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三國演義》對後世造成的莫大的影響力,任何與三國時代相關的內容,大家都會參看和對比一下《三國演義》的故事。


    所以,很多人默認的將張任,劉璝,泠苞,鄧賢四人,稱為川中四將。


    這四人,都是在劉備攻略四川時,為防守益州而死的川中將領。


    但是實際上,這四個人在西川統治體係內,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存在。


    張任顯然要比其他三人要高出一個等級。


    而現在,各自率軍一萬前往支援的四位川中將領,還和曆史上略有不同。


    這一次,本來率軍前往前線支援扶禁的川中將領,換成了泠萢、鄧賢、雷銅、吳蘭這四人。


    曆史上,泠苞,鄧賢是張任的副將,雷銅,吳蘭則是吳懿的副將。


    現在,劉璋是讓這四個人,率領他們背後,各世族門閥的力量,前往一線抗擊士頌。不需要他們出擊,隻需要他們做好防守城池的工作即可。


    等他劉璋將川中精銳集合起來後,再讓張任或者吳懿為主將,前往一線和士頌決戰。


    隻是可惜,誰都沒有想到,原本占盡地利優勢的西川軍隊,不說抵抗住荊州軍,反而是一敗再敗。


    扶禁投降,向存身亡,張鬆,法正先後被俘。


    這些消息傳到了泠苞等人的耳中之後,四人當然不會繼續趕路,商議一下,立刻退守涪城地區。


    泠苞鄧賢在城外立營,雷銅,吳蘭駐紮城內,互為犄角守城。


    士頌的軍隊在梓潼稍稍休整後,便繼續進軍。


    也就在此時,狼狽不堪的彭羕,來到了梓潼,在梓潼城的太守府內,向士頌帶來了趙韙兵敗身死的詳情。


    那天夜裏,東州軍軍營內部,中軍大帳內起了刀兵,趙韙是連抽刀的機會都沒有,就被李異給殺了,隨即軍中大亂。


    “趁著叛軍追殺東州軍,我獨自繞路北上,專走小路,就是為了第一時間,把這個情報告知主公。”


    彭羕哭喪著說道:“趙韙身死不足惜,但巴郡東南,尤其是長江沿線世家大族,本來都已經響應了趙韙。現在,突然一下子亂了局勢,隻怕會陷入觀望之中。南麵沿江而來的部隊,短時間內難以北上來支援主公了。”


    士頌低頭不語,看了看身邊的謀士們,賈詡依舊是閉著眼睛,若是自己不找他,隻怕也不準備多說什麽的樣子。


    倒是自己帶在身邊的馬良露出了笑容。


    士頌剛準備問馬良是想到了什麽應對之策,邊上的法正卻開口了。


    “主公不必憂慮,東州軍本就隻是一步閑棋,那趙韙就不是一個能成事的人,不過是資曆擺在那裏,讓人不可怠慢罷了。”


    “此人一死,蜀中所謂的東州軍,隻怕也就此消弭,南麵能擋住荊州軍的,算來算去,不過是江州城裏的老將嚴顏了。”


    法正摸著自己的小胡子,顯得很是自信。


    他方才弄計,幫士頌輕取了閬中,擊潰了扶禁向存的人馬,士頌對他也很是尊重,直接任命他為隨軍長史,軍前聽用。


    法正相信憑自己的本事,等士頌定了川中後,自己必然會被重用。


    聽到嚴顏這個名字,士頌心中暗叫一聲不好,這老頭武藝不弱也就算了,偏偏是個心裏有城府有見地的。


    曆史上的張飛可是有勇有謀,即便是演義中,到了征戰川中的時候,張飛儼然已經到了以大勇化大智的地步。


    但現在的甘寧,隻怕還比不上張飛。


    不過話說迴來了,甘寧身邊,現在可有著龐統,還有被士頌期待厚望的孫邵,他期望這位儒將也能有所作為,展現他廟堂才的實力。


    士頌沒有把自己心裏的想法說出來,而是對法正問道:“孝直,且不說南路軍進展,如今我即將南下攻涪城,川中各世家的私兵已經守在了彼處,我將如何進兵?”


