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呂宋總督
日月光明:打造巔峰大明 作者:後山散人V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廣總督胡應台可是楚黨骨幹,此次意外順利地攻下呂宋島,楚黨能分潤不少戰功,而這也是李長庚與熊廷弼想鞏固呂宋島戰果的重要原因。
至於畢自嚴,有畢自肅這個弟弟在馬尼拉就夠了。
最後剩下徐光啟這個大學士沒有做出表態,他看了眼方從哲與李長庚後,感覺自己夾在兩人中間,真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情。
至於方從哲那邊,再次感覺到李長庚大勢已成,自己已經無力阻擋,更糟心的事情是自己多次反對皇帝的想法,兩人的距離已經越拉越遠。
見徐光啟一直不肯表態,朱由校隻好做出最終的決斷:“呂宋孤懸海外,麵積與人口絲毫不弱於大明一個布政司,朕屬意將其設為大明第一個海外總督區,總督統管呂宋的軍事、行政、刑名與稅收之事,不再設立巡撫,但布政、提刑與督察三司依然要設立!”
“臣遵旨,不知是否要在布政司下設府縣進行管理各地?”李長庚見皇帝最終同意了自己的建議,內心一陣激動。
朱由校站起來看著呂宋島地圖說道:“呂宋總督區設為南北兩府,分別為南府馬尼拉府與北府達古潘府,總督府設在現在大弗朗機人的都督府,馬尼拉府府城也設在此地附近,而達古潘府則設立在達古潘,至於下麵的縣,則由總督府視當地情況而定,但總數不得超過十個!”
“是,陛下,不知這呂宋總督該由何人擔任比較合適?”李長庚小心地問道。
朱由校看了一眼李長庚後,笑著說道:“此次南居益能視呂宋實際情況而靈活應對,就由他擔任這個呂宋總督兼左布政使吧,至於其它的官員,則由吏部向朕舉薦!”
李長庚雖然心裏有點失落,但南居益並非方從哲之人,他內心這才好受一點:“啟奏陛下,不知廣東巡撫該由何人接任?”
“現在廣南戰事在急,就由胡應台暫時兼任吧!”朱由校想了一下後,直接答道。
“啟奏陛下,老臣反對胡應台兼任廣東巡撫,大明雖有督撫兼任的情形,但胡應台已在兩廣耕耘近四年,不宜再讓他繼續兼任廣東巡撫,可調其他官員赴任!”方從哲見呂宋之事已經不可為,但還想爭取下廣東巡撫,畢竟隨著開啟經略南洋,以後廣東的位置將會顯得越來越重要。
“好了,現在呂宋正在進行戰事,而且不久後就要開啟廣南之戰,再調派其他官員前往廣東,朕擔心會延誤戰事,至於兩廣督撫人選,等廣南之戰結束後再議吧!”看著不顧大局,一心想玩黨爭的方從哲,朱由校心裏一陣膩歪,真不知現在的他怎麽會變成這樣,絲毫沒了之前的格局與從容。
“是,陛下,是老臣著急了!”方從哲躬著身子迴道,其實方從哲當然知道自己這樣做會引起皇帝的不快,但年前的病情突然加重,由不得他加快給自己黨派鋪路。
就算阻擋不了李長庚的前進步伐,但也要多提拔一些自己黨派的人,所以才會在官員出現空缺時,顯得尤為的急躁。
第二天關於組建馬尼拉鎮邊營的軍令從都督府下達到了英國公府,而英國公府因昨天英國公張維賢最終趕上了呂宋軍議的尾巴,從曹化淳的口中已經得知了自己孫子張世傑將被調往呂宋擔任這個鎮邊營參將的軍令。
對於自己孫子能夠從正五品的千戶突然升到正三品參將,他內心自然是十分高興的,雖然不是禁軍內的參將,但能獨當一方的參將,也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但為了不讓自己孫子與家人提前知道消息後,顯得過於激動,張維賢除了將此消息告訴自己老妻外,並沒有告訴任何人。
看著滿臉激動得說不出話的孫子,張維賢隻得輕咳兩聲後,朝親自前來宣旨的曹化淳高聲答道:“臣,張維賢,領旨謝恩!”
