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走出長安右門有點距離後,方世鴻這才朝自己父親低聲說道:“父親,陛下可曾答應了?”


    方從哲在連歎了兩聲後,悶悶不樂地迴道:“同意了,讓為父在年度會議之後遞題本!”


    方世鴻知道自己父親身體狀況,對於父親致仕,他也是無可奈何,隻希望在接下來的日子裏能多孝敬幾年。


    過了好一會兒後,方世鴻才重新開口問道:“父親,陛下有沒有說將由誰來接您的位子?”


    “未曾,你以後也少關心,安心替陛下管好發展銀行即可!”方從哲艱難地吐出言語道。


    “是,父親,孩兒明白的!”方世鴻悻悻地迴道,同時也為自己未來的仕途擔憂,自己父親當了這麽多年的首輔,官員們都會給自己幾分麵子,但現在父親因病致仕,以及等父親去世後,自己未來的日子真不知該會怎樣。


    像是看清了自己兒子內心的想法,方從哲語氣變得和緩了許多:“為父已經請求過陛下關照後人一二,陛下已經同意了,以後安心辦差,不可欺瞞或犯下其它禍事!”


    “是,父親,孩兒謹記!”方世鴻這才徹底放下心來。


    當大閱結束之後,晚上再次迎來了遠超去年規模的煙花秀,不過這次朱由校沒有將讓文武百官喊過來陪自己在午門城樓上看煙花,而是隻陪了自己的妻兒與三個皇妹,甚至連藩王們都沒有邀請。


    通過隆武四年的大閱與煙花秀,外加《大明時報》的特刊連載,建國節的影響力起碼深入到了京城與順天府的軍民心中,從而慢慢輻射到周邊的府縣與布政司,至於文官們會有什麽看法,朱由校就管不著了。


    因建國節花費銀子較多,朱由校就削減了元宵節的開支,不管是燈會規模,還是煙花規模,都比往年小了許多,甚至戲班與晚宴,規製都有所降低。


    隻不過一個普通的傳統節日,朱由校一直覺得沒必要浪費那麽多的錢財在上麵,尤其是毫無節製的鋪張浪費,這個就讓朱由校更是忍無可忍。


    民間浪費錢財大搞燈會,朱由校管不著,但皇宮這麽搞,實在是沒有必要,還不如將這些一次性的消費轉化成更多的賞賜,或者多辦幾所學校和修築幾條水泥路來得實在。


    元宵節當天,當朱由校正在瓊華宮進行午睡的時候,英國公張維賢卡著點地趕在朱由校午睡醒來之前進宮參加傍晚的晚宴與晚上的燈會。


    這就是皇帝身邊有人的好處,起碼能了解皇帝的大致喜好與作息時間,張維賢此次提早過來,除了想多跟自己孫女待一會兒,還想替自己即將南下呂宋的孫子張世傑要一點西山火器工廠的裝備。


    沒辦法,張維賢今年即將滿六十四周歲了,按照去年製定官員致仕年齡,也隻剩下了一年多時間,至於皇帝是否會挽留自己多幹幾年,這個他可不能抱太大希望。


    所以,為了避免在自己致仕後,出現英國公府的人在軍中出現權利真空,他張維賢必須在致仕之前,多為自己的後人安排好前程。


    都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英國公府之所以能傳承兩百多年而長盛不衰,便是在於堅持不懈地對後輩的培養與提前鋪路。


    而這個次孫張世傑,是他張維賢的重點培養對象之一,至於兒子張之極,因是貴妃生父的原因,張維賢知道他肯定不會再像自己一樣身居鎮邊府高位,頂多在鎮邊府或保安府擔任一個同知的副職。


    而另一個嫡長孫張世澤,因要繼承家裏的英國公爵位,注定了無法靠軍功在軍中擁有足夠的地位。


    但沒有爵位繼承的次孫張世傑,則可以完全靠家裏支撐在外博取戰功,從而擁有真正的軍中影響力與邊鎮實權。


    當朱由校午覺睡醒後,正在王承恩的伺候下沐浴更衣的時候,劉時敏走進來輕聲說道:“皇爺,英國公求見!”


    “讓他在東暖閣外等候,朕馬上就來!”朱由校說完,不知英國公今天這麽早來所為何事。


    “是,皇爺!”劉時敏迴複完,輕聲走出了房間。


    “承恩,宮內最近有沒有什麽人作妖?”朱由校在假寐中隨意問道。


    “皇爺,各宮該給的賞賜都及時給了,並無什麽人不滿!”王承恩一邊替朱由校梳著頭一邊答道,手上的動作並沒有因皇帝的問話而出現任何的停滯。


    約莫過了五分鍾後,王承恩再次開口道:“皇爺,好了!”


    朱由校睜開雙眼,看了下鏡子內的自己,已經來大明快五年了,由當初的十四少年郎,成長為主宰天下的君主,當初的稚氣早已被三年多的皇帝生涯所養成的莊重所替代,嘴邊的毫毛也長起了屢屢青須,再過兩三年或許就能黑須覆麵了。


    “走吧!”朱由校說完,徑直站起,轉身朝樓梯所在的方向走去。


    等候在東暖閣外的張維賢遠遠地看到皇帝過來後,忙跪下等候著皇帝的到來,待走近後高聲叩拜道:“臣,張維賢拜見陛下!”


    “英國公平身!”朱由校微笑著虛抬雙手道。


    “謝陛下!”張維賢說完,這才不疾不徐地起身站起,侯立在一旁,等候著皇帝先行進入暖閣。


    “英國公,這會兒來找朕,可是有事兒?”朱由校坐下後,看向拱手站在自己麵前的張維賢問道。


    “迴陛下,老臣此次前來,是想替老臣那不孝孫向陛下討要點火器!”張維賢略顯局促的答道。


    “張世傑?他想要什麽火器?”朱由校問道。


    “就是那不孝孫,他說此次下呂宋,遠隔重洋,隨時都有可能麵對大弗朗機人的反攻,所以需要厲害一點的火器才能更好地應對,這才多次向老臣懇求新式後膛槍,但鎮邊府沒有這種後膛槍,所以在不耐其煩之下,隻好厚著臉皮跑來向陛下求取!”張維賢說完,嘿嘿地有點不好意思。


    “朕沒記錯的話,張世傑的千戶所已經是後膛槍了吧?”朱由校詫異地望向張維賢,不是他不想給張世傑,而是後膛槍的仿製難度並不是很大,在大明國策還不是以攻略南洋為主的時候,朱由校並不想過早向泰西人暴露後膛槍。


    “正是如此!”張維賢略顯尷尬地迴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月光明:打造巔峰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後山散人V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後山散人V並收藏日月光明:打造巔峰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