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奉之此人,其野心之大,滿朝文武無人能及,別看他現在隻是個內閣首輔,我看他心中所圖的是有朝一日能將整個炎朝的政權、軍事、財力都緊握在自己手上,做一個萬人之上、連皇帝都要仰視他的人。”
嚴無憂心中一跳,皺眉問:“這樣的人,皇帝是怎麽願意讓他坐上首輔之位的?”
“必然和童高一樣,是阮貴妃的主意。父皇對這個女人,終究還是不同的,加之此次我入京,本就是他權衡利弊之下觸了阮貴妃的逆鱗,此時自然甘願做些彌補,況且,你以為太子等人會眼看著項頌良成為內閣首輔嗎?”
“項大人以後的處境不太妙啊。”奚雲嘆道。
“我會盡力幫助他,他身邊一直有青門兄弟保護,應該不會有大問題的。隻是賈奉之的事,還要另外尋找時機。”穆淳苦笑,“他比童高更加嚮往權利,更加受不了誘惑,聽說家中美妾成群,私下生活荒淫得很。”
“阮貴妃,真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啊。”嚴無憂搖頭。
就在此時,又有探聽到的新消息傳來,令眾人皆有幾分吃驚。
賈奉之被封為內閣首輔後,曾對阮貴妃提起,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嫁給太子為太子妃。
然而阮貴妃沒有同意,賈奉之碰了個釘子。
穆淳等人都皺了眉頭,這賈奉之也太過心急了。
其實他們能隱隱猜到,太子之所以一直不立正妃,是為了有朝一日地位穩固,甚至已登上帝位後,再將這個橄欖枝拋給仍未為他所用的朝廷重臣,這樣便可藉此一舉獲得最大支持力量,將反對勢力徹底消除。
哪裏會在此時,給一個野心勃勃的爪牙撿了便宜。
“賈奉之喜歡事事順利的局麵,此次遇到不順之事,他定會加倍努力扭轉,”穆淳交代,“以後跟他有關的事要格外留心。”
“是。”嚴無憂他們答應。
“想必,他與阮貴妃之間也不是無隙可循,我們不能隻接住他們的招式,卻沒有任何還擊。不僅要還擊,還要擊在點上。”穆淳沉聲道。
輕璿迴到青門府後,將一眾事務交給方湛打理,自己整日整日地守在殷無念墓前。
她幾乎可以想像到殷無念帶著薄薄責備的臉,沖她苦笑:“從前我們在一起時,都是我整日粘著你,從不見你十分留戀我,怎麽如今倒愛陪著我了?”
“千帆,怪我連你的名字都不知道,可你是不是也有不對,都不曾將這些事告訴我。”
“千帆,你日日來,可是覺得對不起我?因為你心裏有了別人?”
她想問他,他到底會不會怪她,可卻終究問不出口,就算問出了口,也不敢去想像他的迴答。
“我也沒有很愛他,隻是……有一點點動心了吧。”她沒想過,第一個聽她說這話的人,竟是殷無念。
不管他聽不聽得見,她終究是說了,心裏也舒坦了不少,跟他在一起,她總是輕鬆自如的。
七月廿一,京中炎炎如烈火的日子,蜀王穆淳抵達京城。自長夏門通往皇城的赤景街兩旁滿是不知從何處得知消息的洛陽百姓,三教九流的圍觀者令隨行官員與暗中保護的青門人緊張不已,倒是穆淳,自進城門起,一直到抵達皇城,都是一副淡然自若的模樣。
此時端坐於幹明宮正殿赤金龍座上的男人卻帶著明顯的不安,他揮退了伺候的人,隻留吉榮一人在側,可他內心的煎熬,吉榮又怎會了解?
是他,讓這個自己皇後和別的男人生出的孩子,以皇子之名迴到京城,立於這座大殿上。
是他,命他隨軍前往蜀地平叛,給了他立下赫赫軍功的機會。
也是他,封他為蜀王,任由他在蜀地受萬民敬仰,再威風凜凜地迴宮,來到他麵前。
這是他從前從未想過的事,可事實就是如此,他阻擋不住那個孩子。
有太多的不確定和不安籠罩著他,他從未這麽無助過,甚至恨自己為何成為了帝王,抬眼看身旁神色淡然的吉榮,他有些顫抖地問:“你說,穆淳變成了什麽樣子?”
