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奸雄之才
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 作者:招財的小白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洛陽距離東郡不遠,快馬加鞭,一日便到。
袁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裏,但郭圖卻分析說,或許這是朝廷對他的試探。
這話,倒是讓袁紹猶豫起來。
而田豐本來就反對袁紹殺了臧洪,心中早就為臧洪叫屈,借著這個機會,也勸袁紹放走臧洪。
一來保全袁紹自己的名聲,畢竟臧洪義士之名已成,若是殺了,對自己名聲不利。
第二,還可以借此和朝廷緩和關係。畢竟天子蒙塵時,朝廷招他勤王,他是沒去的。
袁紹本來就是個沒有決斷的個性,圍攻了臧洪大半年,心中的怒氣,也早就消了。
隻要藏洪離開東郡,東郡的地盤,還是他袁紹的,而且他還能得到朝廷的認可,想來想去,怎麽看都是自己白撿便宜,於是便同意了。
而對於東郡太守臧洪而言,這無疑是絕境逢生。
在天子使者的帶領下,臧洪帶著願意追隨自己的部眾,以及謀士陳容一起,走出了東武陽城。
袁紹的河北將士,早就讓出通路。
袁紹帶著顏良文醜,田豐郭圖等人,在路口處等著。
見到臧洪走來,袁紹沒好氣地說道:“子源,既然天子下令,讓我等停戰,我自然不得違背。我自問待你不薄,而你卻要叛我,你我從今而後,恩斷義絕,日後若有機會,疆場再遇,哼哼。”
臧洪也冷笑一聲,說道:“袁公昔年厚待,在這一年的的圍攻之後,還是休要提及的好。臨別之際,洪有一言,送於袁公賬下諸位,某人外寬內忌,用人有疑,諸位珍重。”
“哼,再胡言亂語,你可就出不了東郡了!”袁紹怒吼一聲,天子使者立刻拉著臧洪離開。
袁紹則冷哼著,率軍進駐東武陽城。
進入司隸之後,臧洪滿心以為自己要進入洛陽麵聖,路上卻得到消息,讓他直接南下新城,與征南將軍士頌匯合,以後,他便在荊州牧士頌帳下聽用。
而天子使者,將他帶給荊州軍的使者潘濬之後,居然就離開了隊伍,自己返迴洛陽了。
前番士頌提出條件後,董昭一口應承,帶著楊修和楊夢茹返迴太尉府。
很快,楊家便送來了一封書信,告知無恙。
言語之中,對士頌很是愧疚,最後承諾說,是待他返迴弘農之後,會帶著楊夢茹南下,前往武陵學院一觀。
其實,也就是變相的承諾,保證士頌和他女兒的婚事。
看完這封書信後,士頌也耽誤,率領六百頌衛營離開了洛陽,匯合在穀城的雄武軍,一道南下返迴荊州。
另外,也派出了潘濬率,領一隊人馬往東郡方向而去,路上遇到臧洪,便直接帶來新城,自己會在新城等上數天。
潘濬年少,比士頌年紀還要小一歲,但在荊南,他也是難得的少年奇才,聰慧非常人可比。
見到臧洪之後,知道不用刻意隱瞞,便將士頌告訴他的一切,都講給了臧洪。
讓臧洪知道,救他性命的天子詔令,其實是士頌放棄了麵聖機會,放棄了入駐朝廷中樞的機會,換來的。
而士頌這麽做,完全都隻是尊敬臧洪的義氣。
士為知己者死,有恩必報,藏洪最崇尚的,便是這些信條,何況士頌尊儒之名,仁義之名早就傳遍天下,臧洪當然認為士頌是因為道義,才出手救援自己的,對士頌越發欽佩。
到了新城之後,士頌更是親自迎接,對臧洪說道:“君以崎嶇孤累,不忘故主,誌在王室。謇謇諤諤,繼之以死。君之誌烈,君之厚義,何其壯哉!”
