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涅盤之行(上)
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 作者:招財的小白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士頌的內心,原本其實是更傾向於選擇劉巴的建議,再一次集中部隊,去宛城一線死守。
但是現在這個局麵,士頌已經沒有這個心氣了。
等到這些消息傳開,隻怕整個襄陽,整個荊北,都會風聲鶴唳,沒有人會覺得自己可以守住荊北。
“唉。”士頌長歎了一口氣,讓伊籍快速組織人手去調查一下,宛城那邊到底發生了什麽。
而後,士頌轉向賈詡和劉巴,做出了自己的決定:“罷了罷了,組織軍民百姓,開始南撤渡江吧,這一次,我認栽了。”
“主公英明。”賈詡拱了拱手,便轉身離開,這時候,他當仁不讓地選擇了挑起大梁。
而劉巴也是無奈的長歎一口氣,跟在賈詡身後離開,也隻有他做出配合,這方略才能在荊北執行下去。
“去把沈修他們找來,讓他們去北麵,不論如何,去給我把鳳雛先生帶迴來!”士頌對陸遜吩咐了一句。
蔡峰死後,暗組的事情可以交給伊籍,但是“影爪”部隊的聯絡官,士頌想來想去,還是暫時選擇了讓陸遜擔任。
即便是陸遜跟在自己身邊已經有幾年了,也已經長大,但士頌依舊沒有把陸遜放出去曆練。
“諾。”陸遜領命而去,隻是士頌還不知道,他心中顧忌的鳳雛先生,此刻正進行著他的涅盤之謀。
當日在宛城城郊,士頌和龐統文聘等人分別。
士頌率軍南下,返迴了襄陽休整,又將漢水以北地區的軍事管理權,都交給了龐統和文聘。
文聘麾下的從戎軍,北征之前,滿打滿算,編製健全之時,有三萬一千四七十一人。
可現在返迴宛城的,不到三千,另外還有許多從其他部隊,郡兵民團後勤兵中臨時補充的人手。
文聘迴到宛城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周邊的郡兵,屯田軍,甚至民團還有城裏的巡衛部隊。
他從這些人裏麵,抽調人手到從戎軍,同時大肆招募新軍,反正宛城這裏,畢竟是士頌用來抵禦曹操的第一條防線所在,軍糧物資也不少。
很快,便又湊齊了兩萬多軍隊。
若是給他一兩年時間,從戎軍還是可以恢複到往日的戰力的。
隻是這一次,曹操可沒準備給士頌機會。
文聘的整編行動,剛開始沒有多久,曹軍的輕騎兵先鋒部隊,就出現在了宛城周邊逡巡。
從魯陽南下宛城的道路之中,小型的村落被曹軍直接屠殺,大型的鎮子,曹軍也是殺入其中,專門找富戶,鄉紳士族的家,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一時間,大量的流民難民,出現在了宛城周邊。文聘從戎軍中的軍師,被士頌“發配”到一線的謀士,公鴨嗓子的廖立當即選擇了關閉城門。
他讓這些人繼續南下,不要湧入宛城,讓他們去新野,過漢江,去襄陽找士頌。
這倒不是廖立心腸壞,而是宛城作為前線,即將麵對曹軍的大軍壓境,若是被圍,哪裏還有多餘的糧草給這些人。
另外,這些所謂的流民百姓之中,有沒有曹操的奸細在裏麵,若是麵對曹軍來襲,這些人在城內鬧事怎麽辦。
在廖立看來,還是讓這些人直接南下,最好是直接過長江去荊南,去交州大後方,到了那裏,不管這些人是不是奸細,都對大局沒有多大的影響,更不會對宛城的防守造成威脅。
對於這一點來說,龐統也是極其支持的。
而且提議,為了保護更多的百姓和難民順利南下,能安全到達襄陽城,龐統更是派出了陳到,集中宛城內的馬匹,組成了一支輕騎兵,護送百姓南下。
