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夫人年近四十,體態微胖,皮膚偏白,眼角有淺紋,她走進雅間,不見約她的繡娘,反而見到江玄之,先是一愣,繼而疑惑道:“小郎君為何在此?”
江玄之起身,恭恭敬敬地朝她一拜:“甘夫人,在下等候多時了。”
甘夫人眼角微挑,戒備地望著他:“你是何人?”
“在下江玄之,有事相詢,望夫人不吝相告。”話落,他彬彬有禮道,“夫人請坐。”
“原來是江禦史。”江玄之聲名遠揚,甘夫人曾聽甘茂提過,對他的才學品性略知一二,遲疑片刻便在他的對麵坐下,“江禦史有話請直言。”
江玄之替她倒了杯茶,又替自己倒了一杯,放下茶壺才道:“甘夫人如此爽快,我也不兜圈了。敢問夫人可識得白冰?”
甘夫人的唿吸有一瞬的凝窒,否認道:“不識。”
這般明顯的動靜豈能逃過江玄之的眼?他喝著茶,慢悠悠道:“夫人讓我直言,自己卻為何有所藏掖?據我所知,甘相與白冰相識,而且……”
“胡說八道。”甘夫人失控地反駁,自知情緒過激,靜默片刻便道,“江禦史所言,我實在是聽不懂,請恕我先行告辭了。”
“夫人——”江玄之叫住了她,“夫人可曾聽聞白冰意圖謀反?”
“什麽?她竟如此大膽?”甘夫人兩眼瞪得渾圓,顯然並不知情。
既然她全然不知,江玄之便肆無忌憚道:“她在泗水河心島上暗建密室,刀槍劍戟一應俱全,每日訓練千餘士兵,不是謀反又是為何?聽聞白冰與甘相相識,恐他日東窗事發牽連甘相,我這才好意向夫人詢問。夫人三緘其口,莫非甘相當真與白冰合謀造反?”
“不,我夫君忠心耿耿,斷然不會做此糊塗事。”甘夫人辯白道。
“夫人既知曉我是禦史大夫,便知我有監察天下官員之責。我雖信甘相為人,亦相信夫人之言,但我若連其中內情都不知,他日又如何在陛下麵前替甘相辯白?”江玄之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甘夫人逐漸冷靜下來,思考江玄之的話。雖說夫君是開國功勳,但那些功勞都是十餘前的了,如今他又遠在楚國,與陛下之間定然生分了,而眼前這人是陛下新寵,深得陛下信任,年紀輕輕便位列三公,若是有他在禦前美言相助,定能保夫君無虞。
她向他確認:“你當真會替我夫君辯白?”
江玄之鄭重道:“我素來言出必行,夫人若不信,我可起誓。”
“不必了,我信你。”她低眉瞧著案幾,靜默良久,終於找準了情緒,低低一聲嘆息,開口的第一句便是,“真是一段難以啟齒的孽緣啊。”
甘夫人娓娓道來,此事要從十多年前說起。
甘茂與甘夫人原是沛縣人,少年便結成伉儷,感情深厚。次年,甘夫人生下嬌女。那小女孩長得眉清目秀,十分惹人憐愛,甘茂夫婦視其為掌上明珠,寵愛有加。
不久之後,天下大亂,甘茂隨劉賢易揭竿而起,從此東征西討,居無定所。後來戰事穩定,甘茂派人將甘夫人與嬌女接到身邊,可惜運道不濟,途經泗水河遇到了叛亂,混亂之中嬌女墜河身死,甘夫人也身受重傷。
甘夫人經醫工診治,勉強保住了性命,但她傷及宮腹,無法再孕。她整日為嬌女之死傷懷,以淚洗麵,甘茂不忍,一得空便陪在左右,承諾此生與她相伴終老,必不會納妾室。
日子久了,那份悲痛便轉為思念。
因嬌女死在泗水河畔,屍身隨水而逝,甘茂夫婦每年都會去河邊祭奠。三年前,嬌女忌日,甘茂夫婦意外在泗水河救了受傷落水的白冰。
那樣特殊的日子,那樣從天而降的年輕女子,兩人簡直將她當成了魂歸的嬌女,悉心照料,無微不至。既是天賜的緣分,甘夫人有心認她為義女,待她傷勢稍好,便表達了此意,但是白冰拒絕了。
甘夫人自是失落,卻也不能強求。
甘夫人出身不高,不通琴棋詩畫那些文雅事,隻愛鑽研刺繡和收集刺繡品,可甘茂算是出身書香門第,幼時修文習武,骨子裏是個極其風雅之人。甘茂愛重甘夫人,因嬌女之事心有愧疚,便承諾此生彼此相伴,兩人平日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卻少了一絲心靈慰藉。
可白冰不同,白冰知書達理,琴棋書畫皆有涉獵,甚至連朝政局勢都略通一二。她與甘茂性情相投,平日吟詩作對,雅談風月,常至深夜而不倦。
久而久之,甘夫人憑藉女人的直覺,覺出了不尋常的意味。
甘夫人心有懷疑又怕傷及白冰顏麵,便旁敲側擊試探她,可白冰聰慧過人又頗有勇氣,當著甘夫人的麵,竟毫不避諱地承認了。她承認她戀慕甘茂的品性才華,沉醉於他的和善溫柔,但她無意甘夫人之位,隻願以心相交。
她言語誠摯,磊落大方,甘夫人怒不可遏,偏生無力反駁,與甘茂以心相交這種境界,她此生怕是無法企及了。
消息不脛而走,甘茂得知此事,委婉地向白冰表達自己無福消受的意思,又對甘夫人多加安慰,表明自己對白冰無意,隻當她如女兒般憐惜。
白冰因此離開了甘府。
</br>
江玄之起身,恭恭敬敬地朝她一拜:“甘夫人,在下等候多時了。”
甘夫人眼角微挑,戒備地望著他:“你是何人?”
