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再次遇刺,結果身亡。


    江東孫家,陷入繼位之爭。


    這消息在士頌的授意下,立刻在西卷城內傳播開來,甚至整個日南郡,整個交州,都開始流傳。


    下一期的武陵傳語上,也會把這件事情,放頭版頭條。


    本來還以為會費些手腳的事情,就這麽解決了,士頌的心情,還算不錯。


    不過這事,也給了他一個提醒。那就是南洋諸國,自己絕不能掉以輕心,簡單的把他們當做自己的後花園。


    等自己有機會了,還是要迴頭來整頓一下這些人,給他們一些顏色看看。


    否則,他們總會起一些不好的心思。


    要讓這些人知道疼,要讓這些首鼠兩端的人,知道中原除了有燦爛的文化,更有雷霆的手段。


    另外,士頌要思考的事情,就是如何應對揚州之亂。


    現在揚州亂起,對於曹操而言,那是相當的利好。


    首先江東集團內部,最具有攻擊性的領袖孫策,死了。


    江東集團短期內,是絕對沒有北上偷襲他的能力了。


    即便是以後整頓好了江東,沒有了孫策這樣的領袖,江東集團的實力,也會大打折扣。


    失去了頭狼的狼群,利爪和牙齒都沒有過去那麽鋒利。


    而且現在這個局麵,似乎對士頌也十分有利。


    似乎不需要動用益州的力量,士頌隻需要讓交州軍出龍川,沿著孫策定江東的路線反推迴去,荊州軍分出一半,在配合荊州水軍順江而下,揚州江北的地盤也可唾手可得。


    這種南北夾擊,對於陷入混亂的東吳,即便是有人想要抵抗,也絕對攔不住士頌的大軍的。


    士頌若是起兵攻了江東,短期內軍力無法恢複,江東平定後,更需要時間消化。


    這段時間,足夠他曹操擊敗袁紹,安定北方了。


    那時候,曹操占據中原,占據北方天時,士頌占據南麵,占據地利之優。


    看似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麵。


    但實際上,這個時代,不論是士大夫,還是人口,經濟,糧食,物資,基本都是北方為中心。


    若是真成為了南北對峙的局麵,士頌對曹操,隻怕是敗多勝少。


    至少整體實力上,會比曹操差上一大截。


    和預料的一樣,孫策遇刺身亡,江東陷入混亂的消息,傳到武陵,傳到襄陽後,各種通過秘密渠道交到士頌麵前的請戰信件和請戰書,是數不勝數。


    這些人都說,這是天賜良機,要士頌好好把握。


    若是在占據荊,交,益三大州後再占據揚州,那就是真的有了半壁江山了。


    不過,士頌重點查看的幾位重臣,他們的觀點和士頌有些不謀而合,那就是以不變應萬變。


    劉巴在給士頌的信裏分析,說現在益州剛剛逐漸穩定,新法穩步推行,淮南地區的新得,遷移百姓之事,正在逐步進展之中。


    還有科舉,還有廢除私奴、仆從,厘定國民,奴民之事,還有按新法劃分田產等等諸多事宜。


    這些事,至少還需要一年的時間來沉澱,才能把益州轉化為我們自己的力量。


    小半個淮南的廬江郡也就罷了,整個揚州的話,士頌的楚國府,還沒有這麽多的官吏,可以支持士頌的後勤事宜。


    而賈詡的書信比較簡單,那就是別分散了注意力,如今最好的機會,不是什麽江東之亂,而是已經開始低強度交戰的袁曹之間。


    現在袁紹和曹操在白馬延津一線已經開始起衝突了,隻等曹操袁紹一場大戰之後,我們從中取利,才是重中之重。


    在賈詡眼中,這天下群雄,似乎隻有一個曹操,需要重點關照的人,也隻有一個曹操。


    隻要擊敗了曹操,其他人,都是細枝末節。


    對於這一點,士頌也是認可的,曹操,確實是壓在他心口的一塊巨石。


    當然,最重要的是士頌自己也沒有東征揚州的打算。


    孫家的江東地盤,也就是所謂的揚州諸郡,在士頌的眼中,怎麽看,都有些雞肋。


    從孫家手中把揚州奪過來,需要耗費的精力,和自己獲得的收獲,不成正比。


