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全意外被人打斷,微微一頓,看向身旁的楊政,收到他默許的表情,才道:“我父親是楊叔手下的校尉。”
尋夢驚道:“啊?那楊叔……”定是將軍吧?
“先聽顧管事說完。”江玄之涼涼地打斷她,見她撇了撇嘴不爭辯,這才轉眸看向顧全,“繼續。”
顧全繼續說下去。
那時,天下初定,盜匪流寇四處橫行。顧全的父親顧勇曾征戰沙場,有一身的好武藝,在顧全的配合下,與那群匪徒打得不可開交。然而,雙拳難敵四手,終究架不住他們人多,所帶的財物最終被搶劫一空。
所謂破財免災,顧勇年輕力壯,並沒有一蹶不振,可惜禍不單行,迴鄉途中他好心救人,卻意外染上了瘟疫,一病不起,沒多久便故去了。
顧母一介弱質女流,獨自帶著他們兄妹迴鄉,每日裏為生計所迫,勉強過了三年。
那年冬天,顧母帶著五歲的顧鸞上街,一不留神將人弄丟了。她與顧全穿梭於阡陌街道,整整三日不眠不休,卻始終無法找到她。他們終於麵對現實,顧鸞丟了。
顧母內疚不已,鬱鬱寡歡,沒熬過一年便病逝了。臨終前,她將顧全叫到跟前,抓著他的手殷殷囑咐,讓他務必找到妹妹顧鸞。
顧全安葬了母親,踏上了為期十餘年的尋妹之路。可惜,人海茫茫,他始終不曾見到顧鸞的蹤影。
一年前,顧全途徑山陽郡,偶遇韓太守,兩人相談甚歡。
韓太守知其難處,鼎力助他尋妹,可惜尋人榜文換了一批又一批,仍是毫無音訊。顧全沮喪,欲往他鄉,韓太守一再挽留,而顧全感念他的恩情,便暫做了太守府的管事。
上個月,魯侯迴鄉途徑山陽郡,韓太守親自相迎,顧全陪在左右。席間,顧全意外見到了一個侍女,她的脖頸處有一塊燕形的小胎記,與記憶裏顧鸞脖間的胎記相同。他震驚得難以言表,但礙於人多眼雜,並沒有貿然與她相認,而是旁敲側擊探聽了她的名字,她叫靜霜。
往事如殤,顧全的情緒有些波動,端起身前的茶喝了一口:“當夜,我興奮得難以入眠,卻意外得知有人要殺魯侯一行人。我擔心顧鸞的安危,換了一身夜行衣潛入華家別院,可惜我還是去晚了。”
他深吸一口氣,繼續述說:“我剛潛入院中,殺聲四起,所幸我穿的夜行衣掩護了我,沒有人質疑我的身份。上天垂憐,我在一片混亂中找到了顧鸞。當時,她被滿院的殺戮嚇得魂飛魄散,我當機立斷打暈了她。待人散盡,我才悄悄將她送來此地。”
至此,顧全的迴憶結束了,室內陷入一陣寂靜。
楊政率先打破寂靜,感慨道:“哎,若是我知曉你們如此困苦,也不會……”
尋夢也是一陣唏噓,顧氏兄妹竟然失散了十幾年,真是命運弄人。
江玄之是四人中最冷靜的,從頭到尾神色未變,慢條斯理地喝了口茶:“除了你,當時院中有多少黑衣人?”
顧全想了想:“我當時心焦,未曾在意,不過估摸著有六七人。”
江玄之淡淡道:“明日,我在四方茶館宴請山陽郡眾官吏,煩勞顧管事請太守夫人前往。”
顧全臉色微變:“夫人她身體虛弱,怕是……”
江玄之直直地盯著他,灼灼的雙目帶著探究的韻味,愣叫顧全把剩下的話咽了下去。他輕輕一笑,寬慰道:“不礙的,厭食症也好,受驚症也罷,暫且傷不著性命。”
天色漸暗,尋夢目送顧全離去,轉身問道:“你為何不多問問,他似乎知曉華家案的幕後黑手。”
“還需要問嗎?欲蓋彌彰。”江玄之似笑非笑道,顧全此人倒是重情義,可惜他不夠聰明。
一語驚醒夢中人,尋夢驚道:“你是說……啊……”
樂極生悲,她激動地碰到了右手臂的傷口,暗暗抽了一口涼氣。
江玄之無奈地瞥了她一眼:“沒見過你這麽不安分的傷患。”
尋夢不以為意,撇了撇嘴,貧道:“所以,今日讓您江大禦史開開眼呀。”
她頂著一副欠教訓的頑劣相,江玄之忍不住就想教訓她,卻見楊政去而複返,提著酒壺子走進來:“賢侄,陪我喝一杯。”
江玄之卡在喉間的話生生壓了迴去,與楊政一道坐在矮桌前。尋夢對飲酒興致索然,一轉身就溜出去了。
楊政一句話未說,自斟自飲灌了三杯酒,當他端起第四杯,江玄之那隻白皙而修長的手壓住了他的手臂,笑道:“楊叔,您這是借酒消愁嗎?”
楊政與他對視一眼,輕嘆:“好好的卸甲歸田,竟弄得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他心中鬱鬱,仰頭飲盡杯中酒,隻覺這酒無比辛辣,刺激著他的舌尖,迴味卻是綿長的苦澀。
江玄之明白他的心境,顧家的遭遇確實令人惋惜,他神色淡淡:“事已至此,楊叔莫要過度傷懷了。”
楊政又倒滿一杯,一飲而盡:“你父親……也是天意弄人。”
江玄之瞳孔微縮,雙目如兩道幽寒的冰淩,凝固了天地萬物,而他那薄薄的唇抿成一條線,阻斷了胸中一腔激越。縱有千言萬語,終是不能說,無處說。
</br>
尋夢驚道:“啊?那楊叔……”定是將軍吧?
