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家的女婿要進門,做管家的不好阻止。然而,看到李晉江身旁依偎的不是長孫萌,管家趕緊抄近路去跟長孫無忌匯報。當時長孫老狐狸正在教兒子怎麽整人,其中就說到給對頭的女婿送侍女的事情,結果剛說完這個陰險的例子就被告知自己女婿帶了旁的女人上門,要是能忍下這口氣他就不是長孫無忌了!


    父子倆在書房陰測測地快速商量著怎麽整治李晉江,就在這個時候,平日去長孫無忌書房都是如入無人之境的長孫萌像小旋風一樣飛了進來,“爹爹,你快看,我瘦了我瘦了!”


    長孫無忌呆住,懷裏這個是他閨女?!曾經一撞能把他這個胖子撞倒的閨女?!把人拉出來一看,好像就是她小時候那模樣,聲音和舉止也一樣,確認是自己女兒無異。與兒子對視一眼,警報解除。


    長孫沖緩過神來,在心裏暗暗感嘆,她妹妹終於從龍捲風變成小旋風了!


    “你不是去跟王縣公減肥了嗎?才一個月就這般模樣了?你能忍得住口腹之慾?!”長孫無忌問最後一個問題的時候還瞅瞅李晉江,他怎麽可能看著萌萌餓肚子。


    “不用節食,就是鍛鍊和泡藥浴的時候辛苦些。”隨後,長孫萌有條理地將她這一個月的減肥生活講了講。


    李晉江今日就是來炫耀的,見媳婦說完連忙接話,“什麽事情隻要我們想做,還是很容易的。瞧瞧萌萌的樣子,方才在門口都將百姓們給驚艷住了。”說完,又詳細講述了他們在門口與百姓們相遇的過程。


    完了!


    長孫無忌與長孫沖無奈對視,現在再去阻止早就來不及,還是稍後再商量怎麽去澄清吧。李晉江平日挺機靈個孩子,怎麽遇到萌萌的事情就犯傻呢(其實老狐狸心裏很得意)。


    “既然魏王殿下也減肥成功,想來宮裏可能會有宴席。萌萌有個堂妹,為了不影響她的親事,我得趁機讓大家看看萌萌的新樣子。正好我也怪想念閨女,讓她在我這住幾天再迴去吧。”


    都沒說給頓飯吃,李晉江就被長孫父子熱情著送出門了。看看人家這理由找得多好,正巧真的解決下自家問題,待閨女迴南山的時候謠言也該澄清。


    從李晉江角度來說,先莫名其妙被老丈人送出府。走在坊間欲為報紙打聽點兒新鮮趣聞,沒想到平日熱情的百姓們都不再往前湊,而是離他有段距離審視著。


    除了審視的眼神,自然還有鄙視,更多的則是驚訝。以咱們對長孫尚書的了解,李晉江居然安全出來了?本猜測他被打得缺胳膊少腿都是正常情況,沒想到麵上居然連個傷痕都沒有,難道是給王縣公麵子?


    李晉江試圖靠近百姓們問問情況,結果他往前走幾步,百姓們就後退幾步,中間的距離始終不變。以為自己身上或麵上有什麽怪異,他趕緊迴南山照鏡子查看再脫下衣服檢查。


    就這麽迷糊了一晚,直到次日師兄們詢問才知道發生了什麽。當時給李晉江無奈的,他平日工作就是造謠,這次居然被造謠了,而且版本還不少--


    李郎君嫌棄長孫娘子胖,婚後沒多久就納妾了。


    李郎君被老丈人訓斥,為討好他送去個侍女。


    李郎君在老家有個親梅竹馬的小娘子,這不成婚後趕緊將人給接過來了。


    李郎君……


    李晉江隻想感嘆,這麽些有才的人怎麽不來投稿,太有‘才華’了簡直!最後無法,他居然因為自家媳婦減肥的事情,特意寫了篇文章刊登在報紙上,才平息這場流言。


    因為這事兒,師兄弟們沒少笑話李晉江,連王玨看到他都不由想到坊間傳出的各種精彩宅鬥版本而爆笑。又因為在宴席上看到減肥成功的表姐弟倆,也使得那些長期關注王玨動向的人終於知道她為何特意放出閉關的消息。


    沒有需求的人隻是免去一件需要思索的事情,有需求的那些則氣得暗暗跺腳。人家都那麽說,咱們如果還上門就不用在長安混了。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等你出來俺們天天去你那求!


