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頁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 作者:淳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又聊了一會兒,大家各自迴去休息,李總臨走時還不忘拿走案上的鏡子。李承幹那會兒的表情喲,傻孩子每次為他爹爹驕傲,都驕傲不過兩個時辰。
夜裏躺在榻上,王玨迴憶著到大唐後經曆的種種事情。往常想著造出便利的東西讓華夏科技先一步發展,但是又困於保護自然環境的想法不敢行動。在末世前有一則公益節目,海島上的人開著空調,極地冰塊開始融化。冰塊溶化後海位上升,海島漸漸被淹沒。
到末世的時候,自然環境已經很糟糕。如果她的到來隻是改變未來幾千年漢人的生活又有何用,大家最終是不是也要經曆那個讓個讓她痛苦的末世?甚至因她提前發展科技,末世會不會來得更早?若不發展科技,又擔心在她死後西方國家經曆科技大發展來侵略,這似乎成了一個死局。
然而,通過沼氣池事件王玨終於找準方向。她雖沒有那麽大能力,但是係統裏有很多先進的知識可以繼續學習。在末世前,新的世紀已經進入環保節能、跨境電商以及生命科學的時代,她為何不能捨棄煤和石油,打造一個以電能和太陽能為基礎的科技帝國?
作者有話要說:東宮很臭/(ㄒoㄒ)/~~
第220章得講究技巧
魏徵不是個迷信的人,但他此刻寧願用皇宮被人下了咒來解釋聖上奇怪的行為。
快到早朝時間,魏徵進門不久,剩下的人也陸續到來。大家入內後無不是先驚訝再無奈,最後隱晦觀察左右用眼神交流著。所有人內心都有疑問,沒人知道聖上又要做什麽,這種情況下大家都忍住不再觀察他身旁的寶貝,默契低下頭往前麵人的身後藏一藏降低存在感。
這其中崔智賢表現最甚,又熬了一晚還是沒得到什麽有價值的信息,他在上早朝的路上就有些肝顫。昨日幸運逃過一劫,希望今天也能如此,他都想好下朝後就去東宮找王縣公問辦法。
小內侍洋溢著笑臉:“有事起奏無事退出!”
沒人吱聲,倒有幾個今日要遞摺子,但摺子內容都是聖上要的對付倭國辦法。當時聖上說單獨呈上,他們得在早朝後去禦書房再談。見無人吱聲,小崔本以為今日自此順利逃脫,沒想到忍無可忍的魏徵還是站了出來,“聖上,您是在倡導奢靡之風嗎?!”
好樣噠,看不慣聖上如此做派的人都在心中給魏徵叫好。你得了寶貝自己用也就是了,居然還拿到朝堂上來現眼,讓我們這些羨慕嫉妒恨的人怎麽平衡心理。若不是怕他借這個東西再使計謀劃什麽,俺們這些不當禦史的都想跟著一起噴。
李世民今日就是來找場子的,見終於有人上鉤,上鉤這位還是素來擅長給他找不痛快的人,李世民忍耐住大笑的衝動,故作不解地問道:“魏卿家什麽意思,朕聽不懂!”
魏徵瞪大眼睛一吹鬍子,“聖上身旁的是什麽?聽說這樣鏡子隻有皇後娘娘有一個,還是巴掌大,便是如此已經價值甚高,聖上身旁的大塊鏡子得價值幾何?微臣知道皇後娘娘的鏡子是當年王縣公出手,便是聖上的鏡子乃王縣公所送,也不該帶到早朝這樣的地方來。
好在聖上一直倡導節儉,大臣們也不是阿諛獻媚的攀比人,不然奢靡之風豈不是要盛行?聖上作為國主,該比我們這些大臣更注意自己的言行才對。”
很多人隱晦地給了魏徵讚揚地眼神,不愧是全大唐最頂級的高端噴!瞧著聖上龍椅旁的寶鏡,居然還用美玉和黃金鑲嵌鏡框,最重要的是還敢帶朝堂上來,活該你挨噴!!!
