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獨闖困龍山,大慶火神軍
武俠:天生神功,女俠且慢 作者:台風校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妙妙道:“師兄,莫非你要獨闖?”聞雲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不遇到便罷,既然遇到,怎可視之不理?”
王快刀拱手道:“公子為人,王某佩服。”張妙妙道:“也好,我與你同去。”聞雲道:“妙妙,你留守附近,待增援趕到,再去對接罷!隻身獨闖非你強項。”張妙妙也覺有理,再不強求。
聞雲告別二人,隻身離去。張妙妙、王快刀護送田為衷迴城,尋一客棧安頓。再請來郎中日日照看。隻每遇閑時,便不住朝西南望去。對困龍山脈一時甚是擔憂。與日俱增。
……
聞雲隻身獨闖,快步行三四時辰,潛出大乾邊境,既臨困龍山脈。得見此處山脈,山高數萬丈,植被茂密豐盛。聞雲自幼飽讀詩書,知曉此處地勢,群山林立,乃為困龍之勢。易入不易出,頓想:“雲前輩等人受困此地,隻怕兇多吉少。倘若是尋常山脈,憑借眾天官合力,縱使火神軍強勇,想盡數生擒,定也千難萬難。偏偏是困龍山脈,可想…對方來勢洶洶,早有規劃,此行更是兇煞!”不住臨陣猶豫。
將心一定,擬定計策,將解毒玉瓶藏自懷中,貓身閃入叢林。其身法甚是精妙,行路無音,隱蔽神異,有時竟與周遭草木植被融作一體。若論輕功,聞雲實不如賀婉君飄逸出塵。但聞雲天資聰穎,武學一道自有感悟。天生辨武之心,武學扼要,常能一眼抓拿。與門中強手交流,縱使修為較弱、武技較淺…也常能一招製敵,委實精妙難言。此一步法,乃為“踏草無痕步”,算做末流身法輕功,然聞雲習至深處,領悟奧義“藏木於林”,運步自林間疾行,借助草木遮眼身形,叫人極難覺察。又因入竅元一境,內外天地互感,原本基礎再添神異。自當行無蹤,去無影。聞雲敢覽此重任,便是在想:“這踏草無痕步雖非多精妙。但藏自暗中,足以避開耳目,至少自保無礙。”
朝裏行七八裏,不見有人,心中稍定。
困龍山脈荊棘叢生,毒氣沼澤甚多,且有不為人知之奇獸。聞雲萬分小心,不敢“恃功而驕”,反遇獸便避,遇人便閃。絕不多生事端。密林深處,本尋人甚難。索幸流雲宗有一絕技,名“聞蹤辨跡”,可從細微行蹤,辨察行走痕跡。追兇拿賊,千裏尋人,無往不利。
如此行之一日。聞雲忽然停步,盤坐調息,半刻鍾後有繼趕路。已大至擬定方向,心想:“若我不曾猜錯,雲前輩、魔教子弟、乃至火神軍,全匯聚於西南一帶。火神軍步步緊逼,將雲前輩等人逼至角落,再一舉擒拿。我加緊些腳程,尚有機會迴旋。”既朝西南行去。
行四五十裏,忽見路上血跡甚多,沾之樹葉、枝頭、雜草上。循跡行百餘步,頓見百餘具屍首。橫七豎八,觀其衣物,有捕首、魔徒、雜兵…聞雲心道:“此地定起大戰,且頗為慘烈,這次劫難,死傷慘重,絕非兒戲。我初入江湖,正需這等機會曆練。”心中既悲且喜,又怕又興奮,心底感受實難言說。聞雲離去,忽腳下磕絆到一物,掀開一看,是具身材高大的死屍,形狀甚奇,並無外傷,心口處有一輕微掌痕。聞雲道:“出手之人幹脆利落,一掌印在心口,一擊斃命,此山脈中,怕高手不少。”但見死屍身無衣物,通體裸露,不禁暗覺奇怪。但並未深想,循蹤再度追去。
之後行程,人為痕跡愈來愈多。
忽見遠處有三位赤衣人,皆身穿赤甲,手持長矛,身材高大筆挺,眼神精銳,巡視四處。聞雲暗道:“此為火神軍!”見得赤衣人胸前,掛有一護心銅鏡,其上有火焰燃燒紋路。大慶火神軍威名赫赫,百戰百捷,聞雲多少有所耳聞,不願生事。
他繞開過三人,更朝前去。不知覺中已是入夜,相繼又遇數位火神軍兵士,心中驚訝連連:“好個火神軍,精氣神無可挑剔。如此軍隊,若上戰場,定當所向披靡,難怪能將眾天官逼入絕境!”
