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陵的士頌,此刻還沒有想到,在自己最為落魄,遭遇最大慘敗的時候,想要再給自己狠狠一刀的人,卻是自己曾經所倚重的屬下。


    現在的士頌,半年來可謂是夜以繼日,對接麾下文武大臣的各項工作。


    他從南下的流民中,招募新軍,同時,以荊北淪陷之後,曹軍的屠殺和施虐的場景故事,在荊南,交州和益州進行宣傳。


    用武陵傳語的報紙,用說書人,評書相聲等表演方式,直接深入到底層,去告訴百姓,若是曹操滅了士頌,他們的生活會發生什麽樣的改變。


    要麽,被曹軍所殺,掠奪走他們的財富,要麽,他們會重新變成奴隸,失去自己的田產,成為世家大族名下的財產,成為楚國新法中規定的“奴民”。


    那時候,他們和他們的孩子,會失去讀書的資格,他們會再次變成愚昧階層,他們會永遠也翻不了身。世世代代,都要被欺辱,被壓迫,他們的命在那些達官貴人眼中,甚至連一條狗都不如。


    想要反抗這種命運嗎?不想做奴隸的人們,勇敢地站起來吧!


    能守護自己權利,守護自己田產,守護自己子孫後代讀書資格的人,隻有你自己!


    最早,在曹軍的壓迫下,士頌的楚國集團便是用這種口號,動員百姓參軍,擴充軍備的。


    得益於士頌治下生產力的發展,得益於鄭度用盡全力,運輸到南麵的物資,即便是新招募了十多萬新軍,大家都能分配到不錯的武器裝備。


    後來,楚國依靠長江天塹,和漢賊曹操和談了,楚國境內是絕對不會提士家的屈膝投降,隻會說這是和談,暫且罷兵。


    曹操雖勝,也無力南下。


    再然後,士頌偷來後世的一曲《北望》在楚國境內傳唱後,又一次撥動了無數人的心弦,紛紛表示要做那北伐之人,要收複故土,要參軍。


    半年多來,以來者不拒的方式,士頌麾下一下子又多出來了二十多萬軍隊,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所謂的二十萬軍隊,和過去的部隊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但這個數量,這個規模的部隊,放在這裏,也算是給他內心的安慰了。同時,又何嚐不是一份希望呢。


    二十萬新軍完成分配之後,優秀的兵員補充了水軍,那是現在最為重要的軍隊。


    剩餘的人,士頌把他們重新補充到新組建的雄武軍,奮武軍,定武軍,長林軍和側戎軍之中。


    另外,還特地新成立了一支北府軍,這支軍隊,都是渡江南下的荊北軍民。


    其中,由於太史慈、文聘和徐盛等人已經身亡,於是各軍統領也都做了一定的調整和更改,除了新建立的北府軍,交給來自益州出身的吳懿作為最高統領,而雄武軍的統領,雄武軍中郎將一職責被任命給了臧洪。


    其他部隊,傷愈迴來的黃忠,成為了定武軍中郎將,甘寧則繼續為奮武軍中郎將,霍峻依舊統領長林軍,徐晃改為側戎中郎將。


    除了北府軍外,每支被士頌定位未來主力的部隊,都是兩萬人的編製,而南下流民為基礎的北府軍則有五萬人的編製。


    雖然這些部隊,大多都是新軍,但士頌有信心在經過數年的訓練之後,在曹操下次南征的時候,讓這些人成為可戰之兵。


    就和當年關中大敗一樣,士頌在忙完了軍隊的補充之後,依舊沒有讓自己鬆懈下來。


    他又和劉巴,顧雍,石韜,鄭度這四位開始謀劃如何安定人心,恢複人口,發展生產力的事情了。


    南逃過江之初,在鄭度的主持下,這些南下的流民,基本上是集中管理,在流民營營地內領取微薄的口糧,勉強度日。


    後來和曹操議和成功後,才在顧雍的建議,給予這些人兩個選擇。要麽,他們可以自行離去,在士頌治理下的荊南,交州益州各處,憑自己的本事生活。


    作為追隨士頌南下的獎勵,每人都會補償一些錢財貨物,但是土地是真的給不了了。


    荊南四郡,作為士頌發家額根基所在,這個新法執行的最徹底的地區內,各地田產早就被分配完了,就連武陵蠻的山林之地,都被不少大族和商家,聯合武陵蠻完成了開發和分配。


    而顧雍他們的第二個選擇便是:繼續遷徙,去交州西南,或者直接點,就是到日南郡去。


    那邊被士頌殺幹淨過一次,即便是現在過去了十多年了,無數罪臣叛臣家屬都會被發配到那邊去,但是那邊依舊有大片的田地可以分配。


    另外,顧雍也指出了另外一個去處,那便是南中,益州的南中四郡,直到現在,都沒有推行任何一道新法。


    這不是黃權等人在益州不盡心盡力,而是益州的情況就是如此,益州北麵幾個州郡因為靠近中原和荊襄,漢化程度高,推行新法還沒有什麽困難。


    但是越往南去,新法的推行越發困難,而士頌為了能趕在官渡之戰後發起對曹操的攻勢,也沒有強行要求把南中之地轉化,隻要求南中四郡的世家大族以及境內的蠻族各部,承認自己的統治地位即可。


    他們可以按照過去的慣例,定期向益州牧官府繳納貢金和一定的物資。


    “且不說南中四郡,就是南中四郡上麵一點的犍為郡南部以及犍為屬國兩地,也有不少益州老世家和蠻漢雜居之地,新法推行困難。”


    “那裏有大批田地荒蕪,南下的流民,若是願意走遠一點,我們也可以把他們遷入此間。”


    顧雍顯然是準備了許久,早就把自己的想法做成了可以執行的規劃,說完之後,特地交給了士頌一份他對於如何執行此策的具體方略。


    “顧先生有心了。”士頌接過顧雍的策劃方略後,問道:“南下百姓數十萬之眾,男女老幼都有,拖家帶口之人不少,若是再行遷移,他們心中或許會有抵觸和不滿,而且路上的飲食起居照顧,又該如何?”


