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龍虎際會
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 作者:招財的小白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士燮抬眼看到士頌,先是一聲冷哼。
而後,他著跪在地上的士幹說道:“如你所願,如今徽兒兵敗身死。他們幾個,連爭都不敢和你爭。這交州,也是你的了,荊州牧士頌士大人。”
還別說,士頌心裏真是有點小得意的。
自己打著儒學傳人的旗號,即便是想要爭,也不能明著和士徽爭位。
但歐夫人這一手借刀殺人,讓他免去了許多麻煩。
不過,士頌繼續發揮著自己業餘演員的本色。
他正色道:“父親何出此言,三哥與我,確有奪嫡之爭。但不論如何,我們二人都是兄弟。所謂兄弟鬩於牆,而外禦其侮,我怎麽會在這個時候,幸災樂禍。”
“那孫策兵鋒,直指交州,如今之計,當闔家一心,共抗外敵。孩兒請父親安心,孩兒定然擊退揚州軍,保交州無虞,殺孫策小賊,為三哥報仇!”
士燮眼神微微閃動,歎了口氣。
說道:“罷了,你若是能擊退揚州軍,這交州,交給你便是。”
“反正當年的朱符、張津,都是被你所殺。若非當年你年紀小,聲名未顯,也不用把我抬出來。若是你有心,為歐氏一族報仇的時候,順便,也幫你三哥報仇吧。”
估計,士燮多半看破了士頌的業餘表演。
他說完之後,用手指了指書案上的邸報,又看了歐夫人一眼,便轉身離開。
從頭到尾,都沒有和跪在地上的士幹,有任何交流。
待士燮轉迴內院之後,歐夫人拿起邸報,對士頌說道:“士壹、士匡父子,領著敗兵擋不住揚州軍,又敗退了數陣。”
“那孫策小賊,已經率軍三萬,攻入交州。南海郡的龍川縣已丟,番禹這邊,你調幾個得力的能吏過來即可。你速速率軍東進,去把那送上門的孫策小賊給宰了。”
“孩兒知道。”士頌早就準備好了,當年去日南郡平定叛亂的時候,留在日南郡的杜襲和鄧羲,可直接調來番禹。
他們兩人在交州,也有些年了。雖然在日南,但畢竟也在交州。
還有日南郡的士暢、士瀚兄弟,也可讓他們率軍到番禹城來。
日後,這些心向自己的士家子弟,自己多少還是得用一下,安定交州人心。
二月中旬,士頌在番禹,整頓荊州軍各部人馬東進。
又調趙儼南下,將交州郡兵,以及荊州郡兵進行打散整編,將中下層軍官換成荊州郡兵將士,讓趙儼按徐庶給他的陣法,在番禹城進行訓練。
就在他率軍前往龍川,準備和孫策對峙的路上,得到了袁術稱帝的消息。
士頌會心一笑,心說袁術真是好人啊,如此喜歡作死,不過,也正好為自己吸引走了曹操的目光。
公元一九七年,即東漢建安二年年初。
袁術迷信太士張炯所獻符命,加上淮南市井見出現的童謠讖言,堅信自己上應天命,於是在壽春稱帝,自稱“仲家”。
他以九江太守為淮南尹,設置公卿百官,依天子禮,郊祀天地,登上了皇帝寶座。
袁術稱帝,對於士頌而言,正是求之不得之事。
他這一稱帝,曹操原本準備對付張繡的軍隊,可以直接轉頭去對付袁術,就荊州而言,袁術真是幫了大忙。
而南海郡龍川前線這邊,士壹士匡父子二人,率領交州敗兵,在原會稽太守王朗等揚州敗軍的配合下,死守不戰,勉強拖到了士頌到來。
士壹、士匡父子二人,心中都還隱隱有些擔憂。
他們曾經都是站在士徽一邊,率交州軍占了清遠,扣關北上。
而現在,士徽被殺,士幹被圈禁,士廞、士祗二人無有資本,且似乎早已成為士頌臣屬。
士頌,已經是交州的唯一繼承人了。
