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靈瞧見皇後眉宇間的喜色,斂襟一拜,誠意拳拳道:“民女拜謝明王救命之恩。當夜事成,皇後過河拆橋,命人暗殺民女於僻巷。若非明王洞察先機,派人援手相救,民女恐怕早已沒命,更無緣今日殿前伸冤了。”
劉濟淡淡瞥了仲靈一眼,你竟這般迫不及待了嗎?
果然,皇後臉上的笑容淡去,狐疑道:“濟兒,你……”
“母後答應過兒臣不傷仲靈,為何出爾反爾要殺她滅口?”劉濟出言打斷她,言語中隱含質問。
“所以,你便要與母後為敵了?”皇後嘶聲道。
她知曉劉濟不滿她的諸多行為,但萬萬沒想到他竟會公然與她為敵。暗殺仲靈之事何其隱秘,隻有朱奇和身邊的幾位心腹侍女知曉,可劉濟竟然能神不知鬼不覺將人救下來,顯然椒房殿有他的眼線。
“母後到底要錯到幾時?兒臣眼盲不足以令你收手,母子三年分離不能令你止步,甚至父皇受傷也不能令你心生悔意。母後非要將自己和兒臣都逼到絕境才肯罷休嗎?”
皇後踉蹌後退,幾乎站不穩身子:“在你眼裏,母後所做之事竟都是錯的?”
仲靈見狀,火上澆油地譏諷道:“難道不是嗎?你欲陷害仲靈,結果害明王毒瞎雙眼,你欲陷害尋無影,結果害陛下胸口中刀。傷敵一千自損八百,豈不是蠢人所為?”
“你閉嘴!”皇後厲聲喝斥,恍然想起什麽,發癲般向仲靈吼道,“是你!都是你!若不是你媚惑孤的兒子,他也不會與孤反目。孤要殺了你……”
她麵色猙獰,眸底發狠,拔下發間的金簪沖向仲靈。
劉濟眼明手快地搶奪她手中的金簪,右手臂一時不慎被金簪所傷,留下一條長長的血痕。鮮血如注,暈染一角藍色衣袖,汩汩如流水般滴落在地。
“放肆!”劉賢易震怒。
枉他還顧念舊情,有心寬縱於她,可她竟敢當著他的麵行兇傷人。
“三哥!”劉晞第一時刻扶住了劉濟。
“濟兒!”皇後瞧見劉濟手臂上的血痕,燙手般丟棄手中染血的金簪,撲到劉濟身邊,“濟兒,母後無心傷你……”
崔妙晗奉命扶劉濟去包紮傷口,隱約聞到皇後身染異香,狐疑地看了看仲靈。
尋夢凝視著地上的血跡,皇後終究血染宣室,隻是這血竟出自她唯一的兒子。
仲靈跪在地上請求道:“請陛下為仲靈做主,平反三年前的冤案。”
劉賢易沉沉道:“弒君案你已犯下死罪,早晚難逃一死,為何執意要平反三年前的舊案?”
在他看來,平反三年前的舊案已經毫無意義。
“仲靈可以死,死於宮廷爭鬥,死於滿腔仇恨,但那段感情不容蒙汙。”仲靈言語堅定,一心守護心中的聖潔與美好。
屏風後的劉濟猛然怔住,迴憶如流雲般滑過心頭,那般輕盈讓人轉瞬便捉摸不到,又那般沉重讓他邁不開腿腳。耳邊傳來似曾相識的嗓音,他微微迴神,看見那雙如蝶翼般撲閃的眼眸,又垂眸看了看手臂上的繃帶,鄭重地道了一聲謝。
劉濟從屏風後走出來,在眾人矚目下屈膝跪地:“請父皇為三年前仲靈之案平反。”
皇後經過剛才一幕,情緒漸漸穩定下來。此刻,望著劉濟那挺直的身影,隻覺得胸口發悶,滿腔的情緒盡化作悲涼:“濟兒,你終究選擇了她。”
前番她控訴陛下薄情,情緒激動落淚,隱有勾起陛下不忍而自保之意,可此番她是真想痛哭流涕。華廷死時,她隻是滿腔怒火,一心要找出兇手。陛下與她有隙,她可以嘶聲痛訴,據理力爭。但她從未感受到悲涼,因為劉濟還在,她所有的企盼還在。
可此刻,劉濟捨棄了她,至少在她看來是如此。
“母後,我們終究欠了仲靈,無論是情還是命。三年來,兒臣一直不敢正視這個事實。若她芳魂有知,恐怕會怪自己有眼無珠錯付深情了。”劉濟仰視著皇後,“認一次錯,低一次頭,於母後而言,竟是那般難嗎?”
