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阿綠來說,他覺得宗教最好就是宗教,然而無論什麽年代宗教都與政治無法分割。就說末世前的恐怖分子,她們打著穆。斯林的旗號給世界和普通的信仰者帶來多大傷害。如果能在源頭避免掉爭議,那麽以後即便有人想借著信仰達成骯髒的個人目的也要從別處下手了。


    想想自己的行動會帶來何種改變,阿綠覺得很自豪。當然作為感激的交換,穆。斯林不吃豬肉這點也很讓阿綠滿意。就衝著這個,阿綠很願意來幫忙。


    按現代話來說,孫行者有點方。本來以為是謝他,正驚訝怎麽行這麽大禮,感情不是謝他而是謝豬。瞅瞅旁邊哼哼著猛吃的阿綠,孫行者有些羨慕得想著原來豬也是有傳承的。


    還好孫行者是見過大世麵的人,他很自然地代阿綠接過話後開始將話題引向大唐。得知阿綠和他的主人住在大唐並且唐主是位英明的帝王,穆罕穆德沒猶豫就答應孫行者帶走國書兩方交好的說法。


    穆罕默德到底是一方首領,他不可能因為個人得到的恩惠來用國家利益迴報。他的想法與孫行者一樣,所謂遠交近攻,與大唐交好是個雙贏的局麵。


    兩方都有意的情況下,現場氣氛很是和諧。在穆罕默德的多次挽留下,一人一豬待了半個月才帶著一堆禮物以及國書離開。而就在他們離開後半個月,在沙悟淨的催促下玄奘也走上返程的路。這麽一番算下來,還剛好兩撥人能前後腳到達約定地點。


    作者有話要說:


    第271章龜殼龜殼


    陸地,他們終於又迴到大唐了!想想久別的親人,想想他們成功完成任務,所有出使倭國的唐人都興奮著往長安趕。與之相對比的則是又被帶迴的倭國使者,臨近大唐的時候很多倭國人開始做惡夢,夢裏都出現王玨那張似笑非笑的臉。


    就在他們日夜趕路的時候,另外一撥同樣風塵僕僕趕路的人剛到達長安,他們就是高句麗和百濟的使者。之前李世民獅子大開口要賠償款,由於做不得主外加高句麗使者還要迴去匯報程鐵牛的事情,故此他們並未通書信而是留下幾人後又返迴國中商量對策。


    李總索要的賠款是經過大佬們商議得出,咱現在也不想開戰,所以賠款數目需要掌握好。那個數目得既讓他們肉疼又不至於被人時刻怨恨著,若要少了也不行,咱該肉疼了。


    兩國使者迴去後將在大唐發生的事情一說,兩國上層人士都炸了,唐人太無恥!之後是內部的大戰,使者臨行前對大唐的主要了解都來自探子,我們得到錯誤的消息在大唐出醜了,這得給個說法吧?


    使者們告完狀立刻變被告,兩個勇士丟臉丟得不要不要的還要忍耐著配合,若不是為了國家和自己的前途早就翻臉了。這麽一路忍耐下來,等說完整體事件後趕緊跳出來討說法。也沒啥可羞澀,誰都知道大唐王縣公和他的弟子不是正常人,明知道他弟子在的情況下為什麽還要咱跟他們比試,可是收了對方好處想通過比試讓國家丟臉?


    夠狠的,一下把事件升級到叛國層次了。其實倆勇士都不是什麽聰明人,他們也是在大唐見識過什麽叫無恥什麽叫上綱上線後現學現賣,兩個臭皮匠一商量就想出這麽個方法。雖然沒頂上諸葛亮,但兩人分別應用後都取得不錯的效果。


    這種事情重在有人幫忙,除了他們彼此背後的力量還有使團各人的仇家跟著落井下石。兩國的王也終於體會到李世民的感受,殿內亂得像菜市場一樣。這撥說有jian細,那撥說得到假消息,還有關於到底給不給銀錢的討論,兩國大王都被弄蒙圈了。


    事情一件件解決下來,關於補償的商議最終結果自然是給,為了讓自己好受點他們分析一遍都覺得能理解唐人的感受。然而,我們的人在倭國被殺了,我們要賠償大唐大筆黃金,我們沒得到任何好處,這個事情是不是太欺負人?!


