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將和文臣不一樣。


    別的不說,武將的風險要比一般的文臣要高得多,再厲害的武將,上了戰場,有些時候,生死真由不得自己。


    士頌的武定刀,所贈之人,除了魏延外,還有一人,也已經戰歿了。


    士頌看著台下的人群,又拿出一把武定刀,說道:“交州定亂,比景浴血,荊南虎臣,關中鏖戰,邢道榮,立國之將也。”


    是了,演義故事裏麵的邢道榮,似乎是個搞笑的人物。


    但是在士頌的故事裏,這個邢道榮真的是為自己的基業,打下了基礎的大將。


    而且這裏,他特地把邢道榮拿出來當典型人物,士頌考慮了數個因素。


    首先,邢道榮真的是自己初期大將,自己的基業建立,確實有他的一份功勞。


    其次,邢道榮這個人多少還是有些本事的,至少在荊南四郡,也能算得上一員猛將。


    第三,邢道榮有各種各樣的毛病,而且本事其實也有限,但他忠心耿耿,至少表麵上如此,至少武陵傳語的宣傳裏麵,是這樣的。


    這樣一個有著各種毛病的人,武藝其實也就一般,所仗的不過是當年的鐵甲軍的強勢,仗著士頌麾下,還沒有其他真正的絕世猛將。


    但這個人真就憑借自己的機遇,得到了士頌的認可,闖出了名聲。


    對於很多人而言,自己不比邢道榮差,那麽自己未來,也能有得刀的機會!


    邢道榮,是士頌樹立的標杆和典型,是士頌放在外麵的千裏馬骨頭!


    “邢道榮將軍已然戰歿,其子邢資,上台領刀。”禮儀官依舊按照規定,傳喚邢道榮的兒子,上台來領取屬於他們邢家的武定刀。


    邢資和邢道榮一樣,是個粗狂的糟漢子,也是子承父業,在軍中效力。


    不過畢竟是邢道榮的兒子,現在在武陵擔任地方的民團指揮使,雖然沒什麽大權,但勝在安全有保障。


    “主公,邢資不會說話,我知道主公因為父親之故,照顧我們家,讓我在後方安定生活。但我雖然沒有諸位將軍那般驍勇,但我也不怕死,主公,把我調入正軍中任職吧,即便是當個普通軍卒也好,我也想上前線殺敵作戰,靠自己的實力掙一份軍功。”


    沒有想到,邢資會有這樣的誌氣,倒是讓士頌對他有些刮目相看了。


    士頌的印象裏,那個邢道榮可是典型的欺軟怕硬,好吃懶做的人,所仰仗的,不過是自己的一身蠻力。


    卻沒有想到他兒子放著安穩日子不要,要上前線爭戰功,爭機會。


    “有誌氣!你且先收下此刀,荊州軍下次整編,我便將你調入主力鎮軍。”


    似乎是在以邢道榮為分界線,士頌後麵的幾把武定刀,給與的人,戰功確實不一般,但這些人多少都會引起一些議論。


    因為後麵幾個人,可沒有前麵那幾位那麽的令人信服。得刀,不過是得到了士頌的認可而已。


    “南北驅馳,破敵戰陣,孤關不傾,嫖姚之才,三軍第一守將也。”士頌的第八把武定刀,給予了霍峻。


    這個曆史上,因為其死,劉備罷朝數日,帶著酒在他的墳前痛哭的人。這次入川,士頌拿下漢中後進兵西川,西涼軍被曹操誘來騷擾自己。正是有霍峻帶著不多的人,守在北麵,硬扛得西涼軍沒有脾氣。


    “主公,我這微末功勞,豈可獲得此刀。”霍峻上台後,連忙推辭。


    士頌卻把他扶起,說道:“這把刀,不僅僅是酬將軍之過往功績,也是我對將軍未來的期待,將軍年輕,未來疆場之上,多有需要用到將軍之處。隻希望此刀,能助將軍一臂之力。”


