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懷中的人是誰。
他低頭去吻對方眼角上那一點淡色的痣。
——他隻是不知道夢中的自己是誰。
這個夢有多灼熱盡興,聶徵醒來後,一顆心便有多冰冷沉凝。
他從床榻上爬起來,彎下腰伸手撐住了自己的額角,窗外夜涼如水,室內寒衾孤枕,形影相弔。而他的一顆心似乎比夜色來得更冷,如墜冰窖。深刻的難堪和濃烈的負罪感不肯放過他,鋪天蓋地地席捲了他整個人。
——可他竟不能輕易忘懷這個夢。
這日朝會撞上薛存芳時,他連多看對方一眼都不敢了。
第14章 舊事
那之後,聶徵毫無徵兆、又叫眾人司空見慣地陷入了一派忙碌之中。
連日來,那人不過在朝會上露個麵,來去匆匆,連個人影都逮不著。
薛存芳這邊倒是截然相反的狀況,清閑得近乎無趣了,孟雲釗早已向他請辭,要迴藥王穀伴親友一起等著歲暮交年。天氣愈發冷了,他也不肯再出去走動,眼下連近來唯一的樂子都找不著了……頗感索然無味,成日賴在書房裏看看閑書,寫寫小曲兒,又請來一個樂班子在家裏吹拉彈唱,熱鬧給他看——不過閑散度日罷了。
這日散朝後,聶澤將他留到了後殿,薛存芳步入室內,彎腰長揖到地,一抬頭便見到了候在一旁的聶徵。
聶徵也將目光落在他身上,不帶什麽神色,好一會兒才移開了視線。
聶澤先與聶徵談論公事,薛存芳這才從二人談話中得知,原來聶徵這段時日是去落實那修建「火室」之事了。
聶澤問完話,轉而看向薛存芳,說道:「太皇太後有意往『春華別苑』靜養一段時日,臨近交年,我與皇後都抽不開身,依我看,不如由你伴她去這一趟。」
薛存芳聞言心喜,祖母幽居在後宮裏,宮禁森嚴,要見上一麵免不了諸多章程,去了宮外自然方便得多。
「臣樂意之至。」
聶澤再道:「近來也偏勞齊王了,一道去休憩休憩吧。」
於是第二日,聶徵和薛存芳雙雙出現在了去往別苑的人馬中。
薛存芳徑直去了太皇太後的車上。
「太皇太後,我去了宜秋門,門口那個賣小食的小販還記得嗎?而今他換了好大一家店麵,我買了份滴酥水晶膾,還熱乎著,您嚐嚐。」
太皇太後身邊的一個宮女皺起眉頭,露出不大讚同的神色,太皇太後千金之軀,怎食得這等民間粗製濫造的雜食?一旁隨侍多年的大宮女卻是笑而不語。
太皇太後果然眉開眼笑,一口一個「好孩子」,就著宮女送到嘴邊的調羹咽下一口,細細品味了一會兒,笑道:「還是如從前一般的味道。」
從前……祖母托人來送他禮物,知道他喜歡,都是要送這家的果子或小食的。
「您可知這次去別苑的都有哪些人?」
他一一掰起手指數起來,「我、雲夢公主、清河郡主……都是您最喜歡的、最漂亮的後輩呢!」
太皇太後聞言樂不可支,「你這孩子,把自己和女兒家一道誇進去,真是不害臊。」
「對了,這眼看著快交年了,皇上和皇後著實抽不開身,但他們是有孝心的,這不,讓自己的弟弟跟著來了,您可知是誰?」
太皇太後思索了一陣,叫出一個名字:「阿徵?」
薛存芳稍一怔忪,「您還記得他?」原本這些年來祖母的身體一落千丈,也不大記得人了,唯獨能一眼認出自己,旁人卻都混淆了。
太皇太後道:「我還記得,你十歲去了南書房……」
薛存芳微頷首,看來祖母的病確是大有起色。
「你這個人,素來最愛出風頭,要所有人都喜歡你、捧著你,有什麽好東西得想著你,最好的得分給你……連阿澤也不能例外,唯獨阿徵不買你的帳,對你恬不為意。」
薛存芳皺了皺鼻子,「我有這般霸道嗎?」
「阿徵是個好孩子,後來你生病,他還偷偷來看你哩!」
薛存芳擰起眉頭冥思苦想,最後隻得無奈地搖搖頭,「我不記得。」
「你和他不對付,多半是你呀,先去滋事挑釁,沒成想反被他欺負了去,有一次還是一路哭著迴來的,要我去幫你討迴公道。」
薛存芳囁嚅:「說不定是他先欺負我呢?」
「你還記得那時我說了什麽嗎?」
從那時候起,許多人對他說過:聶徵姓聶,你姓薛,你們是不同的。何況薛氏今非昔比,要懂得避其鋒芒。等到聶澤封了太子,對他這樣說話的人更多了。
唯獨祖母那時對他說的是:比試有比試的規矩,何況你們如今在讀書,是讀書人,按規矩行事,比不過,便認輸,下一次再比。
他忍不住嘆了一口氣:「我如今還是不大看得慣他。」
太皇太後問道:「那你如今,比得過他嗎?」
薛存芳自信道:「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太皇太後忽道:「阿徵,像先帝。」
薛存芳愣住了。
太皇太後在為皇後之前,唯得一個子嗣,是她十六歲嫁予鎮北將軍薛無衣所誕,隻是等到她十八歲的時候,鎮北將軍便戰死沙場,馬革裹屍。皇帝特意下詔追封其為「中山公」,將北邊的一塊地劃給了薛氏。兩年後,從京城裏忽然發來一道諭書,要召薛氏的遺孀入京參加寒食節——這一去,她再沒迴來,且在數年後搖身一變,成了聶氏的皇後。
