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頁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 作者:淳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想到此處,殿內人同昨日牢房內的圍觀者們一個想法,別惹南山王玨!其中杜如晦感受尤其強烈,他不由自主想起幾年前的慘痛經曆來,到現在還有人拿那事兒笑話他呢。
房玄齡撫須道:“王縣公好計策,所謂頂級謀臣,千萬裏之外就能左右一國局勢了。長安令做得也不錯,沒枉費那日老夫在皇宮外囑咐你。”
程咬金趕緊接話。“沒錯,似你這樣的好後生,我們才願意幫忙一二。好好幹,勿要讓對你寄予希望的人失望。”
之後又有幾人出言,主要表達崔智賢都是受了他們的提點才將事情辦得這麽好。小崔憋屈死了,但是隻能忍著不還嘴,不然逞一時痛快,往後一段時間都不會好過。李世民看著大臣們‘友好’互動,隻笑嗬嗬看熱鬧,等大家說完他才開口問道:“趙德言,使團的事情準備得如何了?”
趙德言趕緊站出來迴話,“迴聖上,都準備妥當。其中墨家的人和各大臣推舉的人微臣都見過,雖才能上良莠不齊,好在沒有會惹麻煩的人加入其中。”
聽趙德言說的直白,李世民也明白他的意思。感嘆老趙辦事兒謹慎不怕得罪人,什麽情況都跟朕如實稟報。關於若出事兒他可能會受連累的想法被李總過濾掉,他不是想不到,而是最願意相信看中的臣子都是全心為他。至於以後,若看中的人讓他不順心,今日的‘都是為他’就變成‘居心叵測’了。
不探究李總內心,瞧瞧朝堂上的大臣們,三分之一人在怒視趙德言。很多事情大家心照不宣,聖上也沒說使團去多少人,我們弄些小輩過去混資曆也不給你們惹事兒,至於明晃晃說出來打人臉嘛。想到他三五不時被程咬金追債,大家的心情才好點兒。
“朕知道了,那就如此安排吧。”說完看向崔智賢,“這件事情你做得不錯,隻有你這樣衷心的能臣待在長安令的位子上,朕才能安枕無憂。”
明明是句誇讚的話,小悲崔卻免不了內心傷痛。這麽說來,他辦好事情也不能升職嘛。突然有種不好的預感,若往後史冊上專門也給他寫篇文章,會不會寫他深得聖上信任當了一輩子長安令……
有些了解崔智賢心思的人都偷笑,讓你蹦躂,怎麽都逃不出俺們這些人的手掌心。瞧著崔智賢似乎在想奇怪的事情,李世民輕咳一聲說道:“既然無事了,退朝吧。”
李世民忙著去後宮找媳婦,做鏡子倒是其次,有倆兒子和剛選出的幾個匠人幫忙,他倆隻要做最後簡單的兩步就可以。這也不算說謊,的確是他們夫妻親手參與製作。主要吧,那天做個玻璃龍後,夫妻倆都迷上手工製作玻璃物件了。
等會兒合夥做個鳳凰,等會兒相互做代替玉佩的掛件,老夫老妻的,昨日開始弄得像新婚小年輕一樣。可憐了李泰,他註定是最辛苦的那個,李承幹今日還有到南山上課的理由可以逃脫呢。
再說崔智賢,果不出所料,那些老不休一路在他身旁晃晃著直到出宮分路而行。主要不是逗弄他就是打算繼續占便宜,什麽一定要看好犯人不要讓他們自殺,這不是廢話嘛。
此刻的南山,一大早就迎來熟客。孟襄昨夜得到周齊傳信,聽說王玨弄了什麽大買賣給他參與,趕緊召集長老和管事們開會,商量都派誰加入作坊。
很自然,墨家人先是感嘆一下王玨很夠朋友,咱們往後定要好好對百家派眾人,幹脆王玨訂的那幾艘船別要銀子了。興奮得幾乎一夜未睡,孟襄一早就帶著挑出來的人選到南山拜訪。
