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安定上庸
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 作者:招財的小白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士頌沒有追擊申儀和鐵戰。
在他眼中,這兩人和他們逃跑的幾百部下,就和跑掉的羊群,雞群一樣,完全不值一提。
士頌現在要做的就是兩件事,第一,如何快速的安定上庸地區,快速的完成轉化。
不說把上庸地區這些城池州縣,變得和荊州一樣,但至少能完成轉運任務,讓自己的物資能順利運輸到前線。
第二個要考慮的事情就是,張魯現在應該也已經得到了自己動手的情報了,他張魯會有什麽樣的反應。
張魯要是乖乖投降,那是最好,隻不過,過慣了好日子的張魯,真的願意不戰而降嗎?
關於第一點倒是好辦,士頌故意以自己為誘餌,引申耽申儀兄弟在談判的時候翻臉,目的就是為了這一點。
上庸地區的世家大族,早就組成了以申家為核心的利益集團,這次抵禦荊州軍,兩次擊退呂岱的雄武軍攻城部隊,本地各家族可都是出力不少,可謂是有錢出錢,有人出人,都希望自己能得到的利益最大化。
但士頌也是這麽想的,也想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於是進城之後,沒有任何的憐憫,直接升堂辦案,讓被欺壓的百姓來告狀,一開始百姓都在觀望,不知道士頌到底是怎麽迴事。
從來官府都是收著那些大世族的錢,為他們辦事,或者當官的人本身就是出自這些大世族,寒門百姓受了苦,受到了欺負,自然無處可訴。
不過腹黑狡猾的士頌,早就是做好了準備,暗組在蔡峰的帶領下,早就準備好了一些故事和“演員”,加上這兩天到處打聽和收集,一下子把各種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故事,都扣到了申家頭上。
欺淩鄉村老漢,殺其人,辱其女,逼得別人家破人亡,最後幸存的小兒子,抱著拚命的心態試一試,聽說士頌是個仁德之主,希望能為他伸冤。
而士頌也沒有客氣,直接是把他控訴的申家子弟拉了出來,反正現在各世家都被士頌控製著,這些人都在各家族長的帶領下,高唿投降。
士頌可是“仁德之主”,怎麽可能因為申耽兄弟的抵抗,就罪責其家人呢?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啊,你們申家原來一直為虎作倀,為富不仁,禍害鄉裏,橫行霸道。
這樣一來,性質就不一樣了。
不僅僅是申家,還有上庸地區其他家族的子弟,也一個個都因為各種各樣的事,被抓了出來。
本來還以為需要把這種情況宣傳出去,普通的百姓才會跟進,才會給自己把這些家族連根拔起的機會。
結果卻是這些被抓來的世家子弟,完全禁不住拷問,把自家家裏那些齷齪事,全部都抖了出來,什麽殺人奪田,栽贓嫁禍,殺人滅口,拐賣人口,逼良為娼。
一樁樁一件件,背後都是無數破碎家庭的血淚,就連士頌聽了,也感到頭皮發麻。
而這些事情公布之後,上庸地區的百姓沸騰了,這樣的世族,他們要求士頌嚴懲。
當時,已經被士頌任命為上庸長的連襟蒯祺,在上庸城中的菜市口,設了斬殺台,曆數申家這麽些年來,是如何聯合其他世家一起迫害百姓的。
其實當時那個年代,大多世家都是這樣,隻不過大家心照不宣,沒有明說而已。
但是蒯祺在士頌的授意下,這麽一宣傳,接著又這麽一殺立威,整個上庸地區,也就安定了。
能對士頌的統治造成影響地方世家大族,基本被士頌殺了個幹淨。
他們家中的土地,田產,莊園,財物等,一律充公,成了士頌這次西征的軍資。
而後蒯祺主政,龔都為上庸城的臨時都尉,一起推行新法。
同時,將從汝南轉移到荊州的黃巾軍流民,開始分批次的轉移來上庸。
