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
“怎麽了?”蕭緲迴頭,眸光清澈,隻是含著深深的抱怨。
“你說的那人可是我?”穆淳的樣子認真極了。
“不……不是!”蕭緲忙著否認,看上去很焦急,“你在瞎說什麽呀,我幹嘛要喜歡你。”
“那你大老遠跑來幹什麽?”
“我……就是很久沒見你了,想來看看……”
“你聽說輕璿是我妹妹,好像大鬆了一口氣的樣子。”
“我……這不是覺得你連正妻都沒有就納妾不太好嘛。”
穆淳唇角含笑看著她,不發一言,卻好像將她整個人都看透了一般。
蕭緲慌忙跳起,理了理裙子要往石階下走去。
“我要迴揚州了!”
她似乎有些慌張,是真的準備要走。
穆淳跟著起身,一把拉住她的手。蕭緲的手很細膩,被穆淳的手握著,一股略帶粗糲的溫暖觸感自手背傳至心尖,她有些站立不穩。
“好啦,你沒有喜歡我,可以了吧?”穆淳靠近她,蕭緲抬起眼,看到他的下巴,再往上便是那張她思暮想的臉,可她沒有勇氣抬頭凝視。
“你不喜歡我,是我喜歡你,不然為何要問你這些。”
他沉厚的嗓音消散瀰漫在微暖的黑暗裏。
靜謐的夜晚無風,蕭緲感覺她與穆淳之間薄薄的空氣越來越熱,她唿吸變得急促,手指還被他攥在手中,再往前走一步,就可以靠在他的胸膛。
她如墜夢中。
穆淳終於說出心中一直想說的那句,對這個他曾以為或許再也沒有機會見到的人。他壓抑著內心的波瀾,低下眼去看她,見她睫毛輕顫,顯然十分激動,卻不敢抬頭看自己,又失笑了,心頭忽然愉悅無比。
“你不喜歡我,或是喜歡我也不說,都沒關係,反正我喜歡你,已經跟你說了。”他離得更近,“你不用理我,我單相思也沒問題的。”
說是這麽說,手卻一點點在收緊。
蕭緲試探著,慢慢靠入他懷中,臉頰一點點摩挲著,湊到他的肩膀,沒被他握住的那一隻素手抬起,輕輕抓住他腰部的衣料,感覺周身暖融融的,如同包裹了整個隆冬從揚州到永樂的寒意。
春意自南向北蔓延,待到洛陽□□滿城時,已是三月裏了。左辛悠閑坐於酒樓,手中的茶盞香氣四溢,窗外傳來陣陣小兒嬉鬧聲。他從窗口伸出頭向樓下看去,十幾個孩子正拉手圍成一個圓圈,一邊轉著腳步,一邊朗朗念著一首新學的歌謠,那聲音稚嫩清脆得很,引得許多路人笑,可也有人聽著聽著變了臉色。
他品一口盞中春茗,眼風掃向對麵街角幾個眉目狠厲的人,對身邊同坐的兩名男子使了個眼色,兩人立即起身下樓。而他依舊靠著窗,唇角含笑看著那些孩子。
泰元十九年的春天,整個京城充斥著孩子們的童音,一派生動之景。直到有一日,官府嫌這些孩子太鬧騰,派了許多官差來將他們驅散,於是家家戶戶都有些驚慌,告誡家中幼子不可再聚眾喧鬧了,這些孩子這才安靜下來。
薊崇跪在幹明宮中稟報近日軍務,皇帝默默聽著。薊崇見皇帝麵色沉寂,對他所言並未做何反應,心中莫名有些慌亂。待他都說完,皇帝略一頷首,道:“你日就到這,朕有些乏了,你先下去吧。”
薊崇心中稍安,退了出去,走下寬闊的玉石蟠龍階,忽見項頌良往幹明宮行來。
薊崇略一怔,隨即抬起頭高傲地睨了項頌良一眼,項頌良見了一禮,繼續向前匆匆行去。
“城中流傳詩歌的事,現在消停了麽?”薊崇頭也不迴地問身邊隨從。
“都消停了,老爺。”身後的人低聲迴答,“咱們那時候,每每要去喝令、驅趕、抓捕這些孩子,總是遇到各種不順之事,他們還是唱了下去。說來也奇怪,此事傳到宮裏,陛下下令官府出麵驅散這些孩童,沒過兩天,這傳唱聲就真的沒有了。”
薊崇眉頭緊皺,恨恨道:“此事太不簡單,這些人太聰明,知道利用孩子,京城孩童那麽多,咱們查都不知道從哪查,此人若是被我揪出來,我定要扒了他的皮!”
