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紹禟晉了鎮國公,又過不了多久,啟元帝再度下旨,著他代掌邢部。
淩玉聽罷倒是笑了:“程捕頭這是要做迴老本行了麽?”
程紹禟聽罷哈哈一笑,語氣聽著倒是有幾分懷念:“看來確是如此。”
若細論起來,當年在青河縣衙當捕頭那段日子,算給彼時的他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便是如今,有許多關於朝廷法度之事,他還是從郭騏郭大人處學來的。
“早前你不是上了摺子要立小石頭為世子的麽?如今大半個月都過去了,竟還不曾有迴應?”淩玉忽地想起此事,遂問道。
“想來陛下近來政事繁忙,一時抽不得功夫理會這些。如今戰亂雖平,可是百廢待興,百姓的日子仍是苦得很,為著此事,陛下倒是頭疼得很。”程紹禟皺眉道。
淩玉也不禁想到了上輩子戰亂平息後,先帝留下來的那一大爛攤子,當時的新帝短短半年接連下了四道休養生息的政令,花費了好幾年的功夫才逐漸恢複了生產,百姓的日子也漸漸好了起來,不說過得有多富足,至少能保證溫飽。
這輩子的啟元帝呢?他能否度過當前的難關?若是百姓連溫飽都無法保證,早晚會再出亂子。
“陛下他……可曾有什麽法子?”她遲疑著問。
“陛下早前下了一道政令,重新丈量因戰亂失主的田地,免去受戰亂最嚴重的平江以南宜州等五城的三年稅賦,如今流落他鄉的百姓陸陸續續返鄉。”
“田地關乎百姓命脈,若是官府中有人中飽私囊,貪了……豈不是違背了陛下本意?”淩玉憂慮地道。
“此事陛下也早有預防,如今正暗中派出欽差前往各地查探,看各地官府是否奉公守法。”程紹禟道。
“這倒也不失是一個好辦法。”淩玉覺得自己著實是想太多了,她能想得到之事,難道龍椅上的那一位會想不到麽?想必早就有了萬全之策。
程紹禟卻有幾分怔忪,想到了晏離踏上流放之路前曾交給自己的那本冊子,上麵記載著他許多一針見血的政解,也有就戰後如何恢複生產提出了不少法子,他隻大略翻看了一遍便覺得受益良多,若是將它呈給陛下,想必又會是另一番光景。
可他更覺得,如此能臣,若是能為陛下所用,那才是百姓之福。
隔得數日,便是小石頭滿十歲的生辰,淩玉望著興奮得小臉漲紅,正拉著他那幫朋友逐一向人介紹的兒子,不知不覺間,臉上便綻開了笑容。
“小石頭都這般大這般懂事了,真懷念當年他追著我叫壞蛋的時候。”楊素問忽地長嘆一聲道。
淩玉聽罷沒好氣地瞪了她一眼:“倒還好說,多大的人了,還總愛逗小孩子。”
楊素問輕笑,隨即又是一聲長嘆:“誰讓你家小石頭那般有趣,若是如我家這位一般,讓我見了便頭疼,我遠他還來不及呢!”
“你家那位?你家哪位?是大春哥還是小灼兒?”淩玉一時不明白。
“自然是小灼兒,喏,你瞧,爹如今最是喜歡他,每每見了他都得意得直捊鬍子,隻道後繼有人了。”
淩玉順著她所指方向望過去,便看到小灼兒板著小臉教訓小泥巴:“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
她目瞪口呆:“他、他懂得這些?”
楊素問又是一聲長長的嘆息:“大概是一知半解吧,背倒是背得順溜。”
淩玉望著小灼兒那一本正經的小臉,不知為何便想到了小時候每每被淩秀才教訓的時候,不由得打了寒顫,一把抓住正從身邊走過的淩大春:“大春哥,好大哥,你不會希望將來被老子兒子一左一右念聖人雲君子曰吧?”
淩大春一時不明白,再一望那邊正追著一臉不耐煩的小泥巴還要教育的兒子,立即打了個哆嗦,堅決地搖頭,擲地有聲地保證:“我會好好教育這小子的!”
楊素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得了吧,憑你?爹隻瞪你一眼,你便什麽話也不敢說了,如今在爹心裏頭隻有小灼兒,你這個當兒子的早被退到了不知哪個角落。”
淩大春訕訕然。
如今淩秀才是有孫萬事足,再加上這個孫兒聰明伶俐,尤其於讀書識字更有天賦,更是讓他如獲至寶,隻恨不得將平生所學傾囊相授。
那廂,小灼兒已經被蘇凝珊摟到了身邊,正餵他吃著精緻香甜的點心,小傢夥吃得眉眼彎彎,總算是一掃方才那‘小古板’的形象。
“那孩子便是凝珊的弟弟?姐弟倆長得倒是極像。”楊素問的視線落在了正跟著程紹安的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身上。
“是他,別瞧他如今還隻是個半大少年,精明能幹卻是遠勝於你。”淩玉望了望那少年,笑著在她額上戳了戳。
楊素問嘀咕:“身邊這般多能幹之人,我為什麽還要費那個腦筋。”
淩玉啞然失笑。
正在此時,突然有侍女過來稟報,隻道宮裏有聖旨下來。
眾人不敢怠慢,連忙擺上香案準備迎接聖旨,卻沒有想到傳旨的竟是十歲的皇長子趙洵。
隻當淩玉聽畢聖旨上的內容時,不禁笑了。
原來是立小石頭為鎮國公世子的旨意,怪道陛下會同意讓皇長子當這個傳旨官呢!