    霍峻雖然接了刀,但是他心中,依舊有些不安,他畢竟還是太年輕了。


    他已經可以預見,未來肯定有人會以此來議論他。


    但也如士頌所說,自己這刀,是未來建功立業的兵器,到時候,自己用功績來證明自己就是。


    霍峻不知道的是,其實對於他能接刀,荊州軍上下,還真就都服氣。


    畢竟霍峻那種情況下,孤軍守關,早已得到了軍中將士們的認可。


    第九把武定刀的獲得者,也是被士頌寄以厚望的統帥之將。


    “臨危守義,誠信之臣,悍戰護民,仁勇無雙,荊州之屏障也!”士頌口中的這位,便是文聘了。


    這位劉表舊臣,為劉表堅守到了最後,投效士頌之後,也是盡職盡責,幫助士頌穩定荊北,訓練新兵,防守北麵。


    麵對曹操的攻勢,他文聘也是一如過往,為士頌堅守。


    但文聘和霍峻一樣,也有自己的不足,那就是他文聘一切都做得很好,很正常,但卻沒有一樣很特別很特殊的戰功。


    但在士頌看來,他不需要文聘能有什麽險中求勝的戰績戰功,能穩紮穩打,沒有紕漏,就是一大功績。正所謂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主公,文聘投效以來,尚無大功,如何能領受此刀?”果然,文聘也有著自己的疑問。


    而士頌這邊,早就有應對的話語了。“將軍守宛城,北麵向來無事,徐公明守荊州,將軍則可謂是守在荊州的第一線。我麾下勇猛之士不少,真能算得上統帥良將者有幾人,將軍自知。此刀贈給將軍之深意,將軍想來應該明白。”


    文聘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士頌的意思。


    士頌麾下名將,大多都是武藝超群之人,但這些人嚴格意義上來說,不過是一個臨陣斬將奪旗之人,真正意義上統領軍隊,排兵布陣,籌謀戰局大略的將軍,士頌麾下還真沒有幾個。


    除了徐晃和自己,也就隻有折損在益州的魏延,算得上一個。


    其餘的人裏麵,有統帥型良將資質,包括剛剛獲得武定刀的霍峻,都是年輕一輩。


    士頌給自己武定刀,是想要傳遞一個信號,那就是士頌渴望能招募更多的統帥良將。


    “如此,文聘愧領了。”文聘沒有繼續扭捏,大方地接下此刀,迴到了自己的座位處。


    而士頌,則是又拿出一把刀,說道:“這第十把刀所贈之人,行伍嚴整,忠而勤強,居城困敵,奮身破軍!文向與我同歲,智統良將也。”


    士頌軍中,年輕一輩的武將裏,被士頌寄以厚望的,除了已經有一定功勳的霍峻之外,便是徐盛了。


    徐盛這人,在士頌看來,允文允武,不僅僅有統帥之潛力,而且武藝不弱,弓術也小有火候,又和士頌同年,在軍中年輕武將裏麵,頗有人望。


    士頌的眼裏,徐盛的身上,似乎有著自己的影子。


    若是自己也隻是一員普通的戰將,或許便是徐盛這樣的武將吧。雖然沒有什麽特別之處,但也能算是麵麵俱到,以後多一些曆練,多一些沉澱後,必然也能成為獨當一麵的良將。


    “文向,快來!”見徐盛還沒有從震驚中迴過神來,士頌再次揮手,把徐盛叫到了高台上來。


    和前麵兩人一樣,徐盛也連忙說道:“主公,徐盛投效以來,承蒙主公厚恩,屢次給與重任,但徐盛自知,現有功績,絕對是配不上這武定刀的啊。”


    “文向你和我同歲,平日練兵,井井有條;戰場之上,進退有度,我和軍中諸位大將討論過,君之才,隱隱間已有大將風采。今日贈刀,我再次明言,不僅僅是贈過去之功績,也贈未來之期望。”


    士頌一邊說著,把武定刀遞了過去:“此刀,贈的便是未來,是給軍中年輕一輩武將們的表率,也希望你徐盛,能帶個好頭,不辜負此刀,為全軍年輕將領們,當好這個表率。”


    “此刀,是期待,更是責任!”


