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麵的小房間還擺滿了顧父之前在鎮上買的煙花爆竹,準備過年的時候放。
大年三十那天上午,太陽很大,顧母讓兩個小孩趁著暖和去洗澡,自己把家裏的床鋪都換成了喜慶的大紅色。
兩個小孩洗完,一個幫著顧父粘春聯掛燈籠,一個幫著顧母貼窗花掛彩燈,忙的不亦樂乎。
下午兩點的時候,顧家關上門放了鞭炮,四個人圍在桌子三邊,開開心心地吃起年飯。
至於為什麽坐在三邊,是因為程陽非要跟顧承恩坐在一起。
晚上,顧父把掛在鐵院門四周的彩燈點亮,掛在門口的紅燈籠也亮起來,外邊是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和煙花聲。
程陽也迫不及待,拉著顧承恩就去後麵的房間裏抱煙花。
顧父點了一根香,然後用香點了一排煙花,夜空中立刻就炸起五彩斑斕的煙花,在透亮的月色下絢爛綻放。
院子裏彩燈閃閃,紅燈籠掩映,天上月色撩人,煙花璀璨,顧父站在屋簷下,看著在鞦韆架上相擁而坐的兩個孩子。
\"餃子煮好啦,你們快進來吃餃子!\"屋裏的顧母把餃子端到桌子上,喜氣洋洋地喊了一聲。
願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年年月月長相見,歲歲年年長相守。
那是程陽記憶裏最美好的春節,也是顧承恩永生難忘的迴憶。
那時候的他們,單純,卻又無比快樂。
☆、第 6 章
大年初一按理要在村裏有點關係的家裏去拜年,但因為顧家是外來人,在村裏並沒有親戚,除了去村長家拜訪了一下,便早早的迴了家。
剛迴到家,就看到門口站著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穿著一身不新但是體麵的青色長衫,手裏提著兩盒年貨。
顧鴻運走上前,禮貌地朝老人拜了個年,繼而問道:\"您是?\"
老人放下手裏的盒子,盯著程陽看了半天,才轉頭迴答:\"我是宋玉的父親,程陽的外公。\"老人說著,一雙眼窩深陷的眼睛又轉過去,慈愛地看著程陽,眼含熱淚,顫顫巍巍地說道:\"像,真像啊。\"
顧承恩下意識地把程陽往身後拉,顧鴻運先反應過來,拎著地上的東西,連忙開門,請老人進屋坐下。
顧母給老人倒了一杯茶,老人接過,卻一口沒喝,隻是握在手裏,沉默一會,才拖著沙啞蒼老的嗓音,滿臉愧色地朝顧父請求:\"我來,是想把陽陽帶迴去,謝謝你們這段時日照顧他,我現在還能動,手裏頭也有點積蓄,大概也夠把他養大了。\"老人到底心裏有愧,眼裏剛剛收起的淚意漸漸湧上來,他伸出爬滿青筋的,想要去摸程陽的頭,卻被程陽躲開,嘆息一聲放下:\"早些年你媽不聽我的勸阻跟程大慶迴程家村,我心裏是又氣又怨,早些年程大慶在城裏鬧事,我就覺得這人空有一副皮囊,內裏烏糟不堪,但你媽不聽勸,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我沒辦法,隻能由她去。你媽看著軟,但是認死理兒,迴村之後就和我斷了聯繫。\"要不是前些日子一個程家村的媳婦兒在他店裏做新衣,他還不知道自己女兒已經去了三四年。
說到這,老人把收迴的手放在眼角處,揩了揩滿臉的老淚。
