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複仇之心
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 作者:招財的小白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士頌派出了沙摩柯和鄧方的兩支部隊,趕去士雲部被突襲的現場。
而樸胡早就燒掉了糧草,帶著好拿的戰利品,消失在了山林之間。
他也帶上了士雲的首級。
斬將奪旗之功,對於漢化程度不低的板楯蠻而言,同樣也是一件很榮譽的事情。
樸胡帶著士雲的人頭和戰利品,返迴了板楯蠻的山寨,立刻被當做英雄圍了起來。
樸胡一邊喝著搶來的美酒,一邊高聲地嘲笑荊州軍的無能。
在晚宴結束後,更是派人把士雲的人頭送到了張魯處請功。
張魯現在很是為難。
樸胡這邊偷襲得手,還斬殺了荊州軍的大將,而且還不是一般的大將,那是士頌的宗族兄弟。
現在好了,自己和士頌之間,算是結仇了。
但問題的關鍵是,自己的親弟弟,也被士頌給俘虜了。
成固城,如同兒戲一樣,守了三天就被攻克了。
近五萬大軍,一大半成為了士頌的軍奴。
荊州軍現在正在成固休整,積蓄力量,或者說積蓄他們的複仇的情緒。
“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張魯看著閻圃,露出了無可奈何的表情。
閻圃歎了口氣,張衛的大敗在他的預料之中,但樸胡的成功,卻也同樣讓他吃驚。
這士頌手下的將領,押運糧草還能這麽不小心?
這個士雲,聽說也是士頌在清遠起兵之初,就跟著士頌的老將了。
不過聽說在關中之戰時,這人犯過錯。但是在關中慘敗那種情況下,都逃命活了下來的人,今天卻莫名其妙地被樸胡給砍了腦袋。
閻圃說道:“士頌派楊鬆為使者,讓我們交出樸胡將軍,歸還士雲首級。否則便放火燒山,沿路搗毀五鬥米教壇,宣布米教和黃巾道一樣為邪道。他這是在示威,並非在談判。”
“哼。”說起楊鬆,張魯心裏就有氣。
若不是看在他們楊家在南鄭的實力,他早就滅了楊家了。
自己明明對他楊鬆,楊伯不薄,他們兄弟兩個卻都背叛了自己。
“這個楊鬆,多半是怕我把他楊家在南鄭的家眷都給殺了,才故意以士頌使者的身份迴來。居然還哭著勸我投降,說什麽荊州軍強大,難以抵抗。”
“很強嗎?那樸胡不就截了他荊州軍的糧草,還斬了荊州軍的大將?不過是他楊家人,貪生怕死罷了。”張魯越說越氣。
可惜現在的情況,比較特殊。
他見過楊鬆後,把楊鬆臭罵了一頓後,便讓楊鬆迴了楊家在南鄭的府邸。
楊家一家人這些日子,個個都提心吊膽的,就怕張魯拿他們出氣。
而楊鬆迴家之後,很是自傲地宣布,自己現在是士頌的使者,張魯不敢動自己,現在張魯唯一的出路,就是投降。
那時候,自己和張魯就是平起平坐的地位,這漢中,以後還是楊家的漢中。
南鄭城中,漢中太守府裏。
閻圃分析了當前的局麵,說道:“士頌折了大將,必然不會善罷甘休。這仗隻怕有得打了,而且看士頌的態度,他是不會放過板楯蠻的樸胡。”
“但板楯蠻七姓,一榮俱榮,一辱俱辱。即便是我們投降,他也要殺樸胡的。他若殺樸胡,則必定山野難安。而這,便是我軍的機會。”
閻圃心中,這是他們唯一的機會。
“隻要士頌有複仇之心,那麽他必然會陷入板楯蠻的遊擊困境中,而不得脫身。”
