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襲擊者的目標是沈延與沈玉卿父子,可穆淳早就讓輕璿安排人手保護沈家父子,所以襲擊者並沒有得逞。對方不得逞的事情青門人見多了,可把人抓住的事,他們還是第一次經曆。


    輕璿得知襲擊者被活捉了,還有一瞬間的不敢確信。


    “這次的人不是太子派來的,是祖衡堯自己找的殺手,他似乎並沒有養過什麽死士,也顯然沒有想到沈府會有人護衛,於是失了算。”方湛替她分析。


    輕璿笑了笑道:“是了,要不你換套蒙麵黑衣,親自走一趟,幫我審問審問這個不是死士的殺手?”


    方湛哼了一聲,邊往外走邊說:“知道啦,你如今是名人了嘛,這種偷偷摸摸的事,當然要由我們來啦!”


    輕璿立在原地傻笑。


    事情很快查清楚,次日穆淳進宮稟告了祖衡堯派人刺殺沈延父子一事,皇帝震怒。穆淳安撫過皇帝,又迴稟了對祖衡堯貪汙案件的調查結果。


    查案人員從祖衡堯府中暗庫及京郊別莊,共搜出黃金將近兩百萬兩,白銀兩百餘萬兩,以及珍寶二十餘箱。


    祖衡堯曾在青州任布政使,在那裏籠絡了盤根錯節的複雜勢力。如今青州的布政使、都指揮使,甚至負責觀察考核的按察使都是他的錢袋子,而祖衡堯則憑藉右都禦史的身份為他們說好話,行使了不少便利。


    或許,他的財路這麽順,跟他抱緊了太子的大腿有關係,可這話穆淳沒跟皇帝說。


    皇帝沉默良久,才緩緩道:“這種中飽私囊的人,留著不就等於養隻蛀蟲讓它來蛀空我大炎?一會兒我會宣刑部,將祖衡堯斬首示眾,至於他招供的那些人,你繼續查。”


    他頓了一會兒,道:“不要株連太廣,祖衡堯一個右都禦史,也沒有那麽大本事,讓一個青州的人都給他當送財童子。也不要姑且,若是當真不嚴重的,給個教訓便是。”


    穆淳頷首應下,麵色嚴肅。


    皇帝換了一副和藹語氣:“除了青州,其他州沒有嗎?”


    “迴父皇,沒有。”


    “哦,那麽,京中還有沒有與他合謀之人?”


    “沒有。”穆淳麵色平靜。


    皇帝微微嘆了口氣,仿佛是鬆弛了下來,卻又帶著一絲失落。


    “父皇。”穆淳低聲喚。


    “哦,”皇帝迴神,“還有事麽?”


    穆淳神色凝重地跪下,叩首:“兒臣有罪,有一事,兒臣一直隱瞞著父皇。”


    皇帝眉心一跳:“什麽事?”


    穆淳直起身,滿臉的惶恐:“兒臣在蜀地時,曾與當地的江湖幫派青門有交情。”


    “青門?”皇帝疑惑的臉上帶著一絲愕然。


    “當年,兒臣蒙父皇信任,封了蜀王,心中激動無比,想要盡兒臣最大的力量,將蜀地治理得好一些,雖然離父皇千山萬水,也算是為君分憂了。


    那時蜀地的百姓也十分信任兒臣,甚至經常給兒臣送些蔬菜瓜果等物,久而久之,當地的幫派青門也對兒臣起了結交之意——江湖人性子直,又憨厚,不過是見兒臣做了幾件好事,便來兒臣府上拜訪。兒臣此前早就聽說過,青門人從不參與朝政,與當地百姓的關係也極好,於是也陸續結交了一些幫中英雄。


    後來,兒臣來了京中,一些青門兄弟也不顧兒臣勸阻跟了來,說是京中局勢複雜,防人之心不可無,說要留在兒臣身邊保護……兒臣……兒臣也不好拒絕……”


    他十分為難地看著皇帝,一副做錯了事等著被責罰的表情。


    皇帝哈哈大笑:“這有什麽?”