龐統自己則親自率領一支部隊出城,驅趕周圍的曹軍輕騎兵。
“驅趕曹軍小股騷擾部隊,何必鳳雛先生親去?這宛城之內,多少大小事務,還得先生來決斷啊。”廖立的公鴨嗓子很是刺耳,但是話,卻讓龐統聽著舒服。
曆史上的龐統和廖立,在諸葛亮眼中,也是“齊名”的存在。
諸葛亮曾對劉備說過:“龐統、廖立,楚之良才,當讚興世業者也。”
隻可惜,這兩人一個隕落在了西川,一個因為恃才自傲,眼中無人而被蜀國放棄。
現在,在曹操大軍即將圍攻而來的前夕,兩人在宛城城頭,倒是惺惺相惜了一把。
龐統先是表示自己出城,除了趕走曹軍,還有另外一番布置,讓廖立不必擔憂,自己“去去就迴”。
而後握著廖立的手,說道:“我和公淵,一見如故。楚侯讓君輔助文聘將軍,統領從戎軍,很多人都以為是楚侯不喜歡閣下整天在他耳邊諷刺反對,但我以為,楚侯對君,是有一番曆練之意的。未來楚侯府內,以文臣之身統領大軍之人中,必有公淵。”
廖立也是歎了一口氣,說道:“我也知道我個性倨傲。從前楚侯麾下謀士不多,不得不對我有所忍讓,如今楚侯麾下,劉巴賈詡二位且不說了,如先生這邊的大才也是比比皆是,我這螢火之光,若還是如從前那般自高自傲,當然不被主公所喜。”
龐統聽了廖立話,忽然便想起了法正和張鬆等人,內心也是一番唏噓。
他安慰道:“放心,若是我等助主公守住宛城,力挽狂瀾,別說主公了,荊襄百姓,天下群雄,誰敢輕視我等。”
聽了這鼓勁的話,廖立的心裏也有一絲觸動。
他握住龐統的手,說道:“士元早去早迴,做好布置,曹操大軍來襲,主公在襄陽必有動作,我們守好這宛城,守好這第一線,讓主公有更多的時間籌備。”
後麵的話,廖立沒有繼續說,這次北伐本來他是想要當隨軍謀士的,但是士頌把他派到了文聘麾下的從戎軍當軍師祭酒,穎水之戰時,他剛好為從戎軍調集物資而留在軍隊後方,也堪堪躲過了一場浩劫。
隻是廖立自己雖然躲過了洪水,但是站站洪水邊上,眼睜睜地看著三十多萬大軍被洪水吞沒,那種無力感,還是廖立追隨士頌這麽多年來,從未體會過得。
即便是當年關中第一次慘敗給曹操,廖立都覺得自己這邊還有一戰的底氣。
隻是這次,就連一向嘴硬要強的廖立,也不得不承認,士頌集團陷入了危機。
“果然,文聘也好,廖立也好,相比從戎軍上下數萬人馬,都還想著他們隻是一支先鋒部隊而已。還以為後麵楚侯一定會集合大軍來援宛城,和曹操一決高下。”
龐統在心裏默默歎了口氣,而後有些對不住的看了看廖立,隻是讓他多多保重,宛城物資豐富,讓他不要過多的操勞,吃好喝好,後麵才有力氣和精力去麵對曹操大軍。
龐統離開宛城時候,隻帶本部親隨六百餘人,本來以他的身份,還有龐家在荊州的實力,他的護衛部隊,絕對不隻這點人馬。
但龐統麾下的不少人損失在了潁川,還有一部分人,被龐統推薦給了文聘,進入了新整合的從戎軍中。
而龐統就帶著這最後六百多人,乘著夜色,離開了宛城。
而他的目標,卻不是周邊遊蕩的曹軍,他的目標,是那些流民,是那些曹軍還未能攻克的村鎮,龐統所部所過之處,必將這些地區的軍民百姓屠殺殆盡,搶走物資,焚燒房屋。
他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逼著這些百姓南下,逼著那些想要腳踩兩條船的小地主,小世家,不得不放棄家族田地產業,向南逃命。
對於這些人來說,曹操統治也好,士頌統治也好,不過是換了個交稅的人而已,或許他們的生活會差一點,但隻要投降的快,自己就沒有生命之憂的。
而龐統便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他們:曹軍,不接受投降。
