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千樹循著她的目光看過去,正好看到顧嶼杭把手搭在後腦勺上,袖子捲起,露出一段線條流暢的小臂。
“行不行?”羅錦抓住柳千樹的手追問道。
“我考慮考慮。”
“行,那你迴去考慮一下。”
“結果可能不能令你滿意。”
“你隻要想想,我走了,這邊除了你就無依無靠了,你就會答應了。等你答應了,一些細則我再告訴你。”
為了防止她當場拒絕,羅錦推著她起身,與此同時,她喊顧嶼杭:“學長,幫我送她迴去吧。”
顧嶼杭正好將筆記本電腦關機,拿起手邊的大衣披上。
柳千樹被羅錦吵吵囔囔地推出廚房,一句反駁的話都沒機會說出口。
一走出廚房的門,她就被顧嶼杭的大手鉗住,像押犯人一樣往外押。
* *
坐進駕駛座,柳千樹的心緒還沒從方才的消息中緩過來,便聽到顧嶼杭問:“你急著迴家嗎?”
她沒精打采地搖了搖頭。
“那跟我去趟雜誌社。”
“好。”柳千樹依舊魂不守舍的,但靜了一會兒,她猛地扭過頭去,即便看不清顧嶼杭的臉,卻還是問,“去ind?”
“嗯。”
“好!”她舔了舔唇,聲音裏多了點期待。
車停在雜誌社樓下,柳千樹下車後,又被顧嶼杭像拎小雞一樣拎上了樓。
ind的工作室位於二十層,從電梯出來後,柳千樹在原地站著,聽到鑰匙碰撞的聲音,緊接著,“哢嚓”一聲巨響,在寂靜的樓道裏迴蕩。
顧嶼杭牽著她的手套走進去。
工作室裏冰一樣的燈光亮如白晝,仿佛站在極光之處,看不見哪兒是黑夜。
柳千樹抑製不住地咧開嘴巴,揉了揉右眼,笑得像個無憂無慮的孩子。
顧嶼杭走進辦公室,柳千樹則插著兜在外麵走來走去,看看牆上的海報,看看架子上的雜誌,心情格外地舒暢。
正對著大廈落地窗的牆上掛著一幅巨大的“blue ind”的油畫,同時也是ind的logo。
一如既往的冰藍色背景,就如室內的裝潢和燈光一樣,一座小小的島嶼位於浮冰的汪洋之上。
這幅畫首先出現在雜誌封麵上是在四年前。
柳千樹對ind的認識也從四年前開始。
四年前,ind在紙質媒體日漸式微的潮流下反其道而行之,第一本印著ind標誌的雜誌出現在箋林書城的書架上,柳千樹被空靈的封麵所吸引,於是買了一本。
第一本買迴來,愛不釋手,她對池可逸戲稱說:“這是一本‘百科’雜誌!”
雜誌裏有故事,有科學,有曆史,有烹飪,還有攝影……
科學頻道裏預告著下一期是“宇宙探秘”,於是,柳千樹又被吸引著去買了第二本。
從那以後,第三本,第四本……
每個月兩本,足足四年的時間,家裏的ind已經摞起好大一摞。
過期的雜誌她不會再去翻動,但曾經讓她著迷的那些文字和插圖卻依舊如瑰寶一樣,即便是堆在積塵的角落,也比其他雜物更顯得珍貴。
柳千樹自認為是ind的鐵桿粉絲了,若是有生之年可以見到這本雜誌的總監、編輯或者校對,她一定也會像去東方神起演唱會一樣瘋狂。
然而,此時站在巨大的油畫前,這個想法像破土而出的小草一樣出現時,柳千樹不禁扯了扯嘴角,望了一眼玻璃門內正在忙碌的男人。
她遇見顧嶼杭的經過可謂頗具戲劇性,兩人說是“冤家路窄”也不過分了,可偏偏他就是ind的主編。
柳千樹忍不住感慨一句“造化弄人”,而後慢悠悠地晃到其他海報前麵,滿是好奇地探索。
顧嶼杭從辦公室裏出來,柳千樹迴了一下頭,隻聽他說:“再等我一下。”
她點了點頭,剛想說“忙你的”,卻看見他走進對麵的小房間裏,闔上玻璃門後,點燃了一根香菸。
柳千樹:“……”
顧嶼杭注意到她的眼神,不理不睬地背過身去,望著窗外蕭瑟隆冬,暗寂的夜空一點星光也沒有,於是掐斷菸頭,開門走出去。
“走吧。”
“好。”
* *
一路上,莫文蔚的聲音在車廂裏循環,一首《陰天》從街頭播到巷尾,柳千樹倚著窗戶閉著眼睛,時而跟著哼唱,時而安靜得像是睡著了。
顧嶼杭循著她的指引將車停到小區樓下,前照燈正好落在一條骨瘦如柴的流浪狗身上。他準備解安全帶下車,柳千樹拒絕了。
“我自己上去就可以了,謝謝你。”柳千樹說完,將車門關上,對著黑暗擺了擺手。
顧嶼杭在車裏望著她,隻見一道光束從她的掌心發出,照著地上的磕磕絆絆,仿佛一根耀眼的拐杖,領著她一步步往前走。
他的雙手不自禁地從方向盤上脫離,右手“哢”地一聲解開安全帶,左手則放在車門上。
車門已經悄然打開,冷颼颼的寒風見縫插針。
他猶豫著,手腳卻不知如何行動。
一直等到她的身影消失在樓道拐角處,顧嶼杭豎起耳朵,確保沒有任何異樣的聲音之後,才像被冷風吹醒一般,“砰”地一聲把門關上,驅車離開了。
</br>
“行不行?”羅錦抓住柳千樹的手追問道。
“我考慮考慮。”
“行,那你迴去考慮一下。”
“結果可能不能令你滿意。”
“你隻要想想,我走了,這邊除了你就無依無靠了,你就會答應了。等你答應了,一些細則我再告訴你。”
為了防止她當場拒絕,羅錦推著她起身,與此同時,她喊顧嶼杭:“學長,幫我送她迴去吧。”
顧嶼杭正好將筆記本電腦關機,拿起手邊的大衣披上。
柳千樹被羅錦吵吵囔囔地推出廚房,一句反駁的話都沒機會說出口。
一走出廚房的門,她就被顧嶼杭的大手鉗住,像押犯人一樣往外押。
* *
坐進駕駛座,柳千樹的心緒還沒從方才的消息中緩過來,便聽到顧嶼杭問:“你急著迴家嗎?”
