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外院中的淡淡菊花香隨微風飄進,在明亮的殿中坐久了,有些恍惚的不真實。
穆淳飲了一口花茶,將茶盞擱下,望著皇後道:“母後不用說這些話來試探,兒臣的身世兒臣自己心裏有數。”
皇後一驚,卻又不甚確定他話中意思。
“淳兒是指什麽?”
穆淳嘆了口氣,入宮數月,他早已知曉眼前的女子與他同樣是身不由己。這些年來,她比他還要痛苦,他至少可以縱橫沙場、治理番邦,而她,隻能在這幽寂的深宮中獨自煎熬。
穆淳上前幾步,在離皇後很近的地方跪下,仰頭注視著她:“兒臣知道,自己是母後親出,也知道當初因父皇的誤會,導致兒臣不能承歡母後膝下,都是兒臣不好,非要偷跑出京這麽多年,惹得母後擔心。”
皇後一震,手中的珠串滑落在地,她豁然站起,直直盯著穆淳:“什麽?你說什麽……你知道?”
穆淳看著她不語,眼中隱有淚光。
皇後呆立著,良久才身子一軟跌坐在椅子上,穆淳連忙上前扶住她,皇後的眼角落下淚來:“你早知道了……那你是否會怪母後,是否會恨母後?”
穆淳的手一顫,指尖滑過深藍色對襟衫廣袖上的金鳳紋,細微的觸感傳入心中,激起一陣酸澀,他咬緊牙,將手握得更緊:“兒臣不怨母後,這不是母後的錯,母後受的苦,不比兒臣少。”
皇後定定看著他,用了很長時間來穩定心神,眼淚卻止不住地流下來。
作者有話要說: 又晚啦又晚啦……
☆、第63章
“你是何時知道的?”
“離京之前。”穆淳坦然道,“那時覺得,終於明白父皇為什麽要讓兒臣離宮了,可兒臣還是害怕,害怕自己不知哪天就會被除掉,所以逃離了京城。兒臣那時就知道,母後是在乎兒臣的,母後想將兒臣接來身邊,可父皇不同意。
離京後兒臣又想,這樣也好,若是兒臣在京中,母後也要為兒臣牽腸掛肚、時時擔憂。兒臣離了京,至少能保住性命,母後知道兒臣得了自由,或許也會寬慰。”
穆淳低低嘆息:“可兒臣還是錯了。”
皇後笑了起來,迴宮後,穆淳第一次見她笑得這樣好看,明亮的臉龐如衝破烏雲的新月,笑容如夏日山澗的甘霖,連著他心中多年的鬱結也沖淡了。
是啊,不論過程如何,此刻母子團圓,不就是最好的麽?
皇後的笑意忽然變淡,皺著眉問:“你即知道,那你此次迴京對你父皇……”
她思慮了一瞬,“你恨他嗎?”
“會有恨,”穆淳垂下眼,“可又不是完全徹骨的恨,畢竟是父子。”
他抬眼握住皇後雙手:“母後,我隻想奪迴本該屬於你我的一切。”
“……也想讓大炎的百姓重新過上好日子。”
“淳兒……”
“母後,你……會幫我嗎?”
皇後又笑了,眼中的憂慮散去,笑容滿麵道:“幫,當然幫,蜀王府、坤玉宮、襄國公府,本就都是一體的。”
兩人又敘了一會兒話,皇後疑惑著問:“淳兒,當年你失蹤那晚,輕璿也不見了,一直到現在也毫無音訊,你……有他的消息嗎?”
她的眼中有些不知所措的尷尬與愧疚。
“沒有……母後也很想念輕璿吧?”