他來的時候,王玨正在山上帶弟子們晨練呢。趕巧今日又是階段學習小測試,王玨給弟子們試卷後便與王熙然一同坐在天池邊烹茶待客。至於墨雲,由於對玻璃和鏡子非常感興趣,他竟沒去房遺愛身旁待著。
當日與王玨結盟是孟襄提議,故此他狠狠被長老們表揚了一頓。一向遇事比較淡定的孟襄今日從見到王玨開始一路笑到坐定,“上次王縣公說做買賣帶著我們,真沒想到是這樣的大買賣。王縣公對墨家的情誼便是親兄弟也不過如此,咱們兩派可不就是兄弟門派嘛。
聖上這次也仗義,竟給我們這麽多份子,實在是太感激你們了。我身後這幾位都是擅長做陶藝的巧匠,雖未見過玻璃怎麽做,但我想著應該跟陶瓷有異曲同工之說。昨日周齊轉達的內容我深以為然,既然不能在數量上做文章,咱們盡量在樣式上取勝好要高價。”
孟襄雖未明說,王玨也能瞧出他是全力配合的意思,若帶來的匠人做得不好,不用她說墨家就能主動再換合適的人來。客人剛來,大家又喝著茶閑聊幾句,主要圍繞王玨在東宮的幾日外麵有什麽事情發生。
待客禮儀做足,王玨帶人往曾經專門造水泥的小院走去,那裏早在昨日歸家便讓僕從們準備好造玻璃的用具。墨家的巧匠果然非比尋常,王玨講解的時候他們同時跟著動手做,所做出的成品竟比王玨做得還好。
墨雲很激動,他拉著孟襄的袖子說道:“真沒想到尋常隨處可見的東西竟能造出玻璃這樣的珍貴物件,果真如老師所說,世上隨處都是寶物,隻是缺少發現寶物的眼睛和頭腦。今後,我定要好好從基礎材料開始研究。”
孟襄摸了摸墨雲的腦袋,“你懂得就好,往後可要說到做到,切不能再抱怨基礎無用。”
瞧著人家師徒溫馨,墨家來的匠人也用聰明希望地眼神看著墨雲,王玨內心…酸酸噠。房遺愛和墨雲是兩個門派內最讓人頭疼的存在,但是沒想到墨雲居然有這麽乖巧的時候。王玨羨慕地說道:“墨小郎長大了,越來越懂事。”
孟襄自豪迴話,“我們墨家每任巨子小時候都這樣,等年齡大些就都好了。王縣公來瞧瞧,他們幾個做得玻璃怎麽樣?”實在說不出房遺愛總有一天也會懂事兒的恭維話,孟襄趕緊轉移話題。
王熙然腦中則想著孟襄的話,每任巨子小時候都這樣,那他以前得啥樣……
“方才我就注意著呢,不愧是墨家特意選出來的人,比我做得好。”說完示意大家跟她走進一間竹屋,“我昨晚用模子做了幾個擺件樣式,看著雖比市麵上的好太多,但是感覺生物的造型不夠靈活。再精緻,看著也知道是死物。”
這就是普通匠人與頂級大師的區別了,王玨就是以此來觀察墨家來人的能力。關注過藝術品的都知道,無論是繪畫還是雕塑等,到達頂級層次講究的主要是靈性。能給手上的作品賦予生命,那才能被稱作大師。
另有一點,所謂升米恩鬥米仇,王玨帶著朋友做買賣是出於本心,可不想讓他們總覺得欠自己太多。墨家能人輩出,這樣帶著旁人不及的能力來入夥,大家都會開懷。本來嘛,若聖上找的匠人做一件東西賣一百金,頂級大師做出的就能賣百倍千倍。而拿出製作方法的王玨,什麽都不用管,隻等著收錢就好了。
教完鏡子的做法,留下躍躍欲試的墨雲和墨家匠人們研究玻璃擺件,再次聚齊的狼狽三人組則迴到天池邊討論出使倭國的事情。
首先,王玨先炫耀了一下自己昨日擺平倭國人的手段,自然得到剩下兩人的一片稱讚。而後,王熙然開始說著昨日大臣們上奏摺都提出何種建議,三人又討論著再提出想法兒,融合後開始深加工。不時有jian笑聲從天池邊傳來,弄得答卷的弟子們經常被嚇得一抖。
