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等待時機
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 作者:招財的小白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賈詡這個老狐狸,心中早有算計。
見士頌看向自己,稍稍抬了抬自己的眼皮,而後說道:“袁紹滅公孫瓚,多半隻是時間問題。此一點,我與孝直看法一致,想來曹操那邊的謀士們,也是如此觀點。”
關於這點的分析,賈詡沒有繼續說下去。
不過賈詡的意思就是,法正所謂的派人去許昌散布謠言,其實都不用荊州這邊派人去,曹操手下謀士們,自然會商議,應如何對北麵的袁紹。
而這些人的商議,不外乎兩點,要麽戰,要麽穩住。
若是能穩住袁紹,那就能趁士頌在攻略益州的時候,拿下荊北五郡,隻是那樣一來,勢必要麵對士頌的反撲,反而落了下乘。
“曹操那邊中,隻怕更願意穩住我們,而不是穩住袁紹。我們兵頓綿竹,對於曹操來說,說不定還是一件好事,他能放手去謀劃如何對付袁紹。”
賈詡緩了一口氣,繼續說道:“不過,我們不能把期望,寄托在別人身上。這一點,我也很讚同主公的意思,我們要在東麵做點什麽。”
“司隸關中諸郡中,原河內郡,幾番變故後,由眭固掌權。這人駐軍於射犬,名義上歸降了司隸校尉鍾繇,在許昌朝廷中得了任命。但這人心中,隻怕未必信服。”
“尤其是河內郡的地利特殊,南麵是曹操,北麵是袁紹。前番主公爭霸關中,他眭固便在河內觀望。主公退出關中後,他趁鍾繇損失慘重,再次拉起了人馬,現在,又有了在關中攪動風雲的本錢。”
士頌聽到這裏,哪裏還能不知道賈詡的意思,試探著問道:“文和先生的意思是,我們暗中派人,資助此人起事?”
“不必我們出麵支持。”
賈詡微微搖頭,指了指北麵說道:“可以派人暗中以袁紹的名義聯係,同時給予他一定的錢財資助。說動他暗中投效袁紹即可。”
“然後,在許昌放出消息,說河內郡的眭固,有叛逃袁紹的打算,而且已經在暗中密謀籌劃了。曹操得到這個消息,不論真假,必定不能安穩,定然是會派人去對付河內郡,為我們贏得一些時間。”
賈詡就是賈詡,出手就是不一樣。
你沒有叛亂,不要緊,我派人和你商量一下叛亂的事情。
不論你同意不同意,我再把你密謀叛亂的消息傳出去,反手就把你賣了。
以曹操多疑的個性,你眭固叛殺前主公的曆史,曹操是絕對容不下你。
“而且,還可以此為契機,繼續挑唆曹操和袁紹之間的矛盾。河內眭固,雖然可以拖住曹操一陣子,但想要讓曹操無暇西顧,隻能是讓曹操和袁紹起爭端。主公,公孫瓚死守易京,主公可有破城之法?”
賈詡這一笑,讓士頌是心驚肉跳。
是啊,自己若是為袁紹出謀劃策,幫袁紹早點滅了公孫瓚,那不就可以讓袁紹早點騰出手來,安定河北四州之地,聚集南下的軍隊了嗎?
士頌忽然就想起了曆史上袁紹破公孫瓚的辦法,那便是挖地道破城,雖然費時費力,但最終效果卻出奇的好,一戰而定河北。
自己隻用安排暗部,偷偷地把這個辦法告訴貪財的郭圖,讓郭圖去給袁紹建言獻策。
反正也不是危害袁紹的計謀,既能幫助袁紹,又能讓郭圖長臉,而且郭圖還能暗中收荊州方麵的好處,怎麽看,對於郭圖來說,都是美差。
但轉頭迴來一想,士頌心裏,又有些忌憚。
這賈詡是怎麽知道自己有辦法,可以幫袁紹破公孫瓚呢?他難道看出了什麽?
不應該啊,有些事情,即便是老謀深算的賈詡,也應該想不明白才是啊,他難道懷疑自己知道另外一條時間軸?
