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當即迴道:“你這滿身傷痕,何必巴巴跑來相送呢?”
“誰說我是來送別的?昔日同出長安,今日當同歸,如此方不負此行。”劉晞文縐縐道。
他要與他們一道迴長安,江玄之也不好阻攔,尋夢則暗暗鄙夷,好一個“身殘誌堅”的少年郎!
“江禦史,你們三人同坐一輛牛車是否太過擁擠了?我這牛車寬敞,我又有傷在身,行動不便,不如讓尋無影過來?”劉晞笑眯眯地提議。
江玄之見尋夢擰著一張臉,十分不樂意的模樣,便道:“此事你問她便是。”
尋夢不想過去,因為劉晞肯定會依仗傷勢對她頤指氣使,而她麵對傷患,再怎麽折騰也處於弱勢。然而,聽他哼哼地嚷著“背疼”,“無趣”等話,她怕一路耳根不清淨,萬般無奈地下了牛車,還不待爬上劉晞的牛車,便見一個翩遷女子追趕而來。
仲靈氣息微喘,朝劉晞道:“六殿下,你因我受此重刑,我內心不安。你若是不嫌棄,我願一路隨行,待你傷勢好轉,我自會離去。”
尋夢眸光一亮:“好……”
“你我非親非故,你不必如此。”劉晞一口拒絕。
“你莫非還在生我的氣?”仲靈誠摯道,“這幾日我反覆思量,深覺你所言有理。即便我有苦衷,也不該待在那裏。所以,我離開了清音坊,以後也不會再迴去。”
劉晞微怔,定定地瞧著牛車下那人。
尋夢湊近他,苦口婆心地勸道:“仲姑子一片赤誠之心,你怎麽忍心拒她於千裏之外?再說,她一介孤女,清憐可人,離開清音坊,你讓她以何為生?”
劉晞心有動搖,尋夢頗有眼力地催促仲靈上牛車,自己則又迴到了江玄之的牛車。
待牛車緩緩前行,劉晞才迴過味來,惱怒又哀怨地望著朝他擠眉弄眼的尋夢,分明是她不想與他同乘。他瞥向靜默坐在一旁的仲靈,見她偏頭瞧來,溫和一笑,心中陡然生出一股怪異感。
三年前,他情竇初開,心係仲靈,為她葬身灃河暗自神傷,三年後,他再遇仲靈,激動興奮,為她藏身清歌坊而斷人手指,可此刻與她同坐一輛牛車,除了尷尬,竟生不出其他情緒。
時移世易,同樣的音容笑貌,他卻再也找不迴三年前那種感覺,那種輕鬆愉悅,那種緊張悸動,而能牽動他心神的人卻變成了另一人。
迴長安所行之道與先前不同,直接經沛郡、淮陽國、潁川郡,河南郡,弘農郡,便可抵達長安。此線路比來時精細,但耗時相差無幾,估摸十日便可抵達長安。
牛車緩行四日,於這日午時抵達潁川郡驛館。
因劉晞有傷在身,牛車比往日更舒緩,連日來通常傍晚抵達驛館,用罷晚膳各自休息,隔日一早繼續前行,算得上是日以繼夜,舟車勞頓了。
尋夢精神尚濟,苦於無人相伴,劉晞病怏怏地躺著,仲靈侍候左右,江玄之在撰寫策論奏疏,張相如在整理楚國案情陳結,藍羽……還是不提了。一個人閑逛沒意思,她得閑便練習練習左手劈柴,通常一劈便是一個時辰,驛館負責劈柴的小廝自是千恩萬謝。
自從那日江玄之抱住她,尋夢便覺得與他相處隱約有些不同,但他近日委實忙碌,無暇顧及她,白日牛車上翻閱文卷,不得半刻清閑,夜間驛館裏書寫奏疏,那盞油燈不至三更不滅。
她既然明了自己心意,便不想再含糊,他忙得無暇顧及她,她便主動過去。是以,她旁敲側擊向張相如詢問女子如何表心意。
張相如那個棒槌,嘰嘰咕咕表達自己的禮教理念,什麽“女子當矜持”,“不可私相授受”,“要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等,直到尋夢臉色越來越黑,他才意識到自己跑偏了,凝思片刻,給她個“定情信物”的答覆。
定情信物之說,自古便有。男子通常贈簪子、手環,耳飾等飾物,女子通常贈香囊、玉佩,紅豆等物件。
尋夢逐一分析。香囊通常要刺繡,但她不會刺繡,若是費心思去學,耗時太久,不切實際。玉佩倒是不錯,符合江玄之氣質,但她囊中羞澀,買不起這種奢侈物件。紅豆……沒幾日便爛了,那物件能贈人嗎?
思慮再三,她想出謄寫詩句之法。她翻閱書卷,挑出一卷《越人歌》,這是一首情詩: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她尤其喜愛最後一句,簡直是她心靈的寫照。
這日午膳後,她專心致誌地在屋內謄抄《越人歌》。她知道這物件過輕,但好歹是她親手書寫,為求字跡工整,連日來她練了不下十遍,這才馬馬虎虎得到一篇稍為滿意的文作。
“字跡工整,粗細均勻,不錯。”有人冷不丁在旁品評。
尋夢渾身一怔,見鬼般抬頭望去,隻見張相如一臉肅容,視線凝在布帛上,擔憂道:“尋兄,你這不會是要贈人吧?”
“自然。”尋夢理所應當道,不贈人她費那麽多心思作甚?
