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璿。”
“哈哈哈哈,穆輕璿,我知道的,我就知道!”
“你早都知道了幹嘛還問我?”
“想讓你自己說嘛,就像初次見麵那樣。”
輕璿起身不再理他,左辛在她身後道:“這兩日我和穆淳商量過,我過些日子就進京,我一會兒去給項大人寫封信。”
輕璿腳步頓住,迴頭想要說什麽,卻又覺得他們的計劃無從反駁,於是隻能問:“你私自棄官離京,項大人生氣都來不及,怎麽還會幫你呢?”
“我會跟他說我父親過世的事,也會提及我與蜀王相識,是蜀王勸我迴京。”他見輕璿欲言又止,又道:“我不會跟他說我是蜀王幕僚,有的事情,我想在京城立穩腳跟後,再慢慢跟項大人說。”
“可是,左辛……”
“嗯?”
“你明明就那麽厭惡官場啊。”
“從前的官場,讓人看不到一絲希望,如今有穆淳在,我多委屈些也是可以的。讀書人濟世,不隻有做個正直人一條道,有的時候,也需要用一些陰暗的手段,不入官場可做不了這些。”左辛笑得灑脫,“再說,穆淳說了,等大業達成,就還我自由,不再勉強我做官。”
這一連串話下來,隻有說最後一句時他最開心。輕璿在心中笑嘆,這個人是有多厭倦做官啊,但是為了穆淳他可以忍。看著穆淳身邊有這麽多人鼎力相助,她當真是欣慰的。
泰元十九年正月初八,朝廷重新開印,皇帝也在四更天就起床更衣,準備新年的第一次上朝。
然而對於童高的死,他隻在朝堂上兩句帶過,又交代了幾句內閣事務不能就此緩滯,便再無多言。
讓整個朝堂猜測不斷的新內閣首輔人選,皇帝並沒有提名,也並未召內閣和吏部官員詳談,幾日過去了,一點關於內閣成員職務變動的消息都沒有,之前颳起狂風陣陣的京城官場,如今一滴雨也沒下。
而童高的死,也漸漸不再被提起,隻是極少數耐不住沉悶的人悄悄說,阮貴妃當真是個可怕至極的人。
過了元宵,左辛收到了項頌良的迴信,信中說他十分想念左辛,讓左辛放心迴京,其他事情他來安排。
元月二十日,左辛啟程,一行人將他送至城門口。
“這一次,有了青門的保護,他便不會像初入京時那樣一路坎坷了。”輕璿望著他的背影道,“到了京城,他也不會被人欺負,等他進入官場後,還可以被打點到一個好職務上,別人鬥不過他。”
穆淳失笑:“你倒是很看好他。”
“認識了這麽久,幾乎日日在一處,當然有幾分了解,能得到他,也是你的幸運。”
“你很喜歡他?”穆淳挑眉。
“自然是喜歡的,”輕璿側首看他一眼,“你別多想。”
穆淳笑了笑。
“你把我們倆的複雜身世告訴他了?”
“是啊,既然選擇信任他,就和盤托出好了。說起來,左辛一走,再有人襲擊王府,我也用不著費心保護他了。”穆淳轉頭往城內走。
“你準備讓父皇知道你遇襲的事?”輕璿跟上。
“他們要襲擊我,我便將計就計,也讓父皇知道,他的好兒子都做了些什麽。”
“養死士的兒子會讓他覺得危險,可你這個百襲不侵的兒子才更可怕。”
“是否‘百襲’並不重要,”穆淳淡笑著搖頭,“要做戲,一次就足夠了。”
“你既計劃好了,我青門的人隨你吩咐。”輕璿拉著他的袍角道。
“我看啊,你這個手握武林的女兒,才是最可怕的呢。”穆淳失笑。
當天夜裏,殺手再一次闖進蜀王府,此次襲擊殺手人數很多,約在五十人以上,暗藏在蜀王府附近的青門人盡數出動,很快將殺手擊潰。
太子已經很久沒有派過這麽多人來了,此前穆淳等人猜測,太子養的死士已被殺得差不多了,不是死士的他又不敢派到蜀王府,萬一被留下活口反咬他,可不是說著玩的。
可是這一次,太子到底還是按耐不住,捲土重來了。
次日穆淳便放出風聲去,說自己遭到襲擊,這消息傳得飛快,不幾日便傳到了皇帝、皇後耳中。
皇後急急忙忙趕到幹明宮時,皇帝正在內殿中聽戲子唱剛譜出的新曲子,吉榮攔不住,皇後一進門,便聽見那吊著嗓音的咿咿呀呀聲,說不出的妖麗婉轉。她的目光落在唱戲之人身上,明明是男兒身,卻有著比女子還柔軟的身段,眼角眉梢盡是風情,全對著皇帝一人。
心內一股火氣上湧,她強自壓下即將噴湧而出的情緒,沉聲令道:“出去。”
戲子不動,隻停了聲定定望著皇帝。皇帝輕聲道:“元桑,你先出去。”
名喚元桑的戲子退了出去,皇後壓抑著讓自己不要咆哮:“陛下!都什麽時候了,你還在賞戲作樂!你知道嗎?淳兒在蜀地遇刺了!”