吉榮牽強地笑了一下:“奴才也不知,陛下,您一會兒就能見到了。”
皇帝在極度的忐忑不安中維持著表麵的平靜,殿外明晃晃的光令他有些失神,便是在此時,候在殿外的小內監來稟,蜀王殿下已到了幹明宮外,等著皇帝宣他入殿覲見。
他迅速地揮揮手道:“傳進來。”身怕自己再猶豫,又一直拖著不敢見他,如同兩年前,他本要從北境歸來的那一次。
小內監領了命快速跑了出去,不一會兒便有個高大挺拔的身影出現在殿門外,強烈的陽光從他背後射入,在綿厚的織金花毯上投下略略拉長的影子。
年輕男子抬腳邁入殿門,微低著頭快步走進,皇帝眯眼看向他頭頂束發的華麗金冠、濃黑整齊的發、紅色的長袍和黑色對襟外褂、緩緩抬於胸前的雙手……
他雙手合於胸前,再輕輕推出,雙膝跪地,恭敬地道:“兒臣穆淳叩見父皇,恭祝父皇福體康健、鬆鶴長青。”
說罷俯下身,叩首,三次。
殿內迴蕩著他溫厚低沉的聲音,皇帝想要看清他的臉,可他的頭依舊是微微低著。
十分謙恭,卻又大氣從容。
“把頭抬起來。”皇帝聽見自己的聲音帶著顫抖,吉榮眉心微皺了一下。
穆淳將臉仰起,恭恭敬敬望著他,眼中有一抹若隱若現的淚光。
那一瞬間,皇帝的心如雷般震動,他渾身一抖,不可置信地伸長了脖頸,瞪著那張年輕的臉。
劍眉星目,氣宇軒昂,較為白皙的麵容帶著十分的清秀,卻又不羸弱,說是“龍章鳳姿”絕不為過。
這張臉,完完全全地像他。
像他,卻又與他不同,混合著樓臨月的美艷,和那一本正經的神態。
他“騰”地一下站起,雙手輕輕打顫——不過是八年時間,這個孩子已與自己相似到了這般地步,哪裏還是當年那個分不清像他還是像穆昭的孩童?
穆淳敬畏的眼神中略有一絲詫異,皇帝捕捉到了,強迫自己恢複鎮定,勉力笑道:“行了這麽遠的路,累了吧?”
穆淳恭敬道:“迴父皇,能迴京麵見父皇是兒臣的榮幸,兒臣不累。”
皇帝盯了他一眼,“嗤”地一笑,道:“還跪著幹什麽,站起來說話。”
穆淳有些惶恐,依舊跪著,沉聲道:“兒臣有罪,不敢祈求父皇原諒,但兒臣想跟父皇認個錯。”
“嗯?”皇帝挑眉,“你犯了何錯?”
“當年,父皇厚愛兒臣,為兒臣在京中建了平王府,可兒臣少不更事,覺得父皇是不在意兒臣,將兒臣隨意打發出宮,幾番愚思之後,竟私自逃離王府,實在是罪不容赦!”
皇帝逐漸平靜下來,盯著他並不言語。
“兒臣出了宮,離開了洛陽,在外獨自漂泊,嚐盡了人情冷暖,才覺出父皇對兒臣的慈愛。可那時整個京城都傳遍了兒臣失蹤的消息,故心中懼怕,不敢迴京麵見父皇。
</br>
嚴無憂心中一跳,皺眉問:“這樣的人,皇帝是怎麽願意讓他坐上首輔之位的?”
“必然和童高一樣,是阮貴妃的主意。父皇對這個女人,終究還是不同的,加之此次我入京,本就是他權衡利弊之下觸了阮貴妃的逆鱗,此時自然甘願做些彌補,況且,你以為太子等人會眼看著項頌良成為內閣首輔嗎?”
“項大人以後的處境不太妙啊。”奚雲嘆道。
“我會盡力幫助他,他身邊一直有青門兄弟保護,應該不會有大問題的。隻是賈奉之的事,還要另外尋找時機。”穆淳苦笑,“他比童高更加嚮往權利,更加受不了誘惑,聽說家中美妾成群,私下生活荒淫得很。”
“阮貴妃,真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啊。”嚴無憂搖頭。
就在此時,又有探聽到的新消息傳來,令眾人皆有幾分吃驚。
賈奉之被封為內閣首輔後,曾對阮貴妃提起,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嫁給太子為太子妃。
然而阮貴妃沒有同意,賈奉之碰了個釘子。
穆淳等人都皺了眉頭,這賈奉之也太過心急了。
其實他們能隱隱猜到,太子之所以一直不立正妃,是為了有朝一日地位穩固,甚至已登上帝位後,再將這個橄欖枝拋給仍未為他所用的朝廷重臣,這樣便可藉此一舉獲得最大支持力量,將反對勢力徹底消除。
哪裏會在此時,給一個野心勃勃的爪牙撿了便宜。
“賈奉之喜歡事事順利的局麵,此次遇到不順之事,他定會加倍努力扭轉,”穆淳交代,“以後跟他有關的事要格外留心。”
“是。”嚴無憂他們答應。
“想必,他與阮貴妃之間也不是無隙可循,我們不能隻接住他們的招式,卻沒有任何還擊。不僅要還擊,還要擊在點上。”穆淳沉聲道。
輕璿迴到青門府後,將一眾事務交給方湛打理,自己整日整日地守在殷無念墓前。
她幾乎可以想像到殷無念帶著薄薄責備的臉,沖她苦笑:“從前我們在一起時,都是我整日粘著你,從不見你十分留戀我,怎麽如今倒愛陪著我了?”
“千帆,怪我連你的名字都不知道,可你是不是也有不對,都不曾將這些事告訴我。”
“千帆,你日日來,可是覺得對不起我?因為你心裏有了別人?”
