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行伍出身,不諳官場之道,憑藉開國之功躋身丞相之位。早些年看不慣宋不疑那文人氣度,但宋不疑為人圓滑,素來不與他計較,兩方一直相安無事。
可江玄之與宋不疑不同。
他雖通曉官場之道,極善揣度人心,平和起來八麵玲瓏,遊刃有餘,然而他終是少年,骨子裏藏著風發的意氣,銳利起來如寶刀出鞘,所向披靡。他任博士之時,甚少發言議政,但每有發言必一陣見血,觸及根本,讓陛下醍醐灌頂,政令即出。
兩年前,江玄之上書陛下禁止民間私鑄錢幣,陛下被他諫書的文采所折,大為讚賞。此事涉及到他華家的鑄幣產業,他便聯合一眾官員極力反對,導致陛下留中不發。可是一次秋巡,陛下也不知被他灌了什麽迷魂湯,竟然果斷允準了。
從那時起,他再也不曾給過江玄之好臉色,那樣的人讓他嫉妒又惱恨,還有些忌憚。因為這溫和沉靜的少年目光掃向他之時,讓他生出被人看穿的錯覺。
鑄幣案和華昌中毒之後,他更是將一肚子怨恨掛在臉上,絲毫不加掩飾。朝政上,他屢屢針對江玄之,不問緣由,有時候連自己也覺得無理取鬧了,但他就是咽不下那口氣。
不過,他從未耍過陰險手段,一來是他不擅長,二來他也不屑。
他們暗查彼此的底細,可他發現江玄之這人身世清白宛如一張白紙,不貪錢財,不慕權位,不好女色,竟讓他找不出一個可以利用的汙點。
可他是有汙點的,他貪財斂財,總有些以權謀私的錯處,而這些把柄落在江玄之手中,無疑是他的催命符。
他不能坐以待斃,生平第一次使了奸計,雖非他本意,但不得已而為之。他利用近來傳的沸沸揚揚的謠言打擊他,給他冠上穢亂宮廷的罪名。即便無法鬥垮他,至少能緩一緩,讓他無暇呈上他以權謀私的罪證。
華廷心思飛轉,開弓沒有迴頭箭,事已至此,他便是咬著牙也要將這個局圓下去。他俯身跪地:“陛下,臣請與江禦史對質,請陛下宣尋無影。”
劉賢易向上掀了掀眼皮,淡淡道:“宣。”
尋夢忐忑地跟著傳詔的內侍,低眉順目地走進宣室殿。室內空曠而靜謐,凝重地氣息籠來,壓抑得她透不過氣。她心虛地不敢抬頭,自柏梁台與劉賢易交手之後,她還是第一次與他這般近。
眼角瞥見華廷跪在殿中央,她心中越發忐忑,一顆心砰砰直跳,表麵恭恭敬敬地跪拜在地:“見過陛下。”
劉賢易冷聲問道:“尋無影,華左相參你與江禦史舉止不端,有違禮法,可有此事?”
尋夢一驚,誠惶誠恐地否認道:“並無此事。”
華廷先發製人:“你休得狡辯!我親眼見你們舉止親昵,摟摟抱抱往蘭林殿去。”
劉賢易冷眼旁觀,靜觀其變。
“江禦史身體不適,臣隻是扶他去蘭林殿。”尋夢腦中閃過她扶江玄之的姿勢,嚴格來說,大抵算得上摟抱了。
華廷咄咄相逼:“江禦史既然身體不適,你為何不送他去醫署,反而扶他進蘭林殿?”
她倒是想送去醫署,但江玄之要去蘭林殿,誰知道他是何緣故?