    “川中險塞,劉璋和川中世家,自然可以依仗著地利之優勢,深溝高壘,層層設防。”


    “但看似對方派出部隊,阻擊我們,更多的原因,是因為劉璋其人,根本沒有整合川中軍隊的能力。川中各大家族,都有自己的私兵,甚至直接將私兵轉化為地方守軍。”法正說著說著,眼中露出了精光。


    “孝直的意思是,這次來的川中四將,手上的軍隊,都是川中世家的隊伍,和從前我們對付的隊伍不一樣?”


    士頌明白了法正的意思,那就是根本不需要有任何猶豫,這些人根本沒有和我們交手的經驗,我們直接正麵推過去就好。


    士頌心裏盤算了一番,自己定漢中之後,先是破了隸屬劉璋的白水軍,而後攻滅了巴郡西部地區的地方土豪龐羲的私兵,再然後又擊破了扶禁,向存。


    這些部隊之間,基本也沒有任何聯係,一支又一支,都和自己正麵硬剛,然後被自己逐個擊破。


    不知道自己部隊強悍實力的川中世家私兵,隻怕也會犯同樣的錯。


    “好,就依孝直,今日起,全軍好生休整三日,三日後,向涪城進軍。”


    三天後,士頌留下部分軍隊,配合張肅這個名義上的太守坐鎮梓潼。


    張肅張鬆的母親,還有張肅的兒子們,早已隨城內其他投降的官員和世家大族的關鍵親眷,一起去了漢中。


    再加上張鬆就在自己身邊,自己還是很放心讓張肅負責自己的後勤的。


    而這次進軍,稍稍有些不同的是,黃忠居然來找到士頌,主動請纓想要當擔這次進軍的先鋒。


    士頌以黃忠乃荊州第一將的套話,想要勸黃忠和大軍一起行動。


    但黃忠卻笑著說自己知道自己幾斤幾兩,自己就是個勇武匹夫,當荊州軍大將,那是士頌抬舉自己,為了荊州大局,自己也就舔著臉當了。


    “但是這次出征以來,我一直都在軍中壓陣,眼看著定了漢中,安定了巴郡,廣元郡,馬上就要打通前往川中腹地的通路了,我都還沒有正經帶兵衝殺過,我這也是難免手癢。”