荊州的土地,尤其是荊北地區的土地,早就劃分完了,這些新投入士頌帳下的將領所帶來的百姓,士頌一時間還真沒有找到好的位置安頓他們。
交州倒是有地方,隻不過這些人似乎不想去那麽遠。
於是,就在襄陽城不遠的上庸地區,成為了最好的選擇。
反正申家等當地的世家,把他們的土地貢獻了出來。
至於申家和其他家族中的女眷,或者年幼的沒有來得及犯罪的子弟們,士頌倒也沒有趕盡殺絕,隻是把他們都遷到了襄陽城周邊,名義上是用襄陽城內的地產換了他們上庸最後的土地。
但實際上,就是把他們控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讓他們成為普通的百姓,稍有反心,就是滅門之禍。或者,都不需要士頌自己動手處理。
當然,這一切對於士頌而言,都是後話了。
在這些世家子弟把自家賣了之後,士頌便馬不停蹄地率軍繼續西征。
下一個目標,是張魯統治的漢中郡腹地的東大門,西城。
那裏,由張魯麾下的大將楊柏,率軍五千鎮守。
就在士頌率軍西進的路上,鄧方和沙摩柯二人按賈詡的軍令,分別率領山蠻營和五溪蠻營兩支部隊殺進了上庸地區的山中。
斷了一臂,渾身是傷的鐵戰,依舊死守自家山寨,拒不肯降,整個山寨的男女老幼一起決死抵抗。
在鄧方射殺了鐵戰之後,沙摩柯率軍殺入,以蠻族的傳統,處理了這個山寨。十歲以上男子,無一生還,婦孺兒童,一律被當做戰利品押送迴武陵。在那邊,早已發展壯大的五溪蠻族各部,還是很喜歡這些戰俘的。
這,便是士頌收到的軍報。
至於鐵戰是否真的傻楞成這樣,士頌也沒有去計較。
別的不說,若非他率領這一支上庸蠻或者上庸山民的部隊從背後突襲呂岱部,上庸地區,呂岱的雄武軍早就拿下來,而且還不必有那麽多的傷亡。
而且沙摩柯這一殺,還帶來了些許意外之喜。
那就是,本來鐵戰的兒子趁亂從鐵家寨的密道跑了,投靠到了周邊的小山寨中,想要繼續聯合上庸地區的山民,來對抗士頌。
結果周圍的小寨主黑塌獻上了他的首級,更是跟著沙摩柯的五溪蠻營,隻帶了幾個隨從就來見士頌,表示歸順,願意如五溪蠻一樣為士頌效力。
黑塌甚至表示,自己以及剩下的上庸蠻,山民等人,可以集合壯丁,分散補充到沙摩柯和鄧方的部隊裏麵。
在地方治理方麵,各家寨子絕對服從荊州推行的新政,為了表示誠意,他們願意士頌派官吏進駐山寨,查戶籍,丈土地,他們甚至願意交稅。
士頌一開始還想不通,這些山民怎麽願意給出這麽大的讓步?
後來還是馬良告訴他,這些人精明的很,申家被殺光了,其他城裏的家族也都殺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人也都遷移到了襄陽附近,這些大家族在山中也是有地盤的。
更別說,從前上庸地區山林之間,最強大的鐵家寨也都被滅了。
整個上庸地區,不論是上庸城及周邊郡縣,還是山林之中,太多的權力和地盤出現了真空,而這些東西的決定權,可都在士頌手中。
明白了這些,士頌當即封黑塌為上庸蠻督,配合沙摩柯的武陵蠻營,在上庸地區的山上,進行武陵那樣的商業貿易。
至於他所提議的,官吏進駐山寨,查戶籍,丈土地。
士頌表示五溪蠻那邊這些事都沒有做,上庸山民這邊,這些也不必了,你們也組織一支三千人的隊伍,跟上自己的征伐張魯的部隊就行。
得到了士頌的認可,黑塌立刻迴到自家山寨。
他對自己兒子說道:“你是不是看不起我,覺得我出賣鐵戰的兒子很無情?”
“申家,鐵家,都是在上庸地區經營了多少代的大家族,但那士頌幹了什麽事?若不配合,那被殺光的,就是我們。”
“看看上庸城裏的世家吧,被殺了個幹淨不說。而且不但殺了他們,還在他們頭上安上了諸多罪名,遺臭萬年。他們的後代,也別想翻身了。”
“上庸百姓感激士頌分給他們土地錢糧不說,士頌已經從南陽,汝南等地,遷移了數千戶百姓過來,這些人都能分到上好的土地。他們這些人心裏,可都是隻認士頌的。”
“忘掉我們從前和鐵家的交情吧,以後,我們就是荊州刺史,士頌手下的兵將了!”