事關重大,她斷然無法直言,反覆揣測怎麽答為妥,字斟句酌道:“當時,江禦史在蘭林殿與校場之間的一處迴廊裏,距離醫署太遠。臣剛剛經曆一場衛士大比,氣力不濟,便想著先扶他去附近的蘭林殿休憩,再替他去找醫正。”
“外臣擅闖內宮是大罪,你身為衛士該知曉。你明知江禦史是外臣,為何不叫過往的侍從宮人幫襯著將人送出內宮,反而獨自領著他往內宮去?”華廷繼續問道。
尋夢如實答道:“當時,並無過往的侍從宮人。”
華廷:“據我所知,江禦史所在的迴廊並不是你從校場迴蘭林殿的必經之處,你為何會在那裏?”
尋夢:“有宮女轉告臣,六殿下讓臣去迴廊處見他,臣這才過去的。”
華廷:“哪個宮女?你可敢與她對質?”
尋夢:“臣自然敢與她對質,隻是……臣不識得她。”
“那你能辨認出那個宮女嗎?”劉賢易聽了這麽久,終於開口了。
尋夢抿了抿唇,猶豫著沒開口,宮女的衣著相同,妝容相似,身形也差不多,實在不好辨認。何況,她並未懷疑過那個宮女,隻是匆匆一瞥,如今要從人群中找出她,實在不敢確定。
“陛下,尋無影為了逃脫罪責,不惜捏造宮女傳信的藉口,又無法自圓其說,實乃欺君。”華廷見縫插針,立即給她扣上了欺君之罪。
尋夢臉色一變,忙道:“陛下,臣冤枉。”
劉賢易淡淡注視著殿內的兩人,似乎在思考該信誰。
忽有內侍來報:皇後在殿外求見。
皇後拖著華貴的墨紅色曲裾長裙,溫婉地跨進殿內,目不斜視地走向劉賢易。她的左側跟著內侍朱奇,他手中端著一個黑木托盤,盤中的青花瓷盆中擺著幾隻梨子。她的右側跟著一個錦衣少年,正是華昌。
行完禮,皇後笑道:“陛下,兄長送了家鄉的梨子入宮,妾特意拿來給陛下嚐嚐。”
她轉眸看向殿內,似是才發覺異常,疑惑道:“陛下在處理政事?”
</br>
可江玄之與宋不疑不同。
他雖通曉官場之道,極善揣度人心,平和起來八麵玲瓏,遊刃有餘,然而他終是少年,骨子裏藏著風發的意氣,銳利起來如寶刀出鞘,所向披靡。他任博士之時,甚少發言議政,但每有發言必一陣見血,觸及根本,讓陛下醍醐灌頂,政令即出。
兩年前,江玄之上書陛下禁止民間私鑄錢幣,陛下被他諫書的文采所折,大為讚賞。此事涉及到他華家的鑄幣產業,他便聯合一眾官員極力反對,導致陛下留中不發。可是一次秋巡,陛下也不知被他灌了什麽迷魂湯,竟然果斷允準了。
從那時起,他再也不曾給過江玄之好臉色,那樣的人讓他嫉妒又惱恨,還有些忌憚。因為這溫和沉靜的少年目光掃向他之時,讓他生出被人看穿的錯覺。
鑄幣案和華昌中毒之後,他更是將一肚子怨恨掛在臉上,絲毫不加掩飾。朝政上,他屢屢針對江玄之,不問緣由,有時候連自己也覺得無理取鬧了,但他就是咽不下那口氣。
不過,他從未耍過陰險手段,一來是他不擅長,二來他也不屑。
他們暗查彼此的底細,可他發現江玄之這人身世清白宛如一張白紙,不貪錢財,不慕權位,不好女色,竟讓他找不出一個可以利用的汙點。
可他是有汙點的,他貪財斂財,總有些以權謀私的錯處,而這些把柄落在江玄之手中,無疑是他的催命符。
他不能坐以待斃,生平第一次使了奸計,雖非他本意,但不得已而為之。他利用近來傳的沸沸揚揚的謠言打擊他,給他冠上穢亂宮廷的罪名。即便無法鬥垮他,至少能緩一緩,讓他無暇呈上他以權謀私的罪證。
華廷心思飛轉,開弓沒有迴頭箭,事已至此,他便是咬著牙也要將這個局圓下去。他俯身跪地:“陛下,臣請與江禦史對質,請陛下宣尋無影。”
劉賢易向上掀了掀眼皮,淡淡道:“宣。”
尋夢忐忑地跟著傳詔的內侍,低眉順目地走進宣室殿。室內空曠而靜謐,凝重地氣息籠來,壓抑得她透不過氣。她心虛地不敢抬頭,自柏梁台與劉賢易交手之後,她還是第一次與他這般近。
眼角瞥見華廷跪在殿中央,她心中越發忐忑,一顆心砰砰直跳,表麵恭恭敬敬地跪拜在地:“見過陛下。”
劉賢易冷聲問道:“尋無影,華左相參你與江禦史舉止不端,有違禮法,可有此事?”