士頌其實還真的是想多了,賈詡的心裏,所謂的士頌能幫袁紹破城,是士頌在河北那邊埋伏的暗子,可以幫袁紹打開易京的城門。
畢竟那邊和益州不一樣,至少和綿竹關這裏的情況不一樣,綿竹關的城門是完全堵死了的。
“至於眼前這綿竹關。”賈詡雖然看出士頌若有所思,但他沒有打算停下自己的建議。
他對士頌建議道:“綿竹關,短期內不要再攻了,不論是南麵甘寧龐統所部有所突破,都不要攻了。還是等我軍攻城器械從漢中運來,到時,綿竹關自可一戰而下。沒有必要為了快速攻克,而徒增傷亡。”
賈詡對於綿竹關的建議,不外乎四個字——靜待時機。
從這一點來看,賈詡和法正的看法其實是一致的,士頌想要奇謀破關,無非是想要爭取時間。
但現在,短期內顯然是無法攻克綿竹了,那就隻能用曲線救國的辦法,想方設法的拖住曹操,給曹操製造麻煩,為自己贏得時間。
“若是如此,就依二位所言。”士頌的聲音裏,多是無奈,不甘心。但確實,這也是他目前最好的選擇了。
而他要麵對的第一個麻煩,便是一心想要報仇的荊州軍將士們。
摔破了腦袋的呂岱,熬了三天,到底沒有熬過來,就此命喪綿竹關外。
而他,也成為了到目前為止,荊州軍攻略益州以來,損失的最高級別的武將。
對於呂岱的死,士頌的內心,很是複雜。
畢竟在另一條時空線上,正是這個呂岱,擺下鴻門宴,殺了士家兄弟,傳首級於武昌。
當時自己占據荊南,這個所謂的士匡故交,帶著士匡的推薦信來投自己,自己當時手下無人,這個呂岱多少還是有些本事的,於是也就用了。
卻沒有想到,自己這麽一用,就讓這個曆史上殺了自己的人,為自己南征北戰,轉戰各地,雖然沒有什麽出彩的功勳,但一切也都中規中矩,為自己夯實了基礎。
“唉,呂岱將軍,也是荊南舊臣了,好好收斂遺體,和陣亡的將士就埋在此處吧。其衣冠武器等,送迴荊州,交給其家眷。”
士頌簡單的交待了幾句,並沒有過多的表示,隻是讓人以陣亡將領的撫恤政策,好好善待呂岱家人。
對於呂岱,士頌並沒有什麽特別的優待,也沒有給予規格之外的撫恤,對於士頌而言,自己內心深處,對於呂岱,多少還是有些忌憚的吧。
不過呂岱的死,也讓士頌確定,自己的命運,不論如何,已經和剛剛來到這個時空時,完全不一樣了。
自己的命運,是可以由自己來改變的!
士頌在心裏默默地告訴自己:“這個時空,我命由我不由天!個人的命運,可以改變,時代的洪流,也是可以改變的!”
而曹操,也絕對不是不能戰勝的!
曆史上,被曹操壓製了一輩子的劉備,不也是占據西川之後,和曹操在漢中,打了兩人人生中最後一戰,終於是在曹操死之前,贏了曹操一次嗎?
劉備占據了益州,能贏曹操,那我也能行!