而且現在交州勢微,士頌率領強悍的荊州軍前來,若是翻臉,即便他們兩個不死,那以後也不好混了。
“賢侄,你可來了,就等你來主持大局了,看那孫策小兒,可還敢欺我士家無人!”士壹笑嘻嘻地,帶著軍營內的主要將領,將士頌迎進了大營。
看著士頌身後彪悍的荊州軍,士壹的後背都有些發冷。
當時自己聽大哥的話,支持大哥的嫡子士徽。兒子士匡卻勸自己不要得罪士頌的好,自己非不聽,總覺得士頌不過是個運氣比較好,有點小精明的小鬼頭而已。
但現在看來,自己錯的有些厲害了。
“二叔哪裏話,輔助父親安定交州,全仗諸位叔父。昔日我北定荊南,匡表兄也率軍五千馳援。如今麵對揚州賊孫策來犯,父親身體不適,也是二叔挑起了抵禦外敵的擔子。”
“士頌雖然年幼,但還分得清好歹,二叔和表兄,辛苦了。”士頌心裏,雖然不喜士壹父子二人支持士徽,而且還率軍占了清遠,但現在,顯然不是和他們算賬的時候。
士壹聽士頌這麽說,總算是放下了心頭的重負。
他笑著向士頌介紹來自揚州的敗軍之將王朗:“賢侄,這位便是會稽太守王朗了。”
“皓首匹夫!蒼髯老賊!亮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徒!”
一見王朗,士頌的腦子裏,忽然冒出了演義中,孔明北伐中原時罵死王朗的話,不禁莞爾。
“久聞士荊州之名,今日得見,不知何故發笑耶?”王朗有些懵,你士頌怎麽看見我,就露出這樣詭異的笑容呢?
“景興先生莫要誤會,先生之名,響徹武陵學院,如雷貫耳。士頌沒想到,卻是在如此場景見麵,不禁笑這世事無常,雖然戰亂離苦,但也讓士頌,有幸得見先生之麵。”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士頌誇王朗在武陵學院名聲響亮,王朗還是十分受用的,笑著接受了士頌的解釋。
王朗麵有得意之色,卻擺手說道:“朗虛有其名罷了。上不能報效朝廷,下不能保境安民,實在有愧於天下,今日既然得遇士荊州,朗便將會稽郡將士,托付給士荊州了,朗唯願在武陵學院內,得一陋室,虛度餘生即可。”
王朗見麵便要自己手上的殘兵交給士頌,自己也要投入士頌的荊州體係之中,這倒是有些讓士頌意外了。
“王太守何出此言?”士頌不傻,當然不會別人給自己軍隊,自己伸手就拿。
“孫策乃是袁術部下驍將,如今袁術僭越稱帝,而我卻連失漢家城池,一肚子書,都白讀了。唉。”王朗長歎一聲,給士頌引薦兩人。
“這位乃是我會稽郡功曹虞翻虞仲翔,文武全才,精通易理,又兼醫學之才,若無他,我怎能有機會退入交州。”
“這位是會稽將軍周昕,原是丹陽太守,後被袁術逼迫來投我,領兵與孫策周旋多時,知己知彼。這兩位皆是當世之才,還望士荊州重用之。”
虞翻嘛,士頌還是知道的,演義裏被諸葛亮舌戰群儒之一的東吳文臣。
曆史上的他,雖然是文武之才,但卻性格剛直,語言直接而不被孫權所喜。這種個性,也被同僚排斥,先是被流放到涇縣,最後被流放到交州。
至於周昕嘛,曆史上似乎被孫策所斬,不過現在既然逃到了交州,熟悉孫策軍情的他,士頌當然也不會不用。
士頌倒也禮貌,立刻與二人見禮:“士頌見過二位。”
“士荊州少年奇才,今日見荊州軍,果然名不虛傳。”虞翻說著又看了看荊州軍。
而後對士頌說道:“士荊州莫要誤會王太守是在試探閣下,我們三人,商議過了,王太守也自認不是亂世之才。如今天下動亂,非得一英主,方可安定社稷。我等真心向投,願隨士荊州共安社稷,還望士荊州收留。”
“如今孫策賊子侵犯交州,危機關頭,賢侄就莫要推辭了。”士壹也在邊上吹風。
“如此,小子便僭越了,我等同心同德,共抗這逆賊孫策!”