“不論是攻擊他的運糧部隊,還是拖住他的主力,士頌必然會陷入鏖戰之中。隻要荊州東麵有變故,士頌即便是留下黃忠等人守著成固,他自己也必須退迴荊州。”
“而漢中郡西城以西的州郡和地盤,若無大軍支持,遲早變成孤城。”閻圃說著,仿佛看到了戰勝士頌的希望。
“那士雲的人頭,我們如何處理?”張魯問的是人頭,心裏想的則是,如何才能讓士頌不拿他的五鬥米教做文章。
“士雲的人頭,當然還給他們。我們自己派人還迴去,就告訴士頌,我們漢中仁義,五鬥米教仁義,沒有什麽要求,就是可憐士雲將軍不得全屍。”
閻圃笑著說完,怕張魯不理解,解釋道:“樸胡將軍我們是不可能送給士頌的,但我們歸還了士雲首級,也表示出了我們的仁義道德。他士頌畢竟也是頂著仁德之君的名頭的人,想來是不會亂來的。”
“我能用士雲的首級,換迴張衛嗎?”張魯試探著問道。
“不能,雖然士頌以前幹過類似的事,但是現在他隻怕不會同意。但是我們送迴士雲的首級後,告訴士頌,若是士頌仁義,放迴張衛,主公你就會考慮投降。”
“但是投降與否,我們需要參考張衛的意見。”
閻圃很滑頭,他把士雲的首級還迴去,沒有任何條件,但給了士頌一點點小恩惠。
你士頌若是敞亮人,也必定會投桃報李,給予張魯這邊好處,什麽好處呢,張魯也說了,隻要張衛迴去,就考慮投降,隻是和張衛一起商量。
這個張衛,可是被你士頌打趴下了的人,心裏一定是怕你士頌的,既然這樣,你士頌為何不送張衛迴來呢?
一切,就如同閻圃所預料的那樣,士頌在收到了士雲的首級後,就直接把張衛給放了迴去。
唯一的差別是,在放張衛迴去之前,士頌特地擺下酒宴款待了張衛。
話裏話外,都告訴張衛,這次楊鬆,楊伯兄弟投降,是漢中世家的表率,自己一定不會虧待他們的,你張衛不要記仇。
隻要你迴去,能勸說你哥哥張魯投降,你們張家也一定還是係師,還是我手下的大將,會給予你們各種官職,財富。
張衛聽說士頌願意放自己迴去,那當然也是滿口答應,表示士頌大恩大德,自己一定不會忘記。
說他迴到南鄭,一定勸說張魯投降。
士頌聽了之後,是開懷大笑,還特地叫來了楊伯,讓他在一邊陪著喝酒。
告訴二人,他們張家和楊家,以後就是自己在漢中這邊倚重的兩大世家了。
當然了,荊州的新法還是要在這邊推行的,不過士頌能保證兩家在漢中郡的地位,絕對不會被動搖。
那楊伯也不知道得到了士頌什麽樣的好處,在酒席上是大放厥詞,表示自己一定會好好為士頌辦事,絕對不會辜負士頌對他的期待。
而且,還在酒席上拿張衛打趣,完全沒有了從前對張衛的尊敬,讓張衛心中很是不爽。
但為了能活著迴去南鄭,這一切,張衛都忍了。
他告訴自己,隻要擊退了士頌,你們楊家,算個什麽東西。
等酒席散後,喝醉了酒的楊伯,在左右侍女的攙扶下,送張衛離開。
這時的他,更加的肆無忌憚,直接喊道:“張衛兄弟,迴去後好好勸說張魯那老小子,別做什麽土皇帝的美夢了,這天下,還不是他這樣的阿貓阿狗,都能割據一方的。”
眼見成固西門就在自己麵前,張衛強忍著自己心中的不滿,笑著迴應這楊伯,但是心裏,恨不得把楊伯千刀萬剮。
從前在自己麵前低眉順眼,聽自己擺布的人。現在小人得誌,蹬鼻子上臉,任誰,心裏都不會舒服。
他張衛也一樣。
更何況,在張衛看來,自己守成固敗得這麽徹底,主要原因,就是楊鬆,楊伯這兩個兄弟賣主求榮。
一個臨陣投降,讓軍隊沒了士氣,一個臨陣倒戈,直接斬殺了自己的親信,把自己綁了投降士頌。
“看著吧,我迴去南鄭第一件事,就是滅了楊家滿門!”
