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皇帝輕輕抬手,示意方長風起身,“朕並未有意責難於你,世人皆有求仙問道之心,朕又豈會不知?”


    待方長風起身站定,皇帝又說道:“旎嘯此人手段非凡,竟能以一座大陣,屠戮江湖中人上萬有餘,朕著實是小覷了他。”


    方長風心中雖有諸多猜測,卻不敢妄言,唯有默默傾聽天子教誨。


    片刻之後,皇帝再次開口:“事後你曾詳查此事,言道那股神秘勢力之人,多為數百年間的武林宿老或是隱於三山五嶽的高人,莫非那兩位神秘客當真掌握了部分成仙之法,使得人得以延年益壽,壽達數百歲?”


    方長風聽罷,拱手躬身,恭謹答道:“陛下,微臣不敢妄下結論。但微臣查探得知,那些人血肉之中已無生機,宛如死後被某種秘術煉化,成為活死人一般。


    “然而又頗為奇異,他們尚能保留一絲自我意識,可觀可聽可言,也需進食。隻是微臣至今尚未查明此秘法源自何處,更不知出自何人之手。”


    萬曆皇帝頷首示意,稍頃,複又問道:“依卿之見,那旎嘯可曾知曉這些人的底細?或是明了卿所言種種?”


    方長風躬身答道:“臣實難斷言,然以臣度之,即便旎嘯初時不察,事後也必遣人詳查。觀其往昔行事,臣料他已探得那股神秘勢力諸多隱秘。”


    言罷,方長風再次躬身行禮,“臣才疏學淺,未能為陛下分憂,實乃臣之罪也。”


    萬曆皇帝見說,微微一笑,擺手說道:“方長風,卿又何必自責?朕卻有一事不明,倘若旎嘯對那股神秘勢力一無所知,他又如何能斬殺對方數百頂尖高手,且皆是經由秘術煉就之死士?”


    方長風隻是拱手躬身,未置可否,顯然未全然讚同萬歲爺之語。


    皇帝複又說道:“依此推論,倘若那神秘客真個持有半部成仙之術,卻被旎嘯所敗,那旎嘯豈不是已掌握殺神降魔之能,近乎神仙手段?”


    方長風聽罷,心中一驚,思緒電轉,片刻之後,他試探性地問道:“莫非陛下以為……”


    萬曆皇帝卻打斷了方長風的話頭,笑道:“倘若他真有上神手段,仙聖大神通,又何必覬覦皇家之物?又何必強取皇祖父所遺之寶?”


    方長風聽罷,神色又是一變,方知自己誤解了聖意,連忙說道:“臣鬥膽妄言,旎嘯終是凡人,血肉之軀,其所能者,不過借那天地大陣擾人心神,奪人魂魄罷了。”


    “哦?!”萬曆皇帝眉頭微蹙,“若果真如此,那傳說中的麒麟與朱雀,又怎會助他?”


    方長風聞此,心中豁然開朗,明了萬歲爺之心意:既忌憚旎嘯之能,又欲將其收為己用,猶如那神秘客駕馭其眾,欲使旎嘯化為手中一柄無魂之刃。


    念及旎嘯之手段與武功,方長風內心五味雜陳,既有苦澀,又夾雜著一絲嫉妒之意。


    “陛下,旎嘯身懷異寶,已屬大不敬之舉。至於華夏神獸,史書雖有記載,然親眼目睹者寥寥。此番陝西之地,雖有眾人目睹,卻難斷其是否為麒麟與朱雀真身。”


    方長風言罷,低頭不語,生怕一言不慎,引來龍顏不悅,唯靜待聖裁。


    他心中暗忖,如此說來,萬歲爺對旎嘯之猜疑與忌憚,恐將更甚。


    萬曆皇帝麵帶微笑,卻含幾分譏誚,緩步至龍椅坐下,神色淡然,“旎嘯既為凡人,血肉之軀,豈能無求仙問道之心?”