李世民不似大家想像般憤怒,他起身站到鏡子前整理起儀容。好多原本不想說話的都怒了,就在房玄齡等幾人同時伸腿欲站出來的時候,李世民從鏡中看到他們的舉動趕緊轉過身,“魏卿家說錯了,這個鏡子是朕跟皇後昨日親手所做。朕把他帶到朝堂上不是要倡導奢靡,而是有話要說。”
李承幹:“……”那條毛毛蟲才是他倆親手所做。
見沒人搭話,李世民毫不在意地繼續說道:“大家覺得鏡子造價幾何?若工匠們能研究出似鏡子這樣的物件,是不是朝廷也能得利?可惜自朕登基以來除了王縣公沒人獻上這樣的物件,創新所給的獎賞很少,恐怕秘方也是保不住,因此匠人們不願意鑽研。
不止匠人,除了寫書的學者們,有多少行業的人都在用著祖宗發明的東西不思進取?朕受天命而來,朕絕不似前人一般拘泥。現在朕要頒旨,凡各行業有貢獻者輕則賞錢,貢獻大者直接封爵。”
就說獻上龍袍那年,匠人們已經有所預感聖上的不同。雖如此,也是大家默認的事實,但畢竟沒直接下旨傳達。似長安這樣消息靈通的地方還好些,有的地區百姓根本不知道李世民的喜好。考慮到提高雜家地位會引起讀書人的不滿,李世民隻是多次暗示不敢發明旨。
為啥現在作妖了?大臣們和世家們都等著出海賺錢,他們做過一次貿易也了解什麽東西受歡迎。王玨說另一片大陸上的人不似這次拜訪的地區那般落後,大家若想在海外貿易上多撈錢,這些他們之前不太在意的日常創造發明可就很重要了。
因此,現實導致曾經最大的反對者們會跟他站在同一位置,剩下的就是大家一起去給那些普通讀書人洗腦了。所謂錢帛動人心,利益驅人行,李世民不信朝堂上會有人出言反對。
果真。
長孫無忌:“微臣贊成聖上的想法,隻是爵位不可輕給,依微臣看就以王縣公發明的東西為例,誰能做出如她某一項發明那樣的貢獻,才能給爵位。”
嗯,很有道理,爵位可是個精貴東西。李世民點頭表示肯定,而後又開始掃視其他人,若沒話說可就這麽定了。房玄齡想想也出來了,“微臣覺得過於偏向匠人,似農務好手,若有提高糧食產量的辦法亦要大賞。隻是聖旨上需舉例出來,不然百姓們哪裏知道他們認為尋常的事情能封爵呢?”
非常有道理,李世民點頭說道:“大家可還有什麽想法?若沒有,朕就再寫聖旨後發下去了。”
當然沒有,門檻那麽高,完全影響不到讀書人地位。若真有人能做到要求的那樣,他們也是完全支持給爵位的。見沒有人反對,李世民很開心地當場開始寫聖旨。
崔智賢本以為這樣就完了,沒想到聖上完全沒有離開的意思,並且往他這個方向看過了,嚇得他趕緊再往前麵人的身後躲了躲。這種完全是做賊心虛,人家李總看的是魏徵。
“朕今日帶鏡子上朝,除了這個事情還有話要說。看到朕方才照鏡子的動作了嗎?朕曾經這樣評價過魏徵: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欲親手做鏡子送給大家,讓大家每日整理儀容時都能想到朕,想到朕說過的這些話。”
臥槽,不可能!鐵公雞拔毛了?!
好些人不約而同地揉眼睛,肯定是沒睡醒,我們都是夢遊來的。而後大家的表情也很相似,眼饞地看看鏡子,感動以及感激地看看李世民,以前是我們這些人對不住聖上,瞧瞧這樣價值不菲的稀罕物都要親手給我們做,何德何能呀。
本來昨日皇後提議時他還有點兒不樂意,本打算拿這東西敲他們一筆呢,過後想想自己這些年確實太摳才勉強同意。現在看著效果這麽好,李世民高興壞了。說是自己做鏡子,玻璃肯定是拿現成的,剩下的也就兩步了事兒,可是這些人不知道嘛。
魏徵這個人吧,從程咬金送爐子事件就能看出他的一些想法。當初很多人罵程咬金,人家魏徵就很有現代社會思維,白給的東西帶廣告很正常嘛。現在要拿聖上的好處,老魏很自然地站出來說道:“聖上處處為我等著想,似微臣這樣的人卻無法參透聖上的用意,還請聖上治微臣方才的不敬之罪。”
李世民哈哈哈笑道:“朕不怪你,似你這樣的直臣哪次不是為了朕為了大唐江山才上諫言。隻是,朕已非吳下阿蒙,再不是那個跟你討價還價藏瓶子的人了。”廢話,往後玻璃多了,還藏啥呀。
魏徵可不知道他想法,聽李世民這麽說居然欣慰得眼圈紅了。不是特例,很多人也跟他同樣表情。一個蛇精病不知何時鬧情緒的帝王太不好伺候了,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一夜之間頓悟成長嗎?感謝太上老君點化聖上!
