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隆武四年的春季攻勢
日月光明:打造巔峰大明 作者:後山散人V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深吸一口氣後,曹化淳繼續說道:“遵陛下旨意,任命曹文詔為此次春季攻勢的主將,將率勇士第一與第三營及兩營蒙古聯軍、禁軍第十五營與京營第一、第二營前往吉林參戰。
留下的葉赫城將由禁軍第二十營即原天津府軍接防開原與葉赫,京營第七營調往遼陽,接防劉渠調往龍安後的遼陽城,另外調祖大壽去勇士第一與第三營離開後的金山。
任命黃得功為此次春季攻勢的左副將,率禁軍第五、第六、第十九營與山地營及狙擊營沿著輝發河順流直下,將與溯鬆花江而上的曹文詔大軍匯集於潭州正西麵的蛟河村盆地。
調駐守撫順關的趙率教前往樺甸,守衛黃得功的後路,趙率教留下的撫順關防區將由駐守沈陽的禁軍第十四營接防。
另任命馬祥麟為此次春季攻勢的右副將,將率直屬的武驤左衛前往梅河口,與黃得功一同前往蛟河村,而馬祥麟留下的鎮虜城防區交由秦拱明負責。
除了這三路大軍,駐守會寧的尤世功將率先乘坐船隻沿鬆花江東下,攻占忽兒海河與鬆花江交匯處的忽兒海衛城(宋徽宗待過的五國城),阻斷建奴沿忽兒海河乘船北逃的同時,也分化建奴在潭州西線的兵力!”
好大的手筆,比去年大寧之戰出動的兵力還要大上幾分,一邊記錄軍隊調動的其它官員一邊記錄一邊感慨,希望這次春季攻勢結束後,能順利趕走盤踞在長白山的建奴,這樣以後朝廷也能少不少事,說不定皇帝不會再繼續盯著士紳的土地不放了。
看著不斷用筆記錄的官員,尤其是文官的隊伍,朱由校不由得擔心這些人中會有泄密的分子,雖然走蒙古草原的晉商基本被打垮了,但走海路的東南商人可是毛都沒刮下來幾根的,而在場的六位文官中就有兩位位來自東南,於是朱由校用眼睛示意了兩下曹化淳。
示意完之後,朱由校想著兩位來自東南的戶部官員,是否要調離到其它部門,或者幹脆外放地方擔任巡撫或布政使。
到這時,朱由校這時候才有點後悔當初任命畢懋良與周應秋為戶部侍郎的時候,沒有認真考慮過他們的籍貫。
曹化淳在收到皇帝的示意後,轉過身朝眾人說道:“此次軍議內容乃絕密,希望諸位不要記錄,另外錦衣衛會在戰事結束前重點關注諸位的一言一行,希望諸位為了此次春季攻勢進展順利,能夠諒解一下!”
正在記錄得不亦樂乎的幾個官員,在聽到曹化淳的“善意提醒”後,不得不馬上停下手中的紙筆,表麵上雖然投之以一笑,但心裏的那個滋味真是五味雜陳,尤其是聽到錦衣衛會重點盯防自己,那就更不自在了,就好像有無數雙虎眼正盯著自己。
“化淳,朕相信諸位愛卿不會出賣大明軍事機密的,不準抄錄就可以了,沒必要讓錦衣衛再盯著他們!”朱由校板著臉輕聲嗬斥道。
“是,陛下,是臣言語失當了!”曹化淳趕忙朝朱由校躬身認錯後,接著馬上朝對麵的一眾文官再次深深致歉道:“剛才是下官失言了,還望諸位大人海涵!”
看著一唱一和的主仆二人,七位文官麵麵相覷地互望了一眼後,最終由方從哲帶著眾人朝曹化淳迴了一禮道:“曹公公為國為民,我等自該體諒,曹公公不必介懷!”
見戲演到了這個份上,朱由校笑著出身打圓場道:“既然雙方的齟齬得到了及時解決,那就將不愉快之事都拋諸腦後吧,諸位愛卿都快快請坐,下麵可還有不少的軍議需要大家一起商討呢!”
見皇帝不僅訓斥了曹化淳,還主動給大家找台階下,眾人不得不順著台階朝皇帝行了一禮後答道:“是,陛下!”
