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大寧作戰計劃(一)
日月光明:打造巔峰大明 作者:後山散人V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曹化淳豎起大拇指道:“駱老將軍的推斷非常準,雜家佩服,遼東春秋季攻勢與攻打虎墩兔的事情,我們隻需將陛下的要求告訴他們並提前做好糧草軍械的補給即可,而西南土司的改土歸流,自有熊廷弼、畢自嚴、朱燮元與洪承疇等人操心。”
曹化淳的話音剛落,秦良玉追問道:“曹公公,陛下有沒有說對四川中沒有參加叛亂的土司是否也要改土歸流?”
曹化淳迴想了一番後答道:“並沒有,按照之前的要求,隻是在貴州、四川與雲南參與叛亂的土司中進行改土歸流,想必石柱與酉陽應該不會進行改土歸流!”
見曹化淳如此說,秦良玉懸著的心也算放下了,雖然朝廷在西南開展改土歸流是利國利民的善事,但落到自己頭上時,還是很難接受的,而且秦良玉也不想石柱宣撫使的世襲職位在自己手上就終結了,不然無法麵對馬家的列祖列宗,當然還有自己的兒子與剛出世不久的孫子。
“那就好,謝曹公公的解答!”秦良玉微微點頭笑著迴道。
“秦夫人客氣了!”
曹化淳迴完秦良玉的話後,繼續說道:“若萬一安南廣南阮主不肯交出晉江史家,除了準備派過去的海軍第二營與廣東水師一部分艦船,可能還會繼續往廣南增加軍隊,到時候可能會派遣以廣東水師與廣東都司為主的軍隊,都督府也應該派遣海軍第二或第四營的艦隊與南京第二協的部分駐軍前往安南,協助使團緝拿晉江史家!”
“曹公公,若與廣南阮主發生戰事,到時候很可能會與小弗朗機人有所衝突,這個因素需要考慮在內,畢竟小弗朗機人正在背後支持阮主爭奪安南的統治權。
另外,廣南的瘴氣嚴重,需要提前準備好醫藥,而且禁軍多出自北方,海軍也是多出自長江沿線的布政司,還是要以兩廣的軍隊為主!”
作為寧波府出身的駱尚誌,多多少少了解一點安南那邊的情況。
“駱老將軍不愧是征戰沙場的老將,要不是你提醒,雜家都沒想起此事,安南那邊的戰事安排就按駱老將軍的建議去辦!”曹化淳笑著說道。
“曹公公客氣了!”駱尚誌笑著迴道:“至於曹公公說到的趕跑薊州長城外的蒙古韃子,這個可要好好謀劃一番,目前戚金調到了薊州,而且那裏有尤世威的第四協,戰力上就沒什麽問題。
除此之外,也可以從順天府調集京營或禁軍前往薊州參與此次戰事。
另一場發生在宣大北邊的戰事,那邊有孫閣老掌控大局,而且有滿桂的第三協與原宣大三鎮的營兵,戰力上是沒什麽問題了,但騎兵有點少,可能需要派遣步兵與車兵一同前往,若這樣的話,糧草消耗就比較大了!”
牛秉忠出聲附和道:“駱老將軍的擔憂,我深表讚同,雖然今年趕跑了河南地的鄂爾多斯蒙古韃子,但河套與土默川的土默特各部可是有不下二十萬的蒙古韃子,韃子騎兵湊起來恐怕也不會少於三萬人。
而且,鄂爾多斯的卜失兔雖然被趕跑了,但不排除他們隨時迴來的可能!”
對蒙古人缺乏了解的秦良玉,麵對幾人的討論,隻能選擇坐在一旁保持沉默地學習。
針對駱尚誌的建議,曹化淳接話道:“駱老將剛才提到的調京營參與薊州戰事的事情,陛下已經同意將京營第十營調往密雲駐守,同時要求都督府提前囤積糧草軍械於密雲,想必陛下是想從古北口方向同時發動對喀喇沁的戰事!”
“看來陛下這是想徹底解決薊州外的邊患了,那我們的確需要好好合計合計,製定出合適的作戰計劃了!”
駱尚誌笑著繼續說道:“可惜本官老胳膊老腿了,不然非得親自領兵趕跑蒙古韃子不可!”
“是啊,可惜了!”