項頌良踏入殿中,快走幾步跪下:“臣叩見陛下。”
“起來吧,”斜斜歪坐於禦座上的人慢慢支起身,“外麵那些傳唱之聲,如今可還有?”
“迴陛下,沒有了,可……”項頌良疑惑道,“臣實在難以想像,會是什麽人有膽子傳這些歌謠。”
“哼,”皇帝一聲冷哼,“膽大之人。”
“陛下息怒,隻是……”項頌良覷著皇帝眼色小心道,“這些詩歌的詞和曲子實在太好記,恐怕現在已被不少有心人聽去了。”
皇帝皺起眉,拿過案上一遝紙,上麵寫著近日來城中流唱的詞,有的暗諷,有的明嘲,有的更是無法無天。
“鐵履踏布裙,稚音嗚嗚啼。何不速長成,營中分高低。”說的是一個孩童,其母被官兵欺辱,孩童大哭時,那官兵卻道,在這哭,不如等到長大了來軍營和他單挑。
整一個兵痞,將養兵練兵的軍營當成打架鬥毆逞雄風之地。
下一張,“殿上參走獸,殿下打飛禽。切莫上殿哭,下殿又一出。”
京城中大部分的人都知道,飛禽、走獸乃是文武官員官服上的圖案,至於這個殿,更是明確之至,皇帝冷哼:“朕的武官都忍不得被彈劾,朕倒是早知道的。”
他又翻開下一首,這些膽大包天的字句更是直指向他,一點不加以掩飾!
“被汝欺於市,告汝於幹明。跪畢抬頭望,汝竟在側旁。”連押韻都懶得押,“幹明”二字被赫然念出。寫出這種辱君字眼的賊人,到如今都還沒有抓到,他焉能不氣!
作者有話要說: 那個,說明一下哈,為什麽這幾首詩作得這麽口水~
就是因為蠢作者不會作詩啊!一時半刻也學不會,寫這幾首已經耗費了全部氣力~
還請海涵~嗚……
☆、第46章
皇帝的胸口起伏著,再也不願看下去,將剩下的全都掃至地上,項頌良隻得苦勸:“陛下息怒,不要被這起子逆賊氣壞了身子啊!”
皇帝隻覺得疲憊,笑了笑,瞥了身旁的吉榮一眼,道:“他們說的也是實情,隻是這樣的實情,被外人念來,實在是太刺心。”
項頌良低著頭不說話。
“最後一首,是說朕與他們沆瀣一氣,欺辱百姓嗎?官官相護……在百姓們眼裏,竟是帝官相護、至萬民於不顧了。”
“陛下……”項頌良惶恐不已。
皇帝眼中的怒火更盛,嘴角卻咧開,表情說不出的猙獰。
過了許久,項頌良跪得膝蓋都疼了,皇帝才又開了口。
“你知道嗎,近來軍中謠言四起,說朕自登基以來,除匪寇、平叛亂、攘外敵、拓疆土,這樁樁政績,件件軍功,都是他薊崇從旁勸導、襄助所致,說……若是沒有薊崇,便沒有如今的大炎朝,沒有朕這個坐在龍椅上肆意享樂的皇帝。”
</br>
“怎麽了?”蕭緲迴頭,眸光清澈,隻是含著深深的抱怨。
“你說的那人可是我?”穆淳的樣子認真極了。
“不……不是!”蕭緲忙著否認,看上去很焦急,“你在瞎說什麽呀,我幹嘛要喜歡你。”
“那你大老遠跑來幹什麽?”