    士頌的話,讓徐盛變得更加慎重認真,雙手接過武定刀,表示自己一定會做好這個表率,鼓勵和引導年輕一輩的武將,奮發努力,報效士頌。


    對於贈給徐盛此刀,可以說是士頌個人的一些偏愛,算是小任性了一把。


    而士頌後麵要給出的兩把刀,其得刀之人的爭議,隻怕更多。


    士頌拿起第十一把武定刀,依舊麵帶微笑,讓人如沐春風,緩緩說道:“首倡海軍,揚威南海,實策興商,豐糧富國,蔡瑁蔡德珪,大漢水戰第一人也!”


    誰都沒有想到,士頌的武定刀得主之中,居然會有蔡瑁。


    論實力本事,荊州軍上下都是信服的。


    蔡瑁這人的水戰本事,確實厲害,荊州軍上上下下,沒有人比得上。


    但蔡瑁這人的人品,那就嗬嗬了,荊州軍上下,可是都不怎麽認可。


    而且最讓人不會想到他的事,這個蔡瑁剛剛才犯了大錯,被士頌貶到武陵書院當教習了,聽說若不是士頌看在劉巴的麵子,按軍法處置,是完全可以斬了蔡瑁的。


    蔡瑁自己也沒有料到,自己居然會被士頌如此看重,戰戰兢兢地站起來,一邊向高台上走去,一邊偷偷看向劉巴,在得到了劉巴肯定的眼神,甚至微微點頭後,他才鼓起勇氣走到士頌麵前。


    “蔡瑁戴罪之身,如何可得如此寶刀。”


    和前麵幾位一樣,蔡瑁的開場白,也是不自信,也是覺得自己不夠格。


    士頌心說,自己所贈刀之將裏麵,不夠格的人多了去了,但自己還是要贈刀,要提振士氣,要千金買骨,要在自己的軍中塑造典型。


    更何況,蔡瑁這個人,其實也是夠格的。


    大漢朝水戰之能,除了東麵那個周瑜,眼前這蔡瑁,似乎真的可以傲視天下。


    這樣的本事,就足夠他蔡瑁得一把武定刀了。


    士頌收起了笑容,換成了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表情,說道。


    “德珪,你水戰之能,放眼天下,幾人可敵。我怎麽可能永遠讓你在這裏教書,未來的大江,未來的南海,東海,隻怕都是你乘風破浪,建功立業之所在。”


    “讓你來武陵書院當教習,我用意有二。其一固然是要敲打敲打你。其二,也是希望你這一身水戰的本事,能傳承下去,讓你留下水戰的經驗心得,百年後,千年後,或許都能造福我華夏後世的水軍統領,成為他們研習之策。”


    話都說到這份上,蔡瑁連忙跪在士頌麵前,雙手接過武定刀。


    “罪臣一定不負主公之期待,在武陵書院,好好傳導水戰之策,為主公培養水戰人才,早日完成水戰戰策,開創我華夏水戰戰策。蔡瑁,蔡瑁感謝主公給我著書立言之機遇,蔡瑁定為主公之基業,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蔡瑁效忠的表態,士頌並沒有放在心上,但蔡瑁若是真把自己的水戰心得這本書寫出來,自己麾下能多出一些水戰將領,不論是將來可能的和東吳之間的水戰,又或者自己有開海的計劃,這些人,都是可以派上用場的。


    蔡峰之後,士頌拿起了最後一把武定刀,士頌甚至能感受到諸多將領那熱切的目光,畢竟自從魏延,邢道榮這兩位已經戰歿的大將外,後麵得刀的武將,與其說是功勳卓越,倒不如說是有自己一家的特點。


    所以最後這一把刀,很多人都在隱隱盤算著,自己是否會有機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招財的小白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招財的小白貓並收藏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