而且故意換上曹軍服飾,給周圍的曹軍傳遞一種信號。
那就是這荊州富得流油,這些荊州的小財主小地主家裏,有的是錢,不論他們投降與否,隻要全部當不投降殺掉,他們家的家財,也足夠動手的將士們改變自己的人生和社會階層。
數日後,這種思想在曹軍之中,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默認的主流思想。
即便是曹操大軍來襲,包圍了宛城,派出去周邊劫掠的部隊,也都秉承這個宗旨行事。
而曹操,因為夏侯惇和曹休之死,而全軍縞素的他,有心複仇。
他想著拿這些人當陪葬也不錯,更是默許了曹軍的這種行為。
更何況,這種殺人越貨,誰殺的,戰利品就歸誰獲得的“激勵”手段,對於曹軍上下的軍心激勵,更是讓曹軍爆發了空前的戰力。
就連一向不怎麽被曹操看好的曹丕,似乎也被軍中的氣氛所感染,主動請纓,願意作為說客、作為使者進入宛城,勸說文聘投降。
雖然文聘這人心眼直,或者說文聘畢竟是得了武定刀的武將。
對於士頌,對於楚國七星將軍中的巨門將軍這個名號,這份榮譽感,十分的看重,任憑曹丕舌燦蓮花,許諾多少好處,他都不為所動。
而廖立,更是當場翻臉,在曹丕的麵前痛罵曹操。
對子罵父,在這個時代,可謂是無禮至極,曹丕有心反駁爭辯,但麵對嘴巴不饒人,又心中有怨氣的廖立,他哪裏是對手,三兩下被廖立罵得麵紅耳赤,卻又無可反駁。
隻是就連曹丕都沒有想到,宛城之中,文聘麾下的從戎軍中,居然有對天下大勢很有見地的“明白人”。
這人便是從戎軍中的前軍校尉孟達,也在楚侯府中掛著軍議校尉職稱。
這位在曆史上,是和法正一起謀劃著投效劉備,最後又背叛劉備投效曹操,諸葛北伐時,又放棄曹魏,和諸葛亮暗通曲款,想要跳迴蜀漢的“超級牆頭草”。
孟達的心腹,把孟達想要和曹丕見麵的消息傳遞給曹丕後,曹丕硬是敢在當天晚上,一個人去見孟達。
不得不說,孟達除了是個武將外,也是個文人,所謂的名士風流,和曹丕交流幾句後,兩人倒是相見恨晚。
甚至都不用曹丕許諾什麽,孟達便表示願意幫助曹操拿下宛城。
曹丕迴去曹營後,把孟達願意當內應的消息告訴曹操,但還是表示自己很擔心孟達其人,會不會是詐降弄計。
但曹操卻顯得很是自信,當即調兵遣將,做好了配合孟達的準備。
等到第二天的夜裏,由孟達防守的宛城北門大開,繞了個小圈的曹軍,在張合的統領下,率先殺入宛城。
一切,順利的異常。
宛城之中,不論是文聘還是廖立,不論是軍隊還是百姓,都沒有想到自己這邊會有人叛變。
沒有防備的從戎軍,又是新整編,而且還是訓練不足的部隊,麵對曹軍的突然夜襲,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文聘力戰不降,最終被張合射傷,樂進上前補刀,砍掉了文聘的人頭。
儒林將軍魏昌,也就是魏延長子,本想殺出南門,返迴襄陽報信,結果南門早就被曹軍攻取,曹軍大將李典,毫不客氣的斬殺了魏昌副將。
魏昌退迴自家宅院後,舉火自焚。
另外,列校尉吳蘭,楚都尉楊懷,以及軍師廖立,全部都被曹軍活捉。
吳蘭是大罵孟達可恥,在被押送的路上,就被孟達所斬。
楊懷倒是想要投降,隻是殺紅了眼的曹軍中,沒有一人替他說話,最後就算他跪著給曹操磕頭,也難逃一死。
隻有廖立被綁著推出來時,曹操起身,問廖立願不願意投降。
結果廖立即便是雙手被束縛著,也瞪大雙眼,開始罵曹操。
也不知是不是他記性特別好,陳琳那一篇罵曹操檄文,他倒是記得清楚。
於是他罵曹操他爸,他爺爺,曹操祖宗十八代都被罵了一個遍。
若是從前,曹操處於劣勢時,還需要靠不追究別的冒犯,來彰顯自己的心胸寬闊。
