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曹魏對於匈奴的治理,一直備受推崇。


    準確來說,曹魏治理匈奴的人,便是並州刺史梁習。梁習治理並州匈奴,其基本思路便是分化和吸納。


    梁習把並州匈奴分成了五部,然後,最大力度的調動匈奴內部之間的矛盾。


    同時,拉攏匈奴豪帥,任命官職,將匈奴中的青壯年收編進入曹魏軍隊。


    而後在並州形成的局麵就是,匈奴中的強者,成為了曹魏的士兵,反過來幫助曹魏鎮壓其他的匈奴。


    而被挑剩下的匈奴牧民之間,則是被五部之間的內部隔閡所牽絆,互相之間,不停內鬥,讓他們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反抗力量。


    從此,曾經在草原上叱吒風雲的匈奴狼族,硬生生地被梁習訓成了看家的獵犬。


    他們幫著曹魏一起掌控並州,對抗對更北方的鮮卑等族。


    當然,曹魏的匈奴漢化,也帶來了弊端。


    後來的五胡南下,第一個建立政權的,便是匈奴。他們學會了使用漢族的這一套招數來反過來對付漢族。


    不過對於士頌而言,考慮這些還是有些遠了。


    五胡之亂,一方麵是外族的勢力發展壯大起來,更多的原因,還是司馬家族的內鬥,給了別人機會。


    在士頌看來,隻要中國自己不內亂,不內鬥,外族想要入侵成功,是相當的困難的。


    士頌在南疆,就準備使用梁習治理匈奴的方式,而且,比梁習更加的徹底。


    不論是撣國還是驃國,甚至這兩個國家下屬的數十個附屬國,所有國家的一半青壯年,直接全部被士頌拉到了南中五郡,士頌甚至還給他們起了一個名稱,稱其為內附緬族。


    他們需要學習漢語,學習儒學文化,加入到了南中五郡的基礎建設中來。


    未來,他們的子弟,也都統一參加楚國的官吏考試。


    他們在從事基礎建設五年之後,也可以獲得在南中購買田地的權力。之後,一切標準對照荊州,他們甚至也可以依靠種地,獲得文散官官職官階,來改變自己和後代的命運。


    至於留在東南半島的這些國家的百姓,以及這些小國的貴族們。士頌一樣學習梁習的做法,首先是將這些大大小小的國家,進行重新的劃分。


    士頌將他們的國土統治範圍,進行了調整。


    不論以後他們之間是否會因此而出現問題,現在,士頌仗著自己的軍力,強行進行了更改,也算是給他們之間,留下了隱患。


    同時,對於最為強大的撣國和驃國,也有特別的處理。


    尤其是驃國,士頌在其國家的土地,劃分出大量的領地,交給其他小國來治理,讓這些地盤,成為各個小國在驃國境內的飛地。


    目的,就是讓他們之間互相製衡,互相監督,互相敵對。


    而這些小國家,小自治領地的統治者,他們最大的責任,便是擴大農業生產,用糧食來和楚國換取其他生活物資,以完成士頌掌控些地區的初衷。


    為此,士頌特地將鄧方留在了撣國境內,新建了一座歸義城,做為南疆都護府。


    所有南疆事宜,全部歸屬於南疆都護府管理,一切,對標曆史上漢朝在西域建立的都護府標準。


    為此,士頌還特地帶著五萬大軍向東而行,在後世的泰國境內,也就是現在的暹邏諸部去“巡視”了一番。


    暹邏諸部首領大驚,他們這時才發現,原來他們已經身處於楚國勢力的包圍之中。東麵,是楚國的交州日南郡,九真郡等地,西麵,現在也變成了楚國的南疆都護府。