    黃忠笑嗬嗬地說出了自己請戰的原因。


    士頌知道,一方麵的原因,可能正如黃忠所說,老將軍手癢了。


    還有一種可能,便是黃忠想要給他手下將士們,多些立功的機會。


    他自己現在儼然已經是荊州第一將了,但是那些跟著他黃忠的心腹親衛也好,已經出去當了下層軍官的老部下也好,也都指望著黃忠能拉他們一把,給他們更多的機會。


    這樣的請求,士頌當然不會拒絕。


    於是士頌讓黃忠在雄武軍挑選部隊,為大軍先鋒,以全軍為幌子,掩護黃忠。


    他讓黃忠在全軍出擊之前,偷偷帶著三千雄武軍的人馬出擊,突襲益州軍城外的益州軍軍營。


    按士頌的想法,這次突襲,肯定是順順利利,簡簡單單。


    黃忠衝進敵軍軍營,一箭射殺一員敵將,再一刀斬殺一員敵將。為後麵大軍攻城,掃清城外的障礙。


    為此,士頌還另外派出了唐瞬,帶領兩千人作為接應部隊,攔住涪城方向可能會出現的援兵,等到黃忠占據敵營後,再迴到營內和黃忠匯合。


    但一直順風順水的荊州軍,這一次,在益州終於是栽了跟頭。


    因為是半夜突襲,黃忠沒有帶著自己的赤血軍團主力,而是從雄武軍中抽調了潘璋部的三千人馬。


    這一夜,天上烏雲密布,眼瞅著就要下雨了,厚厚的雲擋住了月色,讓周遭的環境,越發的壓抑。


    “將軍,這眼瞅著暴雨將至,今夜突襲,隻怕是用不了火把和弓弩了。”潘璋自從被士頌降職之後,也老實了不少,這次隨軍征漢中蜀中,也都中規中矩。


    對於黃忠,自關中之戰後,他也就改變了自己的態度,畢竟是武人,對於黃忠的實力,他可謂是心服口服。


    現在帶著本部人馬,跟著黃忠突襲,他也是信心十足,就想跟著黃忠建立功勳。


    在他看來,別說黃忠身邊,還有兩百精銳親衛,黃忠本人,更是人間殺器,刀箭雙絕。


    即便是快要下雨了,不方便用弓弩,但黃漢生的刀,一樣可以把眼前的益州軍軍營給劈開。


    “那就幹脆再等一等,等下暴雨落下之時,我們便發起衝鋒,所有人不得出聲呐喊,全部跟我閉著嘴巴,悶聲砍人即可。”黃忠雙目如炬,盯著遠處的益州軍軍營,握緊了手中的長刀。


    “轟隆隆!”


    當第一聲雷聲響起的時候,突襲的荊州軍已經做好了準備,第二聲雷聲響起,黃忠便帶著全軍發起了突襲。


    馬蹄伴著雷聲,讓益州軍的哨兵一時間根本分辨不清,逼近他們的,到底是雷聲還是荊州軍的馬蹄。


    等到荊州軍逼近到一定距離內後,益州軍軍營才響起了“敵襲!”的唿喊聲。


    隻不過,雖然在打雷,但大雨尚未落下,黃忠身邊的弓手,沒有給營寨木圍欄上的哨兵喊出第二聲的機會。


    黃忠和潘璋二人合力,集中了最精銳的部隊,直接從正麵突入了益州軍的大營。


    混亂,慘叫,猝不及防的益州軍一下子被衝散了。


    本來值守的一隊人馬,在將官的帶領下,還想拖住荊州軍,給自家大營內的將士們爭取反應的時間。


    但是他高估了自己的實力,在黃忠手上,不到三迴合,便被斬落馬下,而後值守的數百人當即潰退。


    “殺,哈哈哈!”潘璋也趁勢殺入益州軍腹地,幾入無人之境,沒有人敢攔在他的麵前,但他同樣也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益州軍潰兵,都在向營地西麵跑去。


    順著這些人逃跑的方向看去,潘璋發現了問題所在,益州軍的軍營之中,還有一個內營!


    這個內營和一般的營寨還不一樣,兩個營寨之間,隔著一處山崖,繞過山崖之後的道路上,居然有一條壕溝,寬約三米,而通道,不過幾塊木板,類似於碼頭上登船的跳板。


    更讓荊州軍意外的是,內營之中,居然早就搭建起了雨棚,是的,專門用來防雨的棚子,就在內營的營寨邊緣。


    現在,即便是天空已經開始淅淅瀝瀝地下起了雨,絲毫不妨礙益州軍用弓弩射殺荊州軍的追兵。


    “混蛋!這益州軍的整個外營,不過是個用來預警的崗哨罷了。”潘璋一刀劈開了射來的箭矢,認識到了情況的嚴峻。


    這一次自己和黃忠來突襲的人馬,不過三千,但是益州軍的軍營裏,可是有兩萬人馬的軍營!


    若是突襲,敵軍沒有防備,當然有機會擊潰敵軍。


    或者自己跟著黃忠一起衝入敵軍中軍,斬殺敵軍大將。


    但是現在,突襲成功了,但也失敗了。


    敗在了敵軍的謹慎,敗在敵軍因地製宜,專門適應川中山地的營寨,讓他們的突襲,功虧一簣。


    現在,最重要的不是突襲敵軍的內營,而是在敵軍的反撲下,如何全身而退了。


    雖然不甘,但黃忠沒有猶豫,潘璋也不會拖拉。


    他們方才退後,益州軍的追兵,也跟著掩殺出來。


    甚至還有一支部隊,走了荊州軍不知的小路,從側麵向荊州軍發起了突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招財的小白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招財的小白貓並收藏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