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頁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 作者:淳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承幹聞言很是驚訝,他本是打算故作神秘一次,他們怎麽知道相親的事情了?盧國公也是今日才知道,他們消息不應該這麽快呀。唔,也有可能是聽參與的百姓所說。
臥槽,本來隻是隨便取笑一下,沒想到還真懵對了,瞧著李承幹的眼神大家瞬間來了精神。見師弟們都很感興趣,作為好師兄的李承幹笑眯眯地說道:“我去跟老師說一下,不若帶你們去瞧瞧?”
大師兄相親想帶我們去?或者相完了帶我們去見未來媳婦?這樣不太好吧?
一心二用的盧薈這時抬起頭皺眉問道:“大師兄沒跟老師說?老師沒參與?!”
對呀,大師兄可是老師的第一個入門弟子,相親這麽大的事情居然不跟老師說,真是看錯他了。
由於師弟們總是奇奇怪怪,李承幹並未在意他們轉換的表情。看他們是感興趣的意思,李承幹說道:“你們等等,我先去書房跟老師說,能不能同意還不一定呢。”
幾個小傻瓜呆愣地看著李承幹離開,目送他進入老師的院子,驚異對視後趕緊就目前情況激烈討論。最後大家都很同意劉大包的看法,待會兒大師兄必然麵帶慚愧地走出來,咱們做師弟的不能一味指責他,得給他講講道理。
沒有預想中的那麽長時間,王玨和李承幹很快就沖小傻瓜們走過來。王玨瞧著弟子們眼神不太對勁,她輕咳一聲說道:“為師決定給你們串休,不是要看熱鬧嘛,咱們這就走吧。”
又一次與預想中的不同,大家欲言又止看看王玨後都選擇了閉嘴。既然老師自己不在意,那咱們若多言就是挑撥關係了。也許老師一早就知道,隻是瞞著他們罷了。想到這種可能,小傻瓜們都委屈地看了看王玨和李承幹。
被看的二人不由加快腳步,這一路上他們都是快速前行,就為跟不知發什麽病的幾人拉開一段距離。待進入長安,看著與早晨不同的熱鬧情景,再有滿大街的條幅,小傻瓜們集體傻眼。
條幅內容→非誠勿擾:大唐首屆萬人相親大會
諸葛恪翻了個白眼,他就覺得有什麽不對勁嘛,準是跟笨師兄們待久了弄得他腦筋也不靈活。小傻瓜們隻是想偏,這會兒可都反應過來了,原來大師兄在準備百姓的集體相親會,問咱也是說要帶大家到現場看熱鬧。
有點兒尷尬,還好方才沒問出口。幾日相互對視,都在警告對方千萬別把事情說出去連累大家跟著一起丟臉,而後趕緊再次調整麵部表情。待王玨和李承幹與熱情的百姓們話別,迴過頭發現小傻瓜們又恢複到往日的呲牙傻笑模式,兩人不約而同地鬆口氣。
順著街邊條幅指引的方向走,大家很快來到曲江邊上。此處往常是大片空地,現在卻擠滿了人。一排排案整齊擺放,目測能有幾千個案,每個案四周都圍著人。案旁圍著的人看著都像似兩家人在交談,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大嬸在轉悠著拉人。
李承幹見包括老師在內的大家都被眼前情況震驚,他傲嬌道:“這是我這幾日協助準備的相親大會,那些在給人介紹情況的大嬸都是長安城內的媒婆。發傳單的人除了內侍,還有自發幫忙的百姓們。”
程處默砸吧砸吧嘴說道:“好傢夥,大師兄夠厲害的!我瞧著相親者都像兵蛋子,可是特意給士兵們相親?”