    他見穆淳一臉錯愕,隨意道:“你父皇當年還是皇子時,還養了不少死士呢!”


    看著兒子漸漸露出喜色的臉,皇帝搖頭道:“小東西,你現在束手束腳,將來……”


    他頓住不說了。


    “那,你跟父皇說說這個青門,迴頭朕也跟你宜母妃說說去……”


    “好的,父皇,這江湖人啊……”


    那一日,父子倆聊了許久,連查青州官員的事情被耽擱,皇帝也渾然不介意,穆淳在宮中用過午飯,又去了趟坤玉宮,皇後問及他有沒有輕璿的線索,他隻能搖頭說暫時還沒有,然後眼看著一抹失落劃過皇後的雙眼,又被掩藏在那溫柔和煦的微笑裏。


    事情進展得算是順利,青州貪汙嚴重的官員被一個個拔除,沈延高興得在書房中獨自流了一場淚,可就連沈玉卿,也絲毫沒有將此案的順利了結與輕璿聯繫到一起。


    畢竟殷九流隻是個浪跡於街頭酒肆茶館的風流小公子,除了有一個身為蜀王幕僚的朋友,他本人與蜀王府沒有任何關係。


    沈延帶著沈玉卿去蜀王府拜謝了穆淳,一是為了穆淳親自辦理祖衡堯一案,二是為了穆淳保護了他們父子二人的性命。


    “我做好了被人記仇的準備,卻沒有想到,他會直接來要我的命。”沈延嘆息不已。


    穆淳見他眼中並無懼色,不由得心生欣賞,他朗然道:“被人記仇並不可怕,因為那鬼長在別人心裏,就怕自己的心中有了鬼,心鬼是難以祛除的。”


    沈延笑了,再次帶著沈玉卿跪下:“多謝王爺賜教,沈延將永生不忘。”


    十日後,聖旨下達,右都禦史之位空缺,由豫州布政使沈延升任右都禦史之職。


    自此,左、右都禦史分別是嶽謙與沈延,兩人一柔一剛,一弱一強,沈延的到來給整個都察院注入了新的氣象。


    自穆淳進京起,朝局便在不斷改變。輕璿知道,若沒有皇帝支持,這一切都是無法完成的。不知是皇帝對穆淳一直都存有歉意,還是穆淳歸來後成功獲得了皇帝的憐愛和信任,似乎隻要穆淳一直保持恭敬的態度,又適時地見好就收,皇帝便會將他想要的慢慢給他。


    可太子、阮貴妃、薊崇、賈奉之等人還在明裏暗裏活動著,欲置穆淳於死地。奪嫡這條路,一旦踏上了便是不能迴頭的,要麽成功,要麽身死。


    這一日,輕璿與左辛在茶館中對坐品茗,感覺到背後投來幾道視線,她迴過頭,見是沈玉卿,還有另外兩人,都是衣著華貴的公子,年紀很輕。最小的那一位正瞪大眼看著她和左辛,另一個興許與她差不多大,神情沉穩些,滿眼清淡迷離不知在想什麽。隨奚雲他們飛簷走壁幾個月,京城許多名人她都認識,這兩人也不例外,隻是從沒正麵相逢過。她沖沈玉卿打招唿,沈玉卿站起身笑著朝這邊走來。


    他來到輕璿身邊,沖左辛笑了笑,端端正正行了個初見的禮。


    那個小公子跟在沈玉卿身後,待他行過禮,走到左辛身邊親熱地喚:“左辛哥哥。”


    左辛含笑點頭:“世子似乎又長高了。”


    “才幾日不見,哪裏就長高了?”小公子轉過頭來,滿麵笑容看著輕璿,“你就是殷公子吧,太好了,終於有機會結識你,先前在酒樓遇到你,很想跟你說話的,可你身邊的人太多了。”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泰元年紀/望京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犀並收藏泰元年紀/望京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