    王玨可沒空研究那些人的心思,她已經想好為大家帶來什麽新奇發明,因此這段時間多教授弟子們物理和化學課業,意圖將新發明所需要用到的知識都教全後再帶弟子們一起運作。、


    聽小二郎提起他們曾共同發明出新農具,新來的三人都熱血沸騰地學著他們落下的課程,連諸葛恪這個平日睡眼朦朧愛躲懶的人都變得勤快起來。


    這樣穩定的授課時間隻享受幾日,又有新事兒發生了。


    那天王玨正準備帶弟子們去吃午餐,結果聽到山下有整齊的吶喊聲,好像是在叫她名字。拿望遠鏡一看,原來是先迴航的幾艘船終於到長安了。而他們喊的內容則是,“王縣公,我們帶黃金迴來了!”


    上次報信的人說了,先迴來的這些船員中誰家人都有,運迴的貨物也是這樣。當時朝廷派出的領頭人是想著,稍有不公這些被整合起來的人就要鬧事,若不是因為這點,他能把李總的船都裝滿金子,隻讓他那幾艘先迴航。


    太衷心了!


    怕自己的金子跟哪個長腿的跑了,另外也想聽聽船員們口述這個時期東南亞各處的模樣,王玨很慡快地帶著弟子們下山。長安百姓們見他們進城高興壞了,很多人上前就為與李晉江打個招唿,然後再道歉,最後忍不住爆笑捂臉離開。


    王玨想得一點兒沒錯,她入宮的時候文武大臣早就到了,連孟襄都坐在那一臉等著分贓的表情。李總暗罵這些人來得太快,也怪船員們到長安附近就大張旗鼓起來,弄得他都沒有時間扣下點金子填補私庫。


    這個時候,連魏徵都不吝說些好話給起居郎記載,就為等會兒分贓的時候能讓聖上別偏頗。他們還真摸準了李總的性子,想像著後世人說起他時的崇拜樣子,李總因沒能剋扣掉黃金的鬱悶心情也漸漸減弱。


    也有人因無法求醫內心不滿,捉住機會吐槽王玨,“王縣公不是在閉關嗎?怎麽聽說有黃金就來得這麽快?”


    “我本在南山授課,聽到山下有人唿喚方才過來,大家如此愛戴我,我便是再閉關也不差這一會兒。”王玨完全不在意,這人她認得,不就是出征歸來後想給李靖安罪責的那位嘛。


    當官的哪有不記仇的,尤其是程咬金這樣不吃虧的主,“王縣公迎接出海船員自然有空,給不知什麽東西減肥指定沒時間。”


    哦,原來是想找咱幫忙,因無法做到就開始發飆,王玨瞬間想到一個現代流行詞彙:小公舉。哼哼,把這人樣貌記好,往後指定不幫他們家人。


    就在王玨樂嗬嗬跟大家分著黃金,腦中思索著要用這錢做點兒什麽的時候,一個多年前遺留下的隱患正在慢慢靠近。


    臨近長安三日路程的一個村子內,有一對突厥夫婦帶著幼子正找地方歇腳。這幾年百姓生活漸好,便是這樣的小地方也能找到客棧。


    三人來到村子內唯一的客棧,隻點了一盤雜麵饅頭。唐人多淳樸,見那小郎君餓得麵黃肌瘦,掌櫃的過去搭話問道:“我看你們似是突厥百姓,如果不是往來跑買賣,很少有突厥人入關到長安附近。”