王熙然感慨,便是他上輩子混到那種一人之下的地位,一路走來都沒做過如他們商討的這般陰損事兒。如此看來,隻要按計劃行事,自己會比預想的提前完成任務。到時,隻希望聖上說話算話,別做得太著相來完成他的請託。
而另一邊,受委屈的小崔迴衙門後,看到還在被連番審問不得睡眠的倭國來使們,心情才痛快一些。他迅速加入其中,希望能再得到一點兒消息好再去朝堂上抖一抖。大概午時,李總終於想起被大家遺忘的伊吾使團,被連累的小可憐們終於給放出來了。
沒等抱怨,看到內侍送來的玻璃擺件,伊吾使團直唿賺了。雖然看不太明白擺件做的是何樣式,但是如此清透的玻璃確是他們平生僅見。聽說乃聖上親手所製,伊吾使團對著皇宮大拜道謝。
而李總,他正摟著皇後看著麵前幾個失敗作品發愁,送誰好呢。
作者有話要說:昨天長孫皇後那裏,我給改成李泰了,大唐就這麽一個正常人,還是讓她永遠正常著吧~
第223章
“老師、嶽父大人,我不在的時候勞煩你們多看顧萌萌,她性子跳脫愛玩鬧,經常不小心弄傷自己。雖長安治安不錯,但也免不了地痞之流,我就怕有不長眼的上前再嚇到萌萌。等到冬天恐怕太冷,萌萌……”
今天是使團離開的日子,長孫無忌早朝後就趕到南山再次找女婿敘話。前幾日已經跟王玨一起囑咐過他到倭國後如何行事,然而想到李晉江的樣子,長孫無忌這個當長輩的還是有些放心不下。
同行的還有特意來送周齊的房家人,以及跟出來的王家人還有武照的娘和姐姐,大家的目的都是不放心孩子再來囑咐囑咐。他們一齊從南山出發到城門口跟大隊匯合,這一路上別人都沒機會說話,光聽李晉江拉著長孫萌跟長孫無忌和王玨念叨了。
自己的閨女能得夫君寵愛,長孫無忌當然開懷,但是李晉江這小子也太能磨人了。還勞煩多看顧,怎麽自己養大的閨女倒需要這小子來拜託照看,若不是人多,老狐狸早開口噴女婿了。瞧瞧武家人看著他疑惑的眼神和房玄齡看熱鬧的樣子,長孫無忌難得害羞無措。
王玨偶爾的時候心地還不錯,她拍了拍李晉江肩膀說道:“長孫尚書這個做父親的和我這個當老師的還用你這麽囑咐?真是該打!”
陷入寵妻模式的李晉江這才清醒過來,先跟其他人道歉,而後悄悄看了看長孫無忌的臉色,暗道都虧自己要走了,不然又得被嶽父收拾。似周齊這樣的比較讓人放心,雖然性子稍莽撞,但有王熙然跟著她還是能比較聽話。至於武照,她迴家後跟家人說明老師為何如此安排,她的誌向是什麽,這次的機會多麽難得,楊氏自然不會攔著閨女上進。
隻是,每每想到自己這個做娘親的無用需要靠著閨女才能過上安穩生活,楊氏就免不了暗自傷懷。做姐姐的心裏也不好受,明明比妹妹年長,卻連嫁妝也都是妹妹給準備著。他們不懂得朝堂事兒,能做的隻是多次叮囑武照注意安全。
見三家長輩無論怎樣都是擔心,連王李氏和王劉氏都接連幾天憂心,王玨趕緊再次安撫道:“大家放心,他們的武藝都很好,各種急用藥品也準備得齊全,隻要多加小心,不會有事兒的。”
</br>
房玄齡撫須道:“王縣公好計策,所謂頂級謀臣,千萬裏之外就能左右一國局勢了。長安令做得也不錯,沒枉費那日老夫在皇宮外囑咐你。”
程咬金趕緊接話。“沒錯,似你這樣的好後生,我們才願意幫忙一二。好好幹,勿要讓對你寄予希望的人失望。”
之後又有幾人出言,主要表達崔智賢都是受了他們的提點才將事情辦得這麽好。小崔憋屈死了,但是隻能忍著不還嘴,不然逞一時痛快,往後一段時間都不會好過。李世民看著大臣們‘友好’互動,隻笑嗬嗬看熱鬧,等大家說完他才開口問道:“趙德言,使團的事情準備得如何了?”
