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內鴉雀無聲,劉賢易環顧殿內四人。
尋夢低眉斂目站著,感受到兩道目光在自己身上逡巡,心中自是緊張,袖袍下的手微攏,手心沁出一層薄汗。帝王威壓,非一般人可承受。
劉賢易眯眼審視著尋夢,江玄之有所感應,奉出兩塊虎符引開他的注意力:“陛下,臣瑾奉還虎符。”
當初,劉賢易怕他此行阻礙重重,暗中賜了他兩塊虎符和詔書,讓他可以調用兩郡的兵力,一個是為查案之便的山陽郡,一個是為牽製楚國兵力的沛郡,好在楚王無反意,沛郡的虎符並無用武之地。
聞言,陛下那淩厲的眸光挪開,尋夢雙肩微鬆,不動聲色地舒了口氣。
那兩塊虎符經趙同之手迴到了劉賢易的桌案上,劉賢易輕咳兩聲,笑著詢問眾人:“眾卿一路辛苦,功勞卓然,不知要何賞賜?朕素來賞罰分明,但凡爾等所求合乎情理,朕無不應準。”
這簡直是天大的恩賜,但何謂合乎情理?似乎全在陛下一念之間。
眾人自是一番客套推辭,個個聲稱為君分憂乃是分內事,不敢邀功請賞。
劉賢易早想定了賞賜,對劉晞道:“晞兒,你性子散漫,素來不好官場,朕便賜你百金,雜繒百匹,僕婢護衛二十人,你可自行去挑選。”
“謝父皇。”劉晞恭敬領受。
父子雖不親厚,但劉賢易倒是挺懂劉晞。
劉賢易神色淡淡,掠過江玄之,凝視著張相如道:“太常寺奉常王由年事已高,向朕上奏請求告老還鄉,但年節降至,祭典繁多,朕將奏疏壓了下來。聽聞張卿出身書香門第,重家風知禮儀,可屬意奉常一職?”
奉常屬九卿之首,掌管宗廟禮儀,地位頗高。
張相如惶恐道:“臣資曆尚淺,恐無法擔此重任。”
雖說張相如行事穩重,能力不凡,但太常寺奉常掌管宗廟禮儀,多為德高望重的大儒擔當,而他年紀尚輕,資曆不夠,恐無法服眾,萬不敢攬下這等差事。
“朕知你顧忌,但朕用人看的是才華而非資曆,何況王由尚在其位,你自可在旁學習一兩月,待諸事順手再接替此職。”劉賢易早已替他思慮周全。
“臣……”張相如還欲拒絕。
“此事不急於一時,朕給你時間好好考慮。你既為江卿之友,當學學他敢為人先的氣度。”劉賢易似乎十分屬意他,完全不給他拒絕的機會。
江玄之弱冠之年任禦史大夫,當初也曾遭受群臣質疑,但劉賢易信任他,而他亦不負眾望,短短一個月便展示了驚人的才華與手段,堵住了悠悠之口,亦穩住了禦史之位。
張相如偷瞥江玄之,見他溫潤含笑,目露鼓勵,便恭聲迴道:“臣遵旨。”
劉賢易神色微微鬆動,欣慰笑了笑,忽感喉嚨微癢,端起茶杯喝了口茶,盯著尋夢道:“聽聞你為救江卿而傷及右手經脈,可能繼續任衛士一職?”
尋夢微愣,劉賢易果然耳目眾多。所幸她已將雙手刀法融會貫通,不慌不忙答道:“臣已習得雙手刀法,定能護衛陛下周全。”
劉賢易沉吟著點頭:“如此甚好。當日你通過衛士比試,朕已經任你為禦前衛士,你便入期門軍,住到宿衛署去吧。”
頓了頓,他又道:“此行你亦功不可沒,朕再賜你百金。”
尋夢心潮微動,跪地謝恩:“謝陛下聖恩。”
最後,劉賢易的眸光定在江玄之身上,淡淡揮退眾人,獨留江玄之一人。
尋夢不得不遵帝令,走到江玄之身前,腳步微頓,但也不敢多作停留,隨旁人一道出去。剛踏出宣室殿,便見趙同命人將殿門關上了,那道修竹般的背影便阻隔在殿內。
陛下單獨召見江玄之所為何事?
