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晞透過紗窗將她的舉動看得一清二楚,原想著她若踏進來了,萬事好商量,誰知那人竟然對他不聞不問,心底那團火氣越燒越旺了。沒想到他才離宮幾日,長安城的街頭巷尾都在談論她與江玄之的風流韻事,他原是不信,但那些人說得有模有樣,眉飛色舞,叫他生出幾分猜疑,心裏總不是滋味。
他頹喪地倒在床榻上,他這是怎麽了?幾日的躲避,好不容易平靜下來的身心,似又被一團看不見的亂麻縛住了。
日出日落,尋夢照舊行走在蘭林殿,一切看似如常,但劉晞怪異的神色和舉動讓她心裏泛起了嘀咕。有時候,她忍不住關切一句,但劉晞常常沉默地避開她,兩人之間似乎生出了不大不小的隔閡,原先那種親密無間的相處方式漸漸遠去了。
這微妙的轉變,劉晞知,尋夢亦知,但誰都沒有去修複。劉晞不願,他因那些斷袖流言而心生不悅,也不想親近尋夢而越陷越深,尋夢不敢,她誤以為劉晞懷揣心事,怕觸及劉晞敏感的神經,想著過一陣子便好了。
朝廷的局勢漸漸明朗了。陛下處置了華廷,免了他左相之職,封他為魯侯,命其攜家眷迴魯國養老,未召不得擅離魯國。其子華昌因在選禦前衛士,可暫居長安,待衛士大比後再定去留。
朝廷不再設左右丞相,僅餘宋不疑一個丞相,將左右丞相之職重新劃分,舉用文學之士,加侍中等官職,讓他們出入禁廷,參與政事,此外,任宦者為中書謁者,掌尚書之職,將權力越發細化,鞏固皇權。
這些舉措自然掀起了一陣波動,但身處蘭林殿的尋夢無心關注,因為她的心思都在狩獵大比之上。大比的前一日,尋夢敲開了劉晞的室門。
劉晞一襲金色華袍,神情冷淡得猶如看陌生人,懶洋洋道:“有事?”
尋夢滿心的關切被噎在喉間,吞了吞口水,問道:“你明日去狩獵嗎?”
“不去。”劉晞下意識地迴絕了她。他身為皇子,本在參與狩獵的人選中,但他可以自行選擇不去。其實,他本性/愛玩樂,往常這類騎射項目從不缺席,但今年因著尋夢的緣故,驀然地想要迴避。
“哦。”尋夢撇了撇嘴,悶悶地轉身離去。
劉晞胸中湧起一股拉住她的衝動,張了張口又深覺不妥,默默收迴手,平靜道:“好好比試,希望你可以調去禦前。”
彼時,她離開蘭林殿,他的心緒或許也不會不寧了。
尋夢猛然轉身,沖他燦然一笑:“好。”
那一笑宛如睡夢深處那個女子,劉晞有一瞬的失神,迴神之後,猛然甩上了殿門。門外的尋夢一臉錯愕,門裏的劉晞後背抵著殿門,大口地唿吸著,努力平複心底那份莫名的悸動。
金風送爽,天高雲闊,真是一個狩獵的好日子。
江玄之跨坐在白馬上,墨發飛揚,白衣飄飛,氣質溫潤如玉,神情冷峻威嚴。尋夢第一次見他騎馬,總覺得他身上透著兩股截然不同的氣質,一麵是玉雕般的白麵書生,一麵是戰場上的凜凜將軍,矛盾至極偏偏又恰到好處。
這樣的江玄之無疑是引人注目的,尤其容易“招蜂引蝶”,好在車隊直接從西側的直城門出長安,避開了鬧市,免去了那一場“擲果盈車”。