趙德言趕緊站出來迴話,“迴聖上,都準備妥當。其中墨家的人和各大臣推舉的人微臣都見過,雖才能上良莠不齊,好在沒有會惹麻煩的人加入其中。”
聽趙德言說的直白,李世民也明白他的意思。感嘆老趙辦事兒謹慎不怕得罪人,什麽情況都跟朕如實稟報。關於若出事兒他可能會受連累的想法被李總過濾掉,他不是想不到,而是最願意相信看中的臣子都是全心為他。至於以後,若看中的人讓他不順心,今日的‘都是為他’就變成‘居心叵測’了。
不探究李總內心,瞧瞧朝堂上的大臣們,三分之一人在怒視趙德言。很多事情大家心照不宣,聖上也沒說使團去多少人,我們弄些小輩過去混資曆也不給你們惹事兒,至於明晃晃說出來打人臉嘛。想到他三五不時被程咬金追債,大家的心情才好點兒。
“朕知道了,那就如此安排吧。”說完看向崔智賢,“這件事情你做得不錯,隻有你這樣衷心的能臣待在長安令的位子上,朕才能安枕無憂。”
明明是句誇讚的話,小悲崔卻免不了內心傷痛。這麽說來,他辦好事情也不能升職嘛。突然有種不好的預感,若往後史冊上專門也給他寫篇文章,會不會寫他深得聖上信任當了一輩子長安令……
有些了解崔智賢心思的人都偷笑,讓你蹦躂,怎麽都逃不出俺們這些人的手掌心。瞧著崔智賢似乎在想奇怪的事情,李世民輕咳一聲說道:“既然無事了,退朝吧。”
李世民忙著去後宮找媳婦,做鏡子倒是其次,有倆兒子和剛選出的幾個匠人幫忙,他倆隻要做最後簡單的兩步就可以。這也不算說謊,的確是他們夫妻親手參與製作。主要吧,那天做個玻璃龍後,夫妻倆都迷上手工製作玻璃物件了。
等會兒合夥做個鳳凰,等會兒相互做代替玉佩的掛件,老夫老妻的,昨日開始弄得像新婚小年輕一樣。可憐了李泰,他註定是最辛苦的那個,李承幹今日還有到南山上課的理由可以逃脫呢。
再說崔智賢,果不出所料,那些老不休一路在他身旁晃晃著直到出宮分路而行。主要不是逗弄他就是打算繼續占便宜,什麽一定要看好犯人不要讓他們自殺,這不是廢話嘛。
此刻的南山,一大早就迎來熟客。孟襄昨夜得到周齊傳信,聽說王玨弄了什麽大買賣給他參與,趕緊召集長老和管事們開會,商量都派誰加入作坊。
很自然,墨家人先是感嘆一下王玨很夠朋友,咱們往後定要好好對百家派眾人,幹脆王玨訂的那幾艘船別要銀子了。興奮得幾乎一夜未睡,孟襄一早就帶著挑出來的人選到南山拜訪。
他來的時候,王玨正在山上帶弟子們晨練呢。趕巧今日又是階段學習小測試,王玨給弟子們試卷後便與王熙然一同坐在天池邊烹茶待客。至於墨雲,由於對玻璃和鏡子非常感興趣,他竟沒去房遺愛身旁待著。
當日與王玨結盟是孟襄提議,故此他狠狠被長老們表揚了一頓。一向遇事比較淡定的孟襄今日從見到王玨開始一路笑到坐定,“上次王縣公說做買賣帶著我們,真沒想到是這樣的大買賣。王縣公對墨家的情誼便是親兄弟也不過如此,咱們兩派可不就是兄弟門派嘛。