“先聽顧管事說完。”江玄之涼涼地打斷她,見她撇了撇嘴不爭辯,這才轉眸看向顧全,“繼續。”
顧全繼續說下去。
那時,天下初定,盜匪流寇四處橫行。顧全的父親顧勇曾征戰沙場,有一身的好武藝,在顧全的配合下,與那群匪徒打得不可開交。然而,雙拳難敵四手,終究架不住他們人多,所帶的財物最終被搶劫一空。
所謂破財免災,顧勇年輕力壯,並沒有一蹶不振,可惜禍不單行,迴鄉途中他好心救人,卻意外染上了瘟疫,一病不起,沒多久便故去了。
顧母一介弱質女流,獨自帶著他們兄妹迴鄉,每日裏為生計所迫,勉強過了三年。
那年冬天,顧母帶著五歲的顧鸞上街,一不留神將人弄丟了。她與顧全穿梭於阡陌街道,整整三日不眠不休,卻始終無法找到她。他們終於麵對現實,顧鸞丟了。
顧母內疚不已,鬱鬱寡歡,沒熬過一年便病逝了。臨終前,她將顧全叫到跟前,抓著他的手殷殷囑咐,讓他務必找到妹妹顧鸞。
顧全安葬了母親,踏上了為期十餘年的尋妹之路。可惜,人海茫茫,他始終不曾見到顧鸞的蹤影。
一年前,顧全途徑山陽郡,偶遇韓太守,兩人相談甚歡。
韓太守知其難處,鼎力助他尋妹,可惜尋人榜文換了一批又一批,仍是毫無音訊。顧全沮喪,欲往他鄉,韓太守一再挽留,而顧全感念他的恩情,便暫做了太守府的管事。
上個月,魯侯迴鄉途徑山陽郡,韓太守親自相迎,顧全陪在左右。席間,顧全意外見到了一個侍女,她的脖頸處有一塊燕形的小胎記,與記憶裏顧鸞脖間的胎記相同。他震驚得難以言表,但礙於人多眼雜,並沒有貿然與她相認,而是旁敲側擊探聽了她的名字,她叫靜霜。
往事如殤,顧全的情緒有些波動,端起身前的茶喝了一口:“當夜,我興奮得難以入眠,卻意外得知有人要殺魯侯一行人。我擔心顧鸞的安危,換了一身夜行衣潛入華家別院,可惜我還是去晚了。”
他深吸一口氣,繼續述說:“我剛潛入院中,殺聲四起,所幸我穿的夜行衣掩護了我,沒有人質疑我的身份。上天垂憐,我在一片混亂中找到了顧鸞。當時,她被滿院的殺戮嚇得魂飛魄散,我當機立斷打暈了她。待人散盡,我才悄悄將她送來此地。”
至此,顧全的迴憶結束了,室內陷入一陣寂靜。
楊政率先打破寂靜,感慨道:“哎,若是我知曉你們如此困苦,也不會……”
尋夢也是一陣唏噓,顧氏兄妹竟然失散了十幾年,真是命運弄人。
江玄之是四人中最冷靜的,從頭到尾神色未變,慢條斯理地喝了口茶:“除了你,當時院中有多少黑衣人?”
顧全想了想:“我當時心焦,未曾在意,不過估摸著有六七人。”
江玄之淡淡道:“明日,我在四方茶館宴請山陽郡眾官吏,煩勞顧管事請太守夫人前往。”
顧全臉色微變:“夫人她身體虛弱,怕是……”
江玄之直直地盯著他,灼灼的雙目帶著探究的韻味,愣叫顧全把剩下的話咽了下去。他輕輕一笑,寬慰道:“不礙的,厭食症也好,受驚症也罷,暫且傷不著性命。”
天色漸暗,尋夢目送顧全離去,轉身問道:“你為何不多問問,他似乎知曉華家案的幕後黑手。”
“還需要問嗎?欲蓋彌彰。”江玄之似笑非笑道,顧全此人倒是重情義,可惜他不夠聰明。
一語驚醒夢中人,尋夢驚道:“你是說……啊……”
樂極生悲,她激動地碰到了右手臂的傷口,暗暗抽了一口涼氣。
江玄之無奈地瞥了她一眼:“沒見過你這麽不安分的傷患。”
尋夢不以為意,撇了撇嘴,貧道:“所以,今日讓您江大禦史開開眼呀。”
她頂著一副欠教訓的頑劣相,江玄之忍不住就想教訓她,卻見楊政去而複返,提著酒壺子走進來:“賢侄,陪我喝一杯。”
江玄之卡在喉間的話生生壓了迴去,與楊政一道坐在矮桌前。尋夢對飲酒興致索然,一轉身就溜出去了。
楊政一句話未說,自斟自飲灌了三杯酒,當他端起第四杯,江玄之那隻白皙而修長的手壓住了他的手臂,笑道:“楊叔,您這是借酒消愁嗎?”
楊政與他對視一眼,輕嘆:“好好的卸甲歸田,竟弄得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他心中鬱鬱,仰頭飲盡杯中酒,隻覺這酒無比辛辣,刺激著他的舌尖,迴味卻是綿長的苦澀。
江玄之明白他的心境,顧家的遭遇確實令人惋惜,他神色淡淡:“事已至此,楊叔莫要過度傷懷了。”
楊政又倒滿一杯,一飲而盡:“你父親……也是天意弄人。”
江玄之瞳孔微縮,雙目如兩道幽寒的冰淩,凝固了天地萬物,而他那薄薄的唇抿成一條線,阻斷了胸中一腔激越。縱有千言萬語,終是不能說,無處說。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