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頁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 作者:淳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董逸群你個白眼狼居然這麽狠心,我妹妹瞎了眼才看上你,快說你把她的屍體弄哪去了?”若不是杜構拉著,杜楚氏都得忍不住吩咐帶來的僕從開打。
“夫人息怒,我失憶什麽也不記得了。若我真的有個前妻,怎麽會不好好安葬她,您勿要聽人的讒言。之前事情來得突然,我迴去想想也許是當日認出我的婦人被人收買了,不然若我以前能殺妻怎麽會留下她那麽大的隱患。我被公主所救時已經失去記憶,當時身邊沒有任何人,也許是有人想害我才如此設局。”至於誰想害他,自己腦補吧。
少數人被他說得動搖,見杜楚氏不說話,董逸群再接再厲道:“定是因為賊人知道國公夫人愛妹心切才如此設計,或者那人不止與我有仇,與國公夫人關係也不睦,故此才想著一箭雙鵰。”艾瑪,這次說得太明白,這不就指的王玨。
不知道旁人聽沒聽明白,崔智賢是聽懂了。暗罵一聲董家這些都臭不要臉,趕緊出言就怕大家再被他帶溝裏去,“方才衙役迴來的時候跟本官說,他們到當地打聽董家以及說出來因的時候有一戶人家也要求開棺驗屍。董楚氏乃董逸群的繼妻,他還有個前妻,那前妻的大哥懷疑自家妹子非正常死亡,故此堂上有兩口棺材。”
聽崔智賢這麽一說,圍觀黨們瞬間炸了。前妻、繼妻、南昌公主,別的不說,一個比一個有背景有家底,董逸群真能耐。
“仵作,驗第二口棺材內的屍體。”
這迴董逸群內心真的有些慌,如此檢查下去必然有問題。他麵上不動聲色,穩定情緒後說道:“我是一個失憶之人,你們說我叫董逸群,說我先後謀害兩個妻子,然而我什麽都不知道。便是這個第二口棺材內的人非正常死亡,怎麽確認此人就是我的前妻,這麽多年也許早有人動過手腳,誰能保證這些年沒人動過或者換過棺材?”
聽他這麽一說,南昌公主趕緊說道:“倒不是要包庇自己的友人,隻是判案還需證據確鑿才行。”
崔智賢氣死了,董家人就是這麽滑不留手,見了棺材都不落淚的主。
先看看驗屍結果吧,若是這具屍體也沒問題那可丟人丟大了。又是一個時辰,仵作迴道:“棺內娘子中毒而亡,此為慢性□□會讓人變得身弱,到死看起來就像患病之人不治而亡。”
證據不夠確鑿,正在崔智賢為難之際,一個老婦走進堂內,“糙民乃是董逸群前妻周娘子的奶娘,我們發現董逸群謀害我家娘子時已經不可挽迴。當時董家勢大,我家娘子還有個小郎君,故此隻能認命被害。
娘子臨終前將我的兒子和兒媳打發出府,糙民則留在府內照顧小郎君,本意是保護我家小郎君,若董逸群意圖對小郎君不利再狀告他。誰知,那年小郎君跟董逸群來長安後便再為迴老家,我打聽之下竟聽說小郎君已經被董逸群和董楚氏折磨死。
當時糙民想狀告董逸群,我家娘子發現情況不對後曾悄悄找過城內醫者診斷,結果那兩個醫者聽說是狀告董家都不願幫忙說出實情。糙民擔心我家小郎君,故此被兒子從董府贖身後直接上長安來尋人,待我們再迴老家時董家已經人去樓空。這次聽說長安令欲查當年之事,糙民趕緊帶著媳婦和兒子來說明實情。”
老婦人說完又站出一對夫婦,其中的郎君說道:“我們家原本都是周家的僕從跟著娘子到董家,糙民身上有娘子給的賣身契和放良書,另外還有娘子臨終前寫的書信就等著這一日來用。”
小崔聞言高興壞了,“快將你們的證據呈上來!”
賣身僕從若要放成平民得到官府做記錄,崔智賢檢驗賣身契和放良書無誤後想著再去當地縣衙拿來當時的記錄就可以確認周大娘子的筆跡。之後打開那封書信,內裏寫著董逸群為跟董楚氏成親如何謀害人的事情,如此種種證據下來也算確鑿了。
“來人,將董逸群收押,派人快馬去取當年的放良記錄!”
