似自言自語:“他此舉究竟意欲何為?莫非北邊真有大事發生?或有他非去不可的緣由?還是他故意布下疑陣,以惑世人?”
勾參未敢妄言,因他也不知其中緣由,不敢在門主麵前胡亂揣測。
片刻間,苗一森冷笑一聲,“這旎嘯,真個是裝神弄鬼,心機深沉,較那萬曆皇帝猶有過之,小小年紀,便有如此城府,真不知是哪位高人調教出來的?”
勾參望著苗門主,輕聲說道:“門主,倘若旎嘯果真不在千陽門,我等何不……”
蒙麵人再次躬身行禮,“還請聖上寬恕老奴不敬之罪。待時機成熟,老奴定當向皇爺請罪。眼下局勢動蕩,猶如大海波濤,稍有不慎,皇爺與旎嘯之局便將全盤皆輸。”
萬曆皇帝見說,略作思索,便點了點頭,“好,朕便不強求你了。你今夜現身,想必定有要事相告。”
蒙麵人躬身道:“皇爺未見旎嘯,卻重用之,聖上之舉,不遜於太祖宣帝。但聖上心中定對旎嘯的身份存疑,欲揭其廬山真麵目。”
皇帝聞之,麵色微動,卻仍淡然問道:“哦?莫非你已探得旎嘯的身份和來曆了?”
蒙麵人答道:“迴稟皇爺,老奴尚未探明,但老奴這些年東奔西走,倒是查出一樁自大明太祖以來便有的口傳密旨。
“隻可惜正德皇帝駕崩倉促,這密旨便失了蹤跡,曆代皇帝口傳亦斷。不過老奴查知,正德皇帝生前曾有一道密詔,與旎嘯有關。”
萬曆皇帝聽罷,頓時臉色大變,不由自主地向前邁出一步,急問道:“此密詔如今何在?”
蒙麵人再次躬身行禮,“還請皇爺寬恕老奴之罪,這密詔雖被老奴查知大概所在,但取來卻需費些周章。”
“為何?”皇帝皺眉問道。
蒙麵人迴答:“不瞞皇爺,這深宮之中,耳目眾多,暗藏鋒芒。眼下駱家之事牽涉旎嘯,若有人知曉有先皇遺詔與旎嘯相關,誰不想捷足先登?
“再者,留遺詔者為正德皇帝,老奴若不萬分謹慎,隻怕朝野震動,大明江山再起波瀾。到那時局勢失控,加之皇爺與旎嘯聯手布局,必將一發不可收拾。”
皇帝一聽,頓時恍然大悟,知曉正德皇帝與皇祖父之間,雖曆經多年,但仍有人暗中揣測,更被內外勢力所利用。
他無力地揮了揮手,沉聲道:“好,朕信你,便等你取來密旨。”
“謝皇爺。”蒙麵人深深一躬,萬曆皇帝隻覺眼前一花,蒙麵人便已消失無蹤。
萬曆皇帝默默地注視著前方,半晌無言,獨自立於夜風之中。
越居庸關,跨長城,北行二十裏許,有一清流名叫清水河,隱於幽靜山丘之後。
旎嘯獨立於林間,身旁一柄長劍,猶未出鞘,寒光隱現。
環顧四周,林木蔥鬱,草木含翠,春色正濃,大好河山,令人心曠神怡,旎嘯不禁心生感慨。
時至晌午,他立於山巔,遙望京城方向,心中思緒萬千。
他深知,若無變故,今夜月黑風高之時,於泰將率廠衛及大內數百高手,更有數千精兵自京城附近州府衛所調集,圍攻通州南的高麗莊與張家灣,意圖一舉蕩平隱匿京城多時的碧落守望殿。
然他斷定,此二地不過是敵人設下的誘餌。
待明日晨曦初現,敵人最不設防之際,梅花山莊數百弟子將如猛虎下山,直搗碧落守望殿之真正老巢——玉泉山西十餘裏的快活林。
那快活林,峰巒疊嶂,澗壑縱橫,古木參天,其間隱匿數家大戶莊園,數十村戶。
山莊弟子曆經艱辛,終得此訊。然此地之人,非比尋常百姓富紳,實則一股勢力盤踞數十年之久,暗哨密布,機關重重,難以深入。