其實大家都知道這是皇帝的意思,隻不過是借由曹化淳之口說了出來,大明皇帝不信任文官的心可是會遺傳的,相愛相殺已經是老傳統了。
等眾人再次落座後,曹化淳再次指著遼東長白山一帶說道:“此次遼東戰事,除了確定主將曹文詔、左右副將黃得功與馬祥麟外,還會由袁可立袁總督親自坐鎮蛟河村營地,負責軍隊行軍與軍需糧草的調度,而孫傳庭則繼續坐鎮沈陽大本營,負責沈陽府及周邊地區的防衛與軍需糧草調度之事!”
接著,曹化淳將本頁地圖翻到了畫架的背麵,露出了下一頁更具體的地圖,“這張地圖是大軍齊集蛟河村之後,將對建奴進行具體作戰的行軍圖,除了尤世功那一路佯攻的行軍外,蛟河村的軍隊將大致分成北中南三路。
之所以將戰場選在這裏,是因為這裏翻越一座不太寬廣的慶嶺後,就來到了流經潭州盆地的黃泥河河穀,而其它方向皆是綿延的高山與森林,不利於長途行軍作戰。
黃泥河河穀地勢較為平緩開闊,而且黃泥河水量非常小,十分有利於我們軍隊大規模行軍,而且慶嶺後麵的黃鬆甸距離潭州隻有八十多裏,不用兩天的行軍就能到達老奴在潭州的大本營!”
“曹公公,蛟河村到慶嶺大概有多遠的距離,還有吉林與樺甸距離蛟河村分別有多遠?此次蛟河村參與作戰的軍隊一共有多少?”一直沒說話的兵部尚書熊廷弼突然出聲問道。
將軍隊布局了熟於心的曹化淳從容答道:“迴熊尚書,蛟河村距離慶嶺行軍距離大概有四十五裏,而吉林與樺甸距離蛟河村的行軍距離分別大概是一百五十裏與兩百裏。
此次聚集在蛟河村的軍隊將有禁軍第五、六、十五、十九營與京營第二營,勇士營第一、三與蒙古聯軍兩個營,此外還有武驤左衛一個營、山地營兩個千戶所與狙擊營一個千戶所,第六營將留守蛟河村外,其它的十個營外加三個千戶所將投入到黃鬆甸三條線路的作戰!”
留下的葉赫城將由禁軍第二十營即原天津府軍接防開原與葉赫,京營第七營調往遼陽,接防劉渠調往龍安後的遼陽城,另外調祖大壽去勇士第一與第三營離開後的金山。
任命黃得功為此次春季攻勢的左副將,率禁軍第五、第六、第十九營與山地營及狙擊營沿著輝發河順流直下,將與溯鬆花江而上的曹文詔大軍匯集於潭州正西麵的蛟河村盆地。
調駐守撫順關的趙率教前往樺甸,守衛黃得功的後路,趙率教留下的撫順關防區將由駐守沈陽的禁軍第十四營接防。
另任命馬祥麟為此次春季攻勢的右副將,將率直屬的武驤左衛前往梅河口,與黃得功一同前往蛟河村,而馬祥麟留下的鎮虜城防區交由秦拱明負責。
除了這三路大軍,駐守會寧的尤世功將率先乘坐船隻沿鬆花江東下,攻占忽兒海河與鬆花江交匯處的忽兒海衛城(宋徽宗待過的五國城),阻斷建奴沿忽兒海河乘船北逃的同時,也分化建奴在潭州西線的兵力!”
好大的手筆,比去年大寧之戰出動的兵力還要大上幾分,一邊記錄軍隊調動的其它官員一邊記錄一邊感慨,希望這次春季攻勢結束後,能順利趕走盤踞在長白山的建奴,這樣以後朝廷也能少不少事,說不定皇帝不會再繼續盯著士紳的土地不放了。
看著不斷用筆記錄的官員,尤其是文官的隊伍,朱由校不由得擔心這些人中會有泄密的分子,雖然走蒙古草原的晉商基本被打垮了,但走海路的東南商人可是毛都沒刮下來幾根的,而在場的六位文官中就有兩位位來自東南,於是朱由校用眼睛示意了兩下曹化淳。
示意完之後,朱由校想著兩位來自東南的戶部官員,是否要調離到其它部門,或者幹脆外放地方擔任巡撫或布政使。
到這時,朱由校這時候才有點後悔當初任命畢懋良與周應秋為戶部侍郎的時候,沒有認真考慮過他們的籍貫。
曹化淳在收到皇帝的示意後,轉過身朝眾人說道:“此次軍議內容乃絕密,希望諸位不要記錄,另外錦衣衛會在戰事結束前重點關注諸位的一言一行,希望諸位為了此次春季攻勢進展順利,能夠諒解一下!”