\"陽陽不會跟你迴去的,他在這裏過得很好。\"顧承恩很不高興有人來打他家陽陽的主意,他都是好不容易才把陽陽弄到自家來的。
\"小承。\"顧父輕聲嗬斥一聲,顧承恩不情不願地閉了嘴,隻是拿眼睛死死瞪著這個覬覦他家陽陽的老頭。
程陽一直在顧承恩的身後,偶爾會拿眼睛瞅兩眼那個據說是自己外公的老人,始終沉默不語。
最後是顧母出言當下僵持的局麵:\"老爺子,要不這樣,您這突然造訪,我們和孩子也都沒個準備,要不您先在這裏住幾天,正好過年權當走親戚了,讓孩子自己也緩緩,想想清楚,您看行不行?\"
這話說客氣周到,宋老頭哪有拒絕的餘地,答應下來。
宋老頭剛點頭,顧承恩就把程陽拉到樓上去,一進屋就啪的一聲關上門,震耳欲聾。
他看著仍有些出神的程陽,氣憤地質問:\"你想跟他走嗎?\"那雙如墨般的黑色眼睛裏,透著幾分受傷的神色。
程陽這才緩過神,連忙否認:\"不是,我沒有,我不想,我隻想跟承哥哥在一起。\"
他看著顧承恩的眼睛說完,又垂下睫毛,有些黯然:\"我隻是覺得很奇怪,原來還有親人惦記我,那個人就是我外公嗎?我媽媽的爸爸?我媽媽長得像他嗎?我像我媽媽嗎?我聽人說我媽媽長得可好看了,承哥哥記得她長什麽樣子嗎?\"
程陽小聲呢喃,思念,委屈,難過,欣喜……這些情緒突然一同湧到這個不滿七歲的孩子身上,他再也承受不住,睫毛染上水汽,豆大的淚珠從他的眼睛裏落下,啪嗒啪嗒地滴在地上。
顧承恩見他哭,一下子就慌了神,哪裏還顧得上生氣,趕緊把麵前哭的委委屈屈的瓷娃娃摟進懷裏,連聲安慰:\"宋姨長得很好看,你很像她,眼睛最像,很大很好看,像杏仁兒一樣。\"
程陽嗚嗚哭了好久才停下,紅通通地鼻頭被鼻涕堵得難受,隻好從顧承恩懷裏出來,瞪著一雙濕潤的大眼睛,可憐巴巴地看著他。
</br>
大年三十那天上午,太陽很大,顧母讓兩個小孩趁著暖和去洗澡,自己把家裏的床鋪都換成了喜慶的大紅色。
兩個小孩洗完,一個幫著顧父粘春聯掛燈籠,一個幫著顧母貼窗花掛彩燈,忙的不亦樂乎。
下午兩點的時候,顧家關上門放了鞭炮,四個人圍在桌子三邊,開開心心地吃起年飯。
至於為什麽坐在三邊,是因為程陽非要跟顧承恩坐在一起。
晚上,顧父把掛在鐵院門四周的彩燈點亮,掛在門口的紅燈籠也亮起來,外邊是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和煙花聲。
程陽也迫不及待,拉著顧承恩就去後麵的房間裏抱煙花。
顧父點了一根香,然後用香點了一排煙花,夜空中立刻就炸起五彩斑斕的煙花,在透亮的月色下絢爛綻放。
院子裏彩燈閃閃,紅燈籠掩映,天上月色撩人,煙花璀璨,顧父站在屋簷下,看著在鞦韆架上相擁而坐的兩個孩子。
\"餃子煮好啦,你們快進來吃餃子!\"屋裏的顧母把餃子端到桌子上,喜氣洋洋地喊了一聲。
願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年年月月長相見,歲歲年年長相守。
那是程陽記憶裏最美好的春節,也是顧承恩永生難忘的迴憶。
那時候的他們,單純,卻又無比快樂。
☆、第 6 章
大年初一按理要在村裏有點關係的家裏去拜年,但因為顧家是外來人,在村裏並沒有親戚,除了去村長家拜訪了一下,便早早的迴了家。
剛迴到家,就看到門口站著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穿著一身不新但是體麵的青色長衫,手裏提著兩盒年貨。