“我……就是很久沒見你了,想來看看……”
“你聽說輕璿是我妹妹,好像大鬆了一口氣的樣子。”
“我……這不是覺得你連正妻都沒有就納妾不太好嘛。”
穆淳唇角含笑看著她,不發一言,卻好像將她整個人都看透了一般。
蕭緲慌忙跳起,理了理裙子要往石階下走去。
“我要迴揚州了!”
她似乎有些慌張,是真的準備要走。
穆淳跟著起身,一把拉住她的手。蕭緲的手很細膩,被穆淳的手握著,一股略帶粗糲的溫暖觸感自手背傳至心尖,她有些站立不穩。
“好啦,你沒有喜歡我,可以了吧?”穆淳靠近她,蕭緲抬起眼,看到他的下巴,再往上便是那張她思暮想的臉,可她沒有勇氣抬頭凝視。
“你不喜歡我,是我喜歡你,不然為何要問你這些。”
他沉厚的嗓音消散瀰漫在微暖的黑暗裏。
靜謐的夜晚無風,蕭緲感覺她與穆淳之間薄薄的空氣越來越熱,她唿吸變得急促,手指還被他攥在手中,再往前走一步,就可以靠在他的胸膛。
她如墜夢中。
穆淳終於說出心中一直想說的那句,對這個他曾以為或許再也沒有機會見到的人。他壓抑著內心的波瀾,低下眼去看她,見她睫毛輕顫,顯然十分激動,卻不敢抬頭看自己,又失笑了,心頭忽然愉悅無比。
“你不喜歡我,或是喜歡我也不說,都沒關係,反正我喜歡你,已經跟你說了。”他離得更近,“你不用理我,我單相思也沒問題的。”
說是這麽說,手卻一點點在收緊。
蕭緲試探著,慢慢靠入他懷中,臉頰一點點摩挲著,湊到他的肩膀,沒被他握住的那一隻素手抬起,輕輕抓住他腰部的衣料,感覺周身暖融融的,如同包裹了整個隆冬從揚州到永樂的寒意。
春意自南向北蔓延,待到洛陽□□滿城時,已是三月裏了。左辛悠閑坐於酒樓,手中的茶盞香氣四溢,窗外傳來陣陣小兒嬉鬧聲。他從窗口伸出頭向樓下看去,十幾個孩子正拉手圍成一個圓圈,一邊轉著腳步,一邊朗朗念著一首新學的歌謠,那聲音稚嫩清脆得很,引得許多路人笑,可也有人聽著聽著變了臉色。
他品一口盞中春茗,眼風掃向對麵街角幾個眉目狠厲的人,對身邊同坐的兩名男子使了個眼色,兩人立即起身下樓。而他依舊靠著窗,唇角含笑看著那些孩子。
泰元十九年的春天,整個京城充斥著孩子們的童音,一派生動之景。直到有一日,官府嫌這些孩子太鬧騰,派了許多官差來將他們驅散,於是家家戶戶都有些驚慌,告誡家中幼子不可再聚眾喧鬧了,這些孩子這才安靜下來。
薊崇跪在幹明宮中稟報近日軍務,皇帝默默聽著。薊崇見皇帝麵色沉寂,對他所言並未做何反應,心中莫名有些慌亂。待他都說完,皇帝略一頷首,道:“你日就到這,朕有些乏了,你先下去吧。”
薊崇心中稍安,退了出去,走下寬闊的玉石蟠龍階,忽見項頌良往幹明宮行來。
薊崇略一怔,隨即抬起頭高傲地睨了項頌良一眼,項頌良見了一禮,繼續向前匆匆行去。
“城中流傳詩歌的事,現在消停了麽?”薊崇頭也不迴地問身邊隨從。
“都消停了,老爺。”身後的人低聲迴答,“咱們那時候,每每要去喝令、驅趕、抓捕這些孩子,總是遇到各種不順之事,他們還是唱了下去。說來也奇怪,此事傳到宮裏,陛下下令官府出麵驅散這些孩童,沒過兩天,這傳唱聲就真的沒有了。”
薊崇眉頭緊皺,恨恨道:“此事太不簡單,這些人太聰明,知道利用孩子,京城孩童那麽多,咱們查都不知道從哪查,此人若是被我揪出來,我定要扒了他的皮!”
