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產出不高的糧食,這些河間府的大多數大族,自然選擇了積極配合朝廷的政令,從而好在長蘆鹽場的變革中分得更多的蛋糕。


    鹽政變革雖與清丈田畝等政令分屬不同的官員在執行,但他們都同屬於戶部,而且皆是受李長庚統籌,所以麵對河間府這些大族的主動示好,袁世振在切割鹽課蛋糕時,自然願意偏向這些人。


    至於保定府與大名府,因有孫承宗、王永光、魏廣微、黃立極等大佬的主動配合,變革也進行得比較順利。


    而六部直管的京城所在地順天府,雖有不少勳貴外戚盤踞,但有皇權威懾,外加通州最大的豪族李三才家族的覆滅,執行起來也沒有太大的阻力。


    至於剩下麵積最大與人口最多的真定府與合並廣平府後麵積依然最小的順德府,變革阻力是此次西南六府中最大的兩個,要不是盤踞在真定府的趙南星與李標師徒因卷入去年的勾連內廷大案,恐怕執行起來會更加的困難。


    盡管如此,真定府與順德府依然是變革最為困難的兩府,結果就是汰換了其中一半的知府與知縣,其中真定府知府換成了李長庚的嫡係楊嗣昌,並且還將天津府軍直接拉到了這兩個府駐紮,甚至還借調了鹽稅營的駐軍。


    在鎮壓了超過百場的激烈對抗後,真定府與順德府才最終趕在隆武三年結束前勉強結束了變革的政令下達鄉村。


    對於剩下的永平府與宣府,因長期地處邊關與軍鎮林立,這裏沒什麽強勢的大族,而且人口也不多,加上永平府知府謝璉是李長庚的嫡係,所以在大寧之戰結束後不久,兩府在極短的時間內便完成了朝廷變革政令的要求。


    直隸通過此次變革,耕地總麵積達到了六十八萬頃,新增了近三十萬頃的耕地,而其中納稅的耕地麵積也來到了四十六萬頃,而這些土地中,還包含了皇莊的土地。


    至於總人口,也由萬曆六年的四百二十六萬,上漲到了一千一百三十六萬,幾乎翻了三倍。


    其中順天府的總人口,也由萬曆六年的七十一萬,在減掉幾乎整個天津府與遵化三縣後,依然還有九十六萬,其中還不包含禁軍的人口數。


    而順天府這九十六萬人口中,光京城的七十五萬就占了其中的絕大多數,其它的近十個郊縣隻占了其中的二十一萬。


    而從順天府分化出去的天津府與遵化三縣,總人口也有七十五萬。


    一個直隸的人口有一千一百三十六萬,大明目前有十七個布政司,朱由校推斷現在大明的總人口大概有一億六千萬上下。


    因田稅要到隆武四年才開始按照新的標準征收,但就算按照三十稅一的標準,一個直隸一年可征收的田稅按照畝產小麥四百斤也就是四石的標準計算,田稅將高達六百一十三萬石,而全大明預估有近億石糧稅。


    戶部每年要是有近億石糧稅,哪還擔心什麽官員與邊軍的俸祿不夠發,也哪還用擔心西北的大旱。


    為了表彰此次直隸變革試驗取得的成果,朱由校給李長庚的官銜加到了少傅兼文華殿大學士,已經高過徐光啟的少保兼文華殿大學士,可以算是事實上的內閣次輔了。


    而吏部尚書王永光與戶部尚書畢自嚴,朱由校也分別給加了個太子少保的虛銜,而熊廷弼因大寧之戰的統籌之功,也在十月份敘功的時候,也給加了個太子少保的虛銜。


    王永光、畢自嚴與熊廷弼三人雖然隻是加了個太子少保的虛銜,品級也還是正二品,但實際上卻是實升了個小半級,也是個不小的進步,畢竟到了正二品的六部尚書後,品級上隻能在三公三孤上有所提升,而這三人就比其它三人提前走了半步。


    除了三位主導變革的頂層高官,直隸巡撫鄒維璉的實際品級也從正四品的右僉都禦史升到了正三品的右副都禦史,巡撫品級雖低,但權力卻高於從二品的布政使與正三品的按察使,明朝就喜歡搞這種以小製大。


    而高宏圖這個左布政使與楊維垣這個按察使品級上雖然沒有變化,但也算是徹底坐穩了短時間內的高升,在直隸繼續耕耘幾年,或許就能再次進入朝堂提升原先的品級,或者督撫一方。


    至於熊文燦、謝璉兩人,已經升得足夠快了,所以品級上並沒有繼續提升,而楊嗣昌卻借此機會升了半級,到了直隸的右參政,但實職還是繼續兼任真定府知府。


    而參加清丈田畝的三十個皇家學院畢業生,在完成田畝的清丈與黃冊更新後,分別根據個人的意願安排進了都知監、禦用監、銀鈔監、禦馬監等下屬產業擔任經辦與管辦的職務,其中一部分人則進入了即將於隆武四年搬進新校區的皇家學院擔任助教,剩下的人則選擇從政,去沈陽府擔任教諭與教授。


    對於願意去沈陽府就職的皇家學院畢業生,朱由校不僅給了每人一百兩安家費,還給了秀才標準的八十畝免稅土地,算是對他們願意去邊關駐守的獎勵,也給其它底層宗室子弟樹立一個榜樣。


    至於新修建的皇家學院,趕在隆武四年前,朱由校終於找到了另一個副院正,那就是前鄭王世子朱載堉的世子朱翊錫,朱翊錫與其父一樣辭讓了鄭藩的王爵,嘉靖皇帝也同樣保留了他親王世子的待遇。


    與此同時,朱翊錫與朱翊鈦兄弟同其父朱載堉一樣,喜好鑽研音律、算術、曆學與文學,而且還收藏有其父的大量手稿,其中有《樂律全書》、《律呂正論》、《嘉量算經》、《律呂精義》、《律呂質疑辨惑》、《瑟普》、《律曆融通》、《律學新說》、《算學新書》、《操縵古音樂》等。


    要不是朱由校穿越來到大明,或許還不知道大明宗室中居然還有這麽一位牛哄哄的音樂家、曆學家與算術大師,隻是可惜他已經於萬曆三十九年薨逝。


    既然請來了朱翊錫,朱由校也就不考慮繼續請周王朱恭枵,畢竟人家已經於隆武元年襲了周王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月光明:打造巔峰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後山散人V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後山散人V並收藏日月光明:打造巔峰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