張衛表麵笑嘻嘻地和楊伯告別,心中,複仇的種子早就變成了參天大樹。
當天夜裏,楊鬆還在家中洋洋得意,為自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而大放厥詞。家中的仆從跑到他的麵前,匯報道:“主人,張衛大人剛剛進城了。”
楊鬆一愣,確認道:“你看清楚了嗎?確認是張衛,他不是被荊州軍給俘虜了嗎?”
他好歹沒有直接說,不是被我綁起來送給士頌了嗎?怎麽被放迴來了。
“沒有錯,就是張衛大人,他已經去見係師了。”仆從老實迴答。
楊鬆沉默了片刻後,又露出了微笑。
他告訴自己,張衛不可能找自己麻煩,即便是自己背叛了他,但是自己現在畢竟是荊州軍派來勸降的使者,即便是張衛的複仇心再重,張魯也不會讓他在南鄭城裏亂來。
何況,這裏可是南鄭,可是楊家的地盤,自己家中,還有三百仆從,即便是沒有經曆過正式的訓練,但是多少還是有自保之力。
“哈哈哈,肯定是張魯決定投降了,派人給荊州服軟了。士頌向來有仁德之名,既然張魯投降了,他自然會把張衛給放迴來。大家就放心吧,漢中,即將迎來太平。”
說完,楊鬆又舉起了酒杯,開始勸酒。
在他的麵前,便是南鄭城中,大大小小的世家代表。
這些人聽說楊鬆迴來,又被楊鬆邀請,也帶著打聽消息的心情來到了楊府。
隨著各種消息的傳出,漢中的未來發展會如何,所有人心裏都沒有底。
有人說荊州軍強悍,但是最近卻也聽說有荊州軍的大將被斬,說張魯還有抵抗的機會。
但士頌進兵以來,一路勢如破竹,名義上的上庸地區的部隊,直屬的守護成固的部隊,漢中方麵都快損失了小十萬的部隊了。
雖然大多都是臨時湊數的老百姓,但說起來,張魯的漢中軍真的是打不過士頌的荊州軍的啊。
於是,為了安全起見,這些人還是要維持著和楊鬆的關係。
畢竟,別人現在是荊州軍的勸降使者。
不論最後張魯投不投降,他們也要維持這份關係,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現在,聽到楊鬆這麽說,雖然有的人心中不認同,但想來想去,也隻有這麽一個可能性。
誰能想到以仁義名滿天下的士頌,專門故意放壓抑了許久的張衛迴來,迴來之前還故意各種不經意的羞辱,就是要本來就好麵子,要強的張衛心裏發毛,就是要張衛迴來找楊鬆的麻煩呢?
在南鄭惹事,借張衛的刀,殺掉自己看著都不順眼的楊鬆。
士頌,絕對不是這麽腹黑心狠的人。
但張衛見到張魯後,把自己兵敗的所有原因都推到了楊鬆,楊伯兄弟身上。
勸說自己夜襲的人是楊伯,最後楊伯被俘,貪生怕死而投降,影響了全軍的士氣。
楊鬆更是故意懈怠城防,趁自己沒有防備他,偷襲了自己,導致成固失守。
一切原因,都是楊家兄弟的錯,我張衛指揮得當,忍辱負重,就是為了迴來報仇,就是為了在南鄭,和士頌決一死戰。
聽完張衛的話,張魯猶豫起來了,現在自己的兄弟迴來了,板楯蠻族也已經準備好了,而且也已經用行動證明了,荊州軍是可以被擊敗的。
張魯讓張衛下去好好休息。
但是張衛路過楊鬆宅邸的時候,看著楊家即便是夜晚,卻依舊燈火通明。
想起了楊伯喝醉酒後對自己的放肆。
他心中的怒火,再也壓抑不住,當即去了教眾軍的軍營,點起一千將士,就衝進了楊府。