    還不如休養生息,一心準備對付北麵的曹操。


    隻不過,士頌也是個無利不起早的個性,江東既亂,既然自己有機會撈些好處,他自然不會視而不見。


    士頌立刻讓馮習暫停南下,讓他帶著張允,蔣欽等一幹水軍將領,把荊州水軍聚集起來,沿長江而下。


    “護衛商隊,巡視長江,清理水賊,安定航道”。


    反正士頌提出的荊州水軍動向裏,隻字不提揚州之亂,不提自己對孫家的權利繼承有什麽觀點。


    士頌相信,自己的水軍一動,揚州那邊,最後不論是誰占據了揚州的主動形勢,想要穩定揚州之亂局,必須要和自己交涉。


    他們一方麵需要得到自己的支持和認可,另外一方麵,需要避免自己趁機東出。


    但凡想要盟好自己,必須給自己些好處。


    至少,荊州水軍巡視長江的辛苦費,他們多少也應該出一些的。


    轉迴眼前。


    當孫策身死,揚州動亂的消息,在西卷城傳開後,南洋諸海島國家的“國王”和頭人們,都坐不住了。


    本來餘讚還想勸說他們再等等最新的消息,結果就傳出了這是士頌東征的機會。


    士頌若是東征,以後就沒有江東孫家了。


    很快就有新的消息出現,說是江東孫家,已經派出使者來求見士頌了,希望能讓出諸多利益,換取士頌不要東征。


    這個消息傳出來後,不論餘讚如何勸說,南洋諸國領袖,紛紛來求見士頌,結果全部吃了閉門羹。


    日南郡太守士暢出麵宣布,士頌將會在三日後,在日南郡治所,西卷城之東,和前來拜會的泰族諸部落會盟。


    以後,加強雙方合作,士頌會用中原製作的精良鐵製武器,以及西域的高頭大馬,從他們那邊換取更多的糧食。


    而且,還會教他們如何造船,現在可以在內河使用,以後若是有海船需要,楚國這邊也可以提供技術支持。


    是的,士頌就差明說要扶持這些泰族部落,讓他們南下去對付扶南國,去占領南洋諸海島了。


    消息說,這次會盟之後,士頌便會北歸。


    之後楚國會重新整頓日南郡和南海郡的海軍,加大對“海盜”和“走私”船的打擊,一經發現,全部擊殺,不留活口,所得戰利品,歸打擊這些走私犯的海軍將士自己所有。


    這樣的消息,讓南海諸國代表們,更加心慌。


    第二天,士頌在頌衛營的護衛下,帶著自己的夫人們,出了西卷城,準備提前兩天到城外的會盟台附近休整。


    結果,剛剛出了東門,就看向餘讚帶著一群南洋諸國領袖,跪在士頌麵前。


    餘讚也和這些人一樣,赤膊上場,跪在士頌的車隊前,求士頌讓他們這些國家加入會盟。


    士頌心說這些人臉皮還真厚,前不久還在自己麵前囂張跋扈,提出種種需求,現在倒好,直接是跪在自己的麵前了。


    士頌笑著說道:“餘相啊,我這兩天思慮過了,諸位提出的要求和價格,我楚國是滿足不了的。所以這次商貿會盟,也就沒有邀請諸位,諸位也不必前往會盟了。”


    “諸位的國度,有海洋之利,自可以在海洋之上尋找到其他的貿易之所在,我也就不強人所難了,願諸位多多發財。”


    餘讚知道士頌這是在挖苦自己,心說你一個高高在上的中原雄主,割據一方的大諸侯,居然還和自己這樣的小國家置氣,真是有失風度。


    但此刻形勢,卻是他餘讚一手促成的。


    他本想借著揚州孫家的那一條商貿線,來給士頌施壓,方便自己壓價。


    卻沒有想到,自己這次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僅僅是壓價的計劃告空,更是間接促成了芒帕和士頌的軍械貿易。


    餘讚相信,若是沒有自己的施壓,士頌絕對不會把中原的兵器賣給泰族諸國。


    那個芒帕若是得到了士頌的武器盔甲幫助,不說統一泰族諸部,但把諸部整合起來,形成一個聯盟,肯定沒有問題。


    而這些泰人,一定會在聯合後南下西進,尋求出海口。


    他真是給自己找了個大麻煩。


    餘讚偷偷抬頭看了一眼得意的士頌,士頌看他的眼神,讓他涼透了全身。


    “芒帕必定南下,這士頌一定會鼓動芒帕南下,唉!”


