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總也鬱悶,趙德言不是說王寡婦的反常與他無關嗎,竟敢欺瞞朕?!


    見大家都瞅著自己,趙德言不見緊張,他上前說道:“王縣公幫助各派出世,微臣就算喜好清淨,也還是十分願意跟她這樣的人結交。至於微臣的弟子,微臣隻有一位弟子,名喚孫行者,他的去向聖上知道。我沒聽說過王縣公的豬也要跟他們同行,內裏究竟發生何事,微臣不知曉。再有,旁人也與我弟子同行,怎麽就能說是他拐帶那豬呢,也許是別人。”


    推的真幹淨!


    馬周再次上前,“師尊察覺阿綠最近的行為很反常,他將家裏值錢的東西收集起來,沒想到竟是為了帶給旁人。師尊說,既然阿綠想跟著趙鴻臚的弟子,她便不阻止。隻是,阿綠帶走的財物,趙鴻臚需折算成銀錢還給我們。至於阿綠是被誰拐帶,昨日師尊追上他們的時候,阿綠就在孫行者懷中,那些財物也不見蹤影。聽聞聖上派他們去辦事,又有聖旨為證,故此師尊不敢阻止。聖上,您看這事兒?”說完從袖中拿出一張紙遞給趙德言。


    他們離開李世民確實知道,李總心裏惦記著天下之主的事情,故此才讓孫行者跟著玄奘以取經的名義了解沿途風土人情並繪製地圖。本是一次秘密行動,沒想到竟牽扯上王寡婦那豬聰明的豬了。


    按情況考慮,離去的三人必然會變換路線,若費力找他們迴來核實情況,實在是大題小做。既然王寡婦說不追究那豬的離開,不如花錢買清淨吧,反正又不花他的錢。趙德言敲詐在關外有商隊的人家也沒少斂財,應該不在意這點兒。再有,馬周剛才也說了,王寡婦是看到聖旨才退去,若今日不讓她如意,日後這本帳沒準得算在咱頭上,這可不成。


    想到此處,李世民說道:“既然這樣,趙鴻臚將銀錢還上就是了。”一隻豬能帶走多少東西,估計王寡婦就是心有不忿想將事情說出來,順便找茬趙德言這個教徒無方的人。


    趙德言也是個愛財的人,他看了看紙上的內容,最後無奈說道:“微臣沒看到弟子拐帶那豬,故此不認。這上麵的銀錢太多,微臣也拿不出來。”


    這麽一番對話下來,殿內因少睡而反應遲鈍的大爺們也了解事情經過了。也就是說,咱們擔心一夜,想出一萬種壞情況的事情,其實就是趙鴻臚的弟子拐帶王縣公的豬?!大家一個想法,想罵娘,隻是不知道該罵誰娘。


    而後是好奇紙上內容,王縣公到底開的什麽價,阿綠到底拿走了什麽東西?


    這些人裏麵,隻有一人與大家關注點不同,那就是與阿綠有深厚友誼的秦瓊。難怪前日看蹴鞠的時候,小傢夥一直在他旁邊作不舍地樣子,還送給他一個禮物,難道是臨別禮物?!秦瓊捂了捂眼,有點兒想哭。


    王縣公這個人秦瓊還是有些了解,便是阿綠被拐帶也不可能輕易放他離開,除非還有旁的原因。既然王縣公將矛頭對準趙德言,必然還有證據不好在朝堂上說,阿綠的離開與他有重要關係。想到此處,秦瓊上前說道:“自古欠帳還錢天經地義,再多的銀錢也沒有名聲重要,況且王縣公從不是重視銀錢的人,微臣相信她的話。”


    沒錯,秦瓊說的這點大家都認同,王玨若想要錢有得是方法得來,看來真是趙德言的弟子將人惹急了才用此法來對付他。重點是,紙上到底寫了什麽。大家臉皮都厚,一起湊過去看看,反正當一堆人做同個舉動的時候,便不會顯得不妥了。


    我去,除瞭望遠鏡、鏡子和花露水這三樣,紙上寫的幾乎都是他們沒聽說過的物件。瞅瞅趙德言,這小子咋教的徒弟,能耐呀。


    見事情進入困局,馬周再次說道:“若趙鴻臚現在沒有銀錢還,可以寫張欠條慢慢還。”說完又補充道:“便是一輩子還不清也沒關係,每月還多少也隨你。”


    還有這好事兒?每月還一個銅板也幹?王縣公到底想幹嘛?