聞雲行有一日半,忽聽“叮咚叮咚”泉響,頓覺口渴,觀之四下無人,既去飲用泉水。連喝三口,頓覺疲憊消去大半。聞雲暗道:“我卻也經驗不足,一腔熱血,直入林中,無水無糧,隻得就地解決。平添了好多麻煩。”又想:“此行雖是危險,但如若真成,我力挽狂瀾,名聲自不多說。婉君定對我刮目相看。”想起那絕世佳人,心中一陣歡喜,數日苦楚,全覺值得。
沿溪行八九裏,聞雲見右首方向,百餘丈遠處,有火光閃爍,似是火神軍大營。有大帳,四周兵卒巡視,戒備森嚴。
聞雲便想:“這段流星生性謹慎,但歲數與我相差無幾…倘若孤身一人,我或可嚐試將其擊殺,但耽務之急,還是先行趕路罷!”繞路而行。
忽聽一陣破風聲。聞雲將身一側,見一根長箭釘在地裏,入地三寸,餘力未消,箭尾處劇烈顫抖。一身穿赤盔,手持赤弓者,從軍營大帳行出,朝聞雲望來,喝道:“何方宵小,夜闖火神軍!”此人乃火神軍右衛,名號:赤十三。
赤十三從身後撚出一根長箭,搭自弓弦上,箭尖處附上一抹黑光,手指一鬆,“咻”一聲疾嘯,那飛箭悍然射出。
林中植被甚多,四五步便一棵大樹,加之枝葉茂密。尋常弓士,定覺束手束腳,一籌莫展,但這一箭大不相同。穿樹破石,勢不可擋。兩方隻相距百餘丈,幾乎瞬息而至。
聞雲暗暗驚駭,但自赤十三搭弓之時,便已有動作,閃身遁至巨石後。聽得“砰”一悶響,巨石四分五裂。弓箭去勢仍是不減。聞雲心中喝彩:“好霸道一箭!”,腳尖側點,朝右側急閃。他反應迅捷,本已破除危機。怎料飛箭箭頭忽是調轉,竟也朝右側追來。血肉之軀,速度怎能與飛箭相比。聞雲躲得其一,卻難躲其二。飛箭已至身前,距離不到十丈。
聞雲自知危矣,與人對拚他能抓人破綻,妙招層出。可箭是死物,絕無破綻可言。聞雲高深武學精通不少。但此時此景,卻僅一招能派上用處。毫不猶豫雙掌前伸,連出十八掌,每一掌拍出,均有薄薄白霧透散而出。恍似一張盾牌。此為“流雲盾手”,可攻可防,已是三流掌法,隻飛箭太快,力道甚強,直接穿盾而過,射在聞雲胸口。
聽得“哐當”一聲,飛箭落自地上。聞雲並無大礙,反借勢急奔,瞬息拉開百丈距離。原是飛箭射穿堅石、樹木,已泄兩成力道。方才聞雲的流雲盾手,打出的淡淡白霧,看似柔弱無力,卻泄之八九有餘。飛箭射在身上,十成力道不足一成。加之聞雲胸口藏甲,故而化險為夷。
聞雲見行蹤暴露,再不隱藏,施展“流雲萬叢步”,速度快至數倍不止,身影更為飄忽。赤十三再搭一箭,鬆手射去。途中一箭分化為三,聞雲早有準備,迴手探拿,施展巧力撥轉箭頭。再次化解。
赤十三輕“咦”一聲,見聞雲已無蹤跡,便收弓收箭。段流星行出軍營大帳,問道:“何許人也,竟躲得過你的箭。”赤十三道:“流雲宗的人,本想偷偷潛入,但被我發現。我見其年紀輕輕,小瞧了他,不料連出三箭,均被躲去。”
段流星道:“哦?”赤十三道:“他年紀與你相仿,又屬流雲宗,隻怕便是那聞雲公子了。”段流星笑道:“同輩啊,我倒想與他交手一二。”
赤十三道:“少主,此人夜潛軍營,有甚打算?”段流星道:“無妨,他不自量力,我等便多抓一人。明日行進五十裏。如此三日,我且看他們何處遁逃。”赤十三道:“是!”