南昌公主沒阻攔,現在便是她出言也沒用,還是在那所謂的證據上下手。
案子審到如此程度,那些各處派來的探子第一時間撤離。他們也想到了關鍵,那個在別處的證據很重要,不知道自家主子有什麽打算,還是趕緊迴去稟報。
崔智賢很無奈,瞧著周奶娘一家三口也是被董家長久在當地勢力給嚇壞了,不然不會在董家幾乎滅族的情況下一路悄悄跟來,而是當時見到過去調查事情的衙役就直接開口了。南昌公主最好放聰明點別插手,不然恐怕下場不會好。至於派出的衙役動作是否比搗亂之人慢,崔智賢不太擔心,方才離開的人中肯定有聖上暗衛。
小崔看著破案在望悠閑離開,百姓們得到新八怪迫不及待去宣傳,隻有跑來看熱鬧的百家派弟子們躊躇不前。周齊曾經悄悄派人去看過周奶娘一家,知道他們過得不錯又怕聯繫後給老是惹麻煩,因此並未與他們相認。
如今董家的危機早就解除,瞧著周奶娘一家提起‘過世’的小郎君都悲傷異常,小眼睛們很猶豫要不要告知周齊的消息。最後決定由王思源跟蹤到他們的住處,剩下人則迴去跟老師報告情況。
第282章要造反嗎
最讓李世民心塞的一種情況發生了,南昌公主真的派人去劫證據。更讓他心塞的是,居然差點被對方成事。給李世民嚇得呀,南昌公主手下怎麽會有一隊武藝高超的死士!
想造反咋滴?
如果似王玨那種本身武力值強大的人李世民還不能說什麽,但像南昌公主這樣帶著皇家血脈又展現出超乎本該擁有的實力時就不得不讓人多想了。哪怕她不是自己造反也很可能暗中跟誰勾搭上了,想想前幾朝那些有能耐的公主弄出多少事兒。
這麽一尋思,李總又不淡定了,誰讓人家體質特殊總被造反呢。
“父皇啊,孩兒待她不薄,你瞧她惹出多少事兒。眼光差也就算了,明擺著審出董逸群有問題,她還幫著欲銷毀證據。本想著她人蠢,事後好好教導一番再給找個和心的夫婿,誰知道竟然兒子小看人家了。一隊死士,厲害著呢!”
李淵這迴真沒法兒幫南昌公主說好話了,他知道眼前的孽障急於跟自己緩和關係,按往常應該拿南昌公主的事情來討好,現在事情變成這樣對方絕對不是裝相,二兒子沒道理處心積慮對付一個稍有放縱的公主。
既然如此,李淵覺得死士的事情應該為真。雖然恨二兒子弄得玄武門事件,然而實話說除了自己再拿迴權利外,太上皇覺得皇室中真沒人比李世民更適合當皇帝,公平來說他還做得不錯。
自家孩子自己知道,沒幾個讓人省心的。無論南昌公主有什麽心思,最好現在扼殺掉,如此不止是讓二兒子安心也是變相保住閨女的命。瞅瞅抱著自己大腿幹嚎了一個時辰的李世民,李淵挪了挪腿發現居然挪不動,腿還麻了。
擱誰被個漢子似綁住腿一般強迫聽著對方製造的噪音都得不願意,尤其是一直對李世民心懷怨氣的李淵。太上皇抬腿就是一腳,“滾!秉公辦理,給你妹妹留條命,找人好好教導她如何為人,勿要再出外丟盡皇家臉麵!”
這腳可沒留力,李世民被踢得四仰八叉。瞅著爹生氣了,達到報備目的的李世民趕緊告退。別人還好說,再咋說南昌公主也是爹爹血脈,李總硬著頭皮也得說一說。好在上皇想法與自己一樣,李世民原本也是沒想要南昌公主的命,他還想著放長線釣魚呢。
自從董逸群出現又牽扯案子,全城目光都集中在這件事情上,尤其大臣們想知道南昌公主會如何做,或者是否暗地裏還有人會出來插一腳。總之能在長安混下去的官員和世家多少有點腦子,咱們不參與不代表不關注,不代表給人留下機會將咱牽扯進去。
當然不能派人一路跟著瞧證據,不然沒得被弄一身腥。因為沒派人跟隨,故此也不知道過程中發生什麽事情,隻是被派出取證據的衙役迴來的次日李世民整個早朝都在找茬,明顯心情不好還不能說出理由撒氣,怪哉!
