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瞬他聽清了聶徵的聲音。
「我要你。」
*本章詩詞都是引用。
第12章 利弊
宿醉一場後醒來頭痛欲裂,再一想到酒醉前發生之事,薛存芳隻覺頭更沉了幾分。
——此事是從什麽時候開始不對勁的?容他捋一捋。
起初生辰那一晚的事於他其實無足輕重,大可輕輕放下,偏是他心懷叵測,對著聶徵那張臉起了別樣的心思,又察覺到那晚之後,聶徵待他的態度頗為微妙,不免對這個一貫嚴謹自持的齊王殿下生出幾分逗弄戲謔之意。
然而對於這種老虎嘴上捋須的事兒,他自恃把握好了分寸,聶徵與眾不同的身份確實能引發他的興味,同時他也不曾有一刻忘記過對方的身份。
邀對方去花樓的初衷倒是不曾隱瞞過,想來兩個男人之間如何增進關係?薛存芳的想法來得直截了當:無非是一起喝一迴花酒罷了。
他不想在聶徵麵前成日束手束腳地端著,做如他一般的正人君子,亦不想看對方在他麵前永遠是端肅凜然的齊王,於是欲藉由酒色,入侵對方固若金湯的外殼,哪怕隻破開一道小小的缺口來。
——沒想到最後被乘虛而入的反而成了自己。
薛存芳撫過自己的唇角,蹙起眉心,若有所思。
他的確是對聶徵起了幾分狎昵的心思,可和對方的相比竟顯得單純而怯弱了——他想灌醉了聶徵,摸一摸他的臉。
哪兒想到卻是換了自己節節敗退,到頭來被灌得不省人事,任其調戲不說,那人還……還說出了那等驚世駭俗之語?
一想到那句話,他又覺得整個人如墜夢裏,懷疑是否是自己一個不留神聽岔了?
「楚王有夢,朝雲有心。襄王有意,神女無心。卻不知春洲,是有心,還是無心?」
這話說得透徹,乃至透徹到由聶徵這樣的人口中說出,都有幾分輕浮的嫌疑了。
宋國公子為辭賦大家,寫有《高唐賦》和《神女賦》,一是說曾有一位楚王遊高唐,夢高唐神女「朝雲」,神女自薦枕席,以結歡情。一是楚襄王慕巫山神女而不得,神女凜然不犯,無情拒絕了襄王的求歡,徒留襄王黯然神傷。
所以聶徵……是在對他發出雲雨之約?
往日如何有意百般調戲不提,薛存芳指天立誓,他還真不曾動過這份心思。
他出入風月場多年,自然不乏見識,一則是是見識得多了,便了解得深入,養在南風館裏的小倌無非是一群孌童,年齡和他家阿黎甚至聶玧都不差多少,養得是一身滑膩纖弱,雌雄莫辨,暗地裏南風館會統一給這些孩子餵藥,抑製他們的正常生長,以期多維持幾年稚嫩模樣——薛存芳對此道著實是吃不消。二則是他覺得比起堅硬酸臭的男子來,自己還是更偏好千嬌百媚的女子。
那,難道聶徵他……是斷袖?
這個念頭稍縱即逝,被薛存芳輕易否定了。
他知道聶徵後院無人,鰥居多年,無心續弦,但他並不覺得聶徵會是斷袖。
若對方是,他早就看出來了。
說到鰥居,薛存芳的腦海裏忽然冒出一個念頭,並因這個念頭神色古怪起來。
——難道聶徵這麽些年來,都不曾找人排遣過?