……
聞雲脫離危險,渾身冷汗,方才生死間已走一遭。其時天漸亮起,聞雲不覺放鬆,反混身緊繃:“火神軍每日朝西南聚攏,圍堵之勢愈發嚴密。我需快些將解藥送去,到時眾人合力,一齊朝一處攻殺,方可搏得一條生路。”片刻耽擱不得,朝西南深入。
忽聽一聲叫喊:“聞雲公子!怎是你,你怎來啦!”一男子抬手招唿。聞雲大喜,此人乃六品天官劉蹤。昔日流雲宗大宴,聞雲曾與此人有一麵之緣,是故互相認得。聞雲道:“我為你等送來解藥,快帶我去!”來不及解釋。劉蹤聽得“解藥”二字,喜道:“聞雲公子!你幫大忙啦,你扶著我,我指引方向!”
原來劉蹤腿足酸軟,修為難用,冒險外出探查。聞雲右手夾住劉蹤,提氣疾馳,根據指引,跨越一座山脈,路過一條大江,再登上一座大山,在一半山腰處,見得眾天官等人。
雲清嵐、幸無雙、宋鐵血…等人皆在。劉蹤喜道:“諸位,聞雲公子帶來解藥啦!”
王快刀拱手道:“公子為人,王某佩服。”張妙妙道:“也好,我與你同去。”聞雲道:“妙妙,你留守附近,待增援趕到,再去對接罷!隻身獨闖非你強項。”張妙妙也覺有理,再不強求。
聞雲告別二人,隻身離去。張妙妙、王快刀護送田為衷迴城,尋一客棧安頓。再請來郎中日日照看。隻每遇閑時,便不住朝西南望去。對困龍山脈一時甚是擔憂。與日俱增。
……
聞雲隻身獨闖,快步行三四時辰,潛出大乾邊境,既臨困龍山脈。得見此處山脈,山高數萬丈,植被茂密豐盛。聞雲自幼飽讀詩書,知曉此處地勢,群山林立,乃為困龍之勢。易入不易出,頓想:“雲前輩等人受困此地,隻怕兇多吉少。倘若是尋常山脈,憑借眾天官合力,縱使火神軍強勇,想盡數生擒,定也千難萬難。偏偏是困龍山脈,可想…對方來勢洶洶,早有規劃,此行更是兇煞!”不住臨陣猶豫。
將心一定,擬定計策,將解毒玉瓶藏自懷中,貓身閃入叢林。其身法甚是精妙,行路無音,隱蔽神異,有時竟與周遭草木植被融作一體。若論輕功,聞雲實不如賀婉君飄逸出塵。但聞雲天資聰穎,武學一道自有感悟。天生辨武之心,武學扼要,常能一眼抓拿。與門中強手交流,縱使修為較弱、武技較淺…也常能一招製敵,委實精妙難言。此一步法,乃為“踏草無痕步”,算做末流身法輕功,然聞雲習至深處,領悟奧義“藏木於林”,運步自林間疾行,借助草木遮眼身形,叫人極難覺察。又因入竅元一境,內外天地互感,原本基礎再添神異。自當行無蹤,去無影。聞雲敢覽此重任,便是在想:“這踏草無痕步雖非多精妙。但藏自暗中,足以避開耳目,至少自保無礙。”
朝裏行七八裏,不見有人,心中稍定。
困龍山脈荊棘叢生,毒氣沼澤甚多,且有不為人知之奇獸。聞雲萬分小心,不敢“恃功而驕”,反遇獸便避,遇人便閃。絕不多生事端。密林深處,本尋人甚難。索幸流雲宗有一絕技,名“聞蹤辨跡”,可從細微行蹤,辨察行走痕跡。追兇拿賊,千裏尋人,無往不利。