皇帝凝視她的眼睛,低聲道:“朕聽說了。”
“聽說了你還無動於衷?”皇後氣急,連尊稱也不用,“也許你不在意,可他是我唯一的孩子,若沒有他,我當真會活不下去。”
她頓一頓,直視皇帝雙眼:“他也是你的親生兒子,難道你就不會心焦嗎?甚至都不去查一查,襲擊之人是誰派去的,目的是什麽,這一次失了手,還會不會有下一次。”
皇帝輕嘆一聲,喚吉榮進來,命他宣楊梭進宮。
楊梭來時,見皇後也在,眼眶還紅紅的,有些不知所措,皇帝道:“無妨,楊卿,朕問你幾句話,你要如實說來。”
“是。”楊梭垂首。
“此前你去大理時,是否碰到有人行刺蜀王?”
楊梭一怔,有些惶恐地低下頭,仿佛在思考什麽。
皇帝皺眉,喝道:“照實答來,做什麽吞吞吐吐!”
“迴陛下,臣不曾碰見有人行刺蜀王,但聽大理的百姓說起,在臣奉命前去大理之前,蜀王三天兩頭便會遇刺,好在他身邊有撫南軍的將領在,又有蜀王府家臣,所以刺客沒有得逞過。”
“那你怎麽從未跟朕稟報?”皇帝有些驚愕。
“臣問及蜀王殿下,殿下卻說要臣千萬不要將此事說出去,免得陛下憂心。”楊梭痛心道,“臣問殿下,是什麽人如此大膽,殿下也不說,後來臣想,陛下隻是派臣查訪蜀王素日如何行事、辦公,遇刺之事不在其列,蜀王殿下又再三交代,臣便不曾稟報陛下,臣有罪。”
“你!”皇帝氣壞了,將桌上的一堆筆墨書劈頭蓋臉向楊梭砸去。
“陛下!”皇後想到這個楊梭曾幫穆淳說過好話,連忙製止,“您不要怪楊大人,淳兒不讓他告訴您,也是怕您操心。”
皇帝盯了伏在地上的楊梭一眼,順一順氣,道:“你先下去吧,今日之事,不要跟任何人說起。”
</br>
“哈哈哈哈,穆輕璿,我知道的,我就知道!”
“你早都知道了幹嘛還問我?”
“想讓你自己說嘛,就像初次見麵那樣。”
輕璿起身不再理他,左辛在她身後道:“這兩日我和穆淳商量過,我過些日子就進京,我一會兒去給項大人寫封信。”
輕璿腳步頓住,迴頭想要說什麽,卻又覺得他們的計劃無從反駁,於是隻能問:“你私自棄官離京,項大人生氣都來不及,怎麽還會幫你呢?”
“我會跟他說我父親過世的事,也會提及我與蜀王相識,是蜀王勸我迴京。”他見輕璿欲言又止,又道:“我不會跟他說我是蜀王幕僚,有的事情,我想在京城立穩腳跟後,再慢慢跟項大人說。”
“可是,左辛……”
“嗯?”
“你明明就那麽厭惡官場啊。”
“從前的官場,讓人看不到一絲希望,如今有穆淳在,我多委屈些也是可以的。讀書人濟世,不隻有做個正直人一條道,有的時候,也需要用一些陰暗的手段,不入官場可做不了這些。”左辛笑得灑脫,“再說,穆淳說了,等大業達成,就還我自由,不再勉強我做官。”
這一連串話下來,隻有說最後一句時他最開心。輕璿在心中笑嘆,這個人是有多厭倦做官啊,但是為了穆淳他可以忍。看著穆淳身邊有這麽多人鼎力相助,她當真是欣慰的。
泰元十九年正月初八,朝廷重新開印,皇帝也在四更天就起床更衣,準備新年的第一次上朝。
然而對於童高的死,他隻在朝堂上兩句帶過,又交代了幾句內閣事務不能就此緩滯,便再無多言。
讓整個朝堂猜測不斷的新內閣首輔人選,皇帝並沒有提名,也並未召內閣和吏部官員詳談,幾日過去了,一點關於內閣成員職務變動的消息都沒有,之前颳起狂風陣陣的京城官場,如今一滴雨也沒下。
而童高的死,也漸漸不再被提起,隻是極少數耐不住沉悶的人悄悄說,阮貴妃當真是個可怕至極的人。
過了元宵,左辛收到了項頌良的迴信,信中說他十分想念左辛,讓左辛放心迴京,其他事情他來安排。
元月二十日,左辛啟程,一行人將他送至城門口。
“這一次,有了青門的保護,他便不會像初入京時那樣一路坎坷了。”輕璿望著他的背影道,“到了京城,他也不會被人欺負,等他進入官場後,還可以被打點到一個好職務上,別人鬥不過他。”
穆淳失笑:“你倒是很看好他。”
“認識了這麽久,幾乎日日在一處,當然有幾分了解,能得到他,也是你的幸運。”
“你很喜歡他?”穆淳挑眉。
“自然是喜歡的,”輕璿側首看他一眼,“你別多想。”
穆淳笑了笑。
“你把我們倆的複雜身世告訴他了?”