現在的曹操,誌得意滿,聽到廖立的公鴨嗓子罵人罵得如此難聽,便沒有堅持勸降,直接讓人斬殺了廖立,而且沒直接殺,殺之前,還特地讓人拔掉了廖立的舌頭,以示對廖立張嘴亂罵人的懲戒。
而這,便是第一波傳迴襄陽的消息。
但是現在這個局麵,士頌已經沒有這個心氣了。
等到這些消息傳開,隻怕整個襄陽,整個荊北,都會風聲鶴唳,沒有人會覺得自己可以守住荊北。
“唉。”士頌長歎了一口氣,讓伊籍快速組織人手去調查一下,宛城那邊到底發生了什麽。
而後,士頌轉向賈詡和劉巴,做出了自己的決定:“罷了罷了,組織軍民百姓,開始南撤渡江吧,這一次,我認栽了。”
“主公英明。”賈詡拱了拱手,便轉身離開,這時候,他當仁不讓地選擇了挑起大梁。
而劉巴也是無奈的長歎一口氣,跟在賈詡身後離開,也隻有他做出配合,這方略才能在荊北執行下去。
“去把沈修他們找來,讓他們去北麵,不論如何,去給我把鳳雛先生帶迴來!”士頌對陸遜吩咐了一句。
蔡峰死後,暗組的事情可以交給伊籍,但是“影爪”部隊的聯絡官,士頌想來想去,還是暫時選擇了讓陸遜擔任。
即便是陸遜跟在自己身邊已經有幾年了,也已經長大,但士頌依舊沒有把陸遜放出去曆練。
“諾。”陸遜領命而去,隻是士頌還不知道,他心中顧忌的鳳雛先生,此刻正進行著他的涅盤之謀。
當日在宛城城郊,士頌和龐統文聘等人分別。
士頌率軍南下,返迴了襄陽休整,又將漢水以北地區的軍事管理權,都交給了龐統和文聘。
文聘麾下的從戎軍,北征之前,滿打滿算,編製健全之時,有三萬一千四七十一人。
可現在返迴宛城的,不到三千,另外還有許多從其他部隊,郡兵民團後勤兵中臨時補充的人手。
文聘迴到宛城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周邊的郡兵,屯田軍,甚至民團還有城裏的巡衛部隊。
他從這些人裏麵,抽調人手到從戎軍,同時大肆招募新軍,反正宛城這裏,畢竟是士頌用來抵禦曹操的第一條防線所在,軍糧物資也不少。
很快,便又湊齊了兩萬多軍隊。
若是給他一兩年時間,從戎軍還是可以恢複到往日的戰力的。
隻是這一次,曹操可沒準備給士頌機會。
文聘的整編行動,剛開始沒有多久,曹軍的輕騎兵先鋒部隊,就出現在了宛城周邊逡巡。
從魯陽南下宛城的道路之中,小型的村落被曹軍直接屠殺,大型的鎮子,曹軍也是殺入其中,專門找富戶,鄉紳士族的家,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一時間,大量的流民難民,出現在了宛城周邊。文聘從戎軍中的軍師,被士頌“發配”到一線的謀士,公鴨嗓子的廖立當即選擇了關閉城門。
他讓這些人繼續南下,不要湧入宛城,讓他們去新野,過漢江,去襄陽找士頌。
這倒不是廖立心腸壞,而是宛城作為前線,即將麵對曹軍的大軍壓境,若是被圍,哪裏還有多餘的糧草給這些人。
另外,這些所謂的流民百姓之中,有沒有曹操的奸細在裏麵,若是麵對曹軍來襲,這些人在城內鬧事怎麽辦。
在廖立看來,還是讓這些人直接南下,最好是直接過長江去荊南,去交州大後方,到了那裏,不管這些人是不是奸細,都對大局沒有多大的影響,更不會對宛城的防守造成威脅。
對於這一點來說,龐統也是極其支持的。
而且提議,為了保護更多的百姓和難民順利南下,能安全到達襄陽城,龐統更是派出了陳到,集中宛城內的馬匹,組成了一支輕騎兵,護送百姓南下。
龐統自己則親自率領一支部隊出城,驅趕周圍的曹軍輕騎兵。
“驅趕曹軍小股騷擾部隊,何必鳳雛先生親去?這宛城之內,多少大小事務,還得先生來決斷啊。”廖立的公鴨嗓子很是刺耳,但是話,卻讓龐統聽著舒服。
曆史上的龐統和廖立,在諸葛亮眼中,也是“齊名”的存在。