    王玨雖知道阿綠離開的原因不在別人,但是昨日趙德言拖延時間的事情卻不能算了。她是這麽想的,以後她思念阿綠心情不佳的時候,就找人大張旗鼓去趙德言府上鬧著討債,以此來報複順便平緩心情。


    似趙德言這種愛算計人的演技派,想想就明白王玨的意圖了。考慮此刻聖上看著他的期待目光,無奈也隻能順從著寫欠條。唯一的安慰是,他未來可能在阿綠那得到的好處。


    馬周完成任務便退迴自己的位置,昨夜未睡的大佬們則想著趕緊補覺,李承幹也急切地想到南山區安慰老師。見殿內人不是萎靡就是急切,李世民又說了幾句場麵話,大家便退朝了。


    就在老大爺們邊走邊吐槽關於豬的事情,吐到宮門口的時候,幾隻糙泥馬獸突然沖了過來,那些沒睡好的文官險些被撞個跟頭。沒見過這種動物,這是哪來的?誰帶了的?


    答案很快揭曉,順著動物勁上的繩子看過去,其後的寶馬馬主沖了過來。慘痛的經曆還不曾忘卻,老大爺們趕緊躲到邊上。瞧這情況,咱還得返迴去。


    果不出所料,等待他們的又是那張嘿嘿臉。李世民自嗨完輕咳一聲,矜持地對方才的馬主揚了揚下頜,示意他可以說話了。


    “稟報聖上,頭兒派幾艘船在半路折返迴來稟報情況。小的快馬先趕來的,貨物與船隊其他人還在路上,要過幾日才能到長安。旁邊這些動物是所到大陸特有,帶迴來為給各位殿下和娘娘們解悶。”


    誰問你那幾隻毛茸茸的動物了,我們關心的是黃金和無主大陸!!!


    繼續說,“王縣公所言不假,我們行至半路,已發現一些小型無主島嶼,以及部落形式生存的陸地居民。另外,根據聖上給的地圖,我們找到了金礦!雖起初與當地居民有爭執,但交涉後,他們很願意用黃金換取我們帶去的物資。船隊還在繼續探索,隻讓我們帶迴黃金以及稟報情況!”


    李世民大喝一聲,“好!朕重重有賞!!!”


    方才還睏倦的老大爺立刻來了精神頭,他們現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沖迴家準備銀錢,好到吸血鬼墨家堡去下訂單造船。往常還覺得船太貴,現在隻怕對手太多得競價,然而大爺們心中都是同一句話:錢不是問題!!!


    另外,王縣公因為豬的事情,近日必然心情不好。咱是上門探望還呢,還是等過幾日再往前湊?這個得考慮好,萬一惹人厭惡,往後可就不好辦了,他們還想著多去王縣公那了解一些海外發財路子呢。


    最近裝鵪鶉的魏徵突然在這時候站出來了,“聖上,您用了朝廷的三艘船還未給租子。”


    怎麽差點兒把這事兒給忘了,唐儉等人隱晦地用目光讚揚魏徵,老魏幹得好!