這邊,呂岱的亡故,讓雄武軍一下子沒有了主將。
按資曆按能力,按在軍隊中的影響力,雄武軍中,現在的諸位將領裏麵,當然是潘璋最為合適,而且潘璋原來就是中郎將級別的武將。
隻是關中和曹操一戰,他被曹軍夏侯惇給壓製了,間接導致大敗局麵,之後士頌把他給降級了。
也正是這個原因,其實士頌現在還真不想再次任命潘璋為中郎將,統領雄武軍。
其實在士頌的心裏,那個不在曆史上出現過名字的小將唐瞬,才是他在雄武軍中的第一人選。
隻不過,這人的資曆太淺了,現在破例提升他成為一個校尉級別的將領,都是用的臨陣機製。
而另一點,讓士頌不想用潘璋的緣故,便是潘璋這幾天已經一再求戰。
他願意率領本部為先鋒,率先登城決戰。
現在他還不能節製蘇飛和唐瞬,所以雄武軍全軍還沒有陷入狂熱的請戰模式中。
若是他代理了雄武軍中郎將,隻怕便會以為呂岱報仇的名義,帶著雄武軍各種請戰,這和自己定下的方略,有衝突。
“罷了,可以讓文聘暫時代為統領雄武軍。”士頌忽然想起,自己這次西征,特地把原本屬於奮武軍中,太史慈部下的前軍校尉文聘,調去給魏延當了副手,文聘其人,倒是一個可以獨當一麵的將才。
於是,士頌一麵安撫諸將,一麵讓後勤部隊,加緊攻城器械的運輸。
同時,也和遠在關中和河北的暗組,使用秘語,通過飛鴿傳書了解東麵的局勢。
期間還頂著黃權的各種鄙視,繼續派出使者,和益州軍完成了戰俘的交換。
本來黃權以荊州軍違約為理由,拒絕交換戰俘。
即便是士頌表示願意送迴巴郡和廣元郡出身的世家官員的家眷,黃權都不願意。
最後,還是士頌親自出麵,自己在頌衛營的護衛下,來到了綿竹關下,抬頭看著黃權,任由黃權和劉璝各種擠兌。
什麽“荊州軍難道都是言而無信之輩嗎?”
什麽“你以為你可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一麵和我們談休戰換俘,一麵偷偷從側翼偷襲我軍,就可以攻破綿竹關嗎?士頌小兒,你還是太小看我川中英豪了!”
黃權的話還好,大不了是一些站在道德製高點的質問,而劉璝的話,就是明顯的侮辱了,嘲笑士頌白費力氣,損兵折將。
聽得士頌身邊護衛的胡車兒,恨不得立刻殺上城樓,把劉璝砍成兩半。
不過,士頌的內心,早就練就出了最基本的厚臉皮,他當場狡辯:“我可沒有違背約定,我隻不過是派出人手,攀岩而上,為大軍在高處建立哨衛,順便探路。”
“即便是如黃權先生所言,想要從側翼繞路偷襲,那也是準備在交換完俘虜之後的布置,反而是益州軍突然襲擊,讓我損兵折將,這真要較真起來,似乎是益州軍先動的手,違背了雙方的約定。”
“還真是生得一張利嘴。”黃權冷笑過後,攔住準備繼續爭辯的劉璝。
他對士頌說道:“士荊州少年奇才,今日算是見識到了。難怪幾年之間,轉戰天下,縱橫寰宇。但益州之地,閣下出師無名,強行給我益州加上一些子烏虛有的罪名,便率大軍入川。”
“閣下向來有儒家傳承之美名,如今為成就霸業,是把什麽都拋卻了,也不知千百年後,後世會如何看待閣下。”
“罷了,閣下不顧儒者之名,我益州士人,還是顧忌的。就按前番約定,我們完成交換吧,還希望這次,士荊州莫要耍花樣了。”
黃權的擠兌和諷刺,比劉璝高明得多,明著說士頌有失身份,而後又以自己為表率,凸顯益州士人的高義,用這樣的對比來打壓士頌。
士頌的心裏,對此是一清二楚,不過現在形勢比人強,好歹能換迴來陣亡將士的遺體,還有一些被益州軍俘虜的將士,都有助於自己休整部隊。
“一切,隻等攻城器械送來即可,我要做的,便是耐心地等待。”士頌告誡自己不可衝動,而後,笑著接受了黃權的侮辱,唾麵自幹。