諸葛亮曾對劉備說過:“龐統、廖立,楚之良才,當讚興世業者也。”
隻可惜,這兩人一個隕落在了西川,一個因為恃才自傲,眼中無人而被蜀國放棄。
現在,在曹操大軍即將圍攻而來的前夕,兩人在宛城城頭,倒是惺惺相惜了一把。
龐統先是表示自己出城,除了趕走曹軍,還有另外一番布置,讓廖立不必擔憂,自己“去去就迴”。
而後握著廖立的手,說道:“我和公淵,一見如故。楚侯讓君輔助文聘將軍,統領從戎軍,很多人都以為是楚侯不喜歡閣下整天在他耳邊諷刺反對,但我以為,楚侯對君,是有一番曆練之意的。未來楚侯府內,以文臣之身統領大軍之人中,必有公淵。”
廖立也是歎了一口氣,說道:“我也知道我個性倨傲。從前楚侯麾下謀士不多,不得不對我有所忍讓,如今楚侯麾下,劉巴賈詡二位且不說了,如先生這邊的大才也是比比皆是,我這螢火之光,若還是如從前那般自高自傲,當然不被主公所喜。”
龐統聽了廖立話,忽然便想起了法正和張鬆等人,內心也是一番唏噓。
他安慰道:“放心,若是我等助主公守住宛城,力挽狂瀾,別說主公了,荊襄百姓,天下群雄,誰敢輕視我等。”
聽了這鼓勁的話,廖立的心裏也有一絲觸動。
他握住龐統的手,說道:“士元早去早迴,做好布置,曹操大軍來襲,主公在襄陽必有動作,我們守好這宛城,守好這第一線,讓主公有更多的時間籌備。”
後麵的話,廖立沒有繼續說,這次北伐本來他是想要當隨軍謀士的,但是士頌把他派到了文聘麾下的從戎軍當軍師祭酒,穎水之戰時,他剛好為從戎軍調集物資而留在軍隊後方,也堪堪躲過了一場浩劫。
隻是廖立自己雖然躲過了洪水,但是站站洪水邊上,眼睜睜地看著三十多萬大軍被洪水吞沒,那種無力感,還是廖立追隨士頌這麽多年來,從未體會過得。
即便是當年關中第一次慘敗給曹操,廖立都覺得自己這邊還有一戰的底氣。
隻是這次,就連一向嘴硬要強的廖立,也不得不承認,士頌集團陷入了危機。
“果然,文聘也好,廖立也好,相比從戎軍上下數萬人馬,都還想著他們隻是一支先鋒部隊而已。還以為後麵楚侯一定會集合大軍來援宛城,和曹操一決高下。”
龐統在心裏默默歎了口氣,而後有些對不住的看了看廖立,隻是讓他多多保重,宛城物資豐富,讓他不要過多的操勞,吃好喝好,後麵才有力氣和精力去麵對曹操大軍。
龐統離開宛城時候,隻帶本部親隨六百餘人,本來以他的身份,還有龐家在荊州的實力,他的護衛部隊,絕對不隻這點人馬。
但龐統麾下的不少人損失在了潁川,還有一部分人,被龐統推薦給了文聘,進入了新整合的從戎軍中。
而龐統就帶著這最後六百多人,乘著夜色,離開了宛城。
而他的目標,卻不是周邊遊蕩的曹軍,他的目標,是那些流民,是那些曹軍還未能攻克的村鎮,龐統所部所過之處,必將這些地區的軍民百姓屠殺殆盡,搶走物資,焚燒房屋。
他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逼著這些百姓南下,逼著那些想要腳踩兩條船的小地主,小世家,不得不放棄家族田地產業,向南逃命。
對於這些人來說,曹操統治也好,士頌統治也好,不過是換了個交稅的人而已,或許他們的生活會差一點,但隻要投降的快,自己就沒有生命之憂的。
而龐統便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他們:曹軍,不接受投降。
而且故意換上曹軍服飾,給周圍的曹軍傳遞一種信號。
那就是這荊州富得流油,這些荊州的小財主小地主家裏,有的是錢,不論他們投降與否,隻要全部當不投降殺掉,他們家的家財,也足夠動手的將士們改變自己的人生和社會階層。