    得找出到底是被誰算計了,若不咬掉對方一塊肉絕對無法忘懷現在的肉疼感覺!兩國在大唐幾日也不算白待,他們都知道董家繼承人身上紋身的事情,買通一個衙役拿到紋身後自然認得是誰家標誌。


    百濟人比較猶豫不決,高句麗正使者跟程鐵牛勾搭後單獨拜見大王的時候將事情和自我猜測說得條理清晰,據說當日正使離開後高句麗王打碎很多珍貴擺設。至於程鐵牛說的聯合,在看到玻璃擺件又思考數日後,謹慎的高句麗王讓正使去傳達自己的想法。


    內部商討完趕緊再結伴去大唐,為啥這麽著急,怕夜長夢多。據說李世民這個人喜怒無常,若耽誤太久怕對方以受怠慢為由再為難人,甚至再加錢。原本沒人會覺得大唐這種大國的君主會這麽無恥,但是接觸後不由人不信。


    這不,李晉江等人還在路上的時候,兩國使者已經日夜兼程趕到長安。瞧著他們帶來的一溜馬車,除了說好的錢還有比上次更多的禮物,鴻臚寺眾人熱情招待。


    所謂有錢一切都好說,兩國使者這次並未受什麽刁難。以為唐人放鬆警惕,他們開始暗中打探各種消息,高句麗正使也再次跟程鐵牛商量合作事宜。聽得高句麗王說他每動手解決幾個蘇我家的人就要相對給到好處,程鐵牛做出報仇心切的樣子毫不猶豫就答應了。


    雖然損失大筆錢財,但這次的拜訪對兩國使者來說收穫不錯。他們一共在大唐待了一個多月,才在程咬金嫌他們騙吃騙喝的話語中離開。真的是雙方都滿意的交流,兩國人以為探聽到很多內。幕,大唐上層則笑話他們入套。


    若不是怕他們留久了真的得到什麽重要消息或者買通什麽人,程咬金很不想這麽快趕他們走。就說每日跟大家聚在一起商量找什麽人怎麽放假消息給他們,再聽去實施的人講解過程已經成了很多人的新樂趣。


    可惜,不能將樂子們留太久。


    就說兩國使者懷著不錯的心情上路,結果才趕路一日好心情就蕩然無存。原因嘛,路上遇到趙德言帶隊的使團了。他們跟趙德言自然無仇,全因倭國使者又跟迴來了。大家都覬覦大唐的技術,憑什麽倭國人能來遊學?


    還有更讓人氣憤的,據留在倭國的質子來信說倭國人把兩國的使者砍了並且將首級送給唐皇。瞧著使團帶著的一溜馬車,上麵是否有他們國人的首級,怎麽存放的。


    不行實在太來氣,本來想強忍著怒火,結果到底一言不合打起來了。


    一個巴掌拍不響,倭國使者們一直被唐人握在手心裏憋屈,把柄在人家手上並且國力不如人隻能忍。然而,高句麗和百濟成天跑倭國討好的國家也敢跟他們叫囂?倭國使團中很多人都認為是兩國背後下黑手,若沒有接連意外他們如何會淪落至此?


    互看不順眼,雙方都痛恨著彼此,就在路上狠狠地打了一架。咱們剛交完大筆賠償,想來唐皇應該能將首級給予我們吧,抱著這樣的想法兩國人一咬牙又跟著返迴長安。


    同一時間,王玨正帶著跟屁蟲們從高句麗返迴大唐。


    他們辦事的速度還算快,剛到漣水縣就解決兇殺案,之後有黃文提供的宅子和建築圖私塾和隨園很快造好。再之後就是關注一下李大娘子的身體以及私塾的發展,隨園倒挺讓人放心,周誌將一切打理的井井有條。