臧洪今年剛剛三十出頭,盔甲破舊,人也很是消瘦,但卻很是激動,聽到士頌的話後,見士頌神情自然,不像矯揉造作,他很是受用。
想到自己的行為天下人雖然表麵稱頌,卻無一人肯為自己出頭,本以為自己必死無疑,結果卻是和自己沒有任何交集的士頌,為自己的義氣所感,出手援助。
臧洪堂堂七尺男兒,這一刻,滿心的委屈化作一聲痛苦,跪在士頌麵前:“公子仁義,天下傳頌,今日藏洪終遇知己,蒙公子不棄,收留洪及舊部,我等日後當效死力,已報厚恩。”
“當效死力,以報厚恩!”臧洪身後,曆史上和他一起赴死的義士陳容,同樣高唿一聲,跪拜在了士頌麵前,追隨臧洪的數百將士,也都跪拜下來。
“諸位快快請起,士頌年幼無知,妄想為民生立命,想為百姓開太平之世。還望諸位與我一道,秉持仁義,攜手共進。”士頌說完,扶起了臧洪。
他心裏樂開了花,乖乖,雖然我沒有得到關二爺,但得到了義士臧洪。還有太史慈,也是這樣賺來的,看來我高舉仁義之旗的做法,雖然對自己有所掣肘,但好處也不少嘛。
剛剛迴到魯陽,毛玠便找到士頌,開口便問:“主公,為何從司隸退兵?我們在魯陽,已經集合了三萬將士,隨時可以開入關中。”
毛玠口中的三萬將士,包括兩萬奮武軍以及一萬南郡郡兵。
且奮武軍諸將也都已到魯陽。
潘璋、太史慈,文聘、霍峻、徐盛,個個都是士頌帳下獨當一麵的大將,若是自己去年進入關中,不僅僅帶上雄武軍,還帶上這支奮武軍,現在的情況,肯定不一樣。
隻是當時自己托大,加上奮武軍成軍時間不長,又顧忌荊州安穩。諸多因素加在一起,導致自己沒有能果斷率領大軍進入關中,士頌現在,是後悔不已。
士頌歎了口氣,將在洛陽發生的情況講給了毛玠聽,毛玠聽後,立刻說道:“若是如此,主公更應該興義兵討賊!”
見士頌不解,毛玠分析道:“如今朝廷之上,外戚董承執掌朝政。若是楊太尉在朝,隻怕董承與楊奉等人的關係,還能勉強維持。”
“如今楊太尉被貶,主公離開關中,董承和楊奉之間,必生齷蹉。李傕郭汜二人,昔日患難與共,親若兄弟,最後都會因權利之爭,大打出手,何況董承楊奉乎?”
“對,對,對。”士頌猛然想起,曆史上就是因為董承楊奉二人不和,互相較勁,才給了曹操率軍前往洛陽的機會。
這個機會與其讓給曹操,不如我士頌來把握。
士頌剛準備下令集合人馬,做好出兵準備的時候,卻又停下了。
他想起了伊籍秘密見董承的時候,當時士頌也表示了願意為董承派係效力,但卻被董承一口迴絕,似乎根本不需要自己的力量,他別有外援。
現在想想,莫不是那時候,董承就已經和曹操勾搭上了吧。
曹操擊敗豫州黃巾軍餘黨的時候,朝廷便拜曹操為建德將軍,士頌忽然間明白了,肯定就是那個時候,董承和曹操之間,暗中達成了什麽協議。
不行,若是再進關中,絕不能犯同樣的錯誤。
士頌下定決心,這次定然要集合足夠的兵力,再入關中。
若是董承楊奉道半個不字,自己便打出“清君側”的旗號,也要滅了他們,把皇帝接迴襄陽。
於是,士頌一麵讓呂岱從南陽郡新兵營中挑選新兵,對雄武軍進行補充,再將臧洪部人馬也都並入雄武軍。
另外,他也下令,將已經集合於襄陽的五萬安遠軍新軍調來魯陽,荊北各地郡兵也都被征來押運糧草。