士頌雖然知道,孫策肯定也會和曆史上一樣,和袁術斷絕關係。
但現在,自己必須咬死,他孫策是“仲家”皇帝袁術的部將,他孫策是叛軍,是在侵略漢家城池。
儒學傳承代表的士頌,率領荊交雄軍,是在為社稷,為大漢而戰。
正在士頌在龍川軍營,整頓交楊敗兵,將士壹、王朗的部隊吸收的時候。
不遠處的龍川縣城中,孫策也得到了士頌率軍來援的消息,正將自己的部下召集起來,商議對策。
“桓治將軍,聽聞你早年和士頌有過交情,不知你如何看這士頌?”說話這人,一身錦袍包著盔甲,儒雅飄逸,姿質風流。
年紀,不過二十出頭,和孫策並肩而立,笑著詢問。
桓治,本是交州三大家族中桓家的嫡子,和士徽交情不淺。
當年士頌設計殺朱符的時候,便全力配合,後來士徽和士頌爭嫡,他當然站在士徽一邊。
現在士徽兵敗身死,番禹城內的桓家子弟,聽說也被歐夫人殺得一個不剩,他悲怒交加,索性率部投降了孫策。
桓治看了眼孫策,而後說道:“士頌其子,外托仁義,內則狠辣。當年年僅十歲,就敢刺殺交州刺史朱符,虐殺交州大族陳家滿門。其母歐氏,原是交州女匪,蛇蠍心腸,這樣的女人教導出來的士頌,與其兄士徽,判若兩人,主公且不可大意。”
孫策似乎想起了什麽,問道:“歐氏女,蝮蛇夫人?我好像聽母親說過一次這人,她既是女匪,士燮為何納她為妾,還生下孩子呢?”
“聽說是當時為了安穩交趾,詳細內情我也不知,但這女人確實不負蝮蛇女之名。”桓治說完,添油加醋的把當年陳家全族,在番禹地牢中的遭遇說了一遍,就連殺人不眨眼的孫策聽了,也是咂舌不已。
“這種歹毒女人,攻克交州之後,定要將她千刀萬剮。”黃蓋脾氣直,當即大喊起來。
江東二張之一的張紘也忍不住問道:“聽說士頌南下日南郡,平定占人叛亂之事,屠城滅寨,就連新出生的嬰兒都不放過,可是真的?”
桓治點頭道:“確實,士頌打著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旗號。將日南郡占族滅族,即便是最後活下的少數占人,不是被他閹割,就是被他貶為奴民,殘暴異常。這種人,居然還在荊州自詡為儒家傳承,我看,不過是披著儒學皮的豺狼。”
“有意思,這個士頌有意思。”孫策拍手大笑。
轉頭,對身邊儒家打扮的俊朗儒將說道:“公瑾,這士頌的年紀,比你我二人還要小,隻怕和仲謀差不多,但卻有這等心機手段,我越發的想要會一會他了。”
周瑜一笑,而後說道:“伯符,你乃江東之虎,那士頌在武陵,被稱為荊南儒龍。你們這次交手,也算得上是一番龍爭虎鬥了啊。”
孫策聽了很是高興,笑問到:“好,好一個龍虎際會。今日荊州軍新來,必然需要休息,公瑾可願隨我前去窺營?”