她沒精打采地搖了搖頭。
“那跟我去趟雜誌社。”
“好。”柳千樹依舊魂不守舍的,但靜了一會兒,她猛地扭過頭去,即便看不清顧嶼杭的臉,卻還是問,“去ind?”
“嗯。”
“好!”她舔了舔唇,聲音裏多了點期待。
車停在雜誌社樓下,柳千樹下車後,又被顧嶼杭像拎小雞一樣拎上了樓。
ind的工作室位於二十層,從電梯出來後,柳千樹在原地站著,聽到鑰匙碰撞的聲音,緊接著,“哢嚓”一聲巨響,在寂靜的樓道裏迴蕩。
顧嶼杭牽著她的手套走進去。
工作室裏冰一樣的燈光亮如白晝,仿佛站在極光之處,看不見哪兒是黑夜。
柳千樹抑製不住地咧開嘴巴,揉了揉右眼,笑得像個無憂無慮的孩子。
顧嶼杭走進辦公室,柳千樹則插著兜在外麵走來走去,看看牆上的海報,看看架子上的雜誌,心情格外地舒暢。
正對著大廈落地窗的牆上掛著一幅巨大的“blue ind”的油畫,同時也是ind的logo。
一如既往的冰藍色背景,就如室內的裝潢和燈光一樣,一座小小的島嶼位於浮冰的汪洋之上。
這幅畫首先出現在雜誌封麵上是在四年前。
柳千樹對ind的認識也從四年前開始。
四年前,ind在紙質媒體日漸式微的潮流下反其道而行之,第一本印著ind標誌的雜誌出現在箋林書城的書架上,柳千樹被空靈的封麵所吸引,於是買了一本。
第一本買迴來,愛不釋手,她對池可逸戲稱說:“這是一本‘百科’雜誌!”
雜誌裏有故事,有科學,有曆史,有烹飪,還有攝影……
科學頻道裏預告著下一期是“宇宙探秘”,於是,柳千樹又被吸引著去買了第二本。
從那以後,第三本,第四本……
每個月兩本,足足四年的時間,家裏的ind已經摞起好大一摞。
過期的雜誌她不會再去翻動,但曾經讓她著迷的那些文字和插圖卻依舊如瑰寶一樣,即便是堆在積塵的角落,也比其他雜物更顯得珍貴。
柳千樹自認為是ind的鐵桿粉絲了,若是有生之年可以見到這本雜誌的總監、編輯或者校對,她一定也會像去東方神起演唱會一樣瘋狂。
然而,此時站在巨大的油畫前,這個想法像破土而出的小草一樣出現時,柳千樹不禁扯了扯嘴角,望了一眼玻璃門內正在忙碌的男人。
她遇見顧嶼杭的經過可謂頗具戲劇性,兩人說是“冤家路窄”也不過分了,可偏偏他就是ind的主編。
柳千樹忍不住感慨一句“造化弄人”,而後慢悠悠地晃到其他海報前麵,滿是好奇地探索。
顧嶼杭從辦公室裏出來,柳千樹迴了一下頭,隻聽他說:“再等我一下。”
她點了點頭,剛想說“忙你的”,卻看見他走進對麵的小房間裏,闔上玻璃門後,點燃了一根香菸。
柳千樹:“……”
顧嶼杭注意到她的眼神,不理不睬地背過身去,望著窗外蕭瑟隆冬,暗寂的夜空一點星光也沒有,於是掐斷菸頭,開門走出去。
“走吧。”
“好。”
* *
一路上,莫文蔚的聲音在車廂裏循環,一首《陰天》從街頭播到巷尾,柳千樹倚著窗戶閉著眼睛,時而跟著哼唱,時而安靜得像是睡著了。
顧嶼杭循著她的指引將車停到小區樓下,前照燈正好落在一條骨瘦如柴的流浪狗身上。他準備解安全帶下車,柳千樹拒絕了。
“我自己上去就可以了,謝謝你。”柳千樹說完,將車門關上,對著黑暗擺了擺手。
顧嶼杭在車裏望著她,隻見一道光束從她的掌心發出,照著地上的磕磕絆絆,仿佛一根耀眼的拐杖,領著她一步步往前走。
他的雙手不自禁地從方向盤上脫離,右手“哢”地一聲解開安全帶,左手則放在車門上。
車門已經悄然打開,冷颼颼的寒風見縫插針。
他猶豫著,手腳卻不知如何行動。
一直等到她的身影消失在樓道拐角處,顧嶼杭豎起耳朵,確保沒有任何異樣的聲音之後,才像被冷風吹醒一般,“砰”地一聲把門關上,驅車離開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