聖上這次也仗義,竟給我們這麽多份子,實在是太感激你們了。我身後這幾位都是擅長做陶藝的巧匠,雖未見過玻璃怎麽做,但我想著應該跟陶瓷有異曲同工之說。昨日周齊轉達的內容我深以為然,既然不能在數量上做文章,咱們盡量在樣式上取勝好要高價。”
孟襄雖未明說,王玨也能瞧出他是全力配合的意思,若帶來的匠人做得不好,不用她說墨家就能主動再換合適的人來。客人剛來,大家又喝著茶閑聊幾句,主要圍繞王玨在東宮的幾日外麵有什麽事情發生。
待客禮儀做足,王玨帶人往曾經專門造水泥的小院走去,那裏早在昨日歸家便讓僕從們準備好造玻璃的用具。墨家的巧匠果然非比尋常,王玨講解的時候他們同時跟著動手做,所做出的成品竟比王玨做得還好。
墨雲很激動,他拉著孟襄的袖子說道:“真沒想到尋常隨處可見的東西竟能造出玻璃這樣的珍貴物件,果真如老師所說,世上隨處都是寶物,隻是缺少發現寶物的眼睛和頭腦。今後,我定要好好從基礎材料開始研究。”
孟襄摸了摸墨雲的腦袋,“你懂得就好,往後可要說到做到,切不能再抱怨基礎無用。”
瞧著人家師徒溫馨,墨家來的匠人也用聰明希望地眼神看著墨雲,王玨內心…酸酸噠。房遺愛和墨雲是兩個門派內最讓人頭疼的存在,但是沒想到墨雲居然有這麽乖巧的時候。王玨羨慕地說道:“墨小郎長大了,越來越懂事。”
孟襄自豪迴話,“我們墨家每任巨子小時候都這樣,等年齡大些就都好了。王縣公來瞧瞧,他們幾個做得玻璃怎麽樣?”實在說不出房遺愛總有一天也會懂事兒的恭維話,孟襄趕緊轉移話題。
王熙然腦中則想著孟襄的話,每任巨子小時候都這樣,那他以前得啥樣……
“方才我就注意著呢,不愧是墨家特意選出來的人,比我做得好。”說完示意大家跟她走進一間竹屋,“我昨晚用模子做了幾個擺件樣式,看著雖比市麵上的好太多,但是感覺生物的造型不夠靈活。再精緻,看著也知道是死物。”
這就是普通匠人與頂級大師的區別了,王玨就是以此來觀察墨家來人的能力。關注過藝術品的都知道,無論是繪畫還是雕塑等,到達頂級層次講究的主要是靈性。能給手上的作品賦予生命,那才能被稱作大師。
另有一點,所謂升米恩鬥米仇,王玨帶著朋友做買賣是出於本心,可不想讓他們總覺得欠自己太多。墨家能人輩出,這樣帶著旁人不及的能力來入夥,大家都會開懷。本來嘛,若聖上找的匠人做一件東西賣一百金,頂級大師做出的就能賣百倍千倍。而拿出製作方法的王玨,什麽都不用管,隻等著收錢就好了。
教完鏡子的做法,留下躍躍欲試的墨雲和墨家匠人們研究玻璃擺件,再次聚齊的狼狽三人組則迴到天池邊討論出使倭國的事情。
首先,王玨先炫耀了一下自己昨日擺平倭國人的手段,自然得到剩下兩人的一片稱讚。而後,王熙然開始說著昨日大臣們上奏摺都提出何種建議,三人又討論著再提出想法兒,融合後開始深加工。不時有jian笑聲從天池邊傳來,弄得答卷的弟子們經常被嚇得一抖。