“不可啊,主公,那士頌急忙率軍趕來,豈會沒有防備。況且,即便荊州軍休息了,那王朗敗軍,士壹士匡父子手上的交州軍,也必定守夜。今夜突襲,隻怕非是上策。”張昭連忙出聲,製止孫策。
“子布先生莫急,我非襲營,隻不過前去窺探窺探,看看他荊州軍的軍營布置便迴。”
“即便是窺探,也有斥候,何需主公親往。”張昭還是不放心。
“士頌狡詐,荊州富饒,我不親自去看看,我不放心。”孫策說完,給了周瑜一個顏色,周瑜會意,當即點起接應兵馬。
而孫策,則親自帶著程普、黃蓋、韓當、陳武、董襲、淩操、宋謙等將,趁夜摸向了士頌的軍營。
而後,他著跪在地上的士幹說道:“如你所願,如今徽兒兵敗身死。他們幾個,連爭都不敢和你爭。這交州,也是你的了,荊州牧士頌士大人。”
還別說,士頌心裏真是有點小得意的。
自己打著儒學傳人的旗號,即便是想要爭,也不能明著和士徽爭位。
但歐夫人這一手借刀殺人,讓他免去了許多麻煩。
不過,士頌繼續發揮著自己業餘演員的本色。
他正色道:“父親何出此言,三哥與我,確有奪嫡之爭。但不論如何,我們二人都是兄弟。所謂兄弟鬩於牆,而外禦其侮,我怎麽會在這個時候,幸災樂禍。”
“那孫策兵鋒,直指交州,如今之計,當闔家一心,共抗外敵。孩兒請父親安心,孩兒定然擊退揚州軍,保交州無虞,殺孫策小賊,為三哥報仇!”
士燮眼神微微閃動,歎了口氣。
說道:“罷了,你若是能擊退揚州軍,這交州,交給你便是。”
“反正當年的朱符、張津,都是被你所殺。若非當年你年紀小,聲名未顯,也不用把我抬出來。若是你有心,為歐氏一族報仇的時候,順便,也幫你三哥報仇吧。”
估計,士燮多半看破了士頌的業餘表演。
他說完之後,用手指了指書案上的邸報,又看了歐夫人一眼,便轉身離開。
從頭到尾,都沒有和跪在地上的士幹,有任何交流。
待士燮轉迴內院之後,歐夫人拿起邸報,對士頌說道:“士壹、士匡父子,領著敗兵擋不住揚州軍,又敗退了數陣。”
“那孫策小賊,已經率軍三萬,攻入交州。南海郡的龍川縣已丟,番禹這邊,你調幾個得力的能吏過來即可。你速速率軍東進,去把那送上門的孫策小賊給宰了。”
“孩兒知道。”士頌早就準備好了,當年去日南郡平定叛亂的時候,留在日南郡的杜襲和鄧羲,可直接調來番禹。
他們兩人在交州,也有些年了。雖然在日南,但畢竟也在交州。
還有日南郡的士暢、士瀚兄弟,也可讓他們率軍到番禹城來。
日後,這些心向自己的士家子弟,自己多少還是得用一下,安定交州人心。
二月中旬,士頌在番禹,整頓荊州軍各部人馬東進。
又調趙儼南下,將交州郡兵,以及荊州郡兵進行打散整編,將中下層軍官換成荊州郡兵將士,讓趙儼按徐庶給他的陣法,在番禹城進行訓練。
就在他率軍前往龍川,準備和孫策對峙的路上,得到了袁術稱帝的消息。
士頌會心一笑,心說袁術真是好人啊,如此喜歡作死,不過,也正好為自己吸引走了曹操的目光。
公元一九七年,即東漢建安二年年初。
袁術迷信太士張炯所獻符命,加上淮南市井見出現的童謠讖言,堅信自己上應天命,於是在壽春稱帝,自稱“仲家”。
他以九江太守為淮南尹,設置公卿百官,依天子禮,郊祀天地,登上了皇帝寶座。
袁術稱帝,對於士頌而言,正是求之不得之事。
他這一稱帝,曹操原本準備對付張繡的軍隊,可以直接轉頭去對付袁術,就荊州而言,袁術真是幫了大忙。
而南海郡龍川前線這邊,士壹士匡父子二人,率領交州敗兵,在原會稽太守王朗等揚州敗軍的配合下,死守不戰,勉強拖到了士頌到來。
士壹、士匡父子二人,心中都還隱隱有些擔憂。
他們曾經都是站在士徽一邊,率交州軍占了清遠,扣關北上。
而現在,士徽被殺,士幹被圈禁,士廞、士祗二人無有資本,且似乎早已成為士頌臣屬。