李承幹迴給他一個讚揚的眼神,“沒錯,當初突厥戰後老師有提起士兵們的婚事問題,父皇一直將事情放在心上。奈何國庫空虛,爹爹的私庫也……事情才一直耽擱著。幾個月前得老師指點靠蹴鞠賺進一筆銀錢,再加上父皇聰慧想出這樣的主意,故此現在才開始解決問題。”
王玨震驚是因為非誠勿擾和萬人相親大會啥滴,她差點以為李總也被人穿越了,這個想法簡直太跨時代了。現在迴過神來聽李承幹解釋,再加上她懂得曆史上各朝代對當兵者姻緣的解決方法,王玨真心感嘆道:“古往今來,能為士兵們花心思和銀錢做到這個地步的,隻咱們聖上一人!所謂愛民如子,也不過如此了!”
“王縣公如此誇讚朕,實在是不敢當不敢當啊!”突現背後靈,李世民不知道啥時候帶著一幫人跑幾人身後來了。
瞧著他口上直說謙虛的話,嘴卻咧到耳根處,王玨特別想給自己一巴掌,她今天咋這麽嘴賤。瞧瞧李總不止自己出來還帶著大臣和兒子們,最重要的是起居郎也如影隨形,王玨隻能感嘆非精力充沛者做不了李世民這個位子。
見李世民來了,百姓們都起身大拜。士兵們和其家屬都爭相說著感激的話,有人甚至當場大哭再次跪拜。一個老婦由兒子扶著上前,“老婦家裏那口子不爭氣,他欠下一屁股債倒先去了。可憐我兩個兒子,一個要幹體力活還債,一個當兵歸來得到大筆賞錢還是要還債。若非有聖上幫忙置備這樣的相親場所還給出聘禮,我這小兒子恐怕而立之年都說不上親。”
老婦話落,緊接著又有百姓激動著上前出言。瞧著百姓們對他如此愛戴,李世民覺得他做得一切都值了,隻要百姓們認可他,隻要他的作為能讓百姓們過好日子,旁人的眼光完全不用在意。這個旁人,自然是指王玨這種經常被他坑的人,還有被他摳的官員們。
原本王玨還疑惑隻是準備場地外加出些人,那錢都用在何處了,沒想到李摳門對百姓們倒是真慷慨。問題是,給聘禮的話最少也得按照民間風俗來,不然還不如不做。那麽問題來了,如果成婚的士兵聚堆,靠蹴鞠賺來的錢應該不夠用。
見王玨狐疑地看向自己,李世民‘慷慨’地說道:“蹴鞠進錢很快,若咱是不夠,用玻璃作坊的錢填補一下,到時候都給還上。”
果然!王玨實在不好意思問他,若如此,墨家的船錢怎麽辦。之前他一直不動蹴鞠賺來的錢,不就是怕萬一年末的皂品進帳收入不夠付船錢可以拿蹴鞠收入先填補嘛,怎麽這會兒又不在意了?不是又要算計俺們吧?!
一個聲音,打斷了王玨的思緒。轉頭尋聲看過去,程咬金已經脫離隊伍搞推銷去了,“看看我們這個娃腦袋多圓,腦袋圓的都聰明,不信你們看看我!!”
