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讬在看到曹文詔帶著近兩個營的騎兵拋下他們去追趕北麵的大金主力與眷屬,哪還有什麽心思繼續與蒙古騎兵遊鬥,而是馬上聚集軍隊朝曹文詔追去。


    遊鬥的蒙古騎兵在看到建奴逃跑後,也紛紛跟著在後麵追擊,這下子建奴與明軍就形成了交錯追趕的行軍方式。


    但戰馬總有跑累的時候,當曹文詔停下來歇息的時候,嶽讬的大軍就成了夾在南北明軍之間的夾心餅幹,在經過一番激烈的包圍與反包圍之戰後,嶽讬帶著所剩不多不到五千的騎兵逃離了包圍圈,一路向北朝主力趕去。


    曹文詔在讓大軍稍作休整與補充食物後,便率著大軍繼續一路追擊,他可是知道阿速江的源頭可是直通大海寬闊的黑龍江,能否全殲建奴,就憑此一役了。


    當代善看到兵馬少了快一半的嶽讬大軍,氣得他揮起馬鞭就朝著代善的後背一陣輸出,在將嶽讬的後背鞭打得血肉模糊後,這次憤憤地說道:“廢物,殿後的軍隊交給薩哈廉指揮!”


    “嗻,奴才謝汗阿瑪不殺之恩!”嶽讬忍著疼叩謝道。


    “滾吧!”代善一邊說一邊用力地踢了嶽讬一腳。


    至於代善為何要如此對待嶽讬,全都賴嶽讬曾在黃台吉與他爭奪監國的時候,一直猶豫不決,要不是看嶽讬還有一定的領兵作戰的能力,代善早就廢了他的旗主之位。


    “嗻,汗阿瑪!”嶽讬重新跪好,叩拜後,這才快速離開。


    當代善的大軍來到位於和羅河(毛子霍爾河)渡口的時候,遠遠地就能看到南邊曹文詔大軍正朝他們趕來,這下子讓正在渡河的建奴軍隊陷入了混亂之中。


    代善馬上讓人叫來薩哈廉,讓他帶著正白旗與十個牛祿鑲黃旗前去阻攔正在奔來的明軍。


    之所以一直用正白旗殿後,自然是代善想犧牲黃台吉過去的勢力來保全整個大金,而鑲黃旗實力太強,也需要適當的進行一番消耗。


    對於被派去阻攔明軍的薩哈廉,曹文詔自然是采取之前在麥蘭河對付殿後的鑲紅旗與正白旗辦法,用兩營蒙古聯軍去對付,之後他率著剩餘的近三個營騎兵去半渡而擊正在渡河的建奴大軍。


    看著橫衝直撞而來的曹文詔,代善繼續安排剩下的鑲黃旗前去阻攔,讓兩紅旗率先渡河,兩紅旗可是代善的基本盤,必須要保護好,不能犧牲太多。


    而作為前大汗直領的鑲黃旗,自然就成了代善派出去阻攔曹文詔大軍的首選。


    麵對再次過來阻攔的鑲黃旗,曹文詔讓各營臨時拚湊的騎兵去對付,而他則率著勇士營兩營騎兵繞過阻攔的鑲黃旗,直奔正在渡河的兩紅旗。


    正在渡河的兩紅旗看到如餓虎撲羊一般奔來的勇士營,一個個在性命感受到威脅的情況下,不斷地向前擁擠著狹窄的木橋。


    很快,橋兩邊的湖麵上就不斷出現落水的聲音,那是身穿鎧甲的八旗勇士與戰馬。


    戰馬可以掙紮著遊上岸,但身穿鎧甲的八旗勇士們,在沒撲騰兩下後,因鎧甲的重量,很快就沉入了河底,沒了任何的聲響。


    隨著勇士營的越逼越近,尚未上橋的兩紅旗勇士就越發地加快鞭打戰馬的屁股,想努力擠上意味著生路的木橋,而正因如此,掉入河中的兵馬數量也越來越多,讓站在河對麵的代善心急得不行。


    當負責殿後的正白旗與鑲黃旗看到勇士營已經逼近唯一的生還通道,也就是和羅河木橋的時候,紛紛放棄了眼前的敵軍,快速地向木橋奔來。


    在生命受到威脅時,人大都是自私的,都會想著為了自己能活著,而拋下集體與所謂的紀律及謙讓,甚至是他人活命的機會。


    為了減少勇士營的傷亡,曹文詔並沒有讓勇士營去擋往木橋逃跑的鑲黃旗及正白旗,而是在中間給他們留了一條通道,勇士營在兩邊對中間逃跑的兩旗建奴進行射擊與拋出手雷。


    身後是追趕的蒙古騎兵,兩邊是勇士營的不斷射擊,正白旗與鑲黃旗的勇士們在腎上腺素的刺激下,不斷地往木橋上衝鋒,這下讓本就擁堵不堪的木橋更加的擁擠,從而掉入河裏的兵馬越來越多。


    到後來,那些排在最後麵的兩旗勇士,也就是那些看不到渡過木橋希望的人,他們選擇了向東邊的山林逃去。對於這些越來越多逃跑的人,曹文詔自然是不會放過,分出了不少騎兵進行追剿,不讓他們成功逃進山林裏麵。


    看著不斷遭到明軍射殺與落水的八旗勇士,代善整個人是又急又怒又恨又無奈,在南麵的橋頭被明軍徹底堵死後,代善不得不帶著僅剩一半的兵馬繼續朝阿速江與黑龍江的交匯處奔去,希望那裏有足夠的船隻幫自己渡過寬闊的黑龍江見麵。


    隻有逃到江北,才能徹底擺脫曹文詔大軍的追擊,而他的大金才會得到短暫的安寧。


    “將軍,我們是否還要繼續追擊?”勇士營第三營參將馬雲山騎著馬來到曹文詔跟前,然後高聲問道。


    曹文詔高聲答道:“你馬上安排俘虜搬開堵在橋上的兵馬屍體,留下各營騎兵看守俘虜與打掃戰場,看能否找到一些糧草,然後我們繼續追擊北逃的代善!”


    “是,將軍,下官馬上去安排!”馬雲山說完行了一個軍禮後,調轉馬頭朝各營臨時拚湊的騎兵跑去。


    曹文詔留下各營騎兵,一是需要留下兵馬打掃戰場,二是不想將戰功分潤給各營。


    時間約過去了不到半個鍾,橋頭與橋麵便被被俘虜的建奴給清理得七七八八了,曹文詔這才帶上勇士營與蒙古聯軍繼續向北追擊北逃的建奴大軍。


    經過黃鬆甸大戰與幾次追逐戰,建奴的總兵力人數已經從近六萬人直線下降到了不足兩萬人,其中兩藍旗、兩白旗幾乎全軍覆沒,而兩黃旗所剩也無多,得到人數補充的兩紅旗也隻有一萬來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月光明:打造巔峰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後山散人V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後山散人V並收藏日月光明:打造巔峰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