文鬥之後,參與衛士比試者僅剩二十餘人,三成貴族子弟,七成衛士出身。尋夢原以為陛下會設定第三場比試規則,考察他們的綜合騎射能力,可事實與她預想的大有出入。
陛下領著他們在上林苑的樹林中賞秋景,閑散地說說笑笑,看兔走狗逐,好不逍遙自在。
忽然,樹影攢動,十幾名穿著衛士著裝的男子竄了出來。他們從寬大的袖口中拔出暗藏的彎刀,那架勢像極了匈奴人,卻不知他們是如何混入上林苑衛士群的。
“保護陛下!”人群中不知是誰吼了一聲,競選的衛士們立時圍成了一個保護圈,將劉賢易團團護在中心。
一場廝殺在所難免。
那群匈奴人武藝高超,一手彎刀技藝出神入化,最致命的是他們的刀鋒上不知塗了什麽藥,被割傷之人體力漸衰,不多時便一個個昏迷倒地。
轉眼之間,局勢立變,競選的衛士所剩無幾,尋夢赤手空拳撂倒一個匈奴人,迴頭看了一眼劉賢易,見他神情鎮定,毫無慌亂之色,不免暗暗佩服這帝王的定力。
然而,她又心生疑竇,上林苑屬皇家別院,守備森嚴,這些匈奴人如何混進來的?又如何能藏彎刀而不被發現?再者,劉賢易賞景竟不帶一個秘衛?這似乎不合常理。
她一邊想一邊抵禦攻上來的敵人,餘光瞥見吳域遇險,急速衝進去拉了他一把,那把彎刀從他的肩部險險擦過,劃破了一截衣袖,但並未傷到他。
吳域滿臉感激,那張素來心思複雜,掙紮躊躇的臉一轉,竟帶了幾分崇敬,但尋夢並並未看他,隻嚷道:“帶陛下離開!”
吳域得令,立即上前護住劉賢易,卻有一人早他一步,此人正是華昌。
華昌性情陰戾,卻是個腦門靈清之人,匈奴人圍上來的頃刻,便進行了一通合理的猜測。他猜測這些匈奴人是陛下所派,意在試探他們這群競選衛士者的武藝和忠誠度。交手之後,他越發篤定了自己的猜測,是以他一直守在陛下左右,確保陛下的安全。
</br>
他頹喪地倒在床榻上,他這是怎麽了?幾日的躲避,好不容易平靜下來的身心,似又被一團看不見的亂麻縛住了。
日出日落,尋夢照舊行走在蘭林殿,一切看似如常,但劉晞怪異的神色和舉動讓她心裏泛起了嘀咕。有時候,她忍不住關切一句,但劉晞常常沉默地避開她,兩人之間似乎生出了不大不小的隔閡,原先那種親密無間的相處方式漸漸遠去了。
這微妙的轉變,劉晞知,尋夢亦知,但誰都沒有去修複。劉晞不願,他因那些斷袖流言而心生不悅,也不想親近尋夢而越陷越深,尋夢不敢,她誤以為劉晞懷揣心事,怕觸及劉晞敏感的神經,想著過一陣子便好了。
朝廷的局勢漸漸明朗了。陛下處置了華廷,免了他左相之職,封他為魯侯,命其攜家眷迴魯國養老,未召不得擅離魯國。其子華昌因在選禦前衛士,可暫居長安,待衛士大比後再定去留。
朝廷不再設左右丞相,僅餘宋不疑一個丞相,將左右丞相之職重新劃分,舉用文學之士,加侍中等官職,讓他們出入禁廷,參與政事,此外,任宦者為中書謁者,掌尚書之職,將權力越發細化,鞏固皇權。
這些舉措自然掀起了一陣波動,但身處蘭林殿的尋夢無心關注,因為她的心思都在狩獵大比之上。大比的前一日,尋夢敲開了劉晞的室門。
劉晞一襲金色華袍,神情冷淡得猶如看陌生人,懶洋洋道:“有事?”
尋夢滿心的關切被噎在喉間,吞了吞口水,問道:“你明日去狩獵嗎?”