程咬金對著說話的是一對母女,那小娘子拉著他娘的袖子說道:“當日大軍歸來,我就看著隊伍裏有個後腦勺長得奇怪的郎君。想看看樣貌,結果不知怎的,我咋換位置都看不著他長啥樣。”
婦人聞言笑道:“那還真是跟他有點緣。”說完就開始跟對方家細細打聽起情況來。
老程梗梗脖走迴來的,看看咱一說和兩家就搭上了,厲害吧。再有了,為啥隻能看到後腦勺,還不是咱教導的好嘛。王玨見他如此,一下就想到走位的事情來。
所謂成就感與滿足感,大家都需要。見程咬金下場幫人的感覺似乎不錯,大唐君臣都蠢蠢欲動起來。李世民對著百姓們說道:“朕隻是帶大臣們來幫忙,大家都不要圍在這,趕緊去做正事兒要緊。”
好多人家確實挺急切,聽他這麽說,再次拜禮後紛紛離開。李世民則帶著大臣們這家瞧瞧,那堆聽聽,好多大臣瞧著交流費勁的都忍不住下場幫忙去了。見此,百家派弟子們都用期待地眼神看向王玨。
“去吧,多看少說話,不確定的事情切勿亂說。”姻緣可不是小事兒,王玨囑咐地很慎重。
待大家分散開,一直跟著王玨的中二太子扭捏說道:“老師,萬一年底不夠銀錢付船費……”
她就知道!王玨嘆息一聲說道:“蹴鞠賺來的錢不在少數,聖上為什麽隻可著長安一塊經驗?隻是,地方上負責的人要找好,錢帛動人心。”
李承幹聞言一拍腦門,可不是嘛,就跟皂品生意一樣,擴大經營範圍又是一筆大收入。王玨也是剛剛才想起來,主要剛才瞧著情況不對勁的時候,她就開始想對策了。
在長安待了一下午,快到宵禁的時候王玨才帶著住在南山的弟子們歸家。方到山頂,就看到令人無語地一幕,娘跟二哥兩口子在跟狄仁傑做遊戲玩呢。玩拚圖不算事兒,問題是狄仁傑的穿著,如果她沒記錯的話,那是繡娘們曾經給武照做的兔子裝,結果做小了孩子沒穿。
郎君穿裙子,王玨琢磨著一定要在狄仁傑長大前把照相機發明出來,然後好留些特別的紀念照沒事觀賞。盧薈見此,一擊掌激動得說道:“我要給弟弟換個新衣裳,讓裁fèng按我畫的圖做出來。”說完,跟大家拜禮後快步離去。
其他人緊隨其後,看到兔子裝後他們都靈感爆發。可憐的狄仁傑,就算武照不在也沒能逃脫魔掌。娃娃還在那認真做拚圖,不知長到後動不動聽同僚提起小時候事情,內心得受多大創傷。
作者有話要說:
第225章夢幻影視劇
朝廷舉辦相親大會,正經忙了幾日。聽說頭一日就有幾百家人敲定婚事,無論是大唐君臣還是百姓們都為此開懷。自唐建國以來,突厥戰後局勢才算稍稍安穩,將士們都太不容易了。哪怕不是所有人,能先讓部分士兵過過安穩日子也是一個好的開始。
將狄仁傑帶來南山,可不能光拿人家孩子逗趣,王玨在上午授課時也抽出時間給他啟蒙。幾本啟蒙書籍已由其祖父開始教導,王玨主要給狄仁傑講算數知識和一些寓言故事。所謂寓教於樂,幾年前給房遺愛啟蒙的方法又被王玨拿了出來。
新入門的三個弟子沒見過房遺愛曾經的啟蒙課程,他們對王玨的幼教方法很感興趣。便是最近猛追進度的諸葛恪和拚命背藥糙知識的盧薈,都如舒福佳一般經常走神往狄仁傑那裏瞧。
王玨給弟子們授課那間屋子的入門處空地上鋪著一個毯子,狄仁傑小蜜蜂正坐在毯子上看著托盤內的餅幹流口水。狄仁傑小盆友咋改名了,他正穿著房遺愛精心設計的蜜蜂圖案衣裳,其背後還有仿真的蜜蜂翅膀,是好事者諸葛恪後來添加上去的。
很討厭昆蟲動物的王玨,看到成品後無視王思源投來幸災樂禍的眼神,一直假裝著鎮定給狄仁傑講課。萌娃的樣子太過可愛,如果不是怕被人狀告,她都不想把娃給狄家送迴去了。
狄仁傑嘟嘴掰著手指頭數數,口中還念叨著:“32+18-6+53等於幾,好想吃餅幹,可是算出來才能吃……”眼巴巴瞅瞅小餅幹,又皺皺眉頭留著口水繼續算。
王玨將托盤推到狄仁傑麵前,“喏,拿餅幹數著算,算對了能吃五塊。”
見托盤終於被放到自己眼前,狄仁傑開心得咯咯笑,他拿起一塊餅幹就要往嘴裏放。弟子們都以為孩子不陪老師玩了,紛紛捂嘴偷笑,沒想到狄仁傑舔了舔餅幹又給放迴托盤內,口中念到:“一個。”接下來就是舔一個放一個,大家這才看明白,不是不聽大人話,而是先舔舔將餅幹占上。
</br>
臥槽,本來隻是隨便取笑一下,沒想到還真懵對了,瞧著李承幹的眼神大家瞬間來了精神。見師弟們都很感興趣,作為好師兄的李承幹笑眯眯地說道:“我去跟老師說一下,不若帶你們去瞧瞧?”