她想問他,他到底會不會怪她,可卻終究問不出口,就算問出了口,也不敢去想像他的迴答。
“我也沒有很愛他,隻是……有一點點動心了吧。”她沒想過,第一個聽她說這話的人,竟是殷無念。
不管他聽不聽得見,她終究是說了,心裏也舒坦了不少,跟他在一起,她總是輕鬆自如的。
七月廿一,京中炎炎如烈火的日子,蜀王穆淳抵達京城。自長夏門通往皇城的赤景街兩旁滿是不知從何處得知消息的洛陽百姓,三教九流的圍觀者令隨行官員與暗中保護的青門人緊張不已,倒是穆淳,自進城門起,一直到抵達皇城,都是一副淡然自若的模樣。
此時端坐於幹明宮正殿赤金龍座上的男人卻帶著明顯的不安,他揮退了伺候的人,隻留吉榮一人在側,可他內心的煎熬,吉榮又怎會了解?
是他,讓這個自己皇後和別的男人生出的孩子,以皇子之名迴到京城,立於這座大殿上。
是他,命他隨軍前往蜀地平叛,給了他立下赫赫軍功的機會。
也是他,封他為蜀王,任由他在蜀地受萬民敬仰,再威風凜凜地迴宮,來到他麵前。
這是他從前從未想過的事,可事實就是如此,他阻擋不住那個孩子。
有太多的不確定和不安籠罩著他,他從未這麽無助過,甚至恨自己為何成為了帝王,抬眼看身旁神色淡然的吉榮,他有些顫抖地問:“你說,穆淳變成了什麽樣子?”
吉榮牽強地笑了一下:“奴才也不知,陛下,您一會兒就能見到了。”
皇帝在極度的忐忑不安中維持著表麵的平靜,殿外明晃晃的光令他有些失神,便是在此時,候在殿外的小內監來稟,蜀王殿下已到了幹明宮外,等著皇帝宣他入殿覲見。
他迅速地揮揮手道:“傳進來。”身怕自己再猶豫,又一直拖著不敢見他,如同兩年前,他本要從北境歸來的那一次。
小內監領了命快速跑了出去,不一會兒便有個高大挺拔的身影出現在殿門外,強烈的陽光從他背後射入,在綿厚的織金花毯上投下略略拉長的影子。
年輕男子抬腳邁入殿門,微低著頭快步走進,皇帝眯眼看向他頭頂束發的華麗金冠、濃黑整齊的發、紅色的長袍和黑色對襟外褂、緩緩抬於胸前的雙手……
他雙手合於胸前,再輕輕推出,雙膝跪地,恭敬地道:“兒臣穆淳叩見父皇,恭祝父皇福體康健、鬆鶴長青。”
說罷俯下身,叩首,三次。
殿內迴蕩著他溫厚低沉的聲音,皇帝想要看清他的臉,可他的頭依舊是微微低著。
十分謙恭,卻又大氣從容。
“把頭抬起來。”皇帝聽見自己的聲音帶著顫抖,吉榮眉心微皺了一下。
穆淳將臉仰起,恭恭敬敬望著他,眼中有一抹若隱若現的淚光。
那一瞬間,皇帝的心如雷般震動,他渾身一抖,不可置信地伸長了脖頸,瞪著那張年輕的臉。
劍眉星目,氣宇軒昂,較為白皙的麵容帶著十分的清秀,卻又不羸弱,說是“龍章鳳姿”絕不為過。
這張臉,完完全全地像他。
像他,卻又與他不同,混合著樓臨月的美艷,和那一本正經的神態。
他“騰”地一下站起,雙手輕輕打顫——不過是八年時間,這個孩子已與自己相似到了這般地步,哪裏還是當年那個分不清像他還是像穆昭的孩童?
穆淳敬畏的眼神中略有一絲詫異,皇帝捕捉到了,強迫自己恢複鎮定,勉力笑道:“行了這麽遠的路,累了吧?”
穆淳恭敬道:“迴父皇,能迴京麵見父皇是兒臣的榮幸,兒臣不累。”
皇帝盯了他一眼,“嗤”地一笑,道:“還跪著幹什麽,站起來說話。”
穆淳有些惶恐,依舊跪著,沉聲道:“兒臣有罪,不敢祈求父皇原諒,但兒臣想跟父皇認個錯。”
“嗯?”皇帝挑眉,“你犯了何錯?”
“當年,父皇厚愛兒臣,為兒臣在京中建了平王府,可兒臣少不更事,覺得父皇是不在意兒臣,將兒臣隨意打發出宮,幾番愚思之後,竟私自逃離王府,實在是罪不容赦!”
皇帝逐漸平靜下來,盯著他並不言語。
“兒臣出了宮,離開了洛陽,在外獨自漂泊,嚐盡了人情冷暖,才覺出父皇對兒臣的慈愛。可那時整個京城都傳遍了兒臣失蹤的消息,故心中懼怕,不敢迴京麵見父皇。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