“不去。”劉晞下意識地迴絕了她。他身為皇子,本在參與狩獵的人選中,但他可以自行選擇不去。其實,他本性/愛玩樂,往常這類騎射項目從不缺席,但今年因著尋夢的緣故,驀然地想要迴避。
“哦。”尋夢撇了撇嘴,悶悶地轉身離去。
劉晞胸中湧起一股拉住她的衝動,張了張口又深覺不妥,默默收迴手,平靜道:“好好比試,希望你可以調去禦前。”
彼時,她離開蘭林殿,他的心緒或許也不會不寧了。
尋夢猛然轉身,沖他燦然一笑:“好。”
那一笑宛如睡夢深處那個女子,劉晞有一瞬的失神,迴神之後,猛然甩上了殿門。門外的尋夢一臉錯愕,門裏的劉晞後背抵著殿門,大口地唿吸著,努力平複心底那份莫名的悸動。
金風送爽,天高雲闊,真是一個狩獵的好日子。
江玄之跨坐在白馬上,墨發飛揚,白衣飄飛,氣質溫潤如玉,神情冷峻威嚴。尋夢第一次見他騎馬,總覺得他身上透著兩股截然不同的氣質,一麵是玉雕般的白麵書生,一麵是戰場上的凜凜將軍,矛盾至極偏偏又恰到好處。
這樣的江玄之無疑是引人注目的,尤其容易“招蜂引蝶”,好在車隊直接從西側的直城門出長安,避開了鬧市,免去了那一場“擲果盈車”。
文鬥之後,參與衛士比試者僅剩二十餘人,三成貴族子弟,七成衛士出身。尋夢原以為陛下會設定第三場比試規則,考察他們的綜合騎射能力,可事實與她預想的大有出入。
陛下領著他們在上林苑的樹林中賞秋景,閑散地說說笑笑,看兔走狗逐,好不逍遙自在。
忽然,樹影攢動,十幾名穿著衛士著裝的男子竄了出來。他們從寬大的袖口中拔出暗藏的彎刀,那架勢像極了匈奴人,卻不知他們是如何混入上林苑衛士群的。
“保護陛下!”人群中不知是誰吼了一聲,競選的衛士們立時圍成了一個保護圈,將劉賢易團團護在中心。
一場廝殺在所難免。
那群匈奴人武藝高超,一手彎刀技藝出神入化,最致命的是他們的刀鋒上不知塗了什麽藥,被割傷之人體力漸衰,不多時便一個個昏迷倒地。
轉眼之間,局勢立變,競選的衛士所剩無幾,尋夢赤手空拳撂倒一個匈奴人,迴頭看了一眼劉賢易,見他神情鎮定,毫無慌亂之色,不免暗暗佩服這帝王的定力。
然而,她又心生疑竇,上林苑屬皇家別院,守備森嚴,這些匈奴人如何混進來的?又如何能藏彎刀而不被發現?再者,劉賢易賞景竟不帶一個秘衛?這似乎不合常理。
她一邊想一邊抵禦攻上來的敵人,餘光瞥見吳域遇險,急速衝進去拉了他一把,那把彎刀從他的肩部險險擦過,劃破了一截衣袖,但並未傷到他。
吳域滿臉感激,那張素來心思複雜,掙紮躊躇的臉一轉,竟帶了幾分崇敬,但尋夢並並未看他,隻嚷道:“帶陛下離開!”
吳域得令,立即上前護住劉賢易,卻有一人早他一步,此人正是華昌。
華昌性情陰戾,卻是個腦門靈清之人,匈奴人圍上來的頃刻,便進行了一通合理的猜測。他猜測這些匈奴人是陛下所派,意在試探他們這群競選衛士者的武藝和忠誠度。交手之後,他越發篤定了自己的猜測,是以他一直守在陛下左右,確保陛下的安全。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