不可否認,士頌的兵鋒,在綿竹關下,就此被擋住了。
原本還期望南麵能有所突破,結果南邊那一路,也是一樣的情況。
南麵的江州城下,龐統和甘寧用盡了各種辦法,麵對軟硬不吃,油鹽不進的嚴顏,他們也是一籌莫展。隻能在江州城下等待戰機。
一時間,整個益州的戰局,都進入了僵持階段。
這樣的情報,也陸續傳到了許昌。
而曹操在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正和劉備青梅煮酒,縱論天下。
見士頌看向自己,稍稍抬了抬自己的眼皮,而後說道:“袁紹滅公孫瓚,多半隻是時間問題。此一點,我與孝直看法一致,想來曹操那邊的謀士們,也是如此觀點。”
關於這點的分析,賈詡沒有繼續說下去。
不過賈詡的意思就是,法正所謂的派人去許昌散布謠言,其實都不用荊州這邊派人去,曹操手下謀士們,自然會商議,應如何對北麵的袁紹。
而這些人的商議,不外乎兩點,要麽戰,要麽穩住。
若是能穩住袁紹,那就能趁士頌在攻略益州的時候,拿下荊北五郡,隻是那樣一來,勢必要麵對士頌的反撲,反而落了下乘。
“曹操那邊中,隻怕更願意穩住我們,而不是穩住袁紹。我們兵頓綿竹,對於曹操來說,說不定還是一件好事,他能放手去謀劃如何對付袁紹。”
賈詡緩了一口氣,繼續說道:“不過,我們不能把期望,寄托在別人身上。這一點,我也很讚同主公的意思,我們要在東麵做點什麽。”
“司隸關中諸郡中,原河內郡,幾番變故後,由眭固掌權。這人駐軍於射犬,名義上歸降了司隸校尉鍾繇,在許昌朝廷中得了任命。但這人心中,隻怕未必信服。”
“尤其是河內郡的地利特殊,南麵是曹操,北麵是袁紹。前番主公爭霸關中,他眭固便在河內觀望。主公退出關中後,他趁鍾繇損失慘重,再次拉起了人馬,現在,又有了在關中攪動風雲的本錢。”
士頌聽到這裏,哪裏還能不知道賈詡的意思,試探著問道:“文和先生的意思是,我們暗中派人,資助此人起事?”
“不必我們出麵支持。”
賈詡微微搖頭,指了指北麵說道:“可以派人暗中以袁紹的名義聯係,同時給予他一定的錢財資助。說動他暗中投效袁紹即可。”
“然後,在許昌放出消息,說河內郡的眭固,有叛逃袁紹的打算,而且已經在暗中密謀籌劃了。曹操得到這個消息,不論真假,必定不能安穩,定然是會派人去對付河內郡,為我們贏得一些時間。”
賈詡就是賈詡,出手就是不一樣。
你沒有叛亂,不要緊,我派人和你商量一下叛亂的事情。
不論你同意不同意,我再把你密謀叛亂的消息傳出去,反手就把你賣了。
以曹操多疑的個性,你眭固叛殺前主公的曆史,曹操是絕對容不下你。
“而且,還可以此為契機,繼續挑唆曹操和袁紹之間的矛盾。河內眭固,雖然可以拖住曹操一陣子,但想要讓曹操無暇西顧,隻能是讓曹操和袁紹起爭端。主公,公孫瓚死守易京,主公可有破城之法?”
賈詡這一笑,讓士頌是心驚肉跳。
是啊,自己若是為袁紹出謀劃策,幫袁紹早點滅了公孫瓚,那不就可以讓袁紹早點騰出手來,安定河北四州之地,聚集南下的軍隊了嗎?
士頌忽然就想起了曆史上袁紹破公孫瓚的辦法,那便是挖地道破城,雖然費時費力,但最終效果卻出奇的好,一戰而定河北。
自己隻用安排暗部,偷偷地把這個辦法告訴貪財的郭圖,讓郭圖去給袁紹建言獻策。
反正也不是危害袁紹的計謀,既能幫助袁紹,又能讓郭圖長臉,而且郭圖還能暗中收荊州方麵的好處,怎麽看,對於郭圖來說,都是美差。
但轉頭迴來一想,士頌心裏,又有些忌憚。
這賈詡是怎麽知道自己有辦法,可以幫袁紹破公孫瓚呢?他難道看出了什麽?
不應該啊,有些事情,即便是老謀深算的賈詡,也應該想不明白才是啊,他難道懷疑自己知道另外一條時間軸?