最後君臣兩方一陣甜言蜜語才結束這個漫長的早朝,見起居郎奮筆疾書,李世民非常開懷。至於那些用期待眼神看著他的人,李總內心不自在地不想對視,他們期待的情況恐怕永遠都無法實現……
若王玨在這,肯定用兩個詞來總結傻帽大臣們,圖樣圖森破以及有生之年……
退朝後,李總哼著小曲去書房等待給他暗示的大臣們。至於鏡子不用著急,當然是拿熊孩子們做好的那些玻璃直接用,李承幹要換玻璃窗的事情完全不在他考慮範圍。不止李世民,連已經在東宮開始做鏡子的長孫皇後也理所當然的對兒子毫無愧疚感。
除了要私下上摺子的人,剩餘大臣們結伴討論著今日早朝的不可思議事件往宮外走,有人甚至互相掐肉證明不在夢中。而終於如願逃過一劫的崔智賢,則趕著去東宮找王玨,那些倭國人嘴太硬,他已經再想不出招數對付。
李世民到書房,上摺子的沒等來,倒看著王熙然等在書房外。一拍腦門,前兩日太興奮導致忘記找王熙然出山的事情,昨晚睡覺前吩咐內侍今兒一早就出傳召,結果他折騰下來又給忘了。算算時間,對方應該也是剛到嘛。
王熙然欲拜禮,李世民擺手道:“私下裏不用如此,快快隨朕進來。”
“多謝聖上”王熙然麵上感動恭敬,心裏卻想著:藥丸。
兩人對坐著微笑,其實心裏都在暗罵對方。李世民原本想的方法是似黃文那樣把王熙然不省心的家人給找來,等他想出去躲躲的時候咱直接把機會扔過去。結果呢,那日商討後問大舅哥,沒想到王熙然早就在王家嫡脈的幫助下過繼給死去的叔叔了,這麽一來王家可就再無人能管他了。
李世民非常好奇,以他對世家的了解,遇到王熙然這樣有能力又與百家派親近的人,他們說什麽也會想法子將人綁住。若不如他們意,忤逆之類的大招就砸過來。然而,王熙然卻能在大家沒注意的情況下,不弄出聲響將事情解決了,李總就是在好奇他用的什麽法子,這小子太人才了。
王熙然則想著孟襄特意過南山找他說的事情,昨日沒消息以為換人選,結果到底還是盯上他了。他就想把上輩子沒機會享受的養老生活補迴來,怎麽總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呢。也不是不能去,就看聖上是否能讓他如意吧。
</br>
夜裏躺在榻上,王玨迴憶著到大唐後經曆的種種事情。往常想著造出便利的東西讓華夏科技先一步發展,但是又困於保護自然環境的想法不敢行動。在末世前有一則公益節目,海島上的人開著空調,極地冰塊開始融化。冰塊溶化後海位上升,海島漸漸被淹沒。
到末世的時候,自然環境已經很糟糕。如果她的到來隻是改變未來幾千年漢人的生活又有何用,大家最終是不是也要經曆那個讓個讓她痛苦的末世?甚至因她提前發展科技,末世會不會來得更早?若不發展科技,又擔心在她死後西方國家經曆科技大發展來侵略,這似乎成了一個死局。
然而,通過沼氣池事件王玨終於找準方向。她雖沒有那麽大能力,但是係統裏有很多先進的知識可以繼續學習。在末世前,新的世紀已經進入環保節能、跨境電商以及生命科學的時代,她為何不能捨棄煤和石油,打造一個以電能和太陽能為基礎的科技帝國?
作者有話要說:東宮很臭/(ㄒoㄒ)/~~
第220章得講究技巧
魏徵不是個迷信的人,但他此刻寧願用皇宮被人下了咒來解釋聖上奇怪的行為。
快到早朝時間,魏徵進門不久,剩下的人也陸續到來。大家入內後無不是先驚訝再無奈,最後隱晦觀察左右用眼神交流著。所有人內心都有疑問,沒人知道聖上又要做什麽,這種情況下大家都忍住不再觀察他身旁的寶貝,默契低下頭往前麵人的身後藏一藏降低存在感。
這其中崔智賢表現最甚,又熬了一晚還是沒得到什麽有價值的信息,他在上早朝的路上就有些肝顫。昨日幸運逃過一劫,希望今天也能如此,他都想好下朝後就去東宮找王縣公問辦法。
小內侍洋溢著笑臉:“有事起奏無事退出!”
沒人吱聲,倒有幾個今日要遞摺子,但摺子內容都是聖上要的對付倭國辦法。當時聖上說單獨呈上,他們得在早朝後去禦書房再談。見無人吱聲,小崔本以為今日自此順利逃脫,沒想到忍無可忍的魏徵還是站了出來,“聖上,您是在倡導奢靡之風嗎?!”