正在記錄得不亦樂乎的幾個官員,在聽到曹化淳的“善意提醒”後,不得不馬上停下手中的紙筆,表麵上雖然投之以一笑,但心裏的那個滋味真是五味雜陳,尤其是聽到錦衣衛會重點盯防自己,那就更不自在了,就好像有無數雙虎眼正盯著自己。
“化淳,朕相信諸位愛卿不會出賣大明軍事機密的,不準抄錄就可以了,沒必要讓錦衣衛再盯著他們!”朱由校板著臉輕聲嗬斥道。
“是,陛下,是臣言語失當了!”曹化淳趕忙朝朱由校躬身認錯後,接著馬上朝對麵的一眾文官再次深深致歉道:“剛才是下官失言了,還望諸位大人海涵!”
看著一唱一和的主仆二人,七位文官麵麵相覷地互望了一眼後,最終由方從哲帶著眾人朝曹化淳迴了一禮道:“曹公公為國為民,我等自該體諒,曹公公不必介懷!”
見戲演到了這個份上,朱由校笑著出身打圓場道:“既然雙方的齟齬得到了及時解決,那就將不愉快之事都拋諸腦後吧,諸位愛卿都快快請坐,下麵可還有不少的軍議需要大家一起商討呢!”
見皇帝不僅訓斥了曹化淳,還主動給大家找台階下,眾人不得不順著台階朝皇帝行了一禮後答道:“是,陛下!”
其實大家都知道這是皇帝的意思,隻不過是借由曹化淳之口說了出來,大明皇帝不信任文官的心可是會遺傳的,相愛相殺已經是老傳統了。
等眾人再次落座後,曹化淳再次指著遼東長白山一帶說道:“此次遼東戰事,除了確定主將曹文詔、左右副將黃得功與馬祥麟外,還會由袁可立袁總督親自坐鎮蛟河村營地,負責軍隊行軍與軍需糧草的調度,而孫傳庭則繼續坐鎮沈陽大本營,負責沈陽府及周邊地區的防衛與軍需糧草調度之事!”
接著,曹化淳將本頁地圖翻到了畫架的背麵,露出了下一頁更具體的地圖,“這張地圖是大軍齊集蛟河村之後,將對建奴進行具體作戰的行軍圖,除了尤世功那一路佯攻的行軍外,蛟河村的軍隊將大致分成北中南三路。
之所以將戰場選在這裏,是因為這裏翻越一座不太寬廣的慶嶺後,就來到了流經潭州盆地的黃泥河河穀,而其它方向皆是綿延的高山與森林,不利於長途行軍作戰。
黃泥河河穀地勢較為平緩開闊,而且黃泥河水量非常小,十分有利於我們軍隊大規模行軍,而且慶嶺後麵的黃鬆甸距離潭州隻有八十多裏,不用兩天的行軍就能到達老奴在潭州的大本營!”
“曹公公,蛟河村到慶嶺大概有多遠的距離,還有吉林與樺甸距離蛟河村分別有多遠?此次蛟河村參與作戰的軍隊一共有多少?”一直沒說話的兵部尚書熊廷弼突然出聲問道。
將軍隊布局了熟於心的曹化淳從容答道:“迴熊尚書,蛟河村距離慶嶺行軍距離大概有四十五裏,而吉林與樺甸距離蛟河村的行軍距離分別大概是一百五十裏與兩百裏。
此次聚集在蛟河村的軍隊將有禁軍第五、六、十五、十九營與京營第二營,勇士營第一、三與蒙古聯軍兩個營,此外還有武驤左衛一個營、山地營兩個千戶所與狙擊營一個千戶所,第六營將留守蛟河村外,其它的十個營外加三個千戶所將投入到黃鬆甸三條線路的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