顧鴻運走上前,禮貌地朝老人拜了個年,繼而問道:\"您是?\"
老人放下手裏的盒子,盯著程陽看了半天,才轉頭迴答:\"我是宋玉的父親,程陽的外公。\"老人說著,一雙眼窩深陷的眼睛又轉過去,慈愛地看著程陽,眼含熱淚,顫顫巍巍地說道:\"像,真像啊。\"
顧承恩下意識地把程陽往身後拉,顧鴻運先反應過來,拎著地上的東西,連忙開門,請老人進屋坐下。
顧母給老人倒了一杯茶,老人接過,卻一口沒喝,隻是握在手裏,沉默一會,才拖著沙啞蒼老的嗓音,滿臉愧色地朝顧父請求:\"我來,是想把陽陽帶迴去,謝謝你們這段時日照顧他,我現在還能動,手裏頭也有點積蓄,大概也夠把他養大了。\"老人到底心裏有愧,眼裏剛剛收起的淚意漸漸湧上來,他伸出爬滿青筋的,想要去摸程陽的頭,卻被程陽躲開,嘆息一聲放下:\"早些年你媽不聽我的勸阻跟程大慶迴程家村,我心裏是又氣又怨,早些年程大慶在城裏鬧事,我就覺得這人空有一副皮囊,內裏烏糟不堪,但你媽不聽勸,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我沒辦法,隻能由她去。你媽看著軟,但是認死理兒,迴村之後就和我斷了聯繫。\"要不是前些日子一個程家村的媳婦兒在他店裏做新衣,他還不知道自己女兒已經去了三四年。
說到這,老人把收迴的手放在眼角處,揩了揩滿臉的老淚。
\"陽陽不會跟你迴去的,他在這裏過得很好。\"顧承恩很不高興有人來打他家陽陽的主意,他都是好不容易才把陽陽弄到自家來的。
\"小承。\"顧父輕聲嗬斥一聲,顧承恩不情不願地閉了嘴,隻是拿眼睛死死瞪著這個覬覦他家陽陽的老頭。
程陽一直在顧承恩的身後,偶爾會拿眼睛瞅兩眼那個據說是自己外公的老人,始終沉默不語。
最後是顧母出言當下僵持的局麵:\"老爺子,要不這樣,您這突然造訪,我們和孩子也都沒個準備,要不您先在這裏住幾天,正好過年權當走親戚了,讓孩子自己也緩緩,想想清楚,您看行不行?\"
這話說客氣周到,宋老頭哪有拒絕的餘地,答應下來。
宋老頭剛點頭,顧承恩就把程陽拉到樓上去,一進屋就啪的一聲關上門,震耳欲聾。
他看著仍有些出神的程陽,氣憤地質問:\"你想跟他走嗎?\"那雙如墨般的黑色眼睛裏,透著幾分受傷的神色。
程陽這才緩過神,連忙否認:\"不是,我沒有,我不想,我隻想跟承哥哥在一起。\"
他看著顧承恩的眼睛說完,又垂下睫毛,有些黯然:\"我隻是覺得很奇怪,原來還有親人惦記我,那個人就是我外公嗎?我媽媽的爸爸?我媽媽長得像他嗎?我像我媽媽嗎?我聽人說我媽媽長得可好看了,承哥哥記得她長什麽樣子嗎?\"
程陽小聲呢喃,思念,委屈,難過,欣喜……這些情緒突然一同湧到這個不滿七歲的孩子身上,他再也承受不住,睫毛染上水汽,豆大的淚珠從他的眼睛裏落下,啪嗒啪嗒地滴在地上。
顧承恩見他哭,一下子就慌了神,哪裏還顧得上生氣,趕緊把麵前哭的委委屈屈的瓷娃娃摟進懷裏,連聲安慰:\"宋姨長得很好看,你很像她,眼睛最像,很大很好看,像杏仁兒一樣。\"
程陽嗚嗚哭了好久才停下,紅通通地鼻頭被鼻涕堵得難受,隻好從顧承恩懷裏出來,瞪著一雙濕潤的大眼睛,可憐巴巴地看著他。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