好樣噠,看不慣聖上如此做派的人都在心中給魏徵叫好。你得了寶貝自己用也就是了,居然還拿到朝堂上來現眼,讓我們這些羨慕嫉妒恨的人怎麽平衡心理。若不是怕他借這個東西再使計謀劃什麽,俺們這些不當禦史的都想跟著一起噴。
李世民今日就是來找場子的,見終於有人上鉤,上鉤這位還是素來擅長給他找不痛快的人,李世民忍耐住大笑的衝動,故作不解地問道:“魏卿家什麽意思,朕聽不懂!”
魏徵瞪大眼睛一吹鬍子,“聖上身旁的是什麽?聽說這樣鏡子隻有皇後娘娘有一個,還是巴掌大,便是如此已經價值甚高,聖上身旁的大塊鏡子得價值幾何?微臣知道皇後娘娘的鏡子是當年王縣公出手,便是聖上的鏡子乃王縣公所送,也不該帶到早朝這樣的地方來。
好在聖上一直倡導節儉,大臣們也不是阿諛獻媚的攀比人,不然奢靡之風豈不是要盛行?聖上作為國主,該比我們這些大臣更注意自己的言行才對。”
很多人隱晦地給了魏徵讚揚地眼神,不愧是全大唐最頂級的高端噴!瞧著聖上龍椅旁的寶鏡,居然還用美玉和黃金鑲嵌鏡框,最重要的是還敢帶朝堂上來,活該你挨噴!!!
李世民不似大家想像般憤怒,他起身站到鏡子前整理起儀容。好多原本不想說話的都怒了,就在房玄齡等幾人同時伸腿欲站出來的時候,李世民從鏡中看到他們的舉動趕緊轉過身,“魏卿家說錯了,這個鏡子是朕跟皇後昨日親手所做。朕把他帶到朝堂上不是要倡導奢靡,而是有話要說。”
李承幹:“……”那條毛毛蟲才是他倆親手所做。
見沒人搭話,李世民毫不在意地繼續說道:“大家覺得鏡子造價幾何?若工匠們能研究出似鏡子這樣的物件,是不是朝廷也能得利?可惜自朕登基以來除了王縣公沒人獻上這樣的物件,創新所給的獎賞很少,恐怕秘方也是保不住,因此匠人們不願意鑽研。
不止匠人,除了寫書的學者們,有多少行業的人都在用著祖宗發明的東西不思進取?朕受天命而來,朕絕不似前人一般拘泥。現在朕要頒旨,凡各行業有貢獻者輕則賞錢,貢獻大者直接封爵。”
就說獻上龍袍那年,匠人們已經有所預感聖上的不同。雖如此,也是大家默認的事實,但畢竟沒直接下旨傳達。似長安這樣消息靈通的地方還好些,有的地區百姓根本不知道李世民的喜好。考慮到提高雜家地位會引起讀書人的不滿,李世民隻是多次暗示不敢發明旨。
為啥現在作妖了?大臣們和世家們都等著出海賺錢,他們做過一次貿易也了解什麽東西受歡迎。王玨說另一片大陸上的人不似這次拜訪的地區那般落後,大家若想在海外貿易上多撈錢,這些他們之前不太在意的日常創造發明可就很重要了。
因此,現實導致曾經最大的反對者們會跟他站在同一位置,剩下的就是大家一起去給那些普通讀書人洗腦了。所謂錢帛動人心,利益驅人行,李世民不信朝堂上會有人出言反對。
果真。
長孫無忌:“微臣贊成聖上的想法,隻是爵位不可輕給,依微臣看就以王縣公發明的東西為例,誰能做出如她某一項發明那樣的貢獻,才能給爵位。”
嗯,很有道理,爵位可是個精貴東西。李世民點頭表示肯定,而後又開始掃視其他人,若沒話說可就這麽定了。房玄齡想想也出來了,“微臣覺得過於偏向匠人,似農務好手,若有提高糧食產量的辦法亦要大賞。隻是聖旨上需舉例出來,不然百姓們哪裏知道他們認為尋常的事情能封爵呢?”