如此行之一日。聞雲忽然停步,盤坐調息,半刻鍾後有繼趕路。已大至擬定方向,心想:“若我不曾猜錯,雲前輩、魔教子弟、乃至火神軍,全匯聚於西南一帶。火神軍步步緊逼,將雲前輩等人逼至角落,再一舉擒拿。我加緊些腳程,尚有機會迴旋。”既朝西南行去。
行四五十裏,忽見路上血跡甚多,沾之樹葉、枝頭、雜草上。循跡行百餘步,頓見百餘具屍首。橫七豎八,觀其衣物,有捕首、魔徒、雜兵…聞雲心道:“此地定起大戰,且頗為慘烈,這次劫難,死傷慘重,絕非兒戲。我初入江湖,正需這等機會曆練。”心中既悲且喜,又怕又興奮,心底感受實難言說。聞雲離去,忽腳下磕絆到一物,掀開一看,是具身材高大的死屍,形狀甚奇,並無外傷,心口處有一輕微掌痕。聞雲道:“出手之人幹脆利落,一掌印在心口,一擊斃命,此山脈中,怕高手不少。”但見死屍身無衣物,通體裸露,不禁暗覺奇怪。但並未深想,循蹤再度追去。
之後行程,人為痕跡愈來愈多。
忽見遠處有三位赤衣人,皆身穿赤甲,手持長矛,身材高大筆挺,眼神精銳,巡視四處。聞雲暗道:“此為火神軍!”見得赤衣人胸前,掛有一護心銅鏡,其上有火焰燃燒紋路。大慶火神軍威名赫赫,百戰百捷,聞雲多少有所耳聞,不願生事。
他繞開過三人,更朝前去。不知覺中已是入夜,相繼又遇數位火神軍兵士,心中驚訝連連:“好個火神軍,精氣神無可挑剔。如此軍隊,若上戰場,定當所向披靡,難怪能將眾天官逼入絕境!”
聞雲行有一日半,忽聽“叮咚叮咚”泉響,頓覺口渴,觀之四下無人,既去飲用泉水。連喝三口,頓覺疲憊消去大半。聞雲暗道:“我卻也經驗不足,一腔熱血,直入林中,無水無糧,隻得就地解決。平添了好多麻煩。”又想:“此行雖是危險,但如若真成,我力挽狂瀾,名聲自不多說。婉君定對我刮目相看。”想起那絕世佳人,心中一陣歡喜,數日苦楚,全覺值得。
沿溪行八九裏,聞雲見右首方向,百餘丈遠處,有火光閃爍,似是火神軍大營。有大帳,四周兵卒巡視,戒備森嚴。
聞雲便想:“這段流星生性謹慎,但歲數與我相差無幾…倘若孤身一人,我或可嚐試將其擊殺,但耽務之急,還是先行趕路罷!”繞路而行。
忽聽一陣破風聲。聞雲將身一側,見一根長箭釘在地裏,入地三寸,餘力未消,箭尾處劇烈顫抖。一身穿赤盔,手持赤弓者,從軍營大帳行出,朝聞雲望來,喝道:“何方宵小,夜闖火神軍!”此人乃火神軍右衛,名號:赤十三。
赤十三從身後撚出一根長箭,搭自弓弦上,箭尖處附上一抹黑光,手指一鬆,“咻”一聲疾嘯,那飛箭悍然射出。
林中植被甚多,四五步便一棵大樹,加之枝葉茂密。尋常弓士,定覺束手束腳,一籌莫展,但這一箭大不相同。穿樹破石,勢不可擋。兩方隻相距百餘丈,幾乎瞬息而至。