等到張魯得到消息,再帶兵趕到現場的時。
楊鬆已經被砍成了肉泥,楊家滿門,幾無活口,張衛的複仇,很是徹底。
而樸胡早就燒掉了糧草,帶著好拿的戰利品,消失在了山林之間。
他也帶上了士雲的首級。
斬將奪旗之功,對於漢化程度不低的板楯蠻而言,同樣也是一件很榮譽的事情。
樸胡帶著士雲的人頭和戰利品,返迴了板楯蠻的山寨,立刻被當做英雄圍了起來。
樸胡一邊喝著搶來的美酒,一邊高聲地嘲笑荊州軍的無能。
在晚宴結束後,更是派人把士雲的人頭送到了張魯處請功。
張魯現在很是為難。
樸胡這邊偷襲得手,還斬殺了荊州軍的大將,而且還不是一般的大將,那是士頌的宗族兄弟。
現在好了,自己和士頌之間,算是結仇了。
但問題的關鍵是,自己的親弟弟,也被士頌給俘虜了。
成固城,如同兒戲一樣,守了三天就被攻克了。
近五萬大軍,一大半成為了士頌的軍奴。
荊州軍現在正在成固休整,積蓄力量,或者說積蓄他們的複仇的情緒。
“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張魯看著閻圃,露出了無可奈何的表情。
閻圃歎了口氣,張衛的大敗在他的預料之中,但樸胡的成功,卻也同樣讓他吃驚。
這士頌手下的將領,押運糧草還能這麽不小心?
這個士雲,聽說也是士頌在清遠起兵之初,就跟著士頌的老將了。
不過聽說在關中之戰時,這人犯過錯。但是在關中慘敗那種情況下,都逃命活了下來的人,今天卻莫名其妙地被樸胡給砍了腦袋。
閻圃說道:“士頌派楊鬆為使者,讓我們交出樸胡將軍,歸還士雲首級。否則便放火燒山,沿路搗毀五鬥米教壇,宣布米教和黃巾道一樣為邪道。他這是在示威,並非在談判。”
“哼。”說起楊鬆,張魯心裏就有氣。
若不是看在他們楊家在南鄭的實力,他早就滅了楊家了。
自己明明對他楊鬆,楊伯不薄,他們兄弟兩個卻都背叛了自己。
“這個楊鬆,多半是怕我把他楊家在南鄭的家眷都給殺了,才故意以士頌使者的身份迴來。居然還哭著勸我投降,說什麽荊州軍強大,難以抵抗。”
“很強嗎?那樸胡不就截了他荊州軍的糧草,還斬了荊州軍的大將?不過是他楊家人,貪生怕死罷了。”張魯越說越氣。
可惜現在的情況,比較特殊。
他見過楊鬆後,把楊鬆臭罵了一頓後,便讓楊鬆迴了楊家在南鄭的府邸。
楊家一家人這些日子,個個都提心吊膽的,就怕張魯拿他們出氣。
而楊鬆迴家之後,很是自傲地宣布,自己現在是士頌的使者,張魯不敢動自己,現在張魯唯一的出路,就是投降。
那時候,自己和張魯就是平起平坐的地位,這漢中,以後還是楊家的漢中。
南鄭城中,漢中太守府裏。
閻圃分析了當前的局麵,說道:“士頌折了大將,必然不會善罷甘休。這仗隻怕有得打了,而且看士頌的態度,他是不會放過板楯蠻的樸胡。”
“但板楯蠻七姓,一榮俱榮,一辱俱辱。即便是我們投降,他也要殺樸胡的。他若殺樸胡,則必定山野難安。而這,便是我軍的機會。”
閻圃心中,這是他們唯一的機會。
“隻要士頌有複仇之心,那麽他必然會陷入板楯蠻的遊擊困境中,而不得脫身。”
“不論是攻擊他的運糧部隊,還是拖住他的主力,士頌必然會陷入鏖戰之中。隻要荊州東麵有變故,士頌即便是留下黃忠等人守著成固,他自己也必須退迴荊州。”