    方長風聽罷,不明聖意,深知聖心難測,不敢妄言,遂上前幾步,立於案前丈許之地,微微躬身以待。


    萬曆皇帝雙眸微闔,指尖輕叩禦案。


    片刻之後,他似對方長風言,又似自語:“欲為我大明之臣,或科舉,或武舉,以求功名;至於勳戚,屠浩數年前曾奏報,說旎嘯無意仕途,於涼州衛立下赫赫戰功而不受封賞。


    “若招其為駙馬,依太祖之訓,自我大明洪武以降,駙馬都尉皆無實權,有名無實。即便旎嘯不敢違抗聖旨,成為駙馬,亦如斷其羽翼,使之淪為籠中之鳥,又有何益?蔭襲吧?”


    言及此處,萬曆皇帝不禁苦笑搖頭,“時至今日,朕仍不知他出身來曆,其身份之謎,不遜於那兩位神秘客。


    “所幸他一心為國,斬外敵,滅夷狄,禦強虜,實為我大明之幸。”皇帝複又一歎,“若令他淨身入宮,實乃人間奇恥大辱也!”


    言罷,目光轉向方長風,皇帝眼神中帶著一抹微笑,“至於如卿這般,令其入宮為侍衛,旎嘯必不肯從。強留其身於朕側,縱其實力超群,然心不屬此,身亦不在此,何以護朕周全?”


    方長風邊聆聖訓,邊揣測上意,深知萬歲爺對旎嘯既放心不下,欲將其綁於身旁,又欲得其真心相護與手段本領,令其心甘情願為皇上效力。


    念及此處,方長風躬身行禮,“陛下,何不效仿太祖皇帝之時,當時也有人舉薦宋濂、劉基於太祖。”


    萬曆皇帝聞此,神色微愣,旋即緩緩點頭。


    方長風話一出口,心中便生幾分悔意,又補充道:“陛下,臣尚有一念,觀旎嘯之年,不過十七八,而小太子尚且年幼。”


    方長風見皇帝神色微慍,連忙改口:“對了,與福王年歲更為相近。若能讓旎嘯以侍從之職伴其左右……”


    言至此,方長風未再續言,深知聖上已明其意。


    萬曆皇帝神色淡然,微微頷首。片刻之後,揮手示意方長風退下。


    待方長風離去,皇帝起身,於殿內踱步沉思,輕聲自語:“旎嘯,依你之意,無論錦衣衛、東廠、六扇門,抑或大內宮禁之中,皆有悖逆之臣,欲在朕之眼皮底下竊取天家之物。想必你手中已握有確鑿證據。”


    言及此,他又憶起陳炬臨終之言,不禁長歎:“哎,怕是當年皇祖父已洞察宮中朝堂皆藏敵影,才不得不那般行事。哎,看來朕還是低估了此事。”


    踱步數步,他又自語:“陳炬,若你尚在,倒可為朕分憂一二,致使朕如今手下無人可用。”


    片刻之後,他行至牆邊,打開一個密匣,取出一個鐵盒。


    此鐵盒乃當年旎嘯與屠浩於涼州衛聯手抗擊韃靼與胡僧之時,自外敵手中奪得,卻不知其內究竟何物。


    旎嘯奪得之時,無意間將其打開,內裏乃一鈴鐺狀之物。他不解其意,遂將此物連同鐵盒一並交予屠公公。


    屠浩不敢私藏,以層層封印包裹,再遣沈飛等人送迴京城。且在密奏中提到,此鐵盒似曾被人打開過,但經手之人唯有旎嘯與他。


    萬曆皇帝當年收到鐵盒與密奏,自是半信半疑。


    此刻皇帝迴過神來,確信屠浩所奏屬實,唯有旎嘯才有手段打開此鐵盒,屠浩定無此能,否則京城的錦衣衛與東廠何以數年無法破解?


    念及此處,萬曆皇帝眼中閃過一絲怒意,那是對旎嘯私自打開鐵盒的不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天下梅花豔豔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湘帶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湘帶水並收藏大明天下梅花豔豔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