    顧雍說道:“一切全憑自願,而且我們也不一定非要一蹴而就,可以讓這些人逐步遷移,規定每個月行多少裏,從一個聚集點,走到下一個聚集地,便可以休整一個月,一個月後再次啟程,遷移百姓,本就是長久之計,怎麽可能瞬間完成。”


    “而且,如今長江之上,我軍和曹軍水師對峙,已無可能直接走水路入川,需要從武陵郡西麵前行進入犍為郡方可。而這一條路,從前依靠水運之力,是沒有人開發的。我們可以借著此次遷移百姓之便,順勢以工代賑,讓百姓們在西遷的路上,完成道路的建設。”


    顧雍說著,翻開了自己的策略,指著其中一條開始詳細講述。


    在士頌聽來,這不就和當年米國人向西修建鐵路一樣嗎?隻是他們修的是鐵路,這裏顧雍建議修的道路,不過是方便貨運和軍隊前行的土路罷了。


    但不得不說,顧雍的這個方案,甚得士頌之心,當即便表示支持。


    另外,士頌還和劉巴商議了各地的科舉改革,全民教育等諸多新政,在流民之中如何推廣之事,也都得到了答複,雖然不能說盡善盡美,但現在這種情況,能做到麵麵俱到,在士頌看來,已經很不錯了。


    說完政務上的事情,士頌讓這些人退去,僅留下了劉巴一人,當著劉巴的麵,士頌用手敲打著地圖,口中念道“南中,南中四郡。”


    “主公,切不可急於用兵啊?”


    劉巴似乎看穿了士頌的心思,勸說道:“主公的意思,我明白。南中四郡,或許便是我們南下擴張的突破口所在,但如今我軍大敗,各部都是新卒,訓練不足。曹操,如巨石壓頂於北方;劉備,孫權,如猛虎睡於臥榻之側,若無十足把握,還請主公,以大局為重。”


    “哎。”士頌歎了一口氣,說道:“去年冬天,袁紹又敗給了曹操,如今他病重將死,河北四州之地,遲早都是曹操的。”


    “袁紹那幾個兒子,絕對不是曹操對手。要不了幾年,曹操掃平北方之後,再次南下時,就算是我現在的部隊,都經過了數年訓練,隻怕也難以抵抗。”


    “且待天時。”


    劉巴想了想,又說道:“不論是交州日南郡以西,還是南中四郡之西南之地,又或者南洋諸島。主公想要的,一來,是其人口能為我所用,補充兵員勞力。二來,是將來若是曹操再來,實在無力抵抗之時,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正是如此。”士頌心說,我哪裏想要往那種莽荒之地跑,若不是被曹操逼急了,我才不會想要去做什麽開疆拓土的事。


    那邊,都是些沒有開發的土地,都是些半開化的野人,自己跑過去當這些人的頭頭,放棄中原的大好河山,自己又不是傻的。


    “若是為此,臣向主公推薦一人,此人有一良策,可助主公實現此願。”說起此人,劉巴的臉上,微微露出了笑容。


    “何人?臥龍諸葛亮?我那妻弟?”士頌第一個想起的人,便是諸葛孔明。


    他隱約聽人說過,諸葛詩語雖然身故,但是作為諸葛詩語的弟弟,諸葛亮是早早就隨流民離開了襄陽的。


    而且以他臥龍的名頭,在哪裏都能混的風生水起。


    即便是現在不住臥龍崗了,依舊以臥龍之名自稱。


    隨著鳳雛龐統在士頌手下,有了攪動天下風雲的前例,和鳳雛龐統齊名的諸葛亮,當然也備受矚目。


    隻是直到如今,即便是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都已經在士頌麾下任職了,諸葛亮依舊沒有出師的打算。


    士頌自己的心裏都在打鼓,難道真的是“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還是諸葛亮覺得,跟著自己混沒有前途,還在等劉備去找他三顧茅廬?但你在隆中的茅廬,都被曹操占了去啊?


    “並非臥龍,而是臥龍之小友,馬家最後一子,馬謖。”劉巴迴答的很淡然,但士頌的內心,卻微微一顫。


    是啊,馬氏五常啊,這馬家是荊州七大世家裏麵,唯一一個堅定跟著自己的家族了,不論是主脈還是旁支,都一心一意的跟著自己。


    更別說,前有馬玄,後有馬良,自己前後給了他們家兩把文興劍,自己對他們家的器重和倚重,在自己麾下文武的諸多家族中,也絕對是最為看重的,絕對沒有辜負馬家對自己的信任和全心全意的追隨。


    “至於如何謀略南中之南,非我所長。主公可以讓賈文和牽頭,和徐庶,馬謖、裴潛等謀略之士,多加商議。”


    劉巴說著,也向士頌推薦了幾個如今在士頌手上,數得上的謀士了。


    想從前,龐統,法正,馬良,張鬆若在,甚至顧徽,廖立那些二流的謀士若在。這些人裏麵,除了徐庶,其他人還真不怎麽被士頌看重。


    此刻,士頌忽然感受到了三國末期時,諸葛亮的無奈。


    劉備夷陵一敗,把蜀漢的中層的骨幹,全部給打沒了。諸葛亮手上,基本就沒有什麽人才可用。


    人才斷代的無力感,讓人惆悵、無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招財的小白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招財的小白貓並收藏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