旎嘯心知,自己此行北上,勢必引起多方關注,碧落守望殿也在其中。
但他心中所憂,乃是留於千陽門的駱風雁。
駱風雁武功平平,麵對強敵,難以自保。旎嘯深知,大戰一觸即發,自己分身乏術,難以兼顧。
而京城乃至順天府,他又何處可藏駱風雁?她身上所藏駱家之秘,引得無數宵小覬覦。
尤其是碧落守望殿,若狗急跳牆,為保快活林老巢,或惱羞成怒,不惜攻入千陽門。雖有二十餘名弟子守護,依托千陽門大院之下密室暗堡,但旎嘯仍憂敵人勢大,難以抵擋。
旎嘯曾思及讓駱風雁入宮,料想萬曆皇帝定會庇護,然他心中萬般不願,將駱家之事如此貿然交予皇帝,更何況駱風雁乃是他心愛之人。
片刻之後,他又為百裏雲歌擔憂起來。
雲歌雖武藝高強,但在數百強敵之中,且局勢混亂,欲連夜自南繞至香山南麓,還需避開碧落守望殿之人,無暇多休息,便要與山莊弟子共赴強敵巢穴——快河林中那由茂密樹林與幽深山洞構成的所在。
首次,旎嘯為百裏雲歌與駱風雁心生酸楚與悲涼。
她們本可如世間男女般,騎馬仗劍,逍遙江湖,享受自在人生,卻因他而冒險,曆經生死,最終卻連姓名也無法為人所知。
感慨也好,淒楚也罷,旎嘯深知,此乃梅花山莊眾人的責任。她們一旦嫁入山莊,便需承擔此等重任。
一番胡思亂想之後,旎嘯在四周布下一座奇門陣法,隱匿其中,盤膝而坐,隻待夜幕降臨,屆時將西行經榆林堡,南下越過長城至鎮邊城,最終與快活林以北、潛伏十餘裏外的眾山莊弟子會合。
而此時,京城之中,先前北元國師座下兩副使索南、巴紮已通過秘道潛入內城的那處院落。碧落守望殿弑門門主苗一森正靜靜地審視著這座院落,臉上露出惋惜之色。
不多時,一名身著黑衣勁裝的男子步入院中。
此人身高七八尺,體格魁梧,精神抖擻,太陽穴高高鼓起,顯然是一名內家高手。
這人正是勾參,他走到苗門主麵前,躬身遞上幾頁紙張。然而,苗一森並未去接,也未去看,隻是問道:“如何了?”
勾參迴答:“一切均按門主所定計劃進行。且城中各府各衙中屬於我們的官吏,除門主特令蟄伏的十幾人外,其餘皆會在明日淩晨身亡。
“當然,他們身邊都已留下‘證據’或‘認罪書’,留給那狗皇帝欣賞。此舉雖不能讓大明朝廷陷入混亂,但也能讓君臣猜忌之心更甚,讓那狗皇帝難以分辨其下文臣武將的忠奸,致使草木皆兵。”
苗一森聽罷,微笑點頭,表示滿意。
片刻之後,他問道:“旎嘯的行蹤仍未查到嗎?”
勾參答道:“正是,門主,我們的探子隻知他出居庸關,越長城,而後蹤跡全無,又有傳言,說他繼續向北疾馳而去。”
苗一森雙手負於背後,眉頭緊鎖,似與勾參去說,又似自言自語:“他此舉究竟意欲何為?莫非北邊真有大事發生?或有他非去不可的緣由?還是他故意布下疑陣,以惑世人?”
勾參未敢妄言,因他也不知其中緣由,不敢在門主麵前胡亂揣測。
片刻間,苗一森冷笑一聲,“這旎嘯,真個是裝神弄鬼,心機深沉,較那萬曆皇帝猶有過之,小小年紀,便有如此城府,真不知是哪位高人調教出來的?”
勾參望著苗門主,輕聲說道:“門主,倘若旎嘯果真不在千陽門,我等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