士頌,已經是交州的唯一繼承人了。
而且現在交州勢微,士頌率領強悍的荊州軍前來,若是翻臉,即便他們兩個不死,那以後也不好混了。
“賢侄,你可來了,就等你來主持大局了,看那孫策小兒,可還敢欺我士家無人!”士壹笑嘻嘻地,帶著軍營內的主要將領,將士頌迎進了大營。
看著士頌身後彪悍的荊州軍,士壹的後背都有些發冷。
當時自己聽大哥的話,支持大哥的嫡子士徽。兒子士匡卻勸自己不要得罪士頌的好,自己非不聽,總覺得士頌不過是個運氣比較好,有點小精明的小鬼頭而已。
但現在看來,自己錯的有些厲害了。
“二叔哪裏話,輔助父親安定交州,全仗諸位叔父。昔日我北定荊南,匡表兄也率軍五千馳援。如今麵對揚州賊孫策來犯,父親身體不適,也是二叔挑起了抵禦外敵的擔子。”
“士頌雖然年幼,但還分得清好歹,二叔和表兄,辛苦了。”士頌心裏,雖然不喜士壹父子二人支持士徽,而且還率軍占了清遠,但現在,顯然不是和他們算賬的時候。
士壹聽士頌這麽說,總算是放下了心頭的重負。
他笑著向士頌介紹來自揚州的敗軍之將王朗:“賢侄,這位便是會稽太守王朗了。”
“皓首匹夫!蒼髯老賊!亮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徒!”
一見王朗,士頌的腦子裏,忽然冒出了演義中,孔明北伐中原時罵死王朗的話,不禁莞爾。
“久聞士荊州之名,今日得見,不知何故發笑耶?”王朗有些懵,你士頌怎麽看見我,就露出這樣詭異的笑容呢?
“景興先生莫要誤會,先生之名,響徹武陵學院,如雷貫耳。士頌沒想到,卻是在如此場景見麵,不禁笑這世事無常,雖然戰亂離苦,但也讓士頌,有幸得見先生之麵。”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士頌誇王朗在武陵學院名聲響亮,王朗還是十分受用的,笑著接受了士頌的解釋。
王朗麵有得意之色,卻擺手說道:“朗虛有其名罷了。上不能報效朝廷,下不能保境安民,實在有愧於天下,今日既然得遇士荊州,朗便將會稽郡將士,托付給士荊州了,朗唯願在武陵學院內,得一陋室,虛度餘生即可。”
王朗見麵便要自己手上的殘兵交給士頌,自己也要投入士頌的荊州體係之中,這倒是有些讓士頌意外了。
“王太守何出此言?”士頌不傻,當然不會別人給自己軍隊,自己伸手就拿。
“孫策乃是袁術部下驍將,如今袁術僭越稱帝,而我卻連失漢家城池,一肚子書,都白讀了。唉。”王朗長歎一聲,給士頌引薦兩人。
“這位乃是我會稽郡功曹虞翻虞仲翔,文武全才,精通易理,又兼醫學之才,若無他,我怎能有機會退入交州。”
“這位是會稽將軍周昕,原是丹陽太守,後被袁術逼迫來投我,領兵與孫策周旋多時,知己知彼。這兩位皆是當世之才,還望士荊州重用之。”
虞翻嘛,士頌還是知道的,演義裏被諸葛亮舌戰群儒之一的東吳文臣。
曆史上的他,雖然是文武之才,但卻性格剛直,語言直接而不被孫權所喜。這種個性,也被同僚排斥,先是被流放到涇縣,最後被流放到交州。
至於周昕嘛,曆史上似乎被孫策所斬,不過現在既然逃到了交州,熟悉孫策軍情的他,士頌當然也不會不用。
士頌倒也禮貌,立刻與二人見禮:“士頌見過二位。”
“士荊州少年奇才,今日見荊州軍,果然名不虛傳。”虞翻說著又看了看荊州軍。
而後對士頌說道:“士荊州莫要誤會王太守是在試探閣下,我們三人,商議過了,王太守也自認不是亂世之才。如今天下動亂,非得一英主,方可安定社稷。我等真心向投,願隨士荊州共安社稷,還望士荊州收留。”
“如今孫策賊子侵犯交州,危機關頭,賢侄就莫要推辭了。”士壹也在邊上吹風。
“如此,小子便僭越了,我等同心同德,共抗這逆賊孫策!”