非常有道理,李世民點頭說道:“大家可還有什麽想法?若沒有,朕就再寫聖旨後發下去了。”
當然沒有,門檻那麽高,完全影響不到讀書人地位。若真有人能做到要求的那樣,他們也是完全支持給爵位的。見沒有人反對,李世民很開心地當場開始寫聖旨。
崔智賢本以為這樣就完了,沒想到聖上完全沒有離開的意思,並且往他這個方向看過了,嚇得他趕緊再往前麵人的身後躲了躲。這種完全是做賊心虛,人家李總看的是魏徵。
“朕今日帶鏡子上朝,除了這個事情還有話要說。看到朕方才照鏡子的動作了嗎?朕曾經這樣評價過魏徵: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欲親手做鏡子送給大家,讓大家每日整理儀容時都能想到朕,想到朕說過的這些話。”
臥槽,不可能!鐵公雞拔毛了?!
好些人不約而同地揉眼睛,肯定是沒睡醒,我們都是夢遊來的。而後大家的表情也很相似,眼饞地看看鏡子,感動以及感激地看看李世民,以前是我們這些人對不住聖上,瞧瞧這樣價值不菲的稀罕物都要親手給我們做,何德何能呀。
本來昨日皇後提議時他還有點兒不樂意,本打算拿這東西敲他們一筆呢,過後想想自己這些年確實太摳才勉強同意。現在看著效果這麽好,李世民高興壞了。說是自己做鏡子,玻璃肯定是拿現成的,剩下的也就兩步了事兒,可是這些人不知道嘛。
魏徵這個人吧,從程咬金送爐子事件就能看出他的一些想法。當初很多人罵程咬金,人家魏徵就很有現代社會思維,白給的東西帶廣告很正常嘛。現在要拿聖上的好處,老魏很自然地站出來說道:“聖上處處為我等著想,似微臣這樣的人卻無法參透聖上的用意,還請聖上治微臣方才的不敬之罪。”
李世民哈哈哈笑道:“朕不怪你,似你這樣的直臣哪次不是為了朕為了大唐江山才上諫言。隻是,朕已非吳下阿蒙,再不是那個跟你討價還價藏瓶子的人了。”廢話,往後玻璃多了,還藏啥呀。
魏徵可不知道他想法,聽李世民這麽說居然欣慰得眼圈紅了。不是特例,很多人也跟他同樣表情。一個蛇精病不知何時鬧情緒的帝王太不好伺候了,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一夜之間頓悟成長嗎?感謝太上老君點化聖上!
最後君臣兩方一陣甜言蜜語才結束這個漫長的早朝,見起居郎奮筆疾書,李世民非常開懷。至於那些用期待眼神看著他的人,李總內心不自在地不想對視,他們期待的情況恐怕永遠都無法實現……
若王玨在這,肯定用兩個詞來總結傻帽大臣們,圖樣圖森破以及有生之年……
退朝後,李總哼著小曲去書房等待給他暗示的大臣們。至於鏡子不用著急,當然是拿熊孩子們做好的那些玻璃直接用,李承幹要換玻璃窗的事情完全不在他考慮範圍。不止李世民,連已經在東宮開始做鏡子的長孫皇後也理所當然的對兒子毫無愧疚感。
除了要私下上摺子的人,剩餘大臣們結伴討論著今日早朝的不可思議事件往宮外走,有人甚至互相掐肉證明不在夢中。而終於如願逃過一劫的崔智賢,則趕著去東宮找王玨,那些倭國人嘴太硬,他已經再想不出招數對付。
李世民到書房,上摺子的沒等來,倒看著王熙然等在書房外。一拍腦門,前兩日太興奮導致忘記找王熙然出山的事情,昨晚睡覺前吩咐內侍今兒一早就出傳召,結果他折騰下來又給忘了。算算時間,對方應該也是剛到嘛。
王熙然欲拜禮,李世民擺手道:“私下裏不用如此,快快隨朕進來。”
“多謝聖上”王熙然麵上感動恭敬,心裏卻想著:藥丸。
兩人對坐著微笑,其實心裏都在暗罵對方。李世民原本想的方法是似黃文那樣把王熙然不省心的家人給找來,等他想出去躲躲的時候咱直接把機會扔過去。結果呢,那日商討後問大舅哥,沒想到王熙然早就在王家嫡脈的幫助下過繼給死去的叔叔了,這麽一來王家可就再無人能管他了。
李世民非常好奇,以他對世家的了解,遇到王熙然這樣有能力又與百家派親近的人,他們說什麽也會想法子將人綁住。若不如他們意,忤逆之類的大招就砸過來。然而,王熙然卻能在大家沒注意的情況下,不弄出聲響將事情解決了,李總就是在好奇他用的什麽法子,這小子太人才了。
王熙然則想著孟襄特意過南山找他說的事情,昨日沒消息以為換人選,結果到底還是盯上他了。他就想把上輩子沒機會享受的養老生活補迴來,怎麽總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呢。也不是不能去,就看聖上是否能讓他如意吧。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