最後,他寫信劉巴,讓劉巴石韜裴潛三人,從民團中挑選精銳,再建新兵營訓練新兵,畢竟做好準備總是好的。
數日後,和五萬安遠軍,一起到達魯陽的,還有劉巴的一封信。
信中,劉巴告訴士頌,去年以來,荊州各郡發展良好,新法在荊北三郡已經全部頒布,關中新來的流民,也已經適應,招募數萬新軍不是問題。
但劉巴勸諫士頌,關中用兵不可急躁,朝廷中樞畢竟匯聚天下豪傑,不比荊州一隅之地,讓士頌千萬小心。
另外,武陵學院的書生們或許會對“清君側”的旗號發生抵觸,建議士頌還是打著奉太尉楊彪調令的旗號,前往洛陽。
“尊天子而攘四境,奉仁義而納賢才。我等之謀劃,雖是上策,然時也勢也,萬事不可強求。若事有不濟,可保全實力,暫退荊襄,別圖良策。主公性急,切記,切記。”
看完劉巴的信,士頌微微搖頭,心說不是我心急啊,而是由不得我不急。
若是讓獻帝落入曹操手中,讓曹操得以“挾天子以令諸侯”,自己就更麻煩了。
正當士頌整編軍隊,準備重新返迴關中的時候,關中卻發生了巨變。
這天,士廞單人匹馬,趕到魯陽,縱馬闖入士頌軍營。
“吾乃交趾士伯賢,有緊急軍情要見我幼弟,爾等速速讓開!”
“不好!”聽到士廞的聲音,士頌心裏一沉。
本來還在營帳內,和手下文武商議,這次進軍要如何見機行事。
聽到營外的聲音,士頌立刻帶著眾人衝了出來。
見自己那老實的兄長,都敢直衝自己軍營了,而且趕路趕的這麽急,渾身泥巴灰塵,連頭發都淩亂了,士頌越發覺得不妙。
“難道真是擔心什麽來什麽嗎?難道真是說曹操,曹操就來嗎?”士頌眼巴巴地看著士廞,希望他帶來的消息,是別的消息。
可是,士廞一開口,士頌的心就涼了半截。
“幼澤,快快起兵護駕吧,那曹阿瞞,把陛下拐走啦!”
士頌閉上了眼睛,若不是周泰扶著,整個人差點栽倒,還真是怕什麽,來什麽啊。
接著,士廞把士頌離開後的朝局說了出來。
士頌離開後後,大臣楊奉、韓暹、董承等人,內部互相猜忌不和。
議郎董昭認為曹操是天下英雄,與曹操早已有聯係,見楊奉兵馬最強而在朝中卻沒有黨援,便假作曹操手書給楊奉,信中說曹操願為楊奉外援。
說楊奉有兵,曹操有糧,正好互通有無。不用借助荊州的糧草力量,楊奉得信大喜,遂表曹操為鎮東將軍,襲父爵費亭侯。
而後,董承因韓暹、張楊等居功自傲 胡作非為,也在董昭的推薦下,也暗中召曹操入朝,以製韓暹等人。
於是,在士頌會合臧洪一道南下的時候,曹操就起兵向洛陽進發了。
曹操來了,而且沒有聽董承的指令,隻帶兩三萬人馬,而是直接是帶來十萬兗州軍,強行控製了洛陽。
朝廷之中,以董昭為首的不少人都投靠他了,董昭更是直接建議曹操將獻帝遷往許昌。
公元一九六年八月,曹操帶兵入洛陽朝見獻帝,做了三件事。
殺侍中台崇、尚書馮碩等,謂“討有罪”;
封董承、伏完等十三人為列侯,謂“賞有功”;
追賜射聲校尉沮俊,謂“矜死節”,朝廷上下莫不信服。
曹操也沒有忘記董承拜托他的事情,見獻帝之後,便奏韓暹、張楊之罪。韓暹逃奔楊奉,獻帝因韓暹等護送之功,詔令赦免。
麵對實力壓過他們的曹操,董承又想要和白波軍聯合起來。
但是楊奉現在在梁縣駐守,一麵整頓軍備,一麵防著士頌。董承的信使還沒有到楊奉軍中,曹操的青州軍,就在各路勤王諸侯反應過來前,直接突襲了白波軍在洛陽的大營,白波軍大敗。