大師兄相親想帶我們去?或者相完了帶我們去見未來媳婦?這樣不太好吧?
一心二用的盧薈這時抬起頭皺眉問道:“大師兄沒跟老師說?老師沒參與?!”
對呀,大師兄可是老師的第一個入門弟子,相親這麽大的事情居然不跟老師說,真是看錯他了。
由於師弟們總是奇奇怪怪,李承幹並未在意他們轉換的表情。看他們是感興趣的意思,李承幹說道:“你們等等,我先去書房跟老師說,能不能同意還不一定呢。”
幾個小傻瓜呆愣地看著李承幹離開,目送他進入老師的院子,驚異對視後趕緊就目前情況激烈討論。最後大家都很同意劉大包的看法,待會兒大師兄必然麵帶慚愧地走出來,咱們做師弟的不能一味指責他,得給他講講道理。
沒有預想中的那麽長時間,王玨和李承幹很快就沖小傻瓜們走過來。王玨瞧著弟子們眼神不太對勁,她輕咳一聲說道:“為師決定給你們串休,不是要看熱鬧嘛,咱們這就走吧。”
又一次與預想中的不同,大家欲言又止看看王玨後都選擇了閉嘴。既然老師自己不在意,那咱們若多言就是挑撥關係了。也許老師一早就知道,隻是瞞著他們罷了。想到這種可能,小傻瓜們都委屈地看了看王玨和李承幹。
被看的二人不由加快腳步,這一路上他們都是快速前行,就為跟不知發什麽病的幾人拉開一段距離。待進入長安,看著與早晨不同的熱鬧情景,再有滿大街的條幅,小傻瓜們集體傻眼。
條幅內容→非誠勿擾:大唐首屆萬人相親大會
諸葛恪翻了個白眼,他就覺得有什麽不對勁嘛,準是跟笨師兄們待久了弄得他腦筋也不靈活。小傻瓜們隻是想偏,這會兒可都反應過來了,原來大師兄在準備百姓的集體相親會,問咱也是說要帶大家到現場看熱鬧。
有點兒尷尬,還好方才沒問出口。幾日相互對視,都在警告對方千萬別把事情說出去連累大家跟著一起丟臉,而後趕緊再次調整麵部表情。待王玨和李承幹與熱情的百姓們話別,迴過頭發現小傻瓜們又恢複到往日的呲牙傻笑模式,兩人不約而同地鬆口氣。
順著街邊條幅指引的方向走,大家很快來到曲江邊上。此處往常是大片空地,現在卻擠滿了人。一排排案整齊擺放,目測能有幾千個案,每個案四周都圍著人。案旁圍著的人看著都像似兩家人在交談,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大嬸在轉悠著拉人。
李承幹見包括老師在內的大家都被眼前情況震驚,他傲嬌道:“這是我這幾日協助準備的相親大會,那些在給人介紹情況的大嬸都是長安城內的媒婆。發傳單的人除了內侍,還有自發幫忙的百姓們。”
程處默砸吧砸吧嘴說道:“好傢夥,大師兄夠厲害的!我瞧著相親者都像兵蛋子,可是特意給士兵們相親?”
李承幹迴給他一個讚揚的眼神,“沒錯,當初突厥戰後老師有提起士兵們的婚事問題,父皇一直將事情放在心上。奈何國庫空虛,爹爹的私庫也……事情才一直耽擱著。幾個月前得老師指點靠蹴鞠賺進一筆銀錢,再加上父皇聰慧想出這樣的主意,故此現在才開始解決問題。”
王玨震驚是因為非誠勿擾和萬人相親大會啥滴,她差點以為李總也被人穿越了,這個想法簡直太跨時代了。現在迴過神來聽李承幹解釋,再加上她懂得曆史上各朝代對當兵者姻緣的解決方法,王玨真心感嘆道:“古往今來,能為士兵們花心思和銀錢做到這個地步的,隻咱們聖上一人!所謂愛民如子,也不過如此了!”