黑塌雖然是居住在山林,但天下大勢,他也會向山下的客商打聽,若不是他黑家的寨子小,這上庸山區的第一山寨,還未必輪得到一根筋的鐵戰。
黑塌從寨子裏選了五百精壯,又和其他的十幾個山寨一起,東拚西湊,終於湊了兩千多人,而後緊趕慢趕,終於在西城再次見到士頌。
在得到了士頌的認可後,被編入蠻兵營中,成為沙摩柯和鄧方之後,荊州軍中的第三位統領蠻營的校尉。
同時,以他黑家山寨為核心,將得到荊州刺史府的資助,開辟商路,建設驛站,接待荊州的官商來到上庸,進入山中交易。
後來,他的山寨也正式取代了鐵家山寨,成為了上庸山區的第一山寨。
山中的交易,和所有蠻族一樣,烈酒最受歡迎,其他便是武器鎧甲、絲綢瓷器、糧草鹽巴。
而他們這邊的獸皮藥材、山果良木、也都能賣到山下。
交易幾個月後,其他各家寨子的頭領,各個都醒悟過來,發現跟著士頌日子可以過得這麽好,隻是被黑塌搶了先機。
但他們也不甘人後,紛紛派自家的後生參軍,畢竟在荊州體係內,若是當兵,那報酬真是太好了。
這樣一來,上庸地區,也為士頌的蠻軍各營,提供了新的兵源。
再說張魯的西城守將楊伯,他帶著五千軍隊,守在作為漢中郡東大門。
本來他就得到指令,為了防止士頌在大婚之後,響應益州龐羲攻擊漢中。已經開始準備城防的物資了,隻是物資沒有準備好,先來的卻是士頌的荊州軍。
別看漢中郡隻是一郡之地,但是張魯收容的關中流民,還有被士頌從荊州趕走的荊州世家大族,以及張魯在益州劫掠的人口,讓他一郡之地,就有近二十萬戶家庭。
算上沒有報備的世家仆從,整個人口數量隻怕有近百萬。
士頌占據荊南以來,就一直在想方設法的提高自己治下的人口。
收容流民,招募商隊,甚至暗中買人口來荊州,快小十年了,荊州七郡再加上交州七郡,合起來也才不過五六百萬人口的樣子。
而整個漢中郡的人口,基本都生活在西城以西,陽平關以東的漢中平原地區,也就是張魯治所南鄭為核心的區域內。
曆史上,張魯投降曹操,遷了十萬多戶人口到曹魏,讓劉備就算是打下了漢中,也不過是個空殼子。
對於劉備來說,占據漢中,除了獲得地理優勢外,其實好處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巨大。
楊伯身為張魯謀士楊鬆的弟弟,得到張魯的信任,守在西城,原本也是肥差。
往來荊州漢中的商隊裏,他可沒有少收錢。
隻是今天這交通要道,來的不是商隊,而是申儀的敗兵。
漢中這邊早就探聽到了龐羲和士頌往來的消息,而且最近龐羲突然變強硬了,率白水軍和漢中軍死磕,也要把漢中郡逼迴陽平關,背後肯定有人支持。
而暗弱無能的劉璋,肯定沒有這樣的底氣,益州士人集團,是不可能支持劉璋這麽做的,他們一個個都在做土皇帝的夢。
劉璋,不過是益州世家們擺出來的吉祥物罷了,不過是個象征性的統治者。
整個益州,都在各個世家的掌握中,就好像巴郡,現在就在龐羲手上。
而能讓龐羲這麽有底氣的支持,隻有可能來自東麵,來自荊州。
所以在閻圃的建議下,各項戰備物資早就開始籌備了。
隻不過,誰都沒有想到,士頌大軍來的這麽突然,而且來的這麽急,攻的這麽快。
楊伯從申儀處得知士頌率軍五萬來攻,而且都是精銳主力後,猶豫片刻,直接放棄了西城,率軍後撤到了成固。
張魯籌備的物資,現在已經有一部分運送到了那裏,也隻有在那裏,才有機會有時間集結力量,對抗士頌。
否則,漢中軍隻會被士頌逐個擊破。
於是,士頌兵不血刃,拿下了漢中東麵的門戶西城。
在他眼中,這兩人和他們逃跑的幾百部下,就和跑掉的羊群,雞群一樣,完全不值一提。
士頌現在要做的就是兩件事,第一,如何快速的安定上庸地區,快速的完成轉化。
不說把上庸地區這些城池州縣,變得和荊州一樣,但至少能完成轉運任務,讓自己的物資能順利運輸到前線。
第二個要考慮的事情就是,張魯現在應該也已經得到了自己動手的情報了,他張魯會有什麽樣的反應。
張魯要是乖乖投降,那是最好,隻不過,過慣了好日子的張魯,真的願意不戰而降嗎?