接著曹操又聯合禁軍統領,漢靈帝時的老將胡廣,架空了國丈董承,拿走了他最後一點點“禁軍”的控製權。逼迫獻帝任命他曹操領司隸校尉、錄尚書事、假節鉞。
在他到洛陽的第幾天,大家夥還沒看明白曹操到底要幹什麽事的時候,曹操就依著董昭的計策,趁其他諸侯不備,遷都許昌,讓皇帝擺脫其他勢力的控製,完全落入他曹操的掌控之中。
聽完士廞的講述,士頌對曹操佩服的五體投地。
奸雄,嗬嗬,別人那是英雄的果敢,不像自己瞻前顧後,既想占便宜,又想有好名聲。
“厲害啊,這曹操做事如此果決,我若是早就率領荊州軍主力進入關中,也能這樣把陛下接來襄陽吧。”
“隻怕不能。”蒯越當即給士頌潑了冷水:“那曹阿瞞做事曆來如此,雷厲風行,不像我們,畢竟還得顧及武陵學院中各位大儒的看法。”
看蒯越的神色,對曹操十分推崇。
士頌心裏一驚,你們這些人,不會也起了投奔曹操的心思吧。
再掃視營內諸人,不少謀士臉色上,雖有惋惜神色,但似乎也都認可了蒯越的看法,士頌看得出來,這些人都對曹操懷有了好感。
這樣一來,士頌越發的不爽了。
現在的曹操,不過才隻剛剛收複兗州,至於豫州,也是剛剛名義上占領。
而自己呢,占據荊州全境已經兩年有餘,占據荊南更是七八年了,基業深厚。
這時候,自己完全有能力和他曹操一戰。
別的不說,這漢獻帝,是絕不能讓曹操帶走的,既然我不能帶迴襄陽,你曹操也別想帶去許昌。
這漢獻帝,就留在洛陽吧。
打定主意的士頌,立刻派出了使者前往楊奉軍營,聯係楊奉。
自己也集合好軍隊,準備再次殺入關中,爭奪漢獻帝。
隻是這次,對手換成了曹操。
袁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裏,但郭圖卻分析說,或許這是朝廷對他的試探。
這話,倒是讓袁紹猶豫起來。
而田豐本來就反對袁紹殺了臧洪,心中早就為臧洪叫屈,借著這個機會,也勸袁紹放走臧洪。
一來保全袁紹自己的名聲,畢竟臧洪義士之名已成,若是殺了,對自己名聲不利。
第二,還可以借此和朝廷緩和關係。畢竟天子蒙塵時,朝廷招他勤王,他是沒去的。
袁紹本來就是個沒有決斷的個性,圍攻了臧洪大半年,心中的怒氣,也早就消了。
隻要藏洪離開東郡,東郡的地盤,還是他袁紹的,而且他還能得到朝廷的認可,想來想去,怎麽看都是自己白撿便宜,於是便同意了。
而對於東郡太守臧洪而言,這無疑是絕境逢生。
在天子使者的帶領下,臧洪帶著願意追隨自己的部眾,以及謀士陳容一起,走出了東武陽城。
袁紹的河北將士,早就讓出通路。
袁紹帶著顏良文醜,田豐郭圖等人,在路口處等著。
見到臧洪走來,袁紹沒好氣地說道:“子源,既然天子下令,讓我等停戰,我自然不得違背。我自問待你不薄,而你卻要叛我,你我從今而後,恩斷義絕,日後若有機會,疆場再遇,哼哼。”
臧洪也冷笑一聲,說道:“袁公昔年厚待,在這一年的的圍攻之後,還是休要提及的好。臨別之際,洪有一言,送於袁公賬下諸位,某人外寬內忌,用人有疑,諸位珍重。”
“哼,再胡言亂語,你可就出不了東郡了!”袁紹怒吼一聲,天子使者立刻拉著臧洪離開。
袁紹則冷哼著,率軍進駐東武陽城。