皇後眼中有一閃而過的失落:“到底她一直將我當作親生母親。她被抱來坤玉宮時,還是個繈褓嬰兒,我以為能看著她長大嫁人的……哎,不說她了,你能迴來母後已是萬分慶幸,至於輕璿……你若有空,幫母後找找她。如今婉妃也不在了……你們這對兄妹啊……”
穆淳趁著皇後低頭,快速將眼角湧出的淚拭掉,將唇彎成溫潤的弧度,輕聲道:“兒臣一定幫母後將妹妹找迴來。”
一個時辰後,穆淳迴到府中,對唐犁道:“你去請千帆過來坐坐吧,來京城了也不先來看我。”
“千帆姑娘方才去了項大人府中。”唐犁道。
“項頌良?”穆淳一愣,隨即笑了,“她倒是個很實誠的人,一入京就忙著辦事。”
項府東廳。
項頌良看著眼前的女子。
一襲對襟藍邊白袍,腰間束帶,是明顯的江湖人打扮,卻又與那些粗糙的江湖人不同,幾分細膩,幾分情韻。頭頂帶著鬥笠,有黑紗自笠沿垂下,而她卻禮貌地在一進門時便將麵前遮臉的紗掀起,露出瑩潤中略帶蒼白的臉,是個實實在在的美人。
項頌良知道她是誰,他早就知道千帆要來京中,可如今見到本人,又令他重新有了一番思量。
“千掌門好人物。”項頌良頷首道。
“項大人謬讚了,我隻是個普通江湖人而已,”千帆知道這位幼時的師傅並未認出自己,淡笑著搖頭,“況且我不是青門掌門。”
項大人略有抱歉地道:“對不起,千姑娘。”
因客人身份特殊,項頌良沒有傳下人,而是親自給千帆奉了茶。
“如今千帆姑娘與我在同一立場,所以很多事都不妨對千帆姑娘明言。我很佩服千帆姑娘,一介女流,執掌天下勢力最強的幫派不說,竟還鼎力扶植落魄皇子,這樣的本事,恐怕我項某人也是沒有的。”
輕璿的唇抿出一絲微笑:“執掌幫派不敢當,當初我也隻是如平常姑娘一般嫁了人,而我嫁的人碰巧是青門掌門,後來他過世了,幫中推選不出新的掌門,我便以掌門未亡人的身份成為代任掌門,等新的掌門出現,我便退居。至於扶植蜀王,千帆也不敢當,蜀王本就是天縱奇才,能謀善斷,即英勇又有仁心,是大炎最出色的皇子,而我隻不過是盡一份人力,幫他搜集些消息罷了。要說輔佐,還是都靠項大人和左公子為蜀王殿下籌謀奔波。”
項頌良笑了:“你倒是個伶牙俐齒的姑娘。”
他頓一頓,最終還是失敗地彎下嘴角,側首望向天邊有些低沉的雲。
“子珩那個孩子,應該很喜歡你吧。”
輕璿的手從置於茶幾上的杯盞鬆開,看向眼前的人。她已多年不見項頌良了,當年他當她師傅時還隻是個大儒,刻板無趣至極,她甚至想過,這種人若是做了大官,定會是個老官僚式的人物。可項頌良如今卻並不如她想像中一般,不到四十歲的他仍舊透著年輕,麵龐端正挺秀,整個人顯得幹淨利落。輕璿想起幼時曾聽皇後說過,項頌良這樣的人若能抗得過官場的傾軋進入內閣,必將大有一番作為。
輕璿輕輕勾起唇角,陽光暖暖地照在她的側臉上,瑩白剔透,仿佛吸納了光的溫煦。她像是陷入了極深的迴憶中:“我們四個人,感情是極好的,我任性,方湛自負,飛雪膽小,子珩嬌氣,初入江湖那段時間,真的是很艱難,可我們一直沒有鬧過矛盾,遇到問題也合力解決,最終四個人都把自己的壞毛病改掉了。”
</br>
穆淳飲了一口花茶,將茶盞擱下,望著皇後道:“母後不用說這些話來試探,兒臣的身世兒臣自己心裏有數。”
皇後一驚,卻又不甚確定他話中意思。
“淳兒是指什麽?”
穆淳嘆了口氣,入宮數月,他早已知曉眼前的女子與他同樣是身不由己。這些年來,她比他還要痛苦,他至少可以縱橫沙場、治理番邦,而她,隻能在這幽寂的深宮中獨自煎熬。
穆淳上前幾步,在離皇後很近的地方跪下,仰頭注視著她:“兒臣知道,自己是母後親出,也知道當初因父皇的誤會,導致兒臣不能承歡母後膝下,都是兒臣不好,非要偷跑出京這麽多年,惹得母後擔心。”
皇後一震,手中的珠串滑落在地,她豁然站起,直直盯著穆淳:“什麽?你說什麽……你知道?”
穆淳看著她不語,眼中隱有淚光。
皇後呆立著,良久才身子一軟跌坐在椅子上,穆淳連忙上前扶住她,皇後的眼角落下淚來:“你早知道了……那你是否會怪母後,是否會恨母後?”
穆淳的手一顫,指尖滑過深藍色對襟衫廣袖上的金鳳紋,細微的觸感傳入心中,激起一陣酸澀,他咬緊牙,將手握得更緊:“兒臣不怨母後,這不是母後的錯,母後受的苦,不比兒臣少。”
皇後定定看著他,用了很長時間來穩定心神,眼淚卻止不住地流下來。
作者有話要說: 又晚啦又晚啦……
☆、第63章
“你是何時知道的?”
“離京之前。”穆淳坦然道,“那時覺得,終於明白父皇為什麽要讓兒臣離宮了,可兒臣還是害怕,害怕自己不知哪天就會被除掉,所以逃離了京城。兒臣那時就知道,母後是在乎兒臣的,母後想將兒臣接來身邊,可父皇不同意。
離京後兒臣又想,這樣也好,若是兒臣在京中,母後也要為兒臣牽腸掛肚、時時擔憂。兒臣離了京,至少能保住性命,母後知道兒臣得了自由,或許也會寬慰。”
穆淳低低嘆息:“可兒臣還是錯了。”
皇後笑了起來,迴宮後,穆淳第一次見她笑得這樣好看,明亮的臉龐如衝破烏雲的新月,笑容如夏日山澗的甘霖,連著他心中多年的鬱結也沖淡了。
是啊,不論過程如何,此刻母子團圓,不就是最好的麽?