曹化淳笑眯眯地將聖旨放到張維賢手上後說道:“恭喜英國公了!”
張維賢接到聖旨站起來後,笑著答道:“感謝陛下信賴老臣的不孝孫,也感謝公公大過年的親自來府上跑一趟!”
“反正過年期間,都督府與禦馬監也沒什麽要緊的事情,雜家就向皇爺討了這份差事!”曹化淳笑著說道,作為鎮邊府與都督府的總監軍,對於這種拉攏鎮邊府左都督的機會,他曹化淳自然不會放過。
“那麻煩公公留在府上喝一杯不孝孫的喜茶!”張維賢作為都督府的左都,自然也希望拉攏鎮邊府管輜重與軍紀的曹化淳。
“那就叨擾國公爺了!”曹化淳秒懂地笑著迴道。
“不叨擾,不叨擾,公公能賞臉喝一杯喜茶,乃是我們英國公府極大的榮幸!”張維賢擺擺手笑著說道。
在送走曹化淳後,張維賢朝一旁一同出來送行的張世澤與張世傑兄弟道:“你們倆跟我來書房一趟!”
至於張之極,因年前已經履職山東總兵,過年期間因要駐守山東,無法返迴京城過年。
待兩個孫子坐下後,張維賢這才緩緩開口道:“世傑,此次都督府派你去呂宋組建鎮邊營,是陛下直接下達的旨意,這對你是個難得的機會,希望你不要舍不得京城的繁花似錦!”
“祖父放心,孫兒定不負陛下信任!”張世傑一臉莊重地高聲答道。
對於能升任鎮邊營參將,張世傑到現在還是處於一種極度亢奮中,這可是能鎮守一方的鎮邊營,作為二十多歲年輕人的張世傑,自然是十分的興奮。
他知道自己無法繼承英國公的爵位,在被送去西山武學後,他就開始格外珍惜這個難得的機會,不僅訓練十分刻苦,進入禁軍後,也是繼續嚴格要求自己,不放過任何一次立功的機會,要不是他所在的第十營一直駐紮在京郊的昌平,說不定他早就能憑戰功升到四品遊擊了。
即將要去的呂宋才剛被大明打下來,四周都是陌生之地,意味著他的戰功會有無限的可能。
至於畢自嚴,有畢自肅這個弟弟在馬尼拉就夠了。
最後剩下徐光啟這個大學士沒有做出表態,他看了眼方從哲與李長庚後,感覺自己夾在兩人中間,真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情。
至於方從哲那邊,再次感覺到李長庚大勢已成,自己已經無力阻擋,更糟心的事情是自己多次反對皇帝的想法,兩人的距離已經越拉越遠。
見徐光啟一直不肯表態,朱由校隻好做出最終的決斷:“呂宋孤懸海外,麵積與人口絲毫不弱於大明一個布政司,朕屬意將其設為大明第一個海外總督區,總督統管呂宋的軍事、行政、刑名與稅收之事,不再設立巡撫,但布政、提刑與督察三司依然要設立!”
“臣遵旨,不知是否要在布政司下設府縣進行管理各地?”李長庚見皇帝最終同意了自己的建議,內心一陣激動。
朱由校站起來看著呂宋島地圖說道:“呂宋總督區設為南北兩府,分別為南府馬尼拉府與北府達古潘府,總督府設在現在大弗朗機人的都督府,馬尼拉府府城也設在此地附近,而達古潘府則設立在達古潘,至於下麵的縣,則由總督府視當地情況而定,但總數不得超過十個!”
“是,陛下,不知這呂宋總督該由何人擔任比較合適?”李長庚小心地問道。
朱由校看了一眼李長庚後,笑著說道:“此次南居益能視呂宋實際情況而靈活應對,就由他擔任這個呂宋總督兼左布政使吧,至於其它的官員,則由吏部向朕舉薦!”
李長庚雖然心裏有點失落,但南居益並非方從哲之人,他內心這才好受一點:“啟奏陛下,不知廣東巡撫該由何人接任?”