    那婦人聞言抹淚,“我大兒子娶了個漢人媳婦,當初她在糙原迷路也是我們好心救助,說是全家都死沒了才留下她,誰知竟留成了禍害。大兒子死後她捲走我們所有的牲畜離開,原本也不知該去哪尋人,幸而前些日子得到些消息。”


    小郎君接話道:“也不求嫂子奉養公婆,不求像曾經那樣隔幾日就能吃肉的生活,隻把我們家的東西還來就成。”


    自占領半個突厥,李總很是費工夫去宣傳突厥貧民的無辜。為的就是將來可能拿下全部突厥境地,將突厥人也納入唐籍做準備。若一個國境內有民族仇視,那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從大局考慮李世民的做法並沒有錯。


    這個地方已經臨近都城,幾乎所有百姓都沒去過邊關。乍一看跟自己生活差這麽多的遇難者,再加上婦人口中的悲慘故事以及小郎君懂事的言語,讓原本因他們是突厥人而有所反感的百姓們內心軟化。


    尤其婦人口中的故事,那個害他們至此的娘子還是個漢人,這讓大家不免有些尷尬。聽小郎君話裏的意思,他們家沒遇難時是能吃上肉的,再瞧瞧三人如今皮包骨的樣子,隻道那娘子太狠心並且給漢人丟了臉麵。


    一直沒說話的突厥老漢問道:“我們也不懂得關內規矩,若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麽做呢?聽說她在關內過得不錯,若我們找過去會不會遭到不好的事情。”


    一個仗義漢子看不下去了,他走到三人附近的位置跪坐,“你說說那娘子在哪,若不是很遠,我們鏢局送你們過去。我看你們直接上門確實不好,若有證據,何不找官府做主?”


    小郎君聽過漢子的話連忙給他磕頭,“多謝大哥,若能要迴那些銀錢給爹娘養老,我便是給您做牛做馬都成!”


    漢子慡快說道:“看看,多孝順的孩子!我就是路見不平,你往後好好生活就算報答我了!”


    話落,突厥一家又是連連感激。旁觀者們一會兒讚揚漢子一會兒誇獎小郎君,真是喝了一碗濃濃的心靈雞湯!


    待三人迴到老闆免費提供的房間,婦人壓低聲音說道:“如果知道那個便宜貨有如此多本事,當初我也不會那麽對待她。她夠心狠的,若不是得知她還活著,我從沒想過是她偷走咱家牲畜。”


    老漢不甘道:“當初我就說留著她幹活,一口飯的事兒,你偏將她給打半死扔了。”


    “哼,別以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我跟你說,咱們快到長安了,你可別再露出往常那副樣子!”說完老漢又迴頭看小郎君,“你也是,忍著哄那漢子幾天。”


    “我知道,不過漢人簡直太笨了。若是以前,我遇到這樣沒用的人恨不得一腳踢開,他們居然同情我,活該被咱們利用。隻是,娘你說她真能讓咱們如願嗎,一路上不少關於她的傳聞……”


    “怕什麽,隻要被大家知道咱們的存在,她非但不能對咱們下手,還得有求必應地供著!”


    作者有話要說:


    第208章戲劇效果


    剛出海那會兒,除了少數幾個世家,大家幾乎都沒訂到船,究其原因就是李總下單太多。出海後,由於不了解海外情況是否跟王玨說的相同,大家也隻是秉承著謹慎的態度去墨家下訂單,就為萬一事情是真的,咱們不能落後於人。


    前陣子部分出海人員歸唐,最先跑迴來的是李總親兵,而後各大爺大叔們開始瘋狂調錢訂船。那個時候墨家已經大賺一筆,樂得長老們成日笑眯眯。然而,令他們的沒想到的是,跟如今的瘋狂相比,那時隻是小兒科。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