聞雲暗暗驚駭,但自赤十三搭弓之時,便已有動作,閃身遁至巨石後。聽得“砰”一悶響,巨石四分五裂。弓箭去勢仍是不減。聞雲心中喝彩:“好霸道一箭!”,腳尖側點,朝右側急閃。他反應迅捷,本已破除危機。怎料飛箭箭頭忽是調轉,竟也朝右側追來。血肉之軀,速度怎能與飛箭相比。聞雲躲得其一,卻難躲其二。飛箭已至身前,距離不到十丈。
聞雲自知危矣,與人對拚他能抓人破綻,妙招層出。可箭是死物,絕無破綻可言。聞雲高深武學精通不少。但此時此景,卻僅一招能派上用處。毫不猶豫雙掌前伸,連出十八掌,每一掌拍出,均有薄薄白霧透散而出。恍似一張盾牌。此為“流雲盾手”,可攻可防,已是三流掌法,隻飛箭太快,力道甚強,直接穿盾而過,射在聞雲胸口。
聽得“哐當”一聲,飛箭落自地上。聞雲並無大礙,反借勢急奔,瞬息拉開百丈距離。原是飛箭射穿堅石、樹木,已泄兩成力道。方才聞雲的流雲盾手,打出的淡淡白霧,看似柔弱無力,卻泄之八九有餘。飛箭射在身上,十成力道不足一成。加之聞雲胸口藏甲,故而化險為夷。
聞雲見行蹤暴露,再不隱藏,施展“流雲萬叢步”,速度快至數倍不止,身影更為飄忽。赤十三再搭一箭,鬆手射去。途中一箭分化為三,聞雲早有準備,迴手探拿,施展巧力撥轉箭頭。再次化解。
赤十三輕“咦”一聲,見聞雲已無蹤跡,便收弓收箭。段流星行出軍營大帳,問道:“何許人也,竟躲得過你的箭。”赤十三道:“流雲宗的人,本想偷偷潛入,但被我發現。我見其年紀輕輕,小瞧了他,不料連出三箭,均被躲去。”
段流星道:“哦?”赤十三道:“他年紀與你相仿,又屬流雲宗,隻怕便是那聞雲公子了。”段流星笑道:“同輩啊,我倒想與他交手一二。”
赤十三道:“少主,此人夜潛軍營,有甚打算?”段流星道:“無妨,他不自量力,我等便多抓一人。明日行進五十裏。如此三日,我且看他們何處遁逃。”赤十三道:“是!”
……
聞雲脫離危險,渾身冷汗,方才生死間已走一遭。其時天漸亮起,聞雲不覺放鬆,反混身緊繃:“火神軍每日朝西南聚攏,圍堵之勢愈發嚴密。我需快些將解藥送去,到時眾人合力,一齊朝一處攻殺,方可搏得一條生路。”片刻耽擱不得,朝西南深入。
忽聽一聲叫喊:“聞雲公子!怎是你,你怎來啦!”一男子抬手招唿。聞雲大喜,此人乃六品天官劉蹤。昔日流雲宗大宴,聞雲曾與此人有一麵之緣,是故互相認得。聞雲道:“我為你等送來解藥,快帶我去!”來不及解釋。劉蹤聽得“解藥”二字,喜道:“聞雲公子!你幫大忙啦,你扶著我,我指引方向!”
原來劉蹤腿足酸軟,修為難用,冒險外出探查。聞雲右手夾住劉蹤,提氣疾馳,根據指引,跨越一座山脈,路過一條大江,再登上一座大山,在一半山腰處,見得眾天官等人。
雲清嵐、幸無雙、宋鐵血…等人皆在。劉蹤喜道:“諸位,聞雲公子帶來解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