進入司隸之後,臧洪滿心以為自己要進入洛陽麵聖,路上卻得到消息,讓他直接南下新城,與征南將軍士頌匯合,以後,他便在荊州牧士頌帳下聽用。
而天子使者,將他帶給荊州軍的使者潘濬之後,居然就離開了隊伍,自己返迴洛陽了。
前番士頌提出條件後,董昭一口應承,帶著楊修和楊夢茹返迴太尉府。
很快,楊家便送來了一封書信,告知無恙。
言語之中,對士頌很是愧疚,最後承諾說,是待他返迴弘農之後,會帶著楊夢茹南下,前往武陵學院一觀。
其實,也就是變相的承諾,保證士頌和他女兒的婚事。
看完這封書信後,士頌也耽誤,率領六百頌衛營離開了洛陽,匯合在穀城的雄武軍,一道南下返迴荊州。
另外,也派出了潘濬率,領一隊人馬往東郡方向而去,路上遇到臧洪,便直接帶來新城,自己會在新城等上數天。
潘濬年少,比士頌年紀還要小一歲,但在荊南,他也是難得的少年奇才,聰慧非常人可比。
見到臧洪之後,知道不用刻意隱瞞,便將士頌告訴他的一切,都講給了臧洪。
讓臧洪知道,救他性命的天子詔令,其實是士頌放棄了麵聖機會,放棄了入駐朝廷中樞的機會,換來的。
而士頌這麽做,完全都隻是尊敬臧洪的義氣。
士為知己者死,有恩必報,藏洪最崇尚的,便是這些信條,何況士頌尊儒之名,仁義之名早就傳遍天下,臧洪當然認為士頌是因為道義,才出手救援自己的,對士頌越發欽佩。
到了新城之後,士頌更是親自迎接,對臧洪說道:“君以崎嶇孤累,不忘故主,誌在王室。謇謇諤諤,繼之以死。君之誌烈,君之厚義,何其壯哉!”
臧洪今年剛剛三十出頭,盔甲破舊,人也很是消瘦,但卻很是激動,聽到士頌的話後,見士頌神情自然,不像矯揉造作,他很是受用。
想到自己的行為天下人雖然表麵稱頌,卻無一人肯為自己出頭,本以為自己必死無疑,結果卻是和自己沒有任何交集的士頌,為自己的義氣所感,出手援助。
臧洪堂堂七尺男兒,這一刻,滿心的委屈化作一聲痛苦,跪在士頌麵前:“公子仁義,天下傳頌,今日藏洪終遇知己,蒙公子不棄,收留洪及舊部,我等日後當效死力,已報厚恩。”
“當效死力,以報厚恩!”臧洪身後,曆史上和他一起赴死的義士陳容,同樣高唿一聲,跪拜在了士頌麵前,追隨臧洪的數百將士,也都跪拜下來。
“諸位快快請起,士頌年幼無知,妄想為民生立命,想為百姓開太平之世。還望諸位與我一道,秉持仁義,攜手共進。”士頌說完,扶起了臧洪。
他心裏樂開了花,乖乖,雖然我沒有得到關二爺,但得到了義士臧洪。還有太史慈,也是這樣賺來的,看來我高舉仁義之旗的做法,雖然對自己有所掣肘,但好處也不少嘛。
剛剛迴到魯陽,毛玠便找到士頌,開口便問:“主公,為何從司隸退兵?我們在魯陽,已經集合了三萬將士,隨時可以開入關中。”
毛玠口中的三萬將士,包括兩萬奮武軍以及一萬南郡郡兵。
且奮武軍諸將也都已到魯陽。
潘璋、太史慈,文聘、霍峻、徐盛,個個都是士頌帳下獨當一麵的大將,若是自己去年進入關中,不僅僅帶上雄武軍,還帶上這支奮武軍,現在的情況,肯定不一樣。
隻是當時自己托大,加上奮武軍成軍時間不長,又顧忌荊州安穩。諸多因素加在一起,導致自己沒有能果斷率領大軍進入關中,士頌現在,是後悔不已。
士頌歎了口氣,將在洛陽發生的情況講給了毛玠聽,毛玠聽後,立刻說道:“若是如此,主公更應該興義兵討賊!”