項頌良踏入殿中,快走幾步跪下:“臣叩見陛下。”
“起來吧,”斜斜歪坐於禦座上的人慢慢支起身,“外麵那些傳唱之聲,如今可還有?”
“迴陛下,沒有了,可……”項頌良疑惑道,“臣實在難以想像,會是什麽人有膽子傳這些歌謠。”
“哼,”皇帝一聲冷哼,“膽大之人。”
“陛下息怒,隻是……”項頌良覷著皇帝眼色小心道,“這些詩歌的詞和曲子實在太好記,恐怕現在已被不少有心人聽去了。”
皇帝皺起眉,拿過案上一遝紙,上麵寫著近日來城中流唱的詞,有的暗諷,有的明嘲,有的更是無法無天。
“鐵履踏布裙,稚音嗚嗚啼。何不速長成,營中分高低。”說的是一個孩童,其母被官兵欺辱,孩童大哭時,那官兵卻道,在這哭,不如等到長大了來軍營和他單挑。
整一個兵痞,將養兵練兵的軍營當成打架鬥毆逞雄風之地。
下一張,“殿上參走獸,殿下打飛禽。切莫上殿哭,下殿又一出。”
京城中大部分的人都知道,飛禽、走獸乃是文武官員官服上的圖案,至於這個殿,更是明確之至,皇帝冷哼:“朕的武官都忍不得被彈劾,朕倒是早知道的。”
他又翻開下一首,這些膽大包天的字句更是直指向他,一點不加以掩飾!
“被汝欺於市,告汝於幹明。跪畢抬頭望,汝竟在側旁。”連押韻都懶得押,“幹明”二字被赫然念出。寫出這種辱君字眼的賊人,到如今都還沒有抓到,他焉能不氣!
作者有話要說: 那個,說明一下哈,為什麽這幾首詩作得這麽口水~
就是因為蠢作者不會作詩啊!一時半刻也學不會,寫這幾首已經耗費了全部氣力~
還請海涵~嗚……
☆、第46章
皇帝的胸口起伏著,再也不願看下去,將剩下的全都掃至地上,項頌良隻得苦勸:“陛下息怒,不要被這起子逆賊氣壞了身子啊!”
皇帝隻覺得疲憊,笑了笑,瞥了身旁的吉榮一眼,道:“他們說的也是實情,隻是這樣的實情,被外人念來,實在是太刺心。”
項頌良低著頭不說話。
“最後一首,是說朕與他們沆瀣一氣,欺辱百姓嗎?官官相護……在百姓們眼裏,竟是帝官相護、至萬民於不顧了。”
“陛下……”項頌良惶恐不已。
皇帝眼中的怒火更盛,嘴角卻咧開,表情說不出的猙獰。
過了許久,項頌良跪得膝蓋都疼了,皇帝才又開了口。
“你知道嗎,近來軍中謠言四起,說朕自登基以來,除匪寇、平叛亂、攘外敵、拓疆土,這樁樁政績,件件軍功,都是他薊崇從旁勸導、襄助所致,說……若是沒有薊崇,便沒有如今的大炎朝,沒有朕這個坐在龍椅上肆意享樂的皇帝。”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