</br>
他低頭去吻對方眼角上那一點淡色的痣。
——他隻是不知道夢中的自己是誰。
這個夢有多灼熱盡興,聶徵醒來後,一顆心便有多冰冷沉凝。
他從床榻上爬起來,彎下腰伸手撐住了自己的額角,窗外夜涼如水,室內寒衾孤枕,形影相弔。而他的一顆心似乎比夜色來得更冷,如墜冰窖。深刻的難堪和濃烈的負罪感不肯放過他,鋪天蓋地地席捲了他整個人。
——可他竟不能輕易忘懷這個夢。
這日朝會撞上薛存芳時,他連多看對方一眼都不敢了。
第14章 舊事
那之後,聶徵毫無徵兆、又叫眾人司空見慣地陷入了一派忙碌之中。
連日來,那人不過在朝會上露個麵,來去匆匆,連個人影都逮不著。
薛存芳這邊倒是截然相反的狀況,清閑得近乎無趣了,孟雲釗早已向他請辭,要迴藥王穀伴親友一起等著歲暮交年。天氣愈發冷了,他也不肯再出去走動,眼下連近來唯一的樂子都找不著了……頗感索然無味,成日賴在書房裏看看閑書,寫寫小曲兒,又請來一個樂班子在家裏吹拉彈唱,熱鬧給他看——不過閑散度日罷了。
這日散朝後,聶澤將他留到了後殿,薛存芳步入室內,彎腰長揖到地,一抬頭便見到了候在一旁的聶徵。
聶徵也將目光落在他身上,不帶什麽神色,好一會兒才移開了視線。
聶澤先與聶徵談論公事,薛存芳這才從二人談話中得知,原來聶徵這段時日是去落實那修建「火室」之事了。
聶澤問完話,轉而看向薛存芳,說道:「太皇太後有意往『春華別苑』靜養一段時日,臨近交年,我與皇後都抽不開身,依我看,不如由你伴她去這一趟。」
薛存芳聞言心喜,祖母幽居在後宮裏,宮禁森嚴,要見上一麵免不了諸多章程,去了宮外自然方便得多。
「臣樂意之至。」
聶澤再道:「近來也偏勞齊王了,一道去休憩休憩吧。」
於是第二日,聶徵和薛存芳雙雙出現在了去往別苑的人馬中。
薛存芳徑直去了太皇太後的車上。
「太皇太後,我去了宜秋門,門口那個賣小食的小販還記得嗎?而今他換了好大一家店麵,我買了份滴酥水晶膾,還熱乎著,您嚐嚐。」
太皇太後身邊的一個宮女皺起眉頭,露出不大讚同的神色,太皇太後千金之軀,怎食得這等民間粗製濫造的雜食?一旁隨侍多年的大宮女卻是笑而不語。
太皇太後果然眉開眼笑,一口一個「好孩子」,就著宮女送到嘴邊的調羹咽下一口,細細品味了一會兒,笑道:「還是如從前一般的味道。」
從前……祖母托人來送他禮物,知道他喜歡,都是要送這家的果子或小食的。
「您可知這次去別苑的都有哪些人?」
他一一掰起手指數起來,「我、雲夢公主、清河郡主……都是您最喜歡的、最漂亮的後輩呢!」
太皇太後聞言樂不可支,「你這孩子,把自己和女兒家一道誇進去,真是不害臊。」
「對了,這眼看著快交年了,皇上和皇後著實抽不開身,但他們是有孝心的,這不,讓自己的弟弟跟著來了,您可知是誰?」
太皇太後思索了一陣,叫出一個名字:「阿徵?」
薛存芳稍一怔忪,「您還記得他?」原本這些年來祖母的身體一落千丈,也不大記得人了,唯獨能一眼認出自己,旁人卻都混淆了。
太皇太後道:「我還記得,你十歲去了南書房……」
薛存芳微頷首,看來祖母的病確是大有起色。
「你這個人,素來最愛出風頭,要所有人都喜歡你、捧著你,有什麽好東西得想著你,最好的得分給你……連阿澤也不能例外,唯獨阿徵不買你的帳,對你恬不為意。」
薛存芳皺了皺鼻子,「我有這般霸道嗎?」
「阿徵是個好孩子,後來你生病,他還偷偷來看你哩!」
薛存芳擰起眉頭冥思苦想,最後隻得無奈地搖搖頭,「我不記得。」
「你和他不對付,多半是你呀,先去滋事挑釁,沒成想反被他欺負了去,有一次還是一路哭著迴來的,要我去幫你討迴公道。」
薛存芳囁嚅:「說不定是他先欺負我呢?」
「你還記得那時我說了什麽嗎?」
從那時候起,許多人對他說過:聶徵姓聶,你姓薛,你們是不同的。何況薛氏今非昔比,要懂得避其鋒芒。等到聶澤封了太子,對他這樣說話的人更多了。
唯獨祖母那時對他說的是:比試有比試的規矩,何況你們如今在讀書,是讀書人,按規矩行事,比不過,便認輸,下一次再比。
他忍不住嘆了一口氣:「我如今還是不大看得慣他。」
太皇太後問道:「那你如今,比得過他嗎?」
薛存芳自信道:「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太皇太後忽道:「阿徵,像先帝。」
薛存芳愣住了。
太皇太後在為皇後之前,唯得一個子嗣,是她十六歲嫁予鎮北將軍薛無衣所誕,隻是等到她十八歲的時候,鎮北將軍便戰死沙場,馬革裹屍。皇帝特意下詔追封其為「中山公」,將北邊的一塊地劃給了薛氏。兩年後,從京城裏忽然發來一道諭書,要召薛氏的遺孀入京參加寒食節——這一去,她再沒迴來,且在數年後搖身一變,成了聶氏的皇後。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