關於第一點倒是好辦,士頌故意以自己為誘餌,引申耽申儀兄弟在談判的時候翻臉,目的就是為了這一點。
上庸地區的世家大族,早就組成了以申家為核心的利益集團,這次抵禦荊州軍,兩次擊退呂岱的雄武軍攻城部隊,本地各家族可都是出力不少,可謂是有錢出錢,有人出人,都希望自己能得到的利益最大化。
但士頌也是這麽想的,也想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於是進城之後,沒有任何的憐憫,直接升堂辦案,讓被欺壓的百姓來告狀,一開始百姓都在觀望,不知道士頌到底是怎麽迴事。
從來官府都是收著那些大世族的錢,為他們辦事,或者當官的人本身就是出自這些大世族,寒門百姓受了苦,受到了欺負,自然無處可訴。
不過腹黑狡猾的士頌,早就是做好了準備,暗組在蔡峰的帶領下,早就準備好了一些故事和“演員”,加上這兩天到處打聽和收集,一下子把各種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故事,都扣到了申家頭上。
欺淩鄉村老漢,殺其人,辱其女,逼得別人家破人亡,最後幸存的小兒子,抱著拚命的心態試一試,聽說士頌是個仁德之主,希望能為他伸冤。
而士頌也沒有客氣,直接是把他控訴的申家子弟拉了出來,反正現在各世家都被士頌控製著,這些人都在各家族長的帶領下,高唿投降。
士頌可是“仁德之主”,怎麽可能因為申耽兄弟的抵抗,就罪責其家人呢?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啊,你們申家原來一直為虎作倀,為富不仁,禍害鄉裏,橫行霸道。
這樣一來,性質就不一樣了。
不僅僅是申家,還有上庸地區其他家族的子弟,也一個個都因為各種各樣的事,被抓了出來。
本來還以為需要把這種情況宣傳出去,普通的百姓才會跟進,才會給自己把這些家族連根拔起的機會。
結果卻是這些被抓來的世家子弟,完全禁不住拷問,把自家家裏那些齷齪事,全部都抖了出來,什麽殺人奪田,栽贓嫁禍,殺人滅口,拐賣人口,逼良為娼。
一樁樁一件件,背後都是無數破碎家庭的血淚,就連士頌聽了,也感到頭皮發麻。
而這些事情公布之後,上庸地區的百姓沸騰了,這樣的世族,他們要求士頌嚴懲。
當時,已經被士頌任命為上庸長的連襟蒯祺,在上庸城中的菜市口,設了斬殺台,曆數申家這麽些年來,是如何聯合其他世家一起迫害百姓的。
其實當時那個年代,大多世家都是這樣,隻不過大家心照不宣,沒有明說而已。
但是蒯祺在士頌的授意下,這麽一宣傳,接著又這麽一殺立威,整個上庸地區,也就安定了。
能對士頌的統治造成影響地方世家大族,基本被士頌殺了個幹淨。
他們家中的土地,田產,莊園,財物等,一律充公,成了士頌這次西征的軍資。
而後蒯祺主政,龔都為上庸城的臨時都尉,一起推行新法。
同時,將從汝南轉移到荊州的黃巾軍流民,開始分批次的轉移來上庸。
荊州的土地,尤其是荊北地區的土地,早就劃分完了,這些新投入士頌帳下的將領所帶來的百姓,士頌一時間還真沒有找到好的位置安頓他們。
交州倒是有地方,隻不過這些人似乎不想去那麽遠。
於是,就在襄陽城不遠的上庸地區,成為了最好的選擇。
反正申家等當地的世家,把他們的土地貢獻了出來。
至於申家和其他家族中的女眷,或者年幼的沒有來得及犯罪的子弟們,士頌倒也沒有趕盡殺絕,隻是把他們都遷到了襄陽城周邊,名義上是用襄陽城內的地產換了他們上庸最後的土地。