數日後,這種思想在曹軍之中,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默認的主流思想。
即便是曹操大軍來襲,包圍了宛城,派出去周邊劫掠的部隊,也都秉承這個宗旨行事。
而曹操,因為夏侯惇和曹休之死,而全軍縞素的他,有心複仇。
他想著拿這些人當陪葬也不錯,更是默許了曹軍的這種行為。
更何況,這種殺人越貨,誰殺的,戰利品就歸誰獲得的“激勵”手段,對於曹軍上下的軍心激勵,更是讓曹軍爆發了空前的戰力。
就連一向不怎麽被曹操看好的曹丕,似乎也被軍中的氣氛所感染,主動請纓,願意作為說客、作為使者進入宛城,勸說文聘投降。
雖然文聘這人心眼直,或者說文聘畢竟是得了武定刀的武將。
對於士頌,對於楚國七星將軍中的巨門將軍這個名號,這份榮譽感,十分的看重,任憑曹丕舌燦蓮花,許諾多少好處,他都不為所動。
而廖立,更是當場翻臉,在曹丕的麵前痛罵曹操。
對子罵父,在這個時代,可謂是無禮至極,曹丕有心反駁爭辯,但麵對嘴巴不饒人,又心中有怨氣的廖立,他哪裏是對手,三兩下被廖立罵得麵紅耳赤,卻又無可反駁。
隻是就連曹丕都沒有想到,宛城之中,文聘麾下的從戎軍中,居然有對天下大勢很有見地的“明白人”。
這人便是從戎軍中的前軍校尉孟達,也在楚侯府中掛著軍議校尉職稱。
這位在曆史上,是和法正一起謀劃著投效劉備,最後又背叛劉備投效曹操,諸葛北伐時,又放棄曹魏,和諸葛亮暗通曲款,想要跳迴蜀漢的“超級牆頭草”。
孟達的心腹,把孟達想要和曹丕見麵的消息傳遞給曹丕後,曹丕硬是敢在當天晚上,一個人去見孟達。
不得不說,孟達除了是個武將外,也是個文人,所謂的名士風流,和曹丕交流幾句後,兩人倒是相見恨晚。
甚至都不用曹丕許諾什麽,孟達便表示願意幫助曹操拿下宛城。
曹丕迴去曹營後,把孟達願意當內應的消息告訴曹操,但還是表示自己很擔心孟達其人,會不會是詐降弄計。
但曹操卻顯得很是自信,當即調兵遣將,做好了配合孟達的準備。
等到第二天的夜裏,由孟達防守的宛城北門大開,繞了個小圈的曹軍,在張合的統領下,率先殺入宛城。
一切,順利的異常。
宛城之中,不論是文聘還是廖立,不論是軍隊還是百姓,都沒有想到自己這邊會有人叛變。
沒有防備的從戎軍,又是新整編,而且還是訓練不足的部隊,麵對曹軍的突然夜襲,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文聘力戰不降,最終被張合射傷,樂進上前補刀,砍掉了文聘的人頭。
儒林將軍魏昌,也就是魏延長子,本想殺出南門,返迴襄陽報信,結果南門早就被曹軍攻取,曹軍大將李典,毫不客氣的斬殺了魏昌副將。
魏昌退迴自家宅院後,舉火自焚。
另外,列校尉吳蘭,楚都尉楊懷,以及軍師廖立,全部都被曹軍活捉。
吳蘭是大罵孟達可恥,在被押送的路上,就被孟達所斬。
楊懷倒是想要投降,隻是殺紅了眼的曹軍中,沒有一人替他說話,最後就算他跪著給曹操磕頭,也難逃一死。
隻有廖立被綁著推出來時,曹操起身,問廖立願不願意投降。
結果廖立即便是雙手被束縛著,也瞪大雙眼,開始罵曹操。
也不知是不是他記性特別好,陳琳那一篇罵曹操檄文,他倒是記得清楚。
於是他罵曹操他爸,他爺爺,曹操祖宗十八代都被罵了一個遍。
若是從前,曹操處於劣勢時,還需要靠不追究別的冒犯,來彰顯自己的心胸寬闊。
現在的曹操,誌得意滿,聽到廖立的公鴨嗓子罵人罵得如此難聽,便沒有堅持勸降,直接讓人斬殺了廖立,而且沒直接殺,殺之前,還特地讓人拔掉了廖立的舌頭,以示對廖立張嘴亂罵人的懲戒。
而這,便是第一波傳迴襄陽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