</br>
淩玉聽罷倒是笑了:“程捕頭這是要做迴老本行了麽?”
程紹禟聽罷哈哈一笑,語氣聽著倒是有幾分懷念:“看來確是如此。”
若細論起來,當年在青河縣衙當捕頭那段日子,算給彼時的他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便是如今,有許多關於朝廷法度之事,他還是從郭騏郭大人處學來的。
“早前你不是上了摺子要立小石頭為世子的麽?如今大半個月都過去了,竟還不曾有迴應?”淩玉忽地想起此事,遂問道。
“想來陛下近來政事繁忙,一時抽不得功夫理會這些。如今戰亂雖平,可是百廢待興,百姓的日子仍是苦得很,為著此事,陛下倒是頭疼得很。”程紹禟皺眉道。
淩玉也不禁想到了上輩子戰亂平息後,先帝留下來的那一大爛攤子,當時的新帝短短半年接連下了四道休養生息的政令,花費了好幾年的功夫才逐漸恢複了生產,百姓的日子也漸漸好了起來,不說過得有多富足,至少能保證溫飽。
這輩子的啟元帝呢?他能否度過當前的難關?若是百姓連溫飽都無法保證,早晚會再出亂子。
“陛下他……可曾有什麽法子?”她遲疑著問。
“陛下早前下了一道政令,重新丈量因戰亂失主的田地,免去受戰亂最嚴重的平江以南宜州等五城的三年稅賦,如今流落他鄉的百姓陸陸續續返鄉。”
“田地關乎百姓命脈,若是官府中有人中飽私囊,貪了……豈不是違背了陛下本意?”淩玉憂慮地道。
“此事陛下也早有預防,如今正暗中派出欽差前往各地查探,看各地官府是否奉公守法。”程紹禟道。
“這倒也不失是一個好辦法。”淩玉覺得自己著實是想太多了,她能想得到之事,難道龍椅上的那一位會想不到麽?想必早就有了萬全之策。
程紹禟卻有幾分怔忪,想到了晏離踏上流放之路前曾交給自己的那本冊子,上麵記載著他許多一針見血的政解,也有就戰後如何恢複生產提出了不少法子,他隻大略翻看了一遍便覺得受益良多,若是將它呈給陛下,想必又會是另一番光景。
可他更覺得,如此能臣,若是能為陛下所用,那才是百姓之福。
隔得數日,便是小石頭滿十歲的生辰,淩玉望著興奮得小臉漲紅,正拉著他那幫朋友逐一向人介紹的兒子,不知不覺間,臉上便綻開了笑容。
“小石頭都這般大這般懂事了,真懷念當年他追著我叫壞蛋的時候。”楊素問忽地長嘆一聲道。
淩玉聽罷沒好氣地瞪了她一眼:“倒還好說,多大的人了,還總愛逗小孩子。”
楊素問輕笑,隨即又是一聲長嘆:“誰讓你家小石頭那般有趣,若是如我家這位一般,讓我見了便頭疼,我遠他還來不及呢!”
“你家那位?你家哪位?是大春哥還是小灼兒?”淩玉一時不明白。
“自然是小灼兒,喏,你瞧,爹如今最是喜歡他,每每見了他都得意得直捊鬍子,隻道後繼有人了。”
淩玉順著她所指方向望過去,便看到小灼兒板著小臉教訓小泥巴:“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
她目瞪口呆:“他、他懂得這些?”
楊素問又是一聲長長的嘆息:“大概是一知半解吧,背倒是背得順溜。”
淩玉望著小灼兒那一本正經的小臉,不知為何便想到了小時候每每被淩秀才教訓的時候,不由得打了寒顫,一把抓住正從身邊走過的淩大春:“大春哥,好大哥,你不會希望將來被老子兒子一左一右念聖人雲君子曰吧?”
淩大春一時不明白,再一望那邊正追著一臉不耐煩的小泥巴還要教育的兒子,立即打了個哆嗦,堅決地搖頭,擲地有聲地保證:“我會好好教育這小子的!”
楊素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得了吧,憑你?爹隻瞪你一眼,你便什麽話也不敢說了,如今在爹心裏頭隻有小灼兒,你這個當兒子的早被退到了不知哪個角落。”
淩大春訕訕然。
如今淩秀才是有孫萬事足,再加上這個孫兒聰明伶俐,尤其於讀書識字更有天賦,更是讓他如獲至寶,隻恨不得將平生所學傾囊相授。
那廂,小灼兒已經被蘇凝珊摟到了身邊,正餵他吃著精緻香甜的點心,小傢夥吃得眉眼彎彎,總算是一掃方才那‘小古板’的形象。
“那孩子便是凝珊的弟弟?姐弟倆長得倒是極像。”楊素問的視線落在了正跟著程紹安的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身上。
“是他,別瞧他如今還隻是個半大少年,精明能幹卻是遠勝於你。”淩玉望了望那少年,笑著在她額上戳了戳。
楊素問嘀咕:“身邊這般多能幹之人,我為什麽還要費那個腦筋。”
淩玉啞然失笑。
正在此時,突然有侍女過來稟報,隻道宮裏有聖旨下來。
眾人不敢怠慢,連忙擺上香案準備迎接聖旨,卻沒有想到傳旨的竟是十歲的皇長子趙洵。
隻當淩玉聽畢聖旨上的內容時,不禁笑了。
原來是立小石頭為鎮國公世子的旨意,怪道陛下會同意讓皇長子當這個傳旨官呢!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