一旦抓住了這個念頭,他頓生醍醐灌頂之感,以為自己找出了問題的癥結所在,這下可算是撥雲見日,水落石出了。
三日後,聶徵再一次踏足了群芳苑,走進了角落裏一處僻靜的房間。
他坐在桌邊靜候,看似平靜,隻一下一下摩挲著茶盞光滑的杯身——若是被聶澤看到了,必然能一眼分辨出這是自家小弟不安時的動作。
不出半柱香,門外有人來敲門。
聶徵起身去迎門,卻看到一位龜公領來了一位年輕女子。
他心下微動,隱隱猜到了幾分。
果然,隻聽那位龜公說道:「公子,這位是樓裏的樂伶,雅琴姑娘,從來隻在三樓上彈琴,還是一位冰清玉潔的清倌人。」
聶徵靜默了片刻。
俄而從唇齒間冷冷咬出一個字:「滾。」
那龜公抬頭看了一眼,竟給對方的一身氣勢震得顫了一下,唯唯稱是,忙欲帶著女子退下去。
聶徵麵如冰霜,同時心如煮沸,怒不可遏——那個人!他怎麽敢?
又開口問道:「人在哪?」
那龜公一時沒反應過來:「什麽?」
「他人在哪兒?」
想到那位薛公子提點的:「他若問起,就告訴他。」龜公伸出一隻手,指明了方位。
聶徵是攜一身雷霆之怒,氣勢洶洶地找上來的。
薛存芳身處的廂房就在長廊的另一頭,房裏沒旁人,桌案上擺了一把古琴,而那人正端坐在案前,低頭有一搭沒一搭地撥弄琴弦,琴音斷斷續續,忽隱忽現。隻有他自己知道,他彈的是《漢宮秋》,漢元帝將王昭君送入了匈奴。
薛存芳挑動了一下商弦時,聶徵正好破門而入。
薛存芳垂著眼睫,尚有心思琢磨,那時聶徵開口說出那句話,他知道自己是既無厭惡,亦無牴觸,更甚……有一絲與琴弦震顫時相似的心動的。
隻是,聰明人都懂得權衡利弊……「弊」不過三條:對方是齊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七珠親王,當今天子唯一的同胞弟弟;對方鰥居多年,守身如玉,不知多久沒開過葷,又有一身寧折不彎的臭脾氣,便是斷袖,對象是這個男人也太麻煩了……最後,對方也不一定非他不可,誰知道呢?
</br>
「我要你。」
*本章詩詞都是引用。
第12章 利弊
宿醉一場後醒來頭痛欲裂,再一想到酒醉前發生之事,薛存芳隻覺頭更沉了幾分。
——此事是從什麽時候開始不對勁的?容他捋一捋。
起初生辰那一晚的事於他其實無足輕重,大可輕輕放下,偏是他心懷叵測,對著聶徵那張臉起了別樣的心思,又察覺到那晚之後,聶徵待他的態度頗為微妙,不免對這個一貫嚴謹自持的齊王殿下生出幾分逗弄戲謔之意。
然而對於這種老虎嘴上捋須的事兒,他自恃把握好了分寸,聶徵與眾不同的身份確實能引發他的興味,同時他也不曾有一刻忘記過對方的身份。
邀對方去花樓的初衷倒是不曾隱瞞過,想來兩個男人之間如何增進關係?薛存芳的想法來得直截了當:無非是一起喝一迴花酒罷了。
他不想在聶徵麵前成日束手束腳地端著,做如他一般的正人君子,亦不想看對方在他麵前永遠是端肅凜然的齊王,於是欲藉由酒色,入侵對方固若金湯的外殼,哪怕隻破開一道小小的缺口來。
——沒想到最後被乘虛而入的反而成了自己。
薛存芳撫過自己的唇角,蹙起眉心,若有所思。
他的確是對聶徵起了幾分狎昵的心思,可和對方的相比竟顯得單純而怯弱了——他想灌醉了聶徵,摸一摸他的臉。
哪兒想到卻是換了自己節節敗退,到頭來被灌得不省人事,任其調戲不說,那人還……還說出了那等驚世駭俗之語?
一想到那句話,他又覺得整個人如墜夢裏,懷疑是否是自己一個不留神聽岔了?