    若是士頌願意,暹邏諸部這一片領地,完全可以和對付西麵的緬人一樣,強行把他們進行“收編”。


    但是士頌知道,一口吞不下一個胖子。


    而且,自己定南中後,又西進南下,滅了盤漢,擊敗了身毒,掌控了撣國和驃國,以及原本附屬他們的三十多個小國。


    現在的南疆地域上,看似楚國一家獨大,再無敵手。


    但其實,同樣也是烈火烹油,危機暗伏。


    若是稍有差錯,必然會引來強烈的反彈。


    等到士頌帶著南征軍主力迴到了荊州後,陸遜的南中蠻軍,以後也會有一大批被調入荊州,為以後對抗曹操出力。


    甚至陸遜還會把木鹿大王,董茶娜,楊百逸等蠻族將領,一起帶去中原。


    南中五郡對於南疆都護府的支持力度,後麵會降低不少。


    未來的一切,也隻有依靠鄧方自己的能力,和留下的幾千將士了。


    所以現在,士頌是恩威並舉,既讓這些人看到自己的實力,也給予他們一定的好處。


    讓他們看到,跟著自己混的美好前景,讓他們主動願意加入楚國,獲得更好的生活。


    當然,最大的壓製,便是自己若是能在北方擊敗曹操,占據中原。


    那時候,他們得知楚國之強盛,自然也會變得老實許多。


    為了南疆都護府的建立,士頌想到了一個形式,那就是閱軍。


    不僅僅是士頌帶來的南征軍,為了在南中楊威,士頌特地讓陸遜帶著五萬南中軍,包括象兵部隊,藤甲軍,無當飛軍各支部隊,都進入了南疆都護府。


    這一年的七月,南疆都護府正式成立。


    包括驃國和撣國為核心的緬甸人,暹邏諸部泰人,扶餘國境內的越南占人等等。


    大大小小,一共五六十個國家的代表,全部帶著賀禮,來到了這裏。


    他們眼前,則是數萬楚國將士,軍容嚴整,氣勢如虹。


    這一次的南疆都護府成立儀式上,士頌為了圓謊,還特地把早就掌握在手裏的彭羕,從地牢裏麵提了出來。


    對外則是宣稱,彭羕禍亂南中之後,又輾轉進入盤越挑動叛亂,最後潛藏於驃國,意圖鼓動驃國北上滅撣國,集中東南亞地區各國之力,北上騷擾楚國後方。


    但是彭羕的罪惡行徑,在楚國國主,楚侯士頌的麵前,都化為了虛有。


    他這個小人,所謀劃的,所有引發南疆地區兵災的計劃,都被粉碎了。


    這次公開判決,也算是對士頌率軍南征,給出了一個看似“合情合理”的交待。


    不是我士頌貪圖南麵的土地和物資,而是為了防止你們被壞人鼓動來威脅我,我楚國不得已,隻能先發治人,來南麵鏟除隱患,防微杜漸。


    而南疆都護府的成立,就是以此為主要原因。


    另外一點則是,仁慈的楚國國主,現在的楚侯士頌,當然,在南疆這邊,被稱為楚王。更希望南疆這邊的百姓,能夠通過和中原地區的交流,學習中原的先進文化,技術,來改善南疆這邊的生活水平。


    南疆都護府成立的當天,士頌牽著“南疆夫人”呂玲綺的手,走上了高台,祭奠天地,以及所有南征以來,犧牲的楚軍將士,甚至包括被楚軍擊殺的南中叛軍。


    士頌都為他們祈福,平息他們的恨意。


    儀式最後,士頌親手斬掉了彭羕的頭顱,高舉過頂。


    喊道:“此賊已然伏誅,南疆各邦國,自今日始,和楚國會盟,成立南疆都護府。此後,南疆諸事,不再靠爭端,而是靠協商來解決。此後,南疆地域之上,將再無戰事!”


    “若有人,違背今日之盟約,其餘會盟諸國,可並立擊之。此事,可由南疆都護府來監督執行!爾等可有異議?”