但實際上,就是把他們控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讓他們成為普通的百姓,稍有反心,就是滅門之禍。或者,都不需要士頌自己動手處理。
當然,這一切對於士頌而言,都是後話了。
在這些世家子弟把自家賣了之後,士頌便馬不停蹄地率軍繼續西征。
下一個目標,是張魯統治的漢中郡腹地的東大門,西城。
那裏,由張魯麾下的大將楊柏,率軍五千鎮守。
就在士頌率軍西進的路上,鄧方和沙摩柯二人按賈詡的軍令,分別率領山蠻營和五溪蠻營兩支部隊殺進了上庸地區的山中。
斷了一臂,渾身是傷的鐵戰,依舊死守自家山寨,拒不肯降,整個山寨的男女老幼一起決死抵抗。
在鄧方射殺了鐵戰之後,沙摩柯率軍殺入,以蠻族的傳統,處理了這個山寨。十歲以上男子,無一生還,婦孺兒童,一律被當做戰利品押送迴武陵。在那邊,早已發展壯大的五溪蠻族各部,還是很喜歡這些戰俘的。
這,便是士頌收到的軍報。
至於鐵戰是否真的傻楞成這樣,士頌也沒有去計較。
別的不說,若非他率領這一支上庸蠻或者上庸山民的部隊從背後突襲呂岱部,上庸地區,呂岱的雄武軍早就拿下來,而且還不必有那麽多的傷亡。
而且沙摩柯這一殺,還帶來了些許意外之喜。
那就是,本來鐵戰的兒子趁亂從鐵家寨的密道跑了,投靠到了周邊的小山寨中,想要繼續聯合上庸地區的山民,來對抗士頌。
結果周圍的小寨主黑塌獻上了他的首級,更是跟著沙摩柯的五溪蠻營,隻帶了幾個隨從就來見士頌,表示歸順,願意如五溪蠻一樣為士頌效力。
黑塌甚至表示,自己以及剩下的上庸蠻,山民等人,可以集合壯丁,分散補充到沙摩柯和鄧方的部隊裏麵。
在地方治理方麵,各家寨子絕對服從荊州推行的新政,為了表示誠意,他們願意士頌派官吏進駐山寨,查戶籍,丈土地,他們甚至願意交稅。
士頌一開始還想不通,這些山民怎麽願意給出這麽大的讓步?
後來還是馬良告訴他,這些人精明的很,申家被殺光了,其他城裏的家族也都殺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人也都遷移到了襄陽附近,這些大家族在山中也是有地盤的。
更別說,從前上庸地區山林之間,最強大的鐵家寨也都被滅了。
整個上庸地區,不論是上庸城及周邊郡縣,還是山林之中,太多的權力和地盤出現了真空,而這些東西的決定權,可都在士頌手中。
明白了這些,士頌當即封黑塌為上庸蠻督,配合沙摩柯的武陵蠻營,在上庸地區的山上,進行武陵那樣的商業貿易。
至於他所提議的,官吏進駐山寨,查戶籍,丈土地。
士頌表示五溪蠻那邊這些事都沒有做,上庸山民這邊,這些也不必了,你們也組織一支三千人的隊伍,跟上自己的征伐張魯的部隊就行。
得到了士頌的認可,黑塌立刻迴到自家山寨。
他對自己兒子說道:“你是不是看不起我,覺得我出賣鐵戰的兒子很無情?”
“申家,鐵家,都是在上庸地區經營了多少代的大家族,但那士頌幹了什麽事?若不配合,那被殺光的,就是我們。”
“看看上庸城裏的世家吧,被殺了個幹淨不說。而且不但殺了他們,還在他們頭上安上了諸多罪名,遺臭萬年。他們的後代,也別想翻身了。”
“上庸百姓感激士頌分給他們土地錢糧不說,士頌已經從南陽,汝南等地,遷移了數千戶百姓過來,這些人都能分到上好的土地。他們這些人心裏,可都是隻認士頌的。”
“忘掉我們從前和鐵家的交情吧,以後,我們就是荊州刺史,士頌手下的兵將了!”