牛秉忠若有所思地輕歎一聲後,繼續說道:“曹公公,陛下有沒有說薊州戰事要達到什麽樣的目的,準備派遣多少將士?”
曹化淳迴道:“具體的陛下倒是沒有說,但陛下說了明年開春要開始修築寬城堡與承德堡,想必至少是要收複興州五衛,並趕跑灤河與潮河河穀上的蒙古韃子!”
曾經在薊州駐守過的駱尚誌皺了皺眉頭道:“驅趕喀喇沁容易,但想不讓他們再迴來可就難了,還是得在此移民戍邊才能持久,但這些地方多河穀山地,而且冬天寒冷,願意過去的人不多!”
曹化淳笑著說道:“可能駱老將軍不知道,現在灤州那邊的煤產量已經很大了,而且燕山多樹木,可砍伐取暖,此外大寧城北邊的元寶山有一座儲量不小的煤礦,這下應該可以解決冬天取暖的問題了吧!”
“哦?是嗎?這倒是本官孤陋寡聞了!”
駱尚誌笑著迴道:“既然解決了冬天取暖問題,再加上新作物的推廣,那倒是可以在灤河與潮河河穀長期駐紮了。薊州的防線要是能到達老哈河上遊的大寧城, 將能極大緩解京畿的防守壓力!”
牛秉忠笑著說道:“若能收複原大寧都司的地盤,那可是複地千裏的大功,不知道朝廷是否會封賞一兩個爵位!”
“想必不會少,隻是不知誰能獲得了!”駱思恭兩眼放光地笑著迴道,爵位啊,誰不想獲得的,就算他年過七旬依然在想。
“那我們可要努力了,爭取百年之前還能有封爵的機會!”牛秉忠笑著打趣道。
駱尚誌起身站到地圖前,拿起指揮棒笑著說道:“本官簡單說下本人對於明年進攻喀喇沁的想法,本官將進攻路線整體分成東中西三路,東路從山海關石門寨沿著石河北上,從義院口出長城,之後翻越牛心嶺到達龍王廟,進入青龍河東支河穀後,再溯河穀北上並翻越低矮的歹毒領後,就進入了大淩河河源,可以攻擊喀喇沁的左翼。”
牛秉忠看著駱尚誌遊走的指揮棒問道:“駱老將軍,這條路翻山越嶺的,恐怕不易行軍吧?”
曹化淳的話音剛落,秦良玉追問道:“曹公公,陛下有沒有說對四川中沒有參加叛亂的土司是否也要改土歸流?”
曹化淳迴想了一番後答道:“並沒有,按照之前的要求,隻是在貴州、四川與雲南參與叛亂的土司中進行改土歸流,想必石柱與酉陽應該不會進行改土歸流!”
見曹化淳如此說,秦良玉懸著的心也算放下了,雖然朝廷在西南開展改土歸流是利國利民的善事,但落到自己頭上時,還是很難接受的,而且秦良玉也不想石柱宣撫使的世襲職位在自己手上就終結了,不然無法麵對馬家的列祖列宗,當然還有自己的兒子與剛出世不久的孫子。
“那就好,謝曹公公的解答!”秦良玉微微點頭笑著迴道。
“秦夫人客氣了!”
曹化淳迴完秦良玉的話後,繼續說道:“若萬一安南廣南阮主不肯交出晉江史家,除了準備派過去的海軍第二營與廣東水師一部分艦船,可能還會繼續往廣南增加軍隊,到時候可能會派遣以廣東水師與廣東都司為主的軍隊,都督府也應該派遣海軍第二或第四營的艦隊與南京第二協的部分駐軍前往安南,協助使團緝拿晉江史家!”
“曹公公,若與廣南阮主發生戰事,到時候很可能會與小弗朗機人有所衝突,這個因素需要考慮在內,畢竟小弗朗機人正在背後支持阮主爭奪安南的統治權。
另外,廣南的瘴氣嚴重,需要提前準備好醫藥,而且禁軍多出自北方,海軍也是多出自長江沿線的布政司,還是要以兩廣的軍隊為主!”