本以為證據被人在半路上截了,沒想到早朝後崔智賢被聖上叫去一會兒,迴衙門竟直接開堂欲再審案。不知道李世民犯什麽神經病的眾人連忙派人打探,看能否在堂審過程中得到答案。
至於南山這邊的人,聽說開堂的事情趕緊往過跑。王玨倒是沒去也沒想著看看周齊奶娘一家,她對這家人不了解也不知道周齊什麽打算,還是保證這家人的安全等弟子迴來後讓她按自己的心思處理事情。
那日小眼睛們著急迴來稟報情況,王玨分析後的結果大家很是信服,當時孟襄就說若派王家僕從沿路保護可能被發現,畢竟都是武藝高超卻不是按探子培養,不如由墨家的專業人士出場。
王玨聽後欣然同意,憑兩個學派的關係不用客氣。至於為啥忍住想看熱鬧的**,小眼睛們說了堂審過程,若不是崔智賢轉移話題,董逸群明顯是想把視線轉移到咱身上。想想自己總是被主角的運道一點也不比聖上被造反的運道差,她覺得還是消停待著好。
小崔這次真的轉運了,證據在手、名聲我有。
“本官已經拿到證據,現在當場核實。考慮到可能有模仿筆跡的情況,本官已經找咱大唐聞名的書法家虞老來辨別筆跡。”崔智賢說完將手上的冊子拿起來,“冊子可能造假做舊,本官亦找到名家辨別,全大唐沒人比墨家三長老擅長此道。”
崔智賢知道董家都是見了棺材也不落淚的主,他們慣常會無理攪三分。為了能一擊必中別再生出事端,他這次也是蠻拚的。瞧瞧站在堂內的虞世南和墨家三長老,請動這倆人絕對不是親自上門說一聲就行,小崔正經沒少出血。
“誰知道這兩個人會不會作假,或者誰能保證若是造假他們就能看出來?”
對於董逸群的垂死掙紮崔智賢很惱火,他敲了敲驚堂木嗬斥道:“休要狡辯,若按你這麽說,有哪個案子是能判得的?今日本官將話放在這裏,若冤枉你,本官願承擔任何後果!”
艾瑪,長安人對崔智賢的性格多少了解一些,瞧瞧給氣得都失了謹慎。見無人再出言,崔智賢拿出之前得到的書信和賣身契,再結合剛拿到的證據讓虞世南和墨家三長老當場查看。
虞世南手裏拿著剛從王玨那得到的放大鏡,“老夫看過了,字跡確是一人所寫。”
墨家三長老比他多研究了一會兒,其中一係列檢查步驟看得人驗貨繚亂,聰明人都偷偷記著步驟學習。待大家快不耐煩時,老頭也起身頷首,“冊子沒動過手腳。”俺們墨家人收錢辦事童叟無欺,不檢查仔細砸了招牌怎麽辦。
</br>
“夫人息怒,我失憶什麽也不記得了。若我真的有個前妻,怎麽會不好好安葬她,您勿要聽人的讒言。之前事情來得突然,我迴去想想也許是當日認出我的婦人被人收買了,不然若我以前能殺妻怎麽會留下她那麽大的隱患。我被公主所救時已經失去記憶,當時身邊沒有任何人,也許是有人想害我才如此設局。”至於誰想害他,自己腦補吧。
少數人被他說得動搖,見杜楚氏不說話,董逸群再接再厲道:“定是因為賊人知道國公夫人愛妹心切才如此設計,或者那人不止與我有仇,與國公夫人關係也不睦,故此才想著一箭雙鵰。”艾瑪,這次說得太明白,這不就指的王玨。
不知道旁人聽沒聽明白,崔智賢是聽懂了。暗罵一聲董家這些都臭不要臉,趕緊出言就怕大家再被他帶溝裏去,“方才衙役迴來的時候跟本官說,他們到當地打聽董家以及說出來因的時候有一戶人家也要求開棺驗屍。董楚氏乃董逸群的繼妻,他還有個前妻,那前妻的大哥懷疑自家妹子非正常死亡,故此堂上有兩口棺材。”
聽崔智賢這麽一說,圍觀黨們瞬間炸了。前妻、繼妻、南昌公主,別的不說,一個比一個有背景有家底,董逸群真能耐。
“仵作,驗第二口棺材內的屍體。”
這迴董逸群內心真的有些慌,如此檢查下去必然有問題。他麵上不動聲色,穩定情緒後說道:“我是一個失憶之人,你們說我叫董逸群,說我先後謀害兩個妻子,然而我什麽都不知道。便是這個第二口棺材內的人非正常死亡,怎麽確認此人就是我的前妻,這麽多年也許早有人動過手腳,誰能保證這些年沒人動過或者換過棺材?”