    士頌最後的提問,看似詢問,但又何嚐不是示威。


    提意見是沒有人會提意見的,所謂的南疆都護府主持征伐事宜,難道還能組織南疆諸國一起去討伐楚國不成。


    “我等自願參與會盟,今後南疆諸事,當為南疆都護府馬首是瞻。”來自撣國的展瑪王,立刻高聲附和。


    如今,他的地位也是水漲船高,雖然從前也是南疆地區的強國,但一直被驃國壓著。


    現在中原大漢王朝分崩離析,但是獲得漢朝西南地區軍政權利的楚侯,似乎更看重南疆地區。所以對他的支持力度反而更大。


    而他的撣國,因為強勢歸順中原文化,得到了楚國的支持,也已經是南疆地區,僅剩的“大國”了。


    他儼然成為了南疆地區,除了楚國都護府外的第二霸主,他自然對於士頌在南疆建立的新製度,表示了擁護。


    有他帶頭,其餘大小諸國,不論願意不願意,既然來到了現場,自然是表示聽從士頌的安排,願意加入到由士頌製定規則的南疆都護府聯盟。


    使者之中,還有兩位比較特別的使者,一個是來自身毒國北部軍閥的使者。


    另外一個,便是來自身毒國西麵的貴霜帝國。


    他們這兩國並不在南疆都護府的統治範圍內,但身毒國在敗給陸遜之後,對於南疆都護府的存在,自然是有幾分忌憚和敬畏的,以後多半也不會和南疆都護府起衝突。


    至於貴霜帝國,則是在得知南疆都護府成立的消息後,知道身毒國的東麵出現了一個強權勢力,也特地派出使者。


    給士頌送來了他們的賀禮,算是想要結一個善緣,為日後通商貿易,打下基礎。


    而且他們的賀禮,也讓士頌很是意外和喜歡,五顆碩大的夜明珠,和數匹汗血寶馬。


    在士頌心中,剛好贈給自己麾下的文臣武將。


    夜光珠贈文臣,汗血馬贈武將。獎勵這次隨自己南征立功的將領,還有留在荊州,防備曹操、孫權時,立下功勞的官員。


    士頌在定了南中四郡後,又擴張了漢越郡,成立了南疆都護府。


    其實,單單從版圖上來看,楚國的勢力版圖,甚至擴大了一半,新招募的軍隊也得到了數年戰爭的曆練。


    更別說南中軍的成立,讓士頌的軍力也得到了恢複。


    可以說,士頌通過這三年來,出征南下,定南中以及南疆之後,實力得到了有效的恢複。


    若是再加上荊南,益州以及交州地區新招募軍隊的情況來看,士頌麾下,也能再湊出三十萬軍隊出來。


    聲勢浩大的軍隊,隻怕不比當年北伐慘敗前差多少。


    這也讓士頌對於未來,抵抗曹操的南征,多了幾分信心。


    南疆都護府這邊,畢竟隻是名義上對於南疆諸國的指導,作為宗主國的存在。所以士頌在楚國境內推行的新法,在這邊並沒有能直接執行。


    但士頌依舊變相在南疆地區完成了新政的推行。


    南疆都護府治下各國,都建立了和楚國進行交易的交易所站點。各國除了需要定期上供一批糧食外,也可以在交易站點處,將糧食賣給楚國,同時,從這裏獲得楚國的外貿產品。


    簡單來說,就是士頌打著互市的幌子,在南疆這邊收割資源。


    並且會通過“雇傭”的方式,從南疆這邊定期遷移人口北上,進入南中地區,融入當地成為自己的兵員補充。


    士頌在南疆都護府,並沒有待多長時間,將這邊的事情理順之後,便兵分兩路,讓黃忠,臧洪率領南征軍主力,直接向東,進入日南郡,進入交州。而後北上返迴荊南。


    而自己則率領頌衛營,和陸遜的南中軍,一起返迴益州南中,在永昌郡內稍事休整。


    他在這裏再次和糜竺、孟節、朵思大王等人反複確定了南中五郡的未來發展規劃。讓孟獲,楊鋒二人重新組建永昌鎮軍,方便向南麵支持鄧方的羈糜都護府。


    之後,自己才和陸遜的南中軍,一起走牂牁郡舊路,返迴荊南。


    這一次返迴,和出征時相比,沿路的狀況已經大不相同。


    馳道中的主幹道已經成型,沿路還遇到不少的商隊,越是向荊南靠近,商業氣氛越發濃烈。


    對於士頌南征,打通南向絲綢之路,給荊州益州帶來的新的商貿路線,帶來新的財富通道,民間的反應很是熱烈。


    在武陵書院城那邊,甚至都有人在籌謀組織遠行商隊,前往身毒,前往貴霜帝國,甚至通過貴霜帝國進入被隔絕的西域舊地,帶迴曾經西域的貨物。


    不過,最讓士頌感到滿意的事,還是荊南整體的安定,讓自己有機會從上次慘敗的北伐中,恢複了過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招財的小白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招財的小白貓並收藏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