“王縣公如此誇讚朕,實在是不敢當不敢當啊!”突現背後靈,李世民不知道啥時候帶著一幫人跑幾人身後來了。
瞧著他口上直說謙虛的話,嘴卻咧到耳根處,王玨特別想給自己一巴掌,她今天咋這麽嘴賤。瞧瞧李總不止自己出來還帶著大臣和兒子們,最重要的是起居郎也如影隨形,王玨隻能感嘆非精力充沛者做不了李世民這個位子。
見李世民來了,百姓們都起身大拜。士兵們和其家屬都爭相說著感激的話,有人甚至當場大哭再次跪拜。一個老婦由兒子扶著上前,“老婦家裏那口子不爭氣,他欠下一屁股債倒先去了。可憐我兩個兒子,一個要幹體力活還債,一個當兵歸來得到大筆賞錢還是要還債。若非有聖上幫忙置備這樣的相親場所還給出聘禮,我這小兒子恐怕而立之年都說不上親。”
老婦話落,緊接著又有百姓激動著上前出言。瞧著百姓們對他如此愛戴,李世民覺得他做得一切都值了,隻要百姓們認可他,隻要他的作為能讓百姓們過好日子,旁人的眼光完全不用在意。這個旁人,自然是指王玨這種經常被他坑的人,還有被他摳的官員們。
原本王玨還疑惑隻是準備場地外加出些人,那錢都用在何處了,沒想到李摳門對百姓們倒是真慷慨。問題是,給聘禮的話最少也得按照民間風俗來,不然還不如不做。那麽問題來了,如果成婚的士兵聚堆,靠蹴鞠賺來的錢應該不夠用。
見王玨狐疑地看向自己,李世民‘慷慨’地說道:“蹴鞠進錢很快,若咱是不夠,用玻璃作坊的錢填補一下,到時候都給還上。”
果然!王玨實在不好意思問他,若如此,墨家的船錢怎麽辦。之前他一直不動蹴鞠賺來的錢,不就是怕萬一年末的皂品進帳收入不夠付船錢可以拿蹴鞠收入先填補嘛,怎麽這會兒又不在意了?不是又要算計俺們吧?!
一個聲音,打斷了王玨的思緒。轉頭尋聲看過去,程咬金已經脫離隊伍搞推銷去了,“看看我們這個娃腦袋多圓,腦袋圓的都聰明,不信你們看看我!!”
程咬金對著說話的是一對母女,那小娘子拉著他娘的袖子說道:“當日大軍歸來,我就看著隊伍裏有個後腦勺長得奇怪的郎君。想看看樣貌,結果不知怎的,我咋換位置都看不著他長啥樣。”
婦人聞言笑道:“那還真是跟他有點緣。”說完就開始跟對方家細細打聽起情況來。
老程梗梗脖走迴來的,看看咱一說和兩家就搭上了,厲害吧。再有了,為啥隻能看到後腦勺,還不是咱教導的好嘛。王玨見他如此,一下就想到走位的事情來。
所謂成就感與滿足感,大家都需要。見程咬金下場幫人的感覺似乎不錯,大唐君臣都蠢蠢欲動起來。李世民對著百姓們說道:“朕隻是帶大臣們來幫忙,大家都不要圍在這,趕緊去做正事兒要緊。”
好多人家確實挺急切,聽他這麽說,再次拜禮後紛紛離開。李世民則帶著大臣們這家瞧瞧,那堆聽聽,好多大臣瞧著交流費勁的都忍不住下場幫忙去了。見此,百家派弟子們都用期待地眼神看向王玨。
“去吧,多看少說話,不確定的事情切勿亂說。”姻緣可不是小事兒,王玨囑咐地很慎重。
待大家分散開,一直跟著王玨的中二太子扭捏說道:“老師,萬一年底不夠銀錢付船費……”