    “朕現在沒錢,待船隊迴來再說!”朝廷剛得了突厥戰的戰利品,怎麽還跟他摳錢,船隊沒迴來呢,也沒到年末收皂品錢,他的私庫早空了。


    魏徵沒爭論,而是順從地說道:“微臣就是突然想起來提一下,自然要船隊迴來再收租子。”其實,魏徵是在提醒李世民,那三艘船是墨家送給朝廷的。


    李世民這會兒也想明白了,狠狠瞪了魏徵一眼。不跟這些人一般見識,咱還有三十艘大船呢。上次跟墨家定船是賒帳,這迴應該也能成,等船隊迴來再付錢,咱又不是白要。一個把賒帳當日常的帝王,這就是初唐時期的真正經濟狀況,起碼李世民的私庫是這樣。


    瞧他那樣子,那些跟他租船的人都在心裏狂罵,太不要臉了。當初等於是逼著我們用高價租船,那租子的價格都快趕上船價了。要不是為了跟你混有航海圖,安全上也有保障,我們哪會吃那麽大虧。


    大家再返迴來,主要是聽一聽海外情況,另外看看老大有什麽指示。現在聽到海外真如王玨所說的那樣,這兩年為此事提心的人終於放下心來。大家高興後又集體看向李世民,我們要忙著迴家折騰,您還有事兒不?


    李世民往下一掃,看著李承幹說道:“你去趟南山,將事情說一說,問問王縣公還有何事要囑咐。另外,關於別的海路咱們什麽時候探索,需要的貨品可有旁的說法?”


    艾瑪,這條路還沒探索完呢,就想著別的了,真夠貪心的。不過,俺們就喜歡他這樣!老大爺們想像著海外的大片土地,滿地黃金,他們的後人擁有更多財產可繼承,都如打了雞血般麵部漲紅。


    隨著李世民再次說退朝,老大爺們開始爭相往宮外跑,好事的長安百姓嗅出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聯想到方才帶著奇怪動物進宮的八百裏加急士兵,有些聰明的百姓已經想到事情與出海有關。


    剛被程咬金收為徒弟的程大牛還是喜歡在坊間晃悠,他摸了摸下頜說道:“難道是出海的船隊有消息了?看各位大臣的樣子,若八百裏加急真與出海有關,那也必然是好消息。”


    關於聖上去寡婦家耍無賴,管人家要‘萬載山河藏寶圖’的事情也再次被百姓們提起,“看看看看,我就說有這麽個圖。真是世風日下啊,聖上當初為了此圖竟威脅著跑寡婦家支帳篷。”


    “……這,聖上也是為了咱大唐好,聽說海外有很多無主土地,若將來咱們的人口太多無地可分,都可以到海外去得到大片田地。”


    一個書生反駁道:“君子有所為也有所不為,便是為著大唐考慮,也不能用那般下作的手段。王縣公那樣的人,若好好跟她說,哪有跟咱們藏私的道理。”


    “這話說得對,王縣公拿咱們當家人,什麽好的都拿出來分享,聖上當年的舉動確是小人之心了。”


    另一邊,李世民正在宮裏牽著糙泥馬獸跟媳婦和兒女炫耀,“怎麽樣,你們都沒見過這樣的動物吧?麗質快過來摸摸它的毛,特別柔軟,它們比你那隻成日撓人的貓好多了。”


    李麗質小心地伸手摸了摸小獸,見它果真溫順不咬人,遂抬起頭期待地看向李世民,不知道爹爹能不能給她一隻。


    瞧著媳婦和兒女都期待地看向自己,李總恨不得仰頭大笑三聲,自給宮內鋪路事件後他很久沒受到過這種待遇了。先拿個喬,“這個嘛,你們都好好學習課業,先生覺得你們誰學業有增長,爹爹就將小獸送給誰。”


    像現代家長一樣,李世民也拿東西利誘兒女。他還不知道因為航海的事情,使得他曾經做得無賴事兒又被人給提起了。若知道,心中必然有一大群糙泥馬狂奔而過,哪還會有現在這般好心情。


    這一天,最先熱鬧起來的是皇宮,而後是各府上熱鬧又振奮的家族會議,再之後是各府負責管理銀錢的人衝出府門開始到各處調資,最後嘛……他們再一次見到了墨雲。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