見士頌不解,毛玠分析道:“如今朝廷之上,外戚董承執掌朝政。若是楊太尉在朝,隻怕董承與楊奉等人的關係,還能勉強維持。”
“如今楊太尉被貶,主公離開關中,董承和楊奉之間,必生齷蹉。李傕郭汜二人,昔日患難與共,親若兄弟,最後都會因權利之爭,大打出手,何況董承楊奉乎?”
“對,對,對。”士頌猛然想起,曆史上就是因為董承楊奉二人不和,互相較勁,才給了曹操率軍前往洛陽的機會。
這個機會與其讓給曹操,不如我士頌來把握。
士頌剛準備下令集合人馬,做好出兵準備的時候,卻又停下了。
他想起了伊籍秘密見董承的時候,當時士頌也表示了願意為董承派係效力,但卻被董承一口迴絕,似乎根本不需要自己的力量,他別有外援。
現在想想,莫不是那時候,董承就已經和曹操勾搭上了吧。
曹操擊敗豫州黃巾軍餘黨的時候,朝廷便拜曹操為建德將軍,士頌忽然間明白了,肯定就是那個時候,董承和曹操之間,暗中達成了什麽協議。
不行,若是再進關中,絕不能犯同樣的錯誤。
士頌下定決心,這次定然要集合足夠的兵力,再入關中。
若是董承楊奉道半個不字,自己便打出“清君側”的旗號,也要滅了他們,把皇帝接迴襄陽。
於是,士頌一麵讓呂岱從南陽郡新兵營中挑選新兵,對雄武軍進行補充,再將臧洪部人馬也都並入雄武軍。
另外,他也下令,將已經集合於襄陽的五萬安遠軍新軍調來魯陽,荊北各地郡兵也都被征來押運糧草。
最後,他寫信劉巴,讓劉巴石韜裴潛三人,從民團中挑選精銳,再建新兵營訓練新兵,畢竟做好準備總是好的。
數日後,和五萬安遠軍,一起到達魯陽的,還有劉巴的一封信。
信中,劉巴告訴士頌,去年以來,荊州各郡發展良好,新法在荊北三郡已經全部頒布,關中新來的流民,也已經適應,招募數萬新軍不是問題。
但劉巴勸諫士頌,關中用兵不可急躁,朝廷中樞畢竟匯聚天下豪傑,不比荊州一隅之地,讓士頌千萬小心。
另外,武陵學院的書生們或許會對“清君側”的旗號發生抵觸,建議士頌還是打著奉太尉楊彪調令的旗號,前往洛陽。
“尊天子而攘四境,奉仁義而納賢才。我等之謀劃,雖是上策,然時也勢也,萬事不可強求。若事有不濟,可保全實力,暫退荊襄,別圖良策。主公性急,切記,切記。”
看完劉巴的信,士頌微微搖頭,心說不是我心急啊,而是由不得我不急。
若是讓獻帝落入曹操手中,讓曹操得以“挾天子以令諸侯”,自己就更麻煩了。
正當士頌整編軍隊,準備重新返迴關中的時候,關中卻發生了巨變。
這天,士廞單人匹馬,趕到魯陽,縱馬闖入士頌軍營。
“吾乃交趾士伯賢,有緊急軍情要見我幼弟,爾等速速讓開!”
“不好!”聽到士廞的聲音,士頌心裏一沉。
本來還在營帳內,和手下文武商議,這次進軍要如何見機行事。
聽到營外的聲音,士頌立刻帶著眾人衝了出來。
見自己那老實的兄長,都敢直衝自己軍營了,而且趕路趕的這麽急,渾身泥巴灰塵,連頭發都淩亂了,士頌越發覺得不妙。
“難道真是擔心什麽來什麽嗎?難道真是說曹操,曹操就來嗎?”士頌眼巴巴地看著士廞,希望他帶來的消息,是別的消息。
可是,士廞一開口,士頌的心就涼了半截。
“幼澤,快快起兵護駕吧,那曹阿瞞,把陛下拐走啦!”