“那可不成。雖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那仲姑子顯然與六殿下眉來眼去,你這橫刀奪愛的行為實乃小人行徑,不妥,不妥啊!”張相如諄諄勸誡道。
</br>
“誰說我是來送別的?昔日同出長安,今日當同歸,如此方不負此行。”劉晞文縐縐道。
他要與他們一道迴長安,江玄之也不好阻攔,尋夢則暗暗鄙夷,好一個“身殘誌堅”的少年郎!
“江禦史,你們三人同坐一輛牛車是否太過擁擠了?我這牛車寬敞,我又有傷在身,行動不便,不如讓尋無影過來?”劉晞笑眯眯地提議。
江玄之見尋夢擰著一張臉,十分不樂意的模樣,便道:“此事你問她便是。”
尋夢不想過去,因為劉晞肯定會依仗傷勢對她頤指氣使,而她麵對傷患,再怎麽折騰也處於弱勢。然而,聽他哼哼地嚷著“背疼”,“無趣”等話,她怕一路耳根不清淨,萬般無奈地下了牛車,還不待爬上劉晞的牛車,便見一個翩遷女子追趕而來。
仲靈氣息微喘,朝劉晞道:“六殿下,你因我受此重刑,我內心不安。你若是不嫌棄,我願一路隨行,待你傷勢好轉,我自會離去。”
尋夢眸光一亮:“好……”
“你我非親非故,你不必如此。”劉晞一口拒絕。
“你莫非還在生我的氣?”仲靈誠摯道,“這幾日我反覆思量,深覺你所言有理。即便我有苦衷,也不該待在那裏。所以,我離開了清音坊,以後也不會再迴去。”
劉晞微怔,定定地瞧著牛車下那人。
尋夢湊近他,苦口婆心地勸道:“仲姑子一片赤誠之心,你怎麽忍心拒她於千裏之外?再說,她一介孤女,清憐可人,離開清音坊,你讓她以何為生?”
劉晞心有動搖,尋夢頗有眼力地催促仲靈上牛車,自己則又迴到了江玄之的牛車。
待牛車緩緩前行,劉晞才迴過味來,惱怒又哀怨地望著朝他擠眉弄眼的尋夢,分明是她不想與他同乘。他瞥向靜默坐在一旁的仲靈,見她偏頭瞧來,溫和一笑,心中陡然生出一股怪異感。
三年前,他情竇初開,心係仲靈,為她葬身灃河暗自神傷,三年後,他再遇仲靈,激動興奮,為她藏身清歌坊而斷人手指,可此刻與她同坐一輛牛車,除了尷尬,竟生不出其他情緒。
時移世易,同樣的音容笑貌,他卻再也找不迴三年前那種感覺,那種輕鬆愉悅,那種緊張悸動,而能牽動他心神的人卻變成了另一人。
迴長安所行之道與先前不同,直接經沛郡、淮陽國、潁川郡,河南郡,弘農郡,便可抵達長安。此線路比來時精細,但耗時相差無幾,估摸十日便可抵達長安。
牛車緩行四日,於這日午時抵達潁川郡驛館。
因劉晞有傷在身,牛車比往日更舒緩,連日來通常傍晚抵達驛館,用罷晚膳各自休息,隔日一早繼續前行,算得上是日以繼夜,舟車勞頓了。
尋夢精神尚濟,苦於無人相伴,劉晞病怏怏地躺著,仲靈侍候左右,江玄之在撰寫策論奏疏,張相如在整理楚國案情陳結,藍羽……還是不提了。一個人閑逛沒意思,她得閑便練習練習左手劈柴,通常一劈便是一個時辰,驛館負責劈柴的小廝自是千恩萬謝。
自從那日江玄之抱住她,尋夢便覺得與他相處隱約有些不同,但他近日委實忙碌,無暇顧及她,白日牛車上翻閱文卷,不得半刻清閑,夜間驛館裏書寫奏疏,那盞油燈不至三更不滅。
她既然明了自己心意,便不想再含糊,他忙得無暇顧及她,她便主動過去。是以,她旁敲側擊向張相如詢問女子如何表心意。
張相如那個棒槌,嘰嘰咕咕表達自己的禮教理念,什麽“女子當矜持”,“不可私相授受”,“要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等,直到尋夢臉色越來越黑,他才意識到自己跑偏了,凝思片刻,給她個“定情信物”的答覆。
定情信物之說,自古便有。男子通常贈簪子、手環,耳飾等飾物,女子通常贈香囊、玉佩,紅豆等物件。
尋夢逐一分析。香囊通常要刺繡,但她不會刺繡,若是費心思去學,耗時太久,不切實際。玉佩倒是不錯,符合江玄之氣質,但她囊中羞澀,買不起這種奢侈物件。紅豆……沒幾日便爛了,那物件能贈人嗎?
思慮再三,她想出謄寫詩句之法。她翻閱書卷,挑出一卷《越人歌》,這是一首情詩: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她尤其喜愛最後一句,簡直是她心靈的寫照。
這日午膳後,她專心致誌地在屋內謄抄《越人歌》。她知道這物件過輕,但好歹是她親手書寫,為求字跡工整,連日來她練了不下十遍,這才馬馬虎虎得到一篇稍為滿意的文作。
“字跡工整,粗細均勻,不錯。”有人冷不丁在旁品評。
尋夢渾身一怔,見鬼般抬頭望去,隻見張相如一臉肅容,視線凝在布帛上,擔憂道:“尋兄,你這不會是要贈人吧?”
“自然。”尋夢理所應當道,不贈人她費那麽多心思作甚?
“那可不成。雖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那仲姑子顯然與六殿下眉來眼去,你這橫刀奪愛的行為實乃小人行徑,不妥,不妥啊!”張相如諄諄勸誡道。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