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百年之所以停下腳步,不是因為動容,而是覺得有些事有必要說清楚:“我替她解圍與你無關,治疫之藥也不是我所願,而是受人之託。至於我所行之事是否會連累長沙國,就不勞你操心了。”


    這次,郭百年毫無掛礙地走了,寒風颳起他的大袖,藏不住他一身的恣意,江玄之一直凝視著他的背影,直到那抹身影消失在巷道的盡頭,他才收迴目光,提步出宮。


    迴到禦史府,藍羽波瀾不驚地向他稟告:“主君,鼷鼠的巢穴找到了。”


    當初東市鼷鼠成災,江玄之便深覺蹊蹺,懷疑有人蓄意飼養繁殖,所以滅鼠之時,他偷偷留下了一隻小鼷鼠,讓藍羽對它進行滅蚤清洗,好生飼養著,目的便是通過它找到鼷鼠的巢穴。


    江玄之問:“在何處?”


    藍羽迴道:“東市北邊的一處竹林中。”


    鼠疫過後,東市尚未恢複繁華,加上新年伊始,街上不算熱鬧,往來行人也不多。兩人繞過東市,果然見到一片掛著殘雪的竹林,可竹林深處隱約有黑煙傳來,江玄之目光一淩,疾步往林中穿梭而去。


    竹林中那間矮木屋已經被熊熊烈火包圍,竹葉上的積雪融化成水,如雨水般澆淋而下,卻絲毫沒有影響到火勢的蔓延,火中有油,顯然有人蓄意放火。


    江玄之眯了眯眼:“四處看看,有沒有什麽痕跡。”


    兩人分頭察看,江玄之看到一堆殘雪上留有半個腳印,便順著那個痕跡找過去,沒多久竟走出竹林,來到一片空曠的雪地,不遠處站著一個男子,身上披著一件棕色狐裘,聽見動靜轉身朝他一笑:“江禦史,別來無恙。”


    突然見到那雙雲遮霧罩的眼眸,江玄之有點驚訝,卻從容地踩著積雪走向他:“衛掾吏似乎等我多時了。”


    衛光笑意愈深:“不久,竹林中那火都還沒熄滅呢。”


    江玄之沉聲道:“你在毀滅證據?”


    衛光搖搖頭,厚顏無恥道:“鼷鼠成災,我這是在為民除害。”


    “為民?因鼠疫而死去的三百人該如何算?”江玄之寒聲質問。


    衛光低低一嘆,唿出一口白氣,頃刻如雲煙消散:“天災人禍,生老病死,讓人無能為力,怪隻怪他們命不好。”


    江玄之冷冷道:“照你這麽說,當年你們楚人遭屠戮也不過是命不好罷了。”


    當年舊事是衛光的逆鱗,聞言他的臉色忽變,有點氣急敗壞道:“江玄之,你何以認定此次鼠疫是我謀劃?區區數百人,如何與我楚人數萬將士相提並論?”


    江玄之胸中氣血翻滾,咄咄逼問:“你不是主謀也必定是幫兇,否則何必燒毀竹林中的木屋?再者,百人是人命,萬人也是人命,為何不能相提並論?你也算是飽讀詩書的有識之士,五十步與百步的區別難道不懂嗎?”


    衛光一噎,忽而綻開笑容,洋洋自得道:“江禦史火氣這麽大,難道是案情千頭萬緒,讓你難以突破?”


    江玄之恢複了平靜,漫不經心道:“是啊,所以我在考慮,要不要把你丟進廷尉獄,用那些酷刑好好招唿你?”


    衛光笑得越發燦爛:“江禦史有心情說笑,看來還是遊刃有餘的。”


    他笑得一臉欠揍,江玄之還真想對他來一頓嚴刑逼供,可終究不是他的做派,轉迴正題上:“你要報仇雪恨無可厚非,為何總要牽連無辜之人?當初屠滅華家滿門是借韓岱之手……”


    據他所查,當年泗水河畔炎楚大戰,炎軍主將是華廷,是他下令屠殺開誠投降的楚軍將士,衛光身為楚人,對華廷自是痛恨,不惜屠滅華家滿門,可衛光為何要借韓岱之手行事?


    衛光笑道:“怎麽不說下去了?”


    江玄之長睫微顫,思索道:“我在想,你為何要借韓岱之手?你不懼朝廷,視炎律為無物,又對自己的智慧深信不疑,因此絕不是頂罪之故。”


    衛光雙眸似泥潭毒瘴,仿佛能吸附旁人的精魂:“事過境遷,告訴你也無妨。韓岱負有才能,將山陽郡治理得極好,政治清明,百姓安康,但這樣的人為劉賢易所用,我心中自是不快,碰巧他心懷仇恨,與華廷有恩怨,我便順水推舟了。”


    繞了這麽一圈,緣由竟是“懷璧其罪”,衛光為了報仇,也算煞費苦心了。可惜,螢燭之光如何與日月爭輝?炎朝立國日久,他那些陰謀手段無法動搖朝廷根基,不過是一腔恨意難泄,圖一時痛快罷了。


    他不經意想起白冰萬箭穿心而死,還有綠蕪那個忠心耿耿的小丫頭,可讓他感觸最深的卻是綠蕪所言: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那條路根本行不通,不要讓族人赴死了。


    他心有感慨道:“或許對你的族人而言,仇恨與報複太遙遠,平淡安穩地活在當下才是最重要的。”


    衛光一怔,笑道:“我從未強求族人懷恨報複,但總有如白冰和如我這般不懼生死之人。”


    “但你所為會連累你的族人。”江玄之道,“我侍君多年,熟知陛下的脾性,他對敵人不會手軟。一旦你所行之事敗露,你可以義無反顧地赴死,但你們楚人一族呢?你以為他們可以不受牽連嗎?”


    衛光又是一怔,說道:“素聞江禦史能言善辯,今日我也算領教到了,可惜我與你一樣,遍讀古書典籍,通曉世情道理,你勸服不了我。”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柏梁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洛塵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洛塵羽並收藏柏梁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