士頌雖然知道,孫策肯定也會和曆史上一樣,和袁術斷絕關係。
但現在,自己必須咬死,他孫策是“仲家”皇帝袁術的部將,他孫策是叛軍,是在侵略漢家城池。
儒學傳承代表的士頌,率領荊交雄軍,是在為社稷,為大漢而戰。
正在士頌在龍川軍營,整頓交楊敗兵,將士壹、王朗的部隊吸收的時候。
不遠處的龍川縣城中,孫策也得到了士頌率軍來援的消息,正將自己的部下召集起來,商議對策。
“桓治將軍,聽聞你早年和士頌有過交情,不知你如何看這士頌?”說話這人,一身錦袍包著盔甲,儒雅飄逸,姿質風流。
年紀,不過二十出頭,和孫策並肩而立,笑著詢問。
桓治,本是交州三大家族中桓家的嫡子,和士徽交情不淺。
當年士頌設計殺朱符的時候,便全力配合,後來士徽和士頌爭嫡,他當然站在士徽一邊。
現在士徽兵敗身死,番禹城內的桓家子弟,聽說也被歐夫人殺得一個不剩,他悲怒交加,索性率部投降了孫策。
桓治看了眼孫策,而後說道:“士頌其子,外托仁義,內則狠辣。當年年僅十歲,就敢刺殺交州刺史朱符,虐殺交州大族陳家滿門。其母歐氏,原是交州女匪,蛇蠍心腸,這樣的女人教導出來的士頌,與其兄士徽,判若兩人,主公且不可大意。”
孫策似乎想起了什麽,問道:“歐氏女,蝮蛇夫人?我好像聽母親說過一次這人,她既是女匪,士燮為何納她為妾,還生下孩子呢?”
“聽說是當時為了安穩交趾,詳細內情我也不知,但這女人確實不負蝮蛇女之名。”桓治說完,添油加醋的把當年陳家全族,在番禹地牢中的遭遇說了一遍,就連殺人不眨眼的孫策聽了,也是咂舌不已。
“這種歹毒女人,攻克交州之後,定要將她千刀萬剮。”黃蓋脾氣直,當即大喊起來。
江東二張之一的張紘也忍不住問道:“聽說士頌南下日南郡,平定占人叛亂之事,屠城滅寨,就連新出生的嬰兒都不放過,可是真的?”
桓治點頭道:“確實,士頌打著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旗號。將日南郡占族滅族,即便是最後活下的少數占人,不是被他閹割,就是被他貶為奴民,殘暴異常。這種人,居然還在荊州自詡為儒家傳承,我看,不過是披著儒學皮的豺狼。”
“有意思,這個士頌有意思。”孫策拍手大笑。
轉頭,對身邊儒家打扮的俊朗儒將說道:“公瑾,這士頌的年紀,比你我二人還要小,隻怕和仲謀差不多,但卻有這等心機手段,我越發的想要會一會他了。”
周瑜一笑,而後說道:“伯符,你乃江東之虎,那士頌在武陵,被稱為荊南儒龍。你們這次交手,也算得上是一番龍爭虎鬥了啊。”
孫策聽了很是高興,笑問到:“好,好一個龍虎際會。今日荊州軍新來,必然需要休息,公瑾可願隨我前去窺營?”
“不可啊,主公,那士頌急忙率軍趕來,豈會沒有防備。況且,即便荊州軍休息了,那王朗敗軍,士壹士匡父子手上的交州軍,也必定守夜。今夜突襲,隻怕非是上策。”張昭連忙出聲,製止孫策。
“子布先生莫急,我非襲營,隻不過前去窺探窺探,看看他荊州軍的軍營布置便迴。”
“即便是窺探,也有斥候,何需主公親往。”張昭還是不放心。
“士頌狡詐,荊州富饒,我不親自去看看,我不放心。”孫策說完,給了周瑜一個顏色,周瑜會意,當即點起接應兵馬。
而孫策,則親自帶著程普、黃蓋、韓當、陳武、董襲、淩操、宋謙等將,趁夜摸向了士頌的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