“現在廣南戰事在急,就由胡應台暫時兼任吧!”朱由校想了一下後,直接答道。
“啟奏陛下,老臣反對胡應台兼任廣東巡撫,大明雖有督撫兼任的情形,但胡應台已在兩廣耕耘近四年,不宜再讓他繼續兼任廣東巡撫,可調其他官員赴任!”方從哲見呂宋之事已經不可為,但還想爭取下廣東巡撫,畢竟隨著開啟經略南洋,以後廣東的位置將會顯得越來越重要。
“好了,現在呂宋正在進行戰事,而且不久後就要開啟廣南之戰,再調派其他官員前往廣東,朕擔心會延誤戰事,至於兩廣督撫人選,等廣南之戰結束後再議吧!”看著不顧大局,一心想玩黨爭的方從哲,朱由校心裏一陣膩歪,真不知現在的他怎麽會變成這樣,絲毫沒了之前的格局與從容。
“是,陛下,是老臣著急了!”方從哲躬著身子迴道,其實方從哲當然知道自己這樣做會引起皇帝的不快,但年前的病情突然加重,由不得他加快給自己黨派鋪路。
就算阻擋不了李長庚的前進步伐,但也要多提拔一些自己黨派的人,所以才會在官員出現空缺時,顯得尤為的急躁。
第二天關於組建馬尼拉鎮邊營的軍令從都督府下達到了英國公府,而英國公府因昨天英國公張維賢最終趕上了呂宋軍議的尾巴,從曹化淳的口中已經得知了自己孫子張世傑將被調往呂宋擔任這個鎮邊營參將的軍令。
對於自己孫子能夠從正五品的千戶突然升到正三品參將,他內心自然是十分高興的,雖然不是禁軍內的參將,但能獨當一方的參將,也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但為了不讓自己孫子與家人提前知道消息後,顯得過於激動,張維賢除了將此消息告訴自己老妻外,並沒有告訴任何人。
看著滿臉激動得說不出話的孫子,張維賢隻得輕咳兩聲後,朝親自前來宣旨的曹化淳高聲答道:“臣,張維賢,領旨謝恩!”
曹化淳笑眯眯地將聖旨放到張維賢手上後說道:“恭喜英國公了!”
張維賢接到聖旨站起來後,笑著答道:“感謝陛下信賴老臣的不孝孫,也感謝公公大過年的親自來府上跑一趟!”
“反正過年期間,都督府與禦馬監也沒什麽要緊的事情,雜家就向皇爺討了這份差事!”曹化淳笑著說道,作為鎮邊府與都督府的總監軍,對於這種拉攏鎮邊府左都督的機會,他曹化淳自然不會放過。
“那麻煩公公留在府上喝一杯不孝孫的喜茶!”張維賢作為都督府的左都,自然也希望拉攏鎮邊府管輜重與軍紀的曹化淳。
“那就叨擾國公爺了!”曹化淳秒懂地笑著迴道。
“不叨擾,不叨擾,公公能賞臉喝一杯喜茶,乃是我們英國公府極大的榮幸!”張維賢擺擺手笑著說道。
在送走曹化淳後,張維賢朝一旁一同出來送行的張世澤與張世傑兄弟道:“你們倆跟我來書房一趟!”
至於張之極,因年前已經履職山東總兵,過年期間因要駐守山東,無法返迴京城過年。
待兩個孫子坐下後,張維賢這才緩緩開口道:“世傑,此次都督府派你去呂宋組建鎮邊營,是陛下直接下達的旨意,這對你是個難得的機會,希望你不要舍不得京城的繁花似錦!”
“祖父放心,孫兒定不負陛下信任!”張世傑一臉莊重地高聲答道。
對於能升任鎮邊營參將,張世傑到現在還是處於一種極度亢奮中,這可是能鎮守一方的鎮邊營,作為二十多歲年輕人的張世傑,自然是十分的興奮。
他知道自己無法繼承英國公的爵位,在被送去西山武學後,他就開始格外珍惜這個難得的機會,不僅訓練十分刻苦,進入禁軍後,也是繼續嚴格要求自己,不放過任何一次立功的機會,要不是他所在的第十營一直駐紮在京郊的昌平,說不定他早就能憑戰功升到四品遊擊了。
即將要去的呂宋才剛被大明打下來,四周都是陌生之地,意味著他的戰功會有無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