尋夢越聽越怪異,仲靈明明在殿中,明王為何說芳魂有知?
皇後失魂落魄,不為所動。
“明王不必再勸皇後,仲靈不需要她認錯。”仲靈冷冷道,“請陛下為仲靈……和尋無影平冤。”
作壁上觀這麽久,尋夢恍然想起她來宣室的初衷是替自己洗刷冤屈。可仲靈這樣將她扯進去,她心中莫名不舒服,好像被人利用了一般。
“尋無影,你是何意?”劉賢易詢問她。
尋夢此番雖蒙冤入獄,但並未受到酷刑折磨,實在是不幸中的萬幸。當夜她被人誣陷弒君,種種端倪讓她懷疑是皇後所為,心生怨恨卻無能為力,而如今真相大白,她的怨恨之心竟然奇異地淡去。
明王堅毅不動,仲靈執著不悔,而她尚在躊躇中。她既不願輕易原諒,也不願落井下石,眼見陛下眸光灼灼迫人,定是心中早有決斷,便順水推舟道:“但憑陛下決斷。”
劉賢易讚許地點頭,沉吟道:“皇後德行有虧,不堪為國母。即日起廢除皇後之位,搬出椒房殿。”
“陛下,民女不服。”仲靈不滿劉賢易的處置。
</br>
劉濟淡淡瞥了仲靈一眼,你竟這般迫不及待了嗎?
果然,皇後臉上的笑容淡去,狐疑道:“濟兒,你……”
“母後答應過兒臣不傷仲靈,為何出爾反爾要殺她滅口?”劉濟出言打斷她,言語中隱含質問。
“所以,你便要與母後為敵了?”皇後嘶聲道。
她知曉劉濟不滿她的諸多行為,但萬萬沒想到他竟會公然與她為敵。暗殺仲靈之事何其隱秘,隻有朱奇和身邊的幾位心腹侍女知曉,可劉濟竟然能神不知鬼不覺將人救下來,顯然椒房殿有他的眼線。
“母後到底要錯到幾時?兒臣眼盲不足以令你收手,母子三年分離不能令你止步,甚至父皇受傷也不能令你心生悔意。母後非要將自己和兒臣都逼到絕境才肯罷休嗎?”
皇後踉蹌後退,幾乎站不穩身子:“在你眼裏,母後所做之事竟都是錯的?”
仲靈見狀,火上澆油地譏諷道:“難道不是嗎?你欲陷害仲靈,結果害明王毒瞎雙眼,你欲陷害尋無影,結果害陛下胸口中刀。傷敵一千自損八百,豈不是蠢人所為?”