王熙然感慨,便是他上輩子混到那種一人之下的地位,一路走來都沒做過如他們商討的這般陰損事兒。如此看來,隻要按計劃行事,自己會比預想的提前完成任務。到時,隻希望聖上說話算話,別做得太著相來完成他的請託。
而另一邊,受委屈的小崔迴衙門後,看到還在被連番審問不得睡眠的倭國來使們,心情才痛快一些。他迅速加入其中,希望能再得到一點兒消息好再去朝堂上抖一抖。大概午時,李總終於想起被大家遺忘的伊吾使團,被連累的小可憐們終於給放出來了。
沒等抱怨,看到內侍送來的玻璃擺件,伊吾使團直唿賺了。雖然看不太明白擺件做的是何樣式,但是如此清透的玻璃確是他們平生僅見。聽說乃聖上親手所製,伊吾使團對著皇宮大拜道謝。
而李總,他正摟著皇後看著麵前幾個失敗作品發愁,送誰好呢。
作者有話要說:昨天長孫皇後那裏,我給改成李泰了,大唐就這麽一個正常人,還是讓她永遠正常著吧~
第223章
“老師、嶽父大人,我不在的時候勞煩你們多看顧萌萌,她性子跳脫愛玩鬧,經常不小心弄傷自己。雖長安治安不錯,但也免不了地痞之流,我就怕有不長眼的上前再嚇到萌萌。等到冬天恐怕太冷,萌萌……”
今天是使團離開的日子,長孫無忌早朝後就趕到南山再次找女婿敘話。前幾日已經跟王玨一起囑咐過他到倭國後如何行事,然而想到李晉江的樣子,長孫無忌這個當長輩的還是有些放心不下。
同行的還有特意來送周齊的房家人,以及跟出來的王家人還有武照的娘和姐姐,大家的目的都是不放心孩子再來囑咐囑咐。他們一齊從南山出發到城門口跟大隊匯合,這一路上別人都沒機會說話,光聽李晉江拉著長孫萌跟長孫無忌和王玨念叨了。
自己的閨女能得夫君寵愛,長孫無忌當然開懷,但是李晉江這小子也太能磨人了。還勞煩多看顧,怎麽自己養大的閨女倒需要這小子來拜託照看,若不是人多,老狐狸早開口噴女婿了。瞧瞧武家人看著他疑惑的眼神和房玄齡看熱鬧的樣子,長孫無忌難得害羞無措。
王玨偶爾的時候心地還不錯,她拍了拍李晉江肩膀說道:“長孫尚書這個做父親的和我這個當老師的還用你這麽囑咐?真是該打!”
陷入寵妻模式的李晉江這才清醒過來,先跟其他人道歉,而後悄悄看了看長孫無忌的臉色,暗道都虧自己要走了,不然又得被嶽父收拾。似周齊這樣的比較讓人放心,雖然性子稍莽撞,但有王熙然跟著她還是能比較聽話。至於武照,她迴家後跟家人說明老師為何如此安排,她的誌向是什麽,這次的機會多麽難得,楊氏自然不會攔著閨女上進。
隻是,每每想到自己這個做娘親的無用需要靠著閨女才能過上安穩生活,楊氏就免不了暗自傷懷。做姐姐的心裏也不好受,明明比妹妹年長,卻連嫁妝也都是妹妹給準備著。他們不懂得朝堂事兒,能做的隻是多次叮囑武照注意安全。
見三家長輩無論怎樣都是擔心,連王李氏和王劉氏都接連幾天憂心,王玨趕緊再次安撫道:“大家放心,他們的武藝都很好,各種急用藥品也準備得齊全,隻要多加小心,不會有事兒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