“是啊,既然選擇信任他,就和盤托出好了。說起來,左辛一走,再有人襲擊王府,我也用不著費心保護他了。”穆淳轉頭往城內走。
“你準備讓父皇知道你遇襲的事?”輕璿跟上。
“他們要襲擊我,我便將計就計,也讓父皇知道,他的好兒子都做了些什麽。”
“養死士的兒子會讓他覺得危險,可你這個百襲不侵的兒子才更可怕。”
“是否‘百襲’並不重要,”穆淳淡笑著搖頭,“要做戲,一次就足夠了。”
“你既計劃好了,我青門的人隨你吩咐。”輕璿拉著他的袍角道。
“我看啊,你這個手握武林的女兒,才是最可怕的呢。”穆淳失笑。
當天夜裏,殺手再一次闖進蜀王府,此次襲擊殺手人數很多,約在五十人以上,暗藏在蜀王府附近的青門人盡數出動,很快將殺手擊潰。
太子已經很久沒有派過這麽多人來了,此前穆淳等人猜測,太子養的死士已被殺得差不多了,不是死士的他又不敢派到蜀王府,萬一被留下活口反咬他,可不是說著玩的。
可是這一次,太子到底還是按耐不住,捲土重來了。
次日穆淳便放出風聲去,說自己遭到襲擊,這消息傳得飛快,不幾日便傳到了皇帝、皇後耳中。
皇後急急忙忙趕到幹明宮時,皇帝正在內殿中聽戲子唱剛譜出的新曲子,吉榮攔不住,皇後一進門,便聽見那吊著嗓音的咿咿呀呀聲,說不出的妖麗婉轉。她的目光落在唱戲之人身上,明明是男兒身,卻有著比女子還柔軟的身段,眼角眉梢盡是風情,全對著皇帝一人。
心內一股火氣上湧,她強自壓下即將噴湧而出的情緒,沉聲令道:“出去。”
戲子不動,隻停了聲定定望著皇帝。皇帝輕聲道:“元桑,你先出去。”
名喚元桑的戲子退了出去,皇後壓抑著讓自己不要咆哮:“陛下!都什麽時候了,你還在賞戲作樂!你知道嗎?淳兒在蜀地遇刺了!”
皇帝凝視她的眼睛,低聲道:“朕聽說了。”
“聽說了你還無動於衷?”皇後氣急,連尊稱也不用,“也許你不在意,可他是我唯一的孩子,若沒有他,我當真會活不下去。”
她頓一頓,直視皇帝雙眼:“他也是你的親生兒子,難道你就不會心焦嗎?甚至都不去查一查,襲擊之人是誰派去的,目的是什麽,這一次失了手,還會不會有下一次。”
皇帝輕嘆一聲,喚吉榮進來,命他宣楊梭進宮。
楊梭來時,見皇後也在,眼眶還紅紅的,有些不知所措,皇帝道:“無妨,楊卿,朕問你幾句話,你要如實說來。”
“是。”楊梭垂首。
“此前你去大理時,是否碰到有人行刺蜀王?”
楊梭一怔,有些惶恐地低下頭,仿佛在思考什麽。
皇帝皺眉,喝道:“照實答來,做什麽吞吞吐吐!”
“迴陛下,臣不曾碰見有人行刺蜀王,但聽大理的百姓說起,在臣奉命前去大理之前,蜀王三天兩頭便會遇刺,好在他身邊有撫南軍的將領在,又有蜀王府家臣,所以刺客沒有得逞過。”
“那你怎麽從未跟朕稟報?”皇帝有些驚愕。
“臣問及蜀王殿下,殿下卻說要臣千萬不要將此事說出去,免得陛下憂心。”楊梭痛心道,“臣問殿下,是什麽人如此大膽,殿下也不說,後來臣想,陛下隻是派臣查訪蜀王素日如何行事、辦公,遇刺之事不在其列,蜀王殿下又再三交代,臣便不曾稟報陛下,臣有罪。”
“你!”皇帝氣壞了,將桌上的一堆筆墨書劈頭蓋臉向楊梭砸去。
“陛下!”皇後想到這個楊梭曾幫穆淳說過好話,連忙製止,“您不要怪楊大人,淳兒不讓他告訴您,也是怕您操心。”
皇帝盯了伏在地上的楊梭一眼,順一順氣,道:“你先下去吧,今日之事,不要跟任何人說起。”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