“你閉嘴!”皇後厲聲喝斥,恍然想起什麽,發癲般向仲靈吼道,“是你!都是你!若不是你媚惑孤的兒子,他也不會與孤反目。孤要殺了你……”
她麵色猙獰,眸底發狠,拔下發間的金簪沖向仲靈。
劉濟眼明手快地搶奪她手中的金簪,右手臂一時不慎被金簪所傷,留下一條長長的血痕。鮮血如注,暈染一角藍色衣袖,汩汩如流水般滴落在地。
“放肆!”劉賢易震怒。
枉他還顧念舊情,有心寬縱於她,可她竟敢當著他的麵行兇傷人。
“三哥!”劉晞第一時刻扶住了劉濟。
“濟兒!”皇後瞧見劉濟手臂上的血痕,燙手般丟棄手中染血的金簪,撲到劉濟身邊,“濟兒,母後無心傷你……”
崔妙晗奉命扶劉濟去包紮傷口,隱約聞到皇後身染異香,狐疑地看了看仲靈。
尋夢凝視著地上的血跡,皇後終究血染宣室,隻是這血竟出自她唯一的兒子。
仲靈跪在地上請求道:“請陛下為仲靈做主,平反三年前的冤案。”
劉賢易沉沉道:“弒君案你已犯下死罪,早晚難逃一死,為何執意要平反三年前的舊案?”
在他看來,平反三年前的舊案已經毫無意義。
“仲靈可以死,死於宮廷爭鬥,死於滿腔仇恨,但那段感情不容蒙汙。”仲靈言語堅定,一心守護心中的聖潔與美好。
屏風後的劉濟猛然怔住,迴憶如流雲般滑過心頭,那般輕盈讓人轉瞬便捉摸不到,又那般沉重讓他邁不開腿腳。耳邊傳來似曾相識的嗓音,他微微迴神,看見那雙如蝶翼般撲閃的眼眸,又垂眸看了看手臂上的繃帶,鄭重地道了一聲謝。
劉濟從屏風後走出來,在眾人矚目下屈膝跪地:“請父皇為三年前仲靈之案平反。”
皇後經過剛才一幕,情緒漸漸穩定下來。此刻,望著劉濟那挺直的身影,隻覺得胸口發悶,滿腔的情緒盡化作悲涼:“濟兒,你終究選擇了她。”
前番她控訴陛下薄情,情緒激動落淚,隱有勾起陛下不忍而自保之意,可此番她是真想痛哭流涕。華廷死時,她隻是滿腔怒火,一心要找出兇手。陛下與她有隙,她可以嘶聲痛訴,據理力爭。但她從未感受到悲涼,因為劉濟還在,她所有的企盼還在。
可此刻,劉濟捨棄了她,至少在她看來是如此。
“母後,我們終究欠了仲靈,無論是情還是命。三年來,兒臣一直不敢正視這個事實。若她芳魂有知,恐怕會怪自己有眼無珠錯付深情了。”劉濟仰視著皇後,“認一次錯,低一次頭,於母後而言,竟是那般難嗎?”
尋夢越聽越怪異,仲靈明明在殿中,明王為何說芳魂有知?
皇後失魂落魄,不為所動。
“明王不必再勸皇後,仲靈不需要她認錯。”仲靈冷冷道,“請陛下為仲靈……和尋無影平冤。”
作壁上觀這麽久,尋夢恍然想起她來宣室的初衷是替自己洗刷冤屈。可仲靈這樣將她扯進去,她心中莫名不舒服,好像被人利用了一般。
“尋無影,你是何意?”劉賢易詢問她。
尋夢此番雖蒙冤入獄,但並未受到酷刑折磨,實在是不幸中的萬幸。當夜她被人誣陷弒君,種種端倪讓她懷疑是皇後所為,心生怨恨卻無能為力,而如今真相大白,她的怨恨之心竟然奇異地淡去。
明王堅毅不動,仲靈執著不悔,而她尚在躊躇中。她既不願輕易原諒,也不願落井下石,眼見陛下眸光灼灼迫人,定是心中早有決斷,便順水推舟道:“但憑陛下決斷。”
劉賢易讚許地點頭,沉吟道:“皇後德行有虧,不堪為國母。即日起廢除皇後之位,搬出椒房殿。”
“陛下,民女不服。”仲靈不滿劉賢易的處置。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