聽他這麽一說,南昌公主趕緊說道:“倒不是要包庇自己的友人,隻是判案還需證據確鑿才行。”
崔智賢氣死了,董家人就是這麽滑不留手,見了棺材都不落淚的主。
先看看驗屍結果吧,若是這具屍體也沒問題那可丟人丟大了。又是一個時辰,仵作迴道:“棺內娘子中毒而亡,此為慢性□□會讓人變得身弱,到死看起來就像患病之人不治而亡。”
證據不夠確鑿,正在崔智賢為難之際,一個老婦走進堂內,“糙民乃是董逸群前妻周娘子的奶娘,我們發現董逸群謀害我家娘子時已經不可挽迴。當時董家勢大,我家娘子還有個小郎君,故此隻能認命被害。
娘子臨終前將我的兒子和兒媳打發出府,糙民則留在府內照顧小郎君,本意是保護我家小郎君,若董逸群意圖對小郎君不利再狀告他。誰知,那年小郎君跟董逸群來長安後便再為迴老家,我打聽之下竟聽說小郎君已經被董逸群和董楚氏折磨死。
當時糙民想狀告董逸群,我家娘子發現情況不對後曾悄悄找過城內醫者診斷,結果那兩個醫者聽說是狀告董家都不願幫忙說出實情。糙民擔心我家小郎君,故此被兒子從董府贖身後直接上長安來尋人,待我們再迴老家時董家已經人去樓空。這次聽說長安令欲查當年之事,糙民趕緊帶著媳婦和兒子來說明實情。”
老婦人說完又站出一對夫婦,其中的郎君說道:“我們家原本都是周家的僕從跟著娘子到董家,糙民身上有娘子給的賣身契和放良書,另外還有娘子臨終前寫的書信就等著這一日來用。”
小崔聞言高興壞了,“快將你們的證據呈上來!”
賣身僕從若要放成平民得到官府做記錄,崔智賢檢驗賣身契和放良書無誤後想著再去當地縣衙拿來當時的記錄就可以確認周大娘子的筆跡。之後打開那封書信,內裏寫著董逸群為跟董楚氏成親如何謀害人的事情,如此種種證據下來也算確鑿了。
“來人,將董逸群收押,派人快馬去取當年的放良記錄!”
南昌公主沒阻攔,現在便是她出言也沒用,還是在那所謂的證據上下手。
案子審到如此程度,那些各處派來的探子第一時間撤離。他們也想到了關鍵,那個在別處的證據很重要,不知道自家主子有什麽打算,還是趕緊迴去稟報。
崔智賢很無奈,瞧著周奶娘一家三口也是被董家長久在當地勢力給嚇壞了,不然不會在董家幾乎滅族的情況下一路悄悄跟來,而是當時見到過去調查事情的衙役就直接開口了。南昌公主最好放聰明點別插手,不然恐怕下場不會好。至於派出的衙役動作是否比搗亂之人慢,崔智賢不太擔心,方才離開的人中肯定有聖上暗衛。
小崔看著破案在望悠閑離開,百姓們得到新八怪迫不及待去宣傳,隻有跑來看熱鬧的百家派弟子們躊躇不前。周齊曾經悄悄派人去看過周奶娘一家,知道他們過得不錯又怕聯繫後給老是惹麻煩,因此並未與他們相認。
如今董家的危機早就解除,瞧著周奶娘一家提起‘過世’的小郎君都悲傷異常,小眼睛們很猶豫要不要告知周齊的消息。最後決定由王思源跟蹤到他們的住處,剩下人則迴去跟老師報告情況。
第282章要造反嗎
最讓李世民心塞的一種情況發生了,南昌公主真的派人去劫證據。更讓他心塞的是,居然差點被對方成事。給李世民嚇得呀,南昌公主手下怎麽會有一隊武藝高超的死士!
想造反咋滴?
如果似王玨那種本身武力值強大的人李世民還不能說什麽,但像南昌公主這樣帶著皇家血脈又展現出超乎本該擁有的實力時就不得不讓人多想了。哪怕她不是自己造反也很可能暗中跟誰勾搭上了,想想前幾朝那些有能耐的公主弄出多少事兒。
這麽一尋思,李總又不淡定了,誰讓人家體質特殊總被造反呢。
“父皇啊,孩兒待她不薄,你瞧她惹出多少事兒。眼光差也就算了,明擺著審出董逸群有問題,她還幫著欲銷毀證據。本想著她人蠢,事後好好教導一番再給找個和心的夫婿,誰知道竟然兒子小看人家了。一隊死士,厲害著呢!”