不容她多想,有內侍領著她前往宿衛署。宿衛署位於宣室殿北側,毗鄰供侍臣休憩的承明廬,再往北便是皇家藏書閣天祿閣。
行至半道,內侍忽然停住腳步,恭敬道:“左僕射。”
尋夢急急剎住腳,隨他一道躬身而立,不曾抬眸。
僕射,仆是主管之意,古時重武,主射者掌事,故諸官之長稱僕射。炎朝僕射是個廣泛的官號,自侍中、博士、謁者、郎以至軍屯吏,水巷宮人皆有僕射。
“尋兄一路辛苦。”爽朗而略帶熟悉的聲音。
尋夢仰頭望去,竟是左浪。她驚喜交加,又疑惑道:“左兄,你不是期門宿衛嗎?怎麽搖身一變成了僕射了?不知……是何僕射?”
她隱隱猜到一二,仍然問了出來。
左浪輕笑:“不巧得很,區區忝為期門僕射。”
當日上林苑秋獵,劉賢易遇刺,怒斥期門僕射擅離職守,將其貶謫。他素來賞識左浪,又因他救駕有功,便升其為期門僕射。
尋夢微驚,沒想到左浪成了她的直屬上司,當即恭敬一拜,打著官腔道:“還望左僕射多多提攜。”
左浪朗聲大笑,攜著她往宿衛署而去。
宿衛署院落眾多,每個院落有六間屋舍,一間屋舍四人居住,算下來一個院落可容納二十四人。院落很小,石砌的道路,光禿禿的樹幹,樹根處黃葉堆積。
黃葉微動,四麵襲來利刃之氣,尋夢心頭一凜,聽得左浪大喊一聲:“接刀。”
</br>
尋夢低眉斂目站著,感受到兩道目光在自己身上逡巡,心中自是緊張,袖袍下的手微攏,手心沁出一層薄汗。帝王威壓,非一般人可承受。
劉賢易眯眼審視著尋夢,江玄之有所感應,奉出兩塊虎符引開他的注意力:“陛下,臣瑾奉還虎符。”
當初,劉賢易怕他此行阻礙重重,暗中賜了他兩塊虎符和詔書,讓他可以調用兩郡的兵力,一個是為查案之便的山陽郡,一個是為牽製楚國兵力的沛郡,好在楚王無反意,沛郡的虎符並無用武之地。
聞言,陛下那淩厲的眸光挪開,尋夢雙肩微鬆,不動聲色地舒了口氣。
那兩塊虎符經趙同之手迴到了劉賢易的桌案上,劉賢易輕咳兩聲,笑著詢問眾人:“眾卿一路辛苦,功勞卓然,不知要何賞賜?朕素來賞罰分明,但凡爾等所求合乎情理,朕無不應準。”
這簡直是天大的恩賜,但何謂合乎情理?似乎全在陛下一念之間。
眾人自是一番客套推辭,個個聲稱為君分憂乃是分內事,不敢邀功請賞。
劉賢易早想定了賞賜,對劉晞道:“晞兒,你性子散漫,素來不好官場,朕便賜你百金,雜繒百匹,僕婢護衛二十人,你可自行去挑選。”
“謝父皇。”劉晞恭敬領受。
父子雖不親厚,但劉賢易倒是挺懂劉晞。
劉賢易神色淡淡,掠過江玄之,凝視著張相如道:“太常寺奉常王由年事已高,向朕上奏請求告老還鄉,但年節降至,祭典繁多,朕將奏疏壓了下來。聽聞張卿出身書香門第,重家風知禮儀,可屬意奉常一職?”