    想到這裏,餘讚立刻跪著前移數步,對著士頌磕頭,說道:“那是小人被孫吳的商人蒙蔽,中了他們的離間之計,我們扶南國,還有南洋諸島國,我們就是楚國的後備糧倉,我們的諸國產的糧食,除了楚國,哪裏也不賣,我們願意降價,隻賣過去的八成,還請讓我們也參與會盟吧。”


    餘讚不敢請求士頌停止和芒帕的軍械貿易,他現在想要爭取的,僅僅是未來扶南國和泰族各部起衝突的時候,士頌能夠一碗水端平,不要直接站在泰族各部那一邊去。


    若是那樣,以泰族各部為消耗,日南郡的精銳部隊為主力,再加上楚國的高大海船,扶南國,將會有亡國之危。


    雖然不會被瞬間滅掉,但若是一點點蠶食,扶南國必亡。


    餘讚一遍磕頭,一遍哭求道:“我們南洋諸國,除了能提供大米糧食外,我們還能提交更多的海產和食鹽,可以把海產醃製好。這些,都是方便運輸的肉製品,可以運到楚國北方各地,便於囤積。”


    “還有,我們也願意出兵清理海盜,避免楚國商船遇到那些亡命之徒,我們,我們還可以,還可以。”


    一時間,餘讚想不到更多的條件了,急得他不停地擦拭頭上的汗水,掩飾自己的尷尬和緊張。


    在士頌的計劃裏麵,資助芒帕崛起,鼓動芒帕南下,去對付扶南國,讓這個南亞次大陸將不再那麽平靜,是不可能改變的計劃。


    但戰事的激烈程度,還是可以控製一下。


    畢竟,這些國家最主要的任務,還是給自己種糧食,即便是路上運輸損失再多,隻要運向荊南,運過長江,多少都會成為自己北伐的軍資補充。


    餘讚所求的,不過是個南亞各國,或者說各勢力之間的平衡,希望士頌不要幫扶泰族各部太多,把他們扶南國消耗過多,弄得最後扶南國元氣大傷,搞不好會被滅掉。


    這些,士頌此刻也想明白了。


    “罷了,既然如此,就按此標準,南洋沿海及海島諸國,所有的糧食,漁產的收購的價格,全部降為過去的八成,同意的,便一起參與這場會盟吧。”


    士頌說完看了周泰一眼,周泰會意,立刻率領頌衛營上前,把那些還想要說些什麽的小國領袖推到道路兩邊,讓士頌的車馬繼續前進,離開了西卷城。


    兩日後。


    在西卷城城東的一座山上,士頌以楚國國主的身份,和中南半島上泰族各部頭人,以及南洋諸島國的國王或者這些國家派來的代表,再次進行了會盟。


    和上次平定占族之亂,借著軍隊大勝,滅族之威的聲勢不一樣。


    這一次,士頌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軟實力”,靠著中原更先進的生產力和技術能力,靠各種商品,讓這些國家選擇了依靠自己,心甘情願地成為自己的“從屬”國度,成為自己的域外糧倉,為自己提供糧食。


    這次會盟,在這個世界裏中南半島的曆史書上,被稱為“軍糧之盟”。


    這一次會盟,也奠定了中南半島諸多國家,未來很長一段時期的發展方向。


    那就是糧食生產和海產捕撈行業的發展,而其他方麵的發展,則陷入困頓。


    甚至不少國人,紛紛學習漢語,想要進入日南郡,而後以北上進入武陵學院學習為榮。


    會盟結束後,士頌也沒有繼續留在這邊,帶著自己的夫人們,在頌衛營的護衛下,乘船北返。


    畢竟自己這次南下的目的,已經達成。


    穩定了南麵的糧食外貿,也讓曹操可以放心大膽的調集部隊北上對付袁紹。


    白馬之戰,關二爺萬軍之中,斬了顏良,河北震動。


    接著,延津之戰,曹操丟棄物資引袁紹軍哄搶時,繼而令虎豹騎精銳突襲,文醜當場死於亂軍之中,袁紹軍這邊領軍的劉備當時就懵了。


    當然,喜歡關二爺的曹操,依舊把這份功勞算在了二爺身上,表關羽為偏將軍、漢壽亭侯。


    另外一邊,怎麽也死不了的劉備,在他的天賦技能的幫助下,從混亂的戰場突圍而出,迴到了袁紹身邊。


    隻是袁紹聽說關羽連斬顏良誅文醜後,對劉備的臉色,可沒有從前那麽的友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招財的小白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招財的小白貓並收藏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