李淵這迴真沒法兒幫南昌公主說好話了,他知道眼前的孽障急於跟自己緩和關係,按往常應該拿南昌公主的事情來討好,現在事情變成這樣對方絕對不是裝相,二兒子沒道理處心積慮對付一個稍有放縱的公主。
既然如此,李淵覺得死士的事情應該為真。雖然恨二兒子弄得玄武門事件,然而實話說除了自己再拿迴權利外,太上皇覺得皇室中真沒人比李世民更適合當皇帝,公平來說他還做得不錯。
自家孩子自己知道,沒幾個讓人省心的。無論南昌公主有什麽心思,最好現在扼殺掉,如此不止是讓二兒子安心也是變相保住閨女的命。瞅瞅抱著自己大腿幹嚎了一個時辰的李世民,李淵挪了挪腿發現居然挪不動,腿還麻了。
擱誰被個漢子似綁住腿一般強迫聽著對方製造的噪音都得不願意,尤其是一直對李世民心懷怨氣的李淵。太上皇抬腿就是一腳,“滾!秉公辦理,給你妹妹留條命,找人好好教導她如何為人,勿要再出外丟盡皇家臉麵!”
這腳可沒留力,李世民被踢得四仰八叉。瞅著爹生氣了,達到報備目的的李世民趕緊告退。別人還好說,再咋說南昌公主也是爹爹血脈,李總硬著頭皮也得說一說。好在上皇想法與自己一樣,李世民原本也是沒想要南昌公主的命,他還想著放長線釣魚呢。
自從董逸群出現又牽扯案子,全城目光都集中在這件事情上,尤其大臣們想知道南昌公主會如何做,或者是否暗地裏還有人會出來插一腳。總之能在長安混下去的官員和世家多少有點腦子,咱們不參與不代表不關注,不代表給人留下機會將咱牽扯進去。
當然不能派人一路跟著瞧證據,不然沒得被弄一身腥。因為沒派人跟隨,故此也不知道過程中發生什麽事情,隻是被派出取證據的衙役迴來的次日李世民整個早朝都在找茬,明顯心情不好還不能說出理由撒氣,怪哉!
本以為證據被人在半路上截了,沒想到早朝後崔智賢被聖上叫去一會兒,迴衙門竟直接開堂欲再審案。不知道李世民犯什麽神經病的眾人連忙派人打探,看能否在堂審過程中得到答案。
至於南山這邊的人,聽說開堂的事情趕緊往過跑。王玨倒是沒去也沒想著看看周齊奶娘一家,她對這家人不了解也不知道周齊什麽打算,還是保證這家人的安全等弟子迴來後讓她按自己的心思處理事情。
那日小眼睛們著急迴來稟報情況,王玨分析後的結果大家很是信服,當時孟襄就說若派王家僕從沿路保護可能被發現,畢竟都是武藝高超卻不是按探子培養,不如由墨家的專業人士出場。
王玨聽後欣然同意,憑兩個學派的關係不用客氣。至於為啥忍住想看熱鬧的**,小眼睛們說了堂審過程,若不是崔智賢轉移話題,董逸群明顯是想把視線轉移到咱身上。想想自己總是被主角的運道一點也不比聖上被造反的運道差,她覺得還是消停待著好。
小崔這次真的轉運了,證據在手、名聲我有。
“本官已經拿到證據,現在當場核實。考慮到可能有模仿筆跡的情況,本官已經找咱大唐聞名的書法家虞老來辨別筆跡。”崔智賢說完將手上的冊子拿起來,“冊子可能造假做舊,本官亦找到名家辨別,全大唐沒人比墨家三長老擅長此道。”
崔智賢知道董家都是見了棺材也不落淚的主,他們慣常會無理攪三分。為了能一擊必中別再生出事端,他這次也是蠻拚的。瞧瞧站在堂內的虞世南和墨家三長老,請動這倆人絕對不是親自上門說一聲就行,小崔正經沒少出血。
“誰知道這兩個人會不會作假,或者誰能保證若是造假他們就能看出來?”
對於董逸群的垂死掙紮崔智賢很惱火,他敲了敲驚堂木嗬斥道:“休要狡辯,若按你這麽說,有哪個案子是能判得的?今日本官將話放在這裏,若冤枉你,本官願承擔任何後果!”
艾瑪,長安人對崔智賢的性格多少了解一些,瞧瞧給氣得都失了謹慎。見無人再出言,崔智賢拿出之前得到的書信和賣身契,再結合剛拿到的證據讓虞世南和墨家三長老當場查看。
虞世南手裏拿著剛從王玨那得到的放大鏡,“老夫看過了,字跡確是一人所寫。”
墨家三長老比他多研究了一會兒,其中一係列檢查步驟看得人驗貨繚亂,聰明人都偷偷記著步驟學習。待大家快不耐煩時,老頭也起身頷首,“冊子沒動過手腳。”俺們墨家人收錢辦事童叟無欺,不檢查仔細砸了招牌怎麽辦。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