黑塌雖然是居住在山林,但天下大勢,他也會向山下的客商打聽,若不是他黑家的寨子小,這上庸山區的第一山寨,還未必輪得到一根筋的鐵戰。
黑塌從寨子裏選了五百精壯,又和其他的十幾個山寨一起,東拚西湊,終於湊了兩千多人,而後緊趕慢趕,終於在西城再次見到士頌。
在得到了士頌的認可後,被編入蠻兵營中,成為沙摩柯和鄧方之後,荊州軍中的第三位統領蠻營的校尉。
同時,以他黑家山寨為核心,將得到荊州刺史府的資助,開辟商路,建設驛站,接待荊州的官商來到上庸,進入山中交易。
後來,他的山寨也正式取代了鐵家山寨,成為了上庸山區的第一山寨。
山中的交易,和所有蠻族一樣,烈酒最受歡迎,其他便是武器鎧甲、絲綢瓷器、糧草鹽巴。
而他們這邊的獸皮藥材、山果良木、也都能賣到山下。
交易幾個月後,其他各家寨子的頭領,各個都醒悟過來,發現跟著士頌日子可以過得這麽好,隻是被黑塌搶了先機。
但他們也不甘人後,紛紛派自家的後生參軍,畢竟在荊州體係內,若是當兵,那報酬真是太好了。
這樣一來,上庸地區,也為士頌的蠻軍各營,提供了新的兵源。
再說張魯的西城守將楊伯,他帶著五千軍隊,守在作為漢中郡東大門。
本來他就得到指令,為了防止士頌在大婚之後,響應益州龐羲攻擊漢中。已經開始準備城防的物資了,隻是物資沒有準備好,先來的卻是士頌的荊州軍。
別看漢中郡隻是一郡之地,但是張魯收容的關中流民,還有被士頌從荊州趕走的荊州世家大族,以及張魯在益州劫掠的人口,讓他一郡之地,就有近二十萬戶家庭。
算上沒有報備的世家仆從,整個人口數量隻怕有近百萬。
士頌占據荊南以來,就一直在想方設法的提高自己治下的人口。
收容流民,招募商隊,甚至暗中買人口來荊州,快小十年了,荊州七郡再加上交州七郡,合起來也才不過五六百萬人口的樣子。
而整個漢中郡的人口,基本都生活在西城以西,陽平關以東的漢中平原地區,也就是張魯治所南鄭為核心的區域內。
曆史上,張魯投降曹操,遷了十萬多戶人口到曹魏,讓劉備就算是打下了漢中,也不過是個空殼子。
對於劉備來說,占據漢中,除了獲得地理優勢外,其實好處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巨大。
楊伯身為張魯謀士楊鬆的弟弟,得到張魯的信任,守在西城,原本也是肥差。
往來荊州漢中的商隊裏,他可沒有少收錢。
隻是今天這交通要道,來的不是商隊,而是申儀的敗兵。
漢中這邊早就探聽到了龐羲和士頌往來的消息,而且最近龐羲突然變強硬了,率白水軍和漢中軍死磕,也要把漢中郡逼迴陽平關,背後肯定有人支持。
而暗弱無能的劉璋,肯定沒有這樣的底氣,益州士人集團,是不可能支持劉璋這麽做的,他們一個個都在做土皇帝的夢。
劉璋,不過是益州世家們擺出來的吉祥物罷了,不過是個象征性的統治者。
整個益州,都在各個世家的掌握中,就好像巴郡,現在就在龐羲手上。
而能讓龐羲這麽有底氣的支持,隻有可能來自東麵,來自荊州。
所以在閻圃的建議下,各項戰備物資早就開始籌備了。
隻不過,誰都沒有想到,士頌大軍來的這麽突然,而且來的這麽急,攻的這麽快。
楊伯從申儀處得知士頌率軍五萬來攻,而且都是精銳主力後,猶豫片刻,直接放棄了西城,率軍後撤到了成固。
張魯籌備的物資,現在已經有一部分運送到了那裏,也隻有在那裏,才有機會有時間集結力量,對抗士頌。
否則,漢中軍隻會被士頌逐個擊破。
於是,士頌兵不血刃,拿下了漢中東麵的門戶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