士頌閉上了眼睛,若不是周泰扶著,整個人差點栽倒,還真是怕什麽,來什麽啊。
接著,士廞把士頌離開後的朝局說了出來。
士頌離開後後,大臣楊奉、韓暹、董承等人,內部互相猜忌不和。
議郎董昭認為曹操是天下英雄,與曹操早已有聯係,見楊奉兵馬最強而在朝中卻沒有黨援,便假作曹操手書給楊奉,信中說曹操願為楊奉外援。
說楊奉有兵,曹操有糧,正好互通有無。不用借助荊州的糧草力量,楊奉得信大喜,遂表曹操為鎮東將軍,襲父爵費亭侯。
而後,董承因韓暹、張楊等居功自傲 胡作非為,也在董昭的推薦下,也暗中召曹操入朝,以製韓暹等人。
於是,在士頌會合臧洪一道南下的時候,曹操就起兵向洛陽進發了。
曹操來了,而且沒有聽董承的指令,隻帶兩三萬人馬,而是直接是帶來十萬兗州軍,強行控製了洛陽。
朝廷之中,以董昭為首的不少人都投靠他了,董昭更是直接建議曹操將獻帝遷往許昌。
公元一九六年八月,曹操帶兵入洛陽朝見獻帝,做了三件事。
殺侍中台崇、尚書馮碩等,謂“討有罪”;
封董承、伏完等十三人為列侯,謂“賞有功”;
追賜射聲校尉沮俊,謂“矜死節”,朝廷上下莫不信服。
曹操也沒有忘記董承拜托他的事情,見獻帝之後,便奏韓暹、張楊之罪。韓暹逃奔楊奉,獻帝因韓暹等護送之功,詔令赦免。
麵對實力壓過他們的曹操,董承又想要和白波軍聯合起來。
但是楊奉現在在梁縣駐守,一麵整頓軍備,一麵防著士頌。董承的信使還沒有到楊奉軍中,曹操的青州軍,就在各路勤王諸侯反應過來前,直接突襲了白波軍在洛陽的大營,白波軍大敗。
接著曹操又聯合禁軍統領,漢靈帝時的老將胡廣,架空了國丈董承,拿走了他最後一點點“禁軍”的控製權。逼迫獻帝任命他曹操領司隸校尉、錄尚書事、假節鉞。
在他到洛陽的第幾天,大家夥還沒看明白曹操到底要幹什麽事的時候,曹操就依著董昭的計策,趁其他諸侯不備,遷都許昌,讓皇帝擺脫其他勢力的控製,完全落入他曹操的掌控之中。
聽完士廞的講述,士頌對曹操佩服的五體投地。
奸雄,嗬嗬,別人那是英雄的果敢,不像自己瞻前顧後,既想占便宜,又想有好名聲。
“厲害啊,這曹操做事如此果決,我若是早就率領荊州軍主力進入關中,也能這樣把陛下接來襄陽吧。”
“隻怕不能。”蒯越當即給士頌潑了冷水:“那曹阿瞞做事曆來如此,雷厲風行,不像我們,畢竟還得顧及武陵學院中各位大儒的看法。”
看蒯越的神色,對曹操十分推崇。
士頌心裏一驚,你們這些人,不會也起了投奔曹操的心思吧。
再掃視營內諸人,不少謀士臉色上,雖有惋惜神色,但似乎也都認可了蒯越的看法,士頌看得出來,這些人都對曹操懷有了好感。
這樣一來,士頌越發的不爽了。
現在的曹操,不過才隻剛剛收複兗州,至於豫州,也是剛剛名義上占領。
而自己呢,占據荊州全境已經兩年有餘,占據荊南更是七八年了,基業深厚。
這時候,自己完全有能力和他曹操一戰。
別的不說,這漢獻帝,是絕不能讓曹操帶走的,既然我不能帶迴襄陽,你曹操也別想帶去許昌。
這漢獻帝,就留在洛陽吧。
打定主意的士頌,立刻派出了使者前往楊奉軍營,聯係楊奉。
自己也集合好軍隊,準備再次殺入關中,爭奪漢獻帝。
隻是這次,對手換成了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