她就知道!王玨嘆息一聲說道:“蹴鞠賺來的錢不在少數,聖上為什麽隻可著長安一塊經驗?隻是,地方上負責的人要找好,錢帛動人心。”
李承幹聞言一拍腦門,可不是嘛,就跟皂品生意一樣,擴大經營範圍又是一筆大收入。王玨也是剛剛才想起來,主要剛才瞧著情況不對勁的時候,她就開始想對策了。
在長安待了一下午,快到宵禁的時候王玨才帶著住在南山的弟子們歸家。方到山頂,就看到令人無語地一幕,娘跟二哥兩口子在跟狄仁傑做遊戲玩呢。玩拚圖不算事兒,問題是狄仁傑的穿著,如果她沒記錯的話,那是繡娘們曾經給武照做的兔子裝,結果做小了孩子沒穿。
郎君穿裙子,王玨琢磨著一定要在狄仁傑長大前把照相機發明出來,然後好留些特別的紀念照沒事觀賞。盧薈見此,一擊掌激動得說道:“我要給弟弟換個新衣裳,讓裁fèng按我畫的圖做出來。”說完,跟大家拜禮後快步離去。
其他人緊隨其後,看到兔子裝後他們都靈感爆發。可憐的狄仁傑,就算武照不在也沒能逃脫魔掌。娃娃還在那認真做拚圖,不知長到後動不動聽同僚提起小時候事情,內心得受多大創傷。
作者有話要說:
第225章夢幻影視劇
朝廷舉辦相親大會,正經忙了幾日。聽說頭一日就有幾百家人敲定婚事,無論是大唐君臣還是百姓們都為此開懷。自唐建國以來,突厥戰後局勢才算稍稍安穩,將士們都太不容易了。哪怕不是所有人,能先讓部分士兵過過安穩日子也是一個好的開始。
將狄仁傑帶來南山,可不能光拿人家孩子逗趣,王玨在上午授課時也抽出時間給他啟蒙。幾本啟蒙書籍已由其祖父開始教導,王玨主要給狄仁傑講算數知識和一些寓言故事。所謂寓教於樂,幾年前給房遺愛啟蒙的方法又被王玨拿了出來。
新入門的三個弟子沒見過房遺愛曾經的啟蒙課程,他們對王玨的幼教方法很感興趣。便是最近猛追進度的諸葛恪和拚命背藥糙知識的盧薈,都如舒福佳一般經常走神往狄仁傑那裏瞧。
王玨給弟子們授課那間屋子的入門處空地上鋪著一個毯子,狄仁傑小蜜蜂正坐在毯子上看著托盤內的餅幹流口水。狄仁傑小盆友咋改名了,他正穿著房遺愛精心設計的蜜蜂圖案衣裳,其背後還有仿真的蜜蜂翅膀,是好事者諸葛恪後來添加上去的。
很討厭昆蟲動物的王玨,看到成品後無視王思源投來幸災樂禍的眼神,一直假裝著鎮定給狄仁傑講課。萌娃的樣子太過可愛,如果不是怕被人狀告,她都不想把娃給狄家送迴去了。
狄仁傑嘟嘴掰著手指頭數數,口中還念叨著:“32+18-6+53等於幾,好想吃餅幹,可是算出來才能吃……”眼巴巴瞅瞅小餅幹,又皺皺眉頭留著口水繼續算。
王玨將托盤推到狄仁傑麵前,“喏,拿餅幹數著算,算對了能吃五塊。”
見托盤終於被放到自己眼前,狄仁傑開心得咯咯笑,他拿起一塊餅幹就要往嘴裏放。弟子們都以為孩子不陪老師玩了,紛紛捂嘴偷笑,沒想到狄仁傑舔了舔餅幹又給放迴托盤內,口中念到:“一個。”接下來就是舔一個放一個,大家這才看明白,不是不聽大人話,而是先舔舔將餅幹占上。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