士頌其實還真的是想多了,賈詡的心裏,所謂的士頌能幫袁紹破城,是士頌在河北那邊埋伏的暗子,可以幫袁紹打開易京的城門。
畢竟那邊和益州不一樣,至少和綿竹關這裏的情況不一樣,綿竹關的城門是完全堵死了的。
“至於眼前這綿竹關。”賈詡雖然看出士頌若有所思,但他沒有打算停下自己的建議。
他對士頌建議道:“綿竹關,短期內不要再攻了,不論是南麵甘寧龐統所部有所突破,都不要攻了。還是等我軍攻城器械從漢中運來,到時,綿竹關自可一戰而下。沒有必要為了快速攻克,而徒增傷亡。”
賈詡對於綿竹關的建議,不外乎四個字——靜待時機。
從這一點來看,賈詡和法正的看法其實是一致的,士頌想要奇謀破關,無非是想要爭取時間。
但現在,短期內顯然是無法攻克綿竹了,那就隻能用曲線救國的辦法,想方設法的拖住曹操,給曹操製造麻煩,為自己贏得時間。
“若是如此,就依二位所言。”士頌的聲音裏,多是無奈,不甘心。但確實,這也是他目前最好的選擇了。
而他要麵對的第一個麻煩,便是一心想要報仇的荊州軍將士們。
摔破了腦袋的呂岱,熬了三天,到底沒有熬過來,就此命喪綿竹關外。
而他,也成為了到目前為止,荊州軍攻略益州以來,損失的最高級別的武將。
對於呂岱的死,士頌的內心,很是複雜。
畢竟在另一條時空線上,正是這個呂岱,擺下鴻門宴,殺了士家兄弟,傳首級於武昌。
當時自己占據荊南,這個所謂的士匡故交,帶著士匡的推薦信來投自己,自己當時手下無人,這個呂岱多少還是有些本事的,於是也就用了。
卻沒有想到,自己這麽一用,就讓這個曆史上殺了自己的人,為自己南征北戰,轉戰各地,雖然沒有什麽出彩的功勳,但一切也都中規中矩,為自己夯實了基礎。
“唉,呂岱將軍,也是荊南舊臣了,好好收斂遺體,和陣亡的將士就埋在此處吧。其衣冠武器等,送迴荊州,交給其家眷。”
士頌簡單的交待了幾句,並沒有過多的表示,隻是讓人以陣亡將領的撫恤政策,好好善待呂岱家人。
對於呂岱,士頌並沒有什麽特別的優待,也沒有給予規格之外的撫恤,對於士頌而言,自己內心深處,對於呂岱,多少還是有些忌憚的吧。
不過呂岱的死,也讓士頌確定,自己的命運,不論如何,已經和剛剛來到這個時空時,完全不一樣了。
自己的命運,是可以由自己來改變的!
士頌在心裏默默地告訴自己:“這個時空,我命由我不由天!個人的命運,可以改變,時代的洪流,也是可以改變的!”
而曹操,也絕對不是不能戰勝的!
曆史上,被曹操壓製了一輩子的劉備,不也是占據西川之後,和曹操在漢中,打了兩人人生中最後一戰,終於是在曹操死之前,贏了曹操一次嗎?
劉備占據了益州,能贏曹操,那我也能行!