“而漢中郡西城以西的州郡和地盤,若無大軍支持,遲早變成孤城。”閻圃說著,仿佛看到了戰勝士頌的希望。
“那士雲的人頭,我們如何處理?”張魯問的是人頭,心裏想的則是,如何才能讓士頌不拿他的五鬥米教做文章。
“士雲的人頭,當然還給他們。我們自己派人還迴去,就告訴士頌,我們漢中仁義,五鬥米教仁義,沒有什麽要求,就是可憐士雲將軍不得全屍。”
閻圃笑著說完,怕張魯不理解,解釋道:“樸胡將軍我們是不可能送給士頌的,但我們歸還了士雲首級,也表示出了我們的仁義道德。他士頌畢竟也是頂著仁德之君的名頭的人,想來是不會亂來的。”
“我能用士雲的首級,換迴張衛嗎?”張魯試探著問道。
“不能,雖然士頌以前幹過類似的事,但是現在他隻怕不會同意。但是我們送迴士雲的首級後,告訴士頌,若是士頌仁義,放迴張衛,主公你就會考慮投降。”
“但是投降與否,我們需要參考張衛的意見。”
閻圃很滑頭,他把士雲的首級還迴去,沒有任何條件,但給了士頌一點點小恩惠。
你士頌若是敞亮人,也必定會投桃報李,給予張魯這邊好處,什麽好處呢,張魯也說了,隻要張衛迴去,就考慮投降,隻是和張衛一起商量。
這個張衛,可是被你士頌打趴下了的人,心裏一定是怕你士頌的,既然這樣,你士頌為何不送張衛迴來呢?
一切,就如同閻圃所預料的那樣,士頌在收到了士雲的首級後,就直接把張衛給放了迴去。
唯一的差別是,在放張衛迴去之前,士頌特地擺下酒宴款待了張衛。
話裏話外,都告訴張衛,這次楊鬆,楊伯兄弟投降,是漢中世家的表率,自己一定不會虧待他們的,你張衛不要記仇。
隻要你迴去,能勸說你哥哥張魯投降,你們張家也一定還是係師,還是我手下的大將,會給予你們各種官職,財富。
張衛聽說士頌願意放自己迴去,那當然也是滿口答應,表示士頌大恩大德,自己一定不會忘記。
說他迴到南鄭,一定勸說張魯投降。
士頌聽了之後,是開懷大笑,還特地叫來了楊伯,讓他在一邊陪著喝酒。
告訴二人,他們張家和楊家,以後就是自己在漢中這邊倚重的兩大世家了。
當然了,荊州的新法還是要在這邊推行的,不過士頌能保證兩家在漢中郡的地位,絕對不會被動搖。
那楊伯也不知道得到了士頌什麽樣的好處,在酒席上是大放厥詞,表示自己一定會好好為士頌辦事,絕對不會辜負士頌對他的期待。
而且,還在酒席上拿張衛打趣,完全沒有了從前對張衛的尊敬,讓張衛心中很是不爽。
但為了能活著迴去南鄭,這一切,張衛都忍了。
他告訴自己,隻要擊退了士頌,你們楊家,算個什麽東西。
等酒席散後,喝醉了酒的楊伯,在左右侍女的攙扶下,送張衛離開。
這時的他,更加的肆無忌憚,直接喊道:“張衛兄弟,迴去後好好勸說張魯那老小子,別做什麽土皇帝的美夢了,這天下,還不是他這樣的阿貓阿狗,都能割據一方的。”
眼見成固西門就在自己麵前,張衛強忍著自己心中的不滿,笑著迴應這楊伯,但是心裏,恨不得把楊伯千刀萬剮。
從前在自己麵前低眉順眼,聽自己擺布的人。現在小人得誌,蹬鼻子上臉,任誰,心裏都不會舒服。
他張衛也一樣。
更何況,在張衛看來,自己守成固敗得這麽徹底,主要原因,就是楊鬆,楊伯這兩個兄弟賣主求榮。
一個臨陣投降,讓軍隊沒了士氣,一個臨陣倒戈,直接斬殺了自己的親信,把自己綁了投降士頌。
“看著吧,我迴去南鄭第一件事,就是滅了楊家滿門!”