    到所有事情都妥善安排的時候,王玨將婦人們留在漣水縣,隻帶著弟子外加墨雲和薑濤來到高句麗。去年就想好的事情,給他們找點麻煩使得三國關係加劇惡劣,最好能經常發生點戰爭來互相消耗國力。


    一行人扮成商販走的是海路,迴程的船上薑濤一直小心翼翼地觀察著王玨。早就聽說王縣公在戰場的手段夠狠,自認識王玨以來他隻見過對方怎麽幫助大唐發展來造福百姓,真正跟著她到達高句麗和百濟做秘密行動才知道此人有多毒。


    想想他們這陣子在兩國做的事情,還好跑得快,還好事件需要時間來醞釀。若被懂得其中道理的人當場捉住,想來無論他們是何身份都斷然沒有活路。提心弔膽辦完事兒,終於坐上返程的船薑濤才鬆開緊繃的神經。


    其餘人也跟薑濤一樣,之前隻聽王玨說要去高句麗和百濟玩玩,到地方知道她的計劃後所有人都嚇得張大嘴巴,而後則是興奮。在隋朝時期他們殺死多少漢人,沒想到老師竟然用如此損招來報複。至於招數是什麽,不可說不可說,我們死都不會承認做了如此損事兒。


    現在所有人的想法都一樣,第一趕緊迴到自己地盤好安心,第二坐等事件發生看熱鬧。


    以商家的名義行動,他們也帶迴很多地方特產,一行人剛好包下一條船還不容易惹人懷疑。行船的過程中很無聊,除了王玨和薑濤在下棋,李承幹幾人沒事做隻能釣魚。


    倒是房遺愛和墨雲沒被無聊的行船生活弄得懶洋洋,房遺愛最近的新愛好,占卜釣魚。這不瞅著王玨在漣水縣的海邊收穫頗豐,他想著不能跟百姓爭搶,故此一直忍耐沒去海邊找寶貝。這會兒就不同了,老師說了可以任意發揮。


    昨日占卜後房遺愛撒網撈上好多條珍貴的海魚,兩個熊孩子很期待今天能得到什麽。瞅著房遺愛又將占卜工具拿出來,一眾無聊的人都開始注意他的行動,俺們也很好奇今日能玩出什麽花樣。別的不說,昨日那幾條魚真的很美味。


    片刻後,房遺愛收起工具拿著漁網開始行動。他從自己站著的船尾處往前走,邊走邊數著步子,在數到18處停止。墨雲一直跟在身旁,待房遺愛停下後他上前,兩人合力撒網。


    大概一炷香時間,兩個熊孩子開始收網,看熱鬧的幹脆放下手上的魚竿就近觀看。與他們想像的鮑魚和大貝殼不同,漁網裏隻有一物,箱子,跟裝龜殼的箱子一模一樣!


    別人都興奮,隻房遺愛嘟著嘴有點鬱悶。破龜殼他也研究了,啥也沒瞧出來,還不如撈上幾顆大珍珠實惠呢!


    第272章都虧沒在


    一行人迴到大唐後還是去漣水縣,接上三個婦人再返迴長安。由於李世民太招人恨總有人想造反,王玨作為他的得力手下也是一大目標,故此她不敢讓三個婦人隻帶僕從迴長安。


    漣水縣很熱鬧,看到王玨歸來很多百姓圍上來說話。


    “王縣公,您的弟子李晉江迴大唐了!”


    “聽說出使任務完成的很好,聖上對整個使團大家誇讚,尤其誇獎了李郎君!”


    怪道漣水縣這麽熱鬧,李晉江怎麽說也是漣水縣出來的第一個代表人物,加之他成名後接連幫助鄉裏沒忘本,百姓們都很喜愛他。自家孩子立功了,必然要開心吹捧一二。


    聽說弟子迴來了外加出使順利,王玨也很開心。一路跟百姓們寒暄著,直到衙門口大家才離去。


    進入衙門,剛巧李家人也在。瞧著王玨迴來了,婦人們先數了數身後的娃,又仔細瞧了瞧大家,見一個都沒少並且無人受傷才放下心來。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