這邊,呂岱的亡故,讓雄武軍一下子沒有了主將。
按資曆按能力,按在軍隊中的影響力,雄武軍中,現在的諸位將領裏麵,當然是潘璋最為合適,而且潘璋原來就是中郎將級別的武將。
隻是關中和曹操一戰,他被曹軍夏侯惇給壓製了,間接導致大敗局麵,之後士頌把他給降級了。
也正是這個原因,其實士頌現在還真不想再次任命潘璋為中郎將,統領雄武軍。
其實在士頌的心裏,那個不在曆史上出現過名字的小將唐瞬,才是他在雄武軍中的第一人選。
隻不過,這人的資曆太淺了,現在破例提升他成為一個校尉級別的將領,都是用的臨陣機製。
而另一點,讓士頌不想用潘璋的緣故,便是潘璋這幾天已經一再求戰。
他願意率領本部為先鋒,率先登城決戰。
現在他還不能節製蘇飛和唐瞬,所以雄武軍全軍還沒有陷入狂熱的請戰模式中。
若是他代理了雄武軍中郎將,隻怕便會以為呂岱報仇的名義,帶著雄武軍各種請戰,這和自己定下的方略,有衝突。
“罷了,可以讓文聘暫時代為統領雄武軍。”士頌忽然想起,自己這次西征,特地把原本屬於奮武軍中,太史慈部下的前軍校尉文聘,調去給魏延當了副手,文聘其人,倒是一個可以獨當一麵的將才。
於是,士頌一麵安撫諸將,一麵讓後勤部隊,加緊攻城器械的運輸。
同時,也和遠在關中和河北的暗組,使用秘語,通過飛鴿傳書了解東麵的局勢。
期間還頂著黃權的各種鄙視,繼續派出使者,和益州軍完成了戰俘的交換。
本來黃權以荊州軍違約為理由,拒絕交換戰俘。
即便是士頌表示願意送迴巴郡和廣元郡出身的世家官員的家眷,黃權都不願意。
最後,還是士頌親自出麵,自己在頌衛營的護衛下,來到了綿竹關下,抬頭看著黃權,任由黃權和劉璝各種擠兌。
什麽“荊州軍難道都是言而無信之輩嗎?”
什麽“你以為你可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一麵和我們談休戰換俘,一麵偷偷從側翼偷襲我軍,就可以攻破綿竹關嗎?士頌小兒,你還是太小看我川中英豪了!”
黃權的話還好,大不了是一些站在道德製高點的質問,而劉璝的話,就是明顯的侮辱了,嘲笑士頌白費力氣,損兵折將。
聽得士頌身邊護衛的胡車兒,恨不得立刻殺上城樓,把劉璝砍成兩半。
不過,士頌的內心,早就練就出了最基本的厚臉皮,他當場狡辯:“我可沒有違背約定,我隻不過是派出人手,攀岩而上,為大軍在高處建立哨衛,順便探路。”
“即便是如黃權先生所言,想要從側翼繞路偷襲,那也是準備在交換完俘虜之後的布置,反而是益州軍突然襲擊,讓我損兵折將,這真要較真起來,似乎是益州軍先動的手,違背了雙方的約定。”
“還真是生得一張利嘴。”黃權冷笑過後,攔住準備繼續爭辯的劉璝。
他對士頌說道:“士荊州少年奇才,今日算是見識到了。難怪幾年之間,轉戰天下,縱橫寰宇。但益州之地,閣下出師無名,強行給我益州加上一些子烏虛有的罪名,便率大軍入川。”
“閣下向來有儒家傳承之美名,如今為成就霸業,是把什麽都拋卻了,也不知千百年後,後世會如何看待閣下。”
“罷了,閣下不顧儒者之名,我益州士人,還是顧忌的。就按前番約定,我們完成交換吧,還希望這次,士荊州莫要耍花樣了。”
黃權的擠兌和諷刺,比劉璝高明得多,明著說士頌有失身份,而後又以自己為表率,凸顯益州士人的高義,用這樣的對比來打壓士頌。
士頌的心裏,對此是一清二楚,不過現在形勢比人強,好歹能換迴來陣亡將士的遺體,還有一些被益州軍俘虜的將士,都有助於自己休整部隊。
“一切,隻等攻城器械送來即可,我要做的,便是耐心地等待。”士頌告誡自己不可衝動,而後,笑著接受了黃權的侮辱,唾麵自幹。
不可否認,士頌的兵鋒,在綿竹關下,就此被擋住了。
原本還期望南麵能有所突破,結果南邊那一路,也是一樣的情況。
南麵的江州城下,龐統和甘寧用盡了各種辦法,麵對軟硬不吃,油鹽不進的嚴顏,他們也是一籌莫展。隻能在江州城下等待戰機。
一時間,整個益州的戰局,都進入了僵持階段。
這樣的情報,也陸續傳到了許昌。
而曹操在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正和劉備青梅煮酒,縱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