張衛表麵笑嘻嘻地和楊伯告別,心中,複仇的種子早就變成了參天大樹。
當天夜裏,楊鬆還在家中洋洋得意,為自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而大放厥詞。家中的仆從跑到他的麵前,匯報道:“主人,張衛大人剛剛進城了。”
楊鬆一愣,確認道:“你看清楚了嗎?確認是張衛,他不是被荊州軍給俘虜了嗎?”
他好歹沒有直接說,不是被我綁起來送給士頌了嗎?怎麽被放迴來了。
“沒有錯,就是張衛大人,他已經去見係師了。”仆從老實迴答。
楊鬆沉默了片刻後,又露出了微笑。
他告訴自己,張衛不可能找自己麻煩,即便是自己背叛了他,但是自己現在畢竟是荊州軍派來勸降的使者,即便是張衛的複仇心再重,張魯也不會讓他在南鄭城裏亂來。
何況,這裏可是南鄭,可是楊家的地盤,自己家中,還有三百仆從,即便是沒有經曆過正式的訓練,但是多少還是有自保之力。
“哈哈哈,肯定是張魯決定投降了,派人給荊州服軟了。士頌向來有仁德之名,既然張魯投降了,他自然會把張衛給放迴來。大家就放心吧,漢中,即將迎來太平。”
說完,楊鬆又舉起了酒杯,開始勸酒。
在他的麵前,便是南鄭城中,大大小小的世家代表。
這些人聽說楊鬆迴來,又被楊鬆邀請,也帶著打聽消息的心情來到了楊府。
隨著各種消息的傳出,漢中的未來發展會如何,所有人心裏都沒有底。
有人說荊州軍強悍,但是最近卻也聽說有荊州軍的大將被斬,說張魯還有抵抗的機會。
但士頌進兵以來,一路勢如破竹,名義上的上庸地區的部隊,直屬的守護成固的部隊,漢中方麵都快損失了小十萬的部隊了。
雖然大多都是臨時湊數的老百姓,但說起來,張魯的漢中軍真的是打不過士頌的荊州軍的啊。
於是,為了安全起見,這些人還是要維持著和楊鬆的關係。
畢竟,別人現在是荊州軍的勸降使者。
不論最後張魯投不投降,他們也要維持這份關係,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現在,聽到楊鬆這麽說,雖然有的人心中不認同,但想來想去,也隻有這麽一個可能性。
誰能想到以仁義名滿天下的士頌,專門故意放壓抑了許久的張衛迴來,迴來之前還故意各種不經意的羞辱,就是要本來就好麵子,要強的張衛心裏發毛,就是要張衛迴來找楊鬆的麻煩呢?
在南鄭惹事,借張衛的刀,殺掉自己看著都不順眼的楊鬆。
士頌,絕對不是這麽腹黑心狠的人。
但張衛見到張魯後,把自己兵敗的所有原因都推到了楊鬆,楊伯兄弟身上。
勸說自己夜襲的人是楊伯,最後楊伯被俘,貪生怕死而投降,影響了全軍的士氣。
楊鬆更是故意懈怠城防,趁自己沒有防備他,偷襲了自己,導致成固失守。
一切原因,都是楊家兄弟的錯,我張衛指揮得當,忍辱負重,就是為了迴來報仇,就是為了在南鄭,和士頌決一死戰。
聽完張衛的話,張魯猶豫起來了,現在自己的兄弟迴來了,板楯蠻族也已經準備好了,而且也已經用行動證明了,荊州軍是可以被擊敗的。
張魯讓張衛下去好好休息。
但是張衛路過楊鬆宅邸的時候,看著楊家即便是夜晚,卻依舊燈火通明。
想起了楊伯喝醉酒後對自己的放肆。
他心中的怒火,再也壓抑不住,當即去了教眾軍的軍營,點起一千將士,就衝進了楊府。
等到張魯得到消息,再帶兵趕到現場的時。
楊鬆已經被砍成了肉泥,楊家滿門,幾無活口,張衛的複仇,很是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