作為寧波府出身的駱尚誌,多多少少了解一點安南那邊的情況。
“駱老將軍不愧是征戰沙場的老將,要不是你提醒,雜家都沒想起此事,安南那邊的戰事安排就按駱老將軍的建議去辦!”曹化淳笑著說道。
“曹公公客氣了!”駱尚誌笑著迴道:“至於曹公公說到的趕跑薊州長城外的蒙古韃子,這個可要好好謀劃一番,目前戚金調到了薊州,而且那裏有尤世威的第四協,戰力上就沒什麽問題。
除此之外,也可以從順天府調集京營或禁軍前往薊州參與此次戰事。
另一場發生在宣大北邊的戰事,那邊有孫閣老掌控大局,而且有滿桂的第三協與原宣大三鎮的營兵,戰力上是沒什麽問題了,但騎兵有點少,可能需要派遣步兵與車兵一同前往,若這樣的話,糧草消耗就比較大了!”
牛秉忠出聲附和道:“駱老將軍的擔憂,我深表讚同,雖然今年趕跑了河南地的鄂爾多斯蒙古韃子,但河套與土默川的土默特各部可是有不下二十萬的蒙古韃子,韃子騎兵湊起來恐怕也不會少於三萬人。
而且,鄂爾多斯的卜失兔雖然被趕跑了,但不排除他們隨時迴來的可能!”
對蒙古人缺乏了解的秦良玉,麵對幾人的討論,隻能選擇坐在一旁保持沉默地學習。
針對駱尚誌的建議,曹化淳接話道:“駱老將剛才提到的調京營參與薊州戰事的事情,陛下已經同意將京營第十營調往密雲駐守,同時要求都督府提前囤積糧草軍械於密雲,想必陛下是想從古北口方向同時發動對喀喇沁的戰事!”
“看來陛下這是想徹底解決薊州外的邊患了,那我們的確需要好好合計合計,製定出合適的作戰計劃了!”
駱尚誌笑著繼續說道:“可惜本官老胳膊老腿了,不然非得親自領兵趕跑蒙古韃子不可!”
“是啊,可惜了!”
牛秉忠若有所思地輕歎一聲後,繼續說道:“曹公公,陛下有沒有說薊州戰事要達到什麽樣的目的,準備派遣多少將士?”
曹化淳迴道:“具體的陛下倒是沒有說,但陛下說了明年開春要開始修築寬城堡與承德堡,想必至少是要收複興州五衛,並趕跑灤河與潮河河穀上的蒙古韃子!”
曾經在薊州駐守過的駱尚誌皺了皺眉頭道:“驅趕喀喇沁容易,但想不讓他們再迴來可就難了,還是得在此移民戍邊才能持久,但這些地方多河穀山地,而且冬天寒冷,願意過去的人不多!”
曹化淳笑著說道:“可能駱老將軍不知道,現在灤州那邊的煤產量已經很大了,而且燕山多樹木,可砍伐取暖,此外大寧城北邊的元寶山有一座儲量不小的煤礦,這下應該可以解決冬天取暖的問題了吧!”
“哦?是嗎?這倒是本官孤陋寡聞了!”
駱尚誌笑著迴道:“既然解決了冬天取暖問題,再加上新作物的推廣,那倒是可以在灤河與潮河河穀長期駐紮了。薊州的防線要是能到達老哈河上遊的大寧城, 將能極大緩解京畿的防守壓力!”
牛秉忠笑著說道:“若能收複原大寧都司的地盤,那可是複地千裏的大功,不知道朝廷是否會封賞一兩個爵位!”
“想必不會少,隻是不知誰能獲得了!”駱思恭兩眼放光地笑著迴道,爵位啊,誰不想獲得的,就算他年過七旬依然在想。
“那我們可要努力了,爭取百年之前還能有封爵的機會!”牛秉忠笑著打趣道。
駱尚誌起身站到地圖前,拿起指揮棒笑著說道:“本官簡單說下本人對於明年進攻喀喇沁的想法,本官將進攻路線整體分成東中西三路,東路從山海關石門寨沿著石河北上,從義院口出長城,之後翻越牛心嶺到達龍王廟,進入青龍河東支河穀後,再溯河穀北上並翻越低矮的歹毒領後,就進入了大淩河河源,可以攻擊喀喇沁的左翼。”
牛秉忠看著駱尚誌遊走的指揮棒問道:“駱老將軍,這條路翻山越嶺的,恐怕不易行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