「楚王有夢,朝雲有心。襄王有意,神女無心。卻不知春洲,是有心,還是無心?」
這話說得透徹,乃至透徹到由聶徵這樣的人口中說出,都有幾分輕浮的嫌疑了。
宋國公子為辭賦大家,寫有《高唐賦》和《神女賦》,一是說曾有一位楚王遊高唐,夢高唐神女「朝雲」,神女自薦枕席,以結歡情。一是楚襄王慕巫山神女而不得,神女凜然不犯,無情拒絕了襄王的求歡,徒留襄王黯然神傷。
所以聶徵……是在對他發出雲雨之約?
往日如何有意百般調戲不提,薛存芳指天立誓,他還真不曾動過這份心思。
他出入風月場多年,自然不乏見識,一則是是見識得多了,便了解得深入,養在南風館裏的小倌無非是一群孌童,年齡和他家阿黎甚至聶玧都不差多少,養得是一身滑膩纖弱,雌雄莫辨,暗地裏南風館會統一給這些孩子餵藥,抑製他們的正常生長,以期多維持幾年稚嫩模樣——薛存芳對此道著實是吃不消。二則是他覺得比起堅硬酸臭的男子來,自己還是更偏好千嬌百媚的女子。
那,難道聶徵他……是斷袖?
這個念頭稍縱即逝,被薛存芳輕易否定了。
他知道聶徵後院無人,鰥居多年,無心續弦,但他並不覺得聶徵會是斷袖。
若對方是,他早就看出來了。
說到鰥居,薛存芳的腦海裏忽然冒出一個念頭,並因這個念頭神色古怪起來。
——難道聶徵這麽些年來,都不曾找人排遣過?
一旦抓住了這個念頭,他頓生醍醐灌頂之感,以為自己找出了問題的癥結所在,這下可算是撥雲見日,水落石出了。
三日後,聶徵再一次踏足了群芳苑,走進了角落裏一處僻靜的房間。
他坐在桌邊靜候,看似平靜,隻一下一下摩挲著茶盞光滑的杯身——若是被聶澤看到了,必然能一眼分辨出這是自家小弟不安時的動作。
不出半柱香,門外有人來敲門。
聶徵起身去迎門,卻看到一位龜公領來了一位年輕女子。
他心下微動,隱隱猜到了幾分。
果然,隻聽那位龜公說道:「公子,這位是樓裏的樂伶,雅琴姑娘,從來隻在三樓上彈琴,還是一位冰清玉潔的清倌人。」
聶徵靜默了片刻。
俄而從唇齒間冷冷咬出一個字:「滾。」
那龜公抬頭看了一眼,竟給對方的一身氣勢震得顫了一下,唯唯稱是,忙欲帶著女子退下去。
聶徵麵如冰霜,同時心如煮沸,怒不可遏——那個人!他怎麽敢?
又開口問道:「人在哪?」
那龜公一時沒反應過來:「什麽?」
「他人在哪兒?」
想到那位薛公子提點的:「他若問起,就告訴他。」龜公伸出一隻手,指明了方位。
聶徵是攜一身雷霆之怒,氣勢洶洶地找上來的。
薛存芳身處的廂房就在長廊的另一頭,房裏沒旁人,桌案上擺了一把古琴,而那人正端坐在案前,低頭有一搭沒一搭地撥弄琴弦,琴音斷斷續續,忽隱忽現。隻有他自己知道,他彈的是《漢宮秋》,漢元帝將王昭君送入了匈奴。
薛存芳挑動了一下商弦時,聶徵正好破門而入。
薛存芳垂著眼睫,尚有心思琢磨,那時聶徵開口說出那句話,他知道自己是既無厭惡,亦無牴觸,更甚……有一絲與琴弦震顫時相似的心動的。
隻是,聰明人都懂得權衡利弊……「弊」不過三條:對方是齊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七珠親王,當今天子唯一的同胞弟弟;對方鰥居多年,守身如玉,不知多久沒開過葷,又有一身寧折不彎的臭脾氣,便是斷袖,對象是這個男人也太麻煩了……最後,對方也不一定非他不可,誰知道呢?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