“在下江玄之,有事相詢,望夫人不吝相告。”話落,他彬彬有禮道,“夫人請坐。”
“原來是江禦史。”江玄之聲名遠揚,甘夫人曾聽甘茂提過,對他的才學品性略知一二,遲疑片刻便在他的對麵坐下,“江禦史有話請直言。”
江玄之替她倒了杯茶,又替自己倒了一杯,放下茶壺才道:“甘夫人如此爽快,我也不兜圈了。敢問夫人可識得白冰?”
甘夫人的唿吸有一瞬的凝窒,否認道:“不識。”
這般明顯的動靜豈能逃過江玄之的眼?他喝著茶,慢悠悠道:“夫人讓我直言,自己卻為何有所藏掖?據我所知,甘相與白冰相識,而且……”
“胡說八道。”甘夫人失控地反駁,自知情緒過激,靜默片刻便道,“江禦史所言,我實在是聽不懂,請恕我先行告辭了。”
“夫人——”江玄之叫住了她,“夫人可曾聽聞白冰意圖謀反?”
“什麽?她竟如此大膽?”甘夫人兩眼瞪得渾圓,顯然並不知情。
既然她全然不知,江玄之便肆無忌憚道:“她在泗水河心島上暗建密室,刀槍劍戟一應俱全,每日訓練千餘士兵,不是謀反又是為何?聽聞白冰與甘相相識,恐他日東窗事發牽連甘相,我這才好意向夫人詢問。夫人三緘其口,莫非甘相當真與白冰合謀造反?”
“不,我夫君忠心耿耿,斷然不會做此糊塗事。”甘夫人辯白道。
“夫人既知曉我是禦史大夫,便知我有監察天下官員之責。我雖信甘相為人,亦相信夫人之言,但我若連其中內情都不知,他日又如何在陛下麵前替甘相辯白?”江玄之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甘夫人逐漸冷靜下來,思考江玄之的話。雖說夫君是開國功勳,但那些功勞都是十餘前的了,如今他又遠在楚國,與陛下之間定然生分了,而眼前這人是陛下新寵,深得陛下信任,年紀輕輕便位列三公,若是有他在禦前美言相助,定能保夫君無虞。
她向他確認:“你當真會替我夫君辯白?”
江玄之鄭重道:“我素來言出必行,夫人若不信,我可起誓。”
“不必了,我信你。”她低眉瞧著案幾,靜默良久,終於找準了情緒,低低一聲嘆息,開口的第一句便是,“真是一段難以啟齒的孽緣啊。”
甘夫人娓娓道來,此事要從十多年前說起。
甘茂與甘夫人原是沛縣人,少年便結成伉儷,感情深厚。次年,甘夫人生下嬌女。那小女孩長得眉清目秀,十分惹人憐愛,甘茂夫婦視其為掌上明珠,寵愛有加。
不久之後,天下大亂,甘茂隨劉賢易揭竿而起,從此東征西討,居無定所。後來戰事穩定,甘茂派人將甘夫人與嬌女接到身邊,可惜運道不濟,途經泗水河遇到了叛亂,混亂之中嬌女墜河身死,甘夫人也身受重傷。
甘夫人經醫工診治,勉強保住了性命,但她傷及宮腹,無法再孕。她整日為嬌女之死傷懷,以淚洗麵,甘茂不忍,一得空便陪在左右,承諾此生與她相伴終老,必不會納妾室。
日子久了,那份悲痛便轉為思念。
因嬌女死在泗水河畔,屍身隨水而逝,甘茂夫婦每年都會去河邊祭奠。三年前,嬌女忌日,甘茂夫婦意外在泗水河救了受傷落水的白冰。
那樣特殊的日子,那樣從天而降的年輕女子,兩人簡直將她當成了魂歸的嬌女,悉心照料,無微不至。既是天賜的緣分,甘夫人有心認她為義女,待她傷勢稍好,便表達了此意,但是白冰拒絕了。
甘夫人自是失落,卻也不能強求。
甘夫人出身不高,不通琴棋詩畫那些文雅事,隻愛鑽研刺繡和收集刺繡品,可甘茂算是出身書香門第,幼時修文習武,骨子裏是個極其風雅之人。甘茂愛重甘夫人,因嬌女之事心有愧疚,便承諾此生彼此相伴,兩人平日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卻少了一絲心靈慰藉。
可白冰不同,白冰知書達理,琴棋書畫皆有涉獵,甚至連朝政局勢都略通一二。她與甘茂性情相投,平日吟詩作對,雅談風月,常至深夜而不倦。
久而久之,甘夫人憑藉女人的直覺,覺出了不尋常的意味。
甘夫人心有懷疑又怕傷及白冰顏麵,便旁敲側擊試探她,可白冰聰慧過人又頗有勇氣,當著甘夫人的麵,竟毫不避諱地承認了。她承認她戀慕甘茂的品性才華,沉醉於他的和善溫柔,但她無意甘夫人之位,隻願以心相交。
她言語誠摯,磊落大方,甘夫人怒不可遏,偏生無力反駁,與甘茂以心相交這種境界,她此生怕是無法企及了。
消息不脛而走,甘茂得知此事,委婉地向白冰表達自己無福消受的意思,又對甘夫人多加安慰,表明自己對白冰無意,隻當她如女兒般憐惜。
白冰因此離開了甘府。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