皇後的笑意忽然變淡,皺著眉問:“你即知道,那你此次迴京對你父皇……”
她思慮了一瞬,“你恨他嗎?”
“會有恨,”穆淳垂下眼,“可又不是完全徹骨的恨,畢竟是父子。”
他抬眼握住皇後雙手:“母後,我隻想奪迴本該屬於你我的一切。”
“……也想讓大炎的百姓重新過上好日子。”
“淳兒……”
“母後,你……會幫我嗎?”
皇後又笑了,眼中的憂慮散去,笑容滿麵道:“幫,當然幫,蜀王府、坤玉宮、襄國公府,本就都是一體的。”
兩人又敘了一會兒話,皇後疑惑著問:“淳兒,當年你失蹤那晚,輕璿也不見了,一直到現在也毫無音訊,你……有他的消息嗎?”
她的眼中有些不知所措的尷尬與愧疚。
“沒有……母後也很想念輕璿吧?”
皇後眼中有一閃而過的失落:“到底她一直將我當作親生母親。她被抱來坤玉宮時,還是個繈褓嬰兒,我以為能看著她長大嫁人的……哎,不說她了,你能迴來母後已是萬分慶幸,至於輕璿……你若有空,幫母後找找她。如今婉妃也不在了……你們這對兄妹啊……”
穆淳趁著皇後低頭,快速將眼角湧出的淚拭掉,將唇彎成溫潤的弧度,輕聲道:“兒臣一定幫母後將妹妹找迴來。”
一個時辰後,穆淳迴到府中,對唐犁道:“你去請千帆過來坐坐吧,來京城了也不先來看我。”
“千帆姑娘方才去了項大人府中。”唐犁道。
“項頌良?”穆淳一愣,隨即笑了,“她倒是個很實誠的人,一入京就忙著辦事。”
項府東廳。
項頌良看著眼前的女子。
一襲對襟藍邊白袍,腰間束帶,是明顯的江湖人打扮,卻又與那些粗糙的江湖人不同,幾分細膩,幾分情韻。頭頂帶著鬥笠,有黑紗自笠沿垂下,而她卻禮貌地在一進門時便將麵前遮臉的紗掀起,露出瑩潤中略帶蒼白的臉,是個實實在在的美人。
項頌良知道她是誰,他早就知道千帆要來京中,可如今見到本人,又令他重新有了一番思量。
“千掌門好人物。”項頌良頷首道。
“項大人謬讚了,我隻是個普通江湖人而已,”千帆知道這位幼時的師傅並未認出自己,淡笑著搖頭,“況且我不是青門掌門。”
項大人略有抱歉地道:“對不起,千姑娘。”
因客人身份特殊,項頌良沒有傳下人,而是親自給千帆奉了茶。
“如今千帆姑娘與我在同一立場,所以很多事都不妨對千帆姑娘明言。我很佩服千帆姑娘,一介女流,執掌天下勢力最強的幫派不說,竟還鼎力扶植落魄皇子,這樣的本事,恐怕我項某人也是沒有的。”
輕璿的唇抿出一絲微笑:“執掌幫派不敢當,當初我也隻是如平常姑娘一般嫁了人,而我嫁的人碰巧是青門掌門,後來他過世了,幫中推選不出新的掌門,我便以掌門未亡人的身份成為代任掌門,等新的掌門出現,我便退居。至於扶植蜀王,千帆也不敢當,蜀王本就是天縱奇才,能謀善斷,即英勇又有仁心,是大炎最出色的皇子,而我隻不過是盡一份人力,幫他搜集些消息罷了。要說輔佐,還是都靠項大人和左公子為蜀王殿下籌謀奔波。”
項頌良笑了:“你倒是個伶牙俐齒的姑娘。”
他頓一頓,最終還是失敗地彎下嘴角,側首望向天邊有些低沉的雲。
“子珩那個孩子,應該很喜歡你吧。”
輕璿的手從置於茶幾上的杯盞鬆開,看向眼前的人。她已多年不見項頌良了,當年他當她師傅時還隻是個大儒,刻板無趣至極,她甚至想過,這種人若是做了大官,定會是個老官僚式的人物。可項頌良如今卻並不如她想像中一般,不到四十歲的他仍舊透著年輕,麵龐端正挺秀,整個人顯得幹淨利落。輕璿想起幼時曾聽皇後說過,項頌良這樣的人若能抗得過官場的傾軋進入內閣,必將大有一番作為。
輕璿輕輕勾起唇角,陽光暖暖地照在她的側臉上,瑩白剔透,仿佛吸納了光的溫煦。她像是陷入了極深的迴憶中:“我們四個人,感情是極好的,我任性,方湛自負,飛雪膽小,子珩嬌氣,初入江湖那段時間,真的是很艱難,可我們一直沒有鬧過矛盾,遇到問題也合力解決,最終四個人都把自己的壞毛病改掉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