奉常屬九卿之首,掌管宗廟禮儀,地位頗高。
張相如惶恐道:“臣資曆尚淺,恐無法擔此重任。”
雖說張相如行事穩重,能力不凡,但太常寺奉常掌管宗廟禮儀,多為德高望重的大儒擔當,而他年紀尚輕,資曆不夠,恐無法服眾,萬不敢攬下這等差事。
“朕知你顧忌,但朕用人看的是才華而非資曆,何況王由尚在其位,你自可在旁學習一兩月,待諸事順手再接替此職。”劉賢易早已替他思慮周全。
“臣……”張相如還欲拒絕。
“此事不急於一時,朕給你時間好好考慮。你既為江卿之友,當學學他敢為人先的氣度。”劉賢易似乎十分屬意他,完全不給他拒絕的機會。
江玄之弱冠之年任禦史大夫,當初也曾遭受群臣質疑,但劉賢易信任他,而他亦不負眾望,短短一個月便展示了驚人的才華與手段,堵住了悠悠之口,亦穩住了禦史之位。
張相如偷瞥江玄之,見他溫潤含笑,目露鼓勵,便恭聲迴道:“臣遵旨。”
劉賢易神色微微鬆動,欣慰笑了笑,忽感喉嚨微癢,端起茶杯喝了口茶,盯著尋夢道:“聽聞你為救江卿而傷及右手經脈,可能繼續任衛士一職?”
尋夢微愣,劉賢易果然耳目眾多。所幸她已將雙手刀法融會貫通,不慌不忙答道:“臣已習得雙手刀法,定能護衛陛下周全。”
劉賢易沉吟著點頭:“如此甚好。當日你通過衛士比試,朕已經任你為禦前衛士,你便入期門軍,住到宿衛署去吧。”
頓了頓,他又道:“此行你亦功不可沒,朕再賜你百金。”
尋夢心潮微動,跪地謝恩:“謝陛下聖恩。”
最後,劉賢易的眸光定在江玄之身上,淡淡揮退眾人,獨留江玄之一人。
尋夢不得不遵帝令,走到江玄之身前,腳步微頓,但也不敢多作停留,隨旁人一道出去。剛踏出宣室殿,便見趙同命人將殿門關上了,那道修竹般的背影便阻隔在殿內。
陛下單獨召見江玄之所為何事?
不容她多想,有內侍領著她前往宿衛署。宿衛署位於宣室殿北側,毗鄰供侍臣休憩的承明廬,再往北便是皇家藏書閣天祿閣。
行至半道,內侍忽然停住腳步,恭敬道:“左僕射。”
尋夢急急剎住腳,隨他一道躬身而立,不曾抬眸。
僕射,仆是主管之意,古時重武,主射者掌事,故諸官之長稱僕射。炎朝僕射是個廣泛的官號,自侍中、博士、謁者、郎以至軍屯吏,水巷宮人皆有僕射。
“尋兄一路辛苦。”爽朗而略帶熟悉的聲音。
尋夢仰頭望去,竟是左浪。她驚喜交加,又疑惑道:“左兄,你不是期門宿衛嗎?怎麽搖身一變成了僕射了?不知……是何僕射?”
她隱隱猜到一二,仍然問了出來。
左浪輕笑:“不巧得很,區區忝為期門僕射。”
當日上林苑秋獵,劉賢易遇刺,怒斥期門僕射擅離職守,將其貶謫。他素來賞識左浪,又因他救駕有功,便升其為期門僕射。
尋夢微驚,沒想到左浪成了她的直屬上司,當即恭敬一拜,打著官腔道:“還望左僕射多多提攜。”
左浪朗聲大笑,攜著她往宿衛署而去。
宿衛署院落眾多,每個院落有六間屋舍,一間屋舍四人居住,算下來一個院落可容納二十四人。院落很小,石砌的道路,光禿禿的樹幹,樹根處黃葉堆積。
黃葉微動,四麵襲來利刃之氣,尋夢心頭一凜,聽得左浪大喊一聲:“接刀。”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