尋夢一驚,誠惶誠恐地否認道:“並無此事。”
華廷先發製人:“你休得狡辯!我親眼見你們舉止親昵,摟摟抱抱往蘭林殿去。”
劉賢易冷眼旁觀,靜觀其變。
“江禦史身體不適,臣隻是扶他去蘭林殿。”尋夢腦中閃過她扶江玄之的姿勢,嚴格來說,大抵算得上摟抱了。
華廷咄咄相逼:“江禦史既然身體不適,你為何不送他去醫署,反而扶他進蘭林殿?”
她倒是想送去醫署,但江玄之要去蘭林殿,誰知道他是何緣故?
事關重大,她斷然無法直言,反覆揣測怎麽答為妥,字斟句酌道:“當時,江禦史在蘭林殿與校場之間的一處迴廊裏,距離醫署太遠。臣剛剛經曆一場衛士大比,氣力不濟,便想著先扶他去附近的蘭林殿休憩,再替他去找醫正。”
“外臣擅闖內宮是大罪,你身為衛士該知曉。你明知江禦史是外臣,為何不叫過往的侍從宮人幫襯著將人送出內宮,反而獨自領著他往內宮去?”華廷繼續問道。
尋夢如實答道:“當時,並無過往的侍從宮人。”
華廷:“據我所知,江禦史所在的迴廊並不是你從校場迴蘭林殿的必經之處,你為何會在那裏?”
尋夢:“有宮女轉告臣,六殿下讓臣去迴廊處見他,臣這才過去的。”
華廷:“哪個宮女?你可敢與她對質?”
尋夢:“臣自然敢與她對質,隻是……臣不識得她。”
“那你能辨認出那個宮女嗎?”劉賢易聽了這麽久,終於開口了。
尋夢抿了抿唇,猶豫著沒開口,宮女的衣著相同,妝容相似,身形也差不多,實在不好辨認。何況,她並未懷疑過那個宮女,隻是匆匆一瞥,如今要從人群中找出她,實在不敢確定。
“陛下,尋無影為了逃脫罪責,不惜捏造宮女傳信的藉口,又無法自圓其說,實乃欺君。”華廷見縫插針,立即給她扣上了欺君之罪。
尋夢臉色一變,忙道:“陛下,臣冤枉。”
劉賢易淡淡注視著殿內的兩人,似乎在思考該信誰。
忽有內侍來報:皇後在殿外求見。
皇後拖著華貴的墨紅色曲裾長裙,溫婉地跨進殿內,目不斜視地走向劉賢易。她的左側跟著內侍朱奇,他手中端著一個黑木托盤,盤中的青花瓷盆中擺著幾隻梨子。她的右側跟著一個錦衣少年,正是華昌。
行完禮,皇後笑道:“陛下,兄長送了家鄉的梨子入宮,妾特意拿來給陛下嚐嚐。”
她轉眸看向殿內,似是才發覺異常,疑惑道:“陛下在處理政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