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身為嫡皇子的劉濟無疑是長安最耀眼的少年,才華卓絕,鋒芒畢露,一手流暢精煉的詩文妙句引來無數名門閨秀追捧。但他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宛如九天之月,可望而不可即。


    他身後經常跟著一個少年,不是別人,正是劉晞。


    劉晞生母早亡,在宮中無依無靠,幼時經常被宮人欺負冷待。劉濟偶然撞見,一眼就喜歡上了這個眼含倔強的小少年,多番維護於他。一來二往,兩兄弟感情漸深,幾乎形影不離。


    然而,那耀眼的少年因偶遇一個女子,改變了一生命輪。


    那女子名為仲靈,乃是新晉的宮女,生得嬌小玲瓏,極是聰慧靈秀。


    初遇,她與一幫宮女爭辯劉濟新作的不足,以一敵五,有理有據,毫不怯弱。劉濟對自己的新作不甚滿意,一時想不清緣由。聽她一席話,茅舍頓開,但他不曾現身,默默記住了這個女子。


    再遇,她在禦花園侍弄花草,一盆薔薇橫在宮道上,擋住了他的去路。她醒悟過來,立刻將那盆薔薇挪迴花圃中,施施然行禮道歉。他好記性地想起了她,與她攀談了幾句,才發現她是代人受過。據說那宮女聞不得花香,而她素愛繁花,尤愛薔薇。


    仿佛宿命的因緣,沾上了便舍不掉了。


    一次、兩次、三次……幾次相遇,這女子在劉濟的心頭烙上了印記。他頻頻走神發笑,隻因那女子的一顰一笑,一言一語,當真是個有趣的女子。


    劉濟的異常落進劉晞眼中,意外掀起了另一場暴風驟雨。在劉晞眼中,劉濟是不同的,童年的溫暖親情盡來自於他,宛如糖果一般清香甘甜。可這糖果因旁人失了魂,他到底按捺不住了。


    於是,他找到了仲靈,幾番戲弄為難,可是被那聰慧的女子巧妙化解了。在這些你來我往的交鋒中,他生出一絲莫名的旖旎情愫,小少年情竇初開了。不過,這秘密他從未與旁人說過,連劉濟都不知。


    常言道,紙包不住火。


    劉濟與仲靈私交之事走漏了風聲,皇後知曉了。她豈能容許自家那尊貴的兒子被宮女所迷,當即勒令兩人斷了。那女子倒是識趣,可惜劉濟年少氣盛,並不聽從母命。皇後惱恨之極,又奈何不得劉濟,隻得屢屢找仲靈的晦氣,意外得知她是東甌人。


    東甌屬炎朝附屬國,位於東南沿海方位。新任東甌王野心頗大,蠢蠢欲動,因懾於炎朝之威,不敢明目張膽有所動作,但私底下的小動作屢屢不間斷。


    皇後計從心來。


    她自知與劉濟生了隔閡,便不再相勸,反而屢屢製造他們之間的誤會。待時機成熟,她才將所謂的“真相”告知他,謊稱她是東甌奸細,此行意在迷惑劉濟,煽動內亂,動搖大炎根基。


    劉濟自是不信,但思及她諸多鬼祟行為,信任的心房開始動搖了。


    在這樣的信任與懷疑中徘徊,他們終究迎來了決裂那一日。


    上林苑新落成,劉濟意外中毒了,那杯酒正是仲靈親手所斟。所有矛頭都指向她,皇後更是將一件件的“證據”擺到人前,坐實了她東甌奸細的身份,陛下亦不容她。


    仲靈百口莫辯,但她委實冤枉,呆呆地祈求劉濟信她。所有人的誤解她都不懼,隻懇求他的信任。


    然而證據麵前,劉濟滿心都是被欺騙的傷痛,未深思其中破綻。他惱她心機深沉,滿口謊言,偏過頭不去看她。


    這個動作讓那性情剛烈的小女子目露絕望,她不堪受辱,縱身跳入灃河之中。


    劉晞意外偷聽到內侍朱奇之言,知悉皇後的陰謀,匆匆趕過去阻攔。可惜為時已晚,那女子已然沒入水中。茲事體大,他沒有證據,不能揭露皇後的罪行。但他忍不住心底憤懣,將所知之事一五一十告知了他的三哥。


    劉濟得知真相後,心痛難當,不知是為逝者還是生者。自己那溫婉仁善,待人謙恭的母親,何時變得如此心狠手辣,視人命為草芥了?


    他不相信,他去試探,他期望母親矢口否認,可她卻供認不諱,言語中沒有絲毫悔意。那一刻,他覺得母親很陌生,從前的她不是這樣的,何時開始改變的?


    這繁華的未央宮,仿佛一隻巨大的煉爐,煉造的不是丹藥,而是人心。母親終究沒能抵住權力的誘惑,在一天天的熔煉中失卻了仁善,失卻了謙恭,變得虛偽狠辣。


    母親或許已死,但他不想受這煉爐的腐蝕,一點點失去精魂。


    於是,他離開了未央宮,獨自隱居在泬水北岸的小院裏。因為仲靈最愛薔薇,所以他便栽了一院子的薔薇。至於中毒失明的眼睛,他從未想過要醫治,黑暗比光明更純潔,便在這無盡的黑暗中,心無旁騖地迴憶往事,思念故人。


    尋夢一陣唏噓,心頭悶悶地不舒服,不知是為那無辜而亡的女子,還是為這命運曲折的皇家子。忽然,一隻手搭在了她的肩上,劉晞眯著眼縫,似醉非醉地靠在她的肩上,吐出一口酒氣。


    尋夢偏了偏頭,避開那股子難聞的氣味。這人剛才還頭腦清晰,侃侃而談,此刻怎麽一副醉鬼模樣?她推了推他,輕聲問:“崔妙晗與仲靈長得很像?”


    “恩……”劉晞斷斷續續道,“長得……不像……聲音像……”


    原來如此,難怪那日劉濟因崔妙晗的話而激動得掉落了茶杯,原來是嗓音之故。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柏梁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洛塵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洛塵羽並收藏柏梁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