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著馬周笑嗬嗬往過走,王玨特佩服他的養氣功夫。說實在話,剛才小二郎迎著他們開嗓的時候,王玨羞得直想捂臉。在朝堂那日以為弟子迅速成長,怎麽沒兩日又變成這樣了,小二郎的成熟度就跟鬆緊帶一樣可長可短……


    憑今日長安的熱鬧勁兒,坐著看一天也不會覺得無聊。咱領您瞧瞧,都有何熱鬧可看。


    首先,堵車,堵馬車。


    人多是次要原因,備不住大家謙讓。


    “我們不著急,您先過。”


    “我們更不急,您趕緊。”


    “哪裏話,您馬車上有長者。”


    “別逗樂,哪有您車上正在啼哭的孩童要緊。”


    誰知道王縣公安排的人在哪盯著瞅著呢,‘謙讓’這種美德可以有。就這麽著,無論是平日打馬玩鬧的二代們還是混混之流,亦或是不拿正眼瞧人的某些世家子,今日都變成了謙謙君子中的祥林嫂。


    還有很有趣的,平日負責在家中買菜做飯的婦人們樂了。本來很糾結,想看熱鬧呢,但是不能不買菜開火呀。這下好了,長安城內一下多出好些良善人,上趕子要幫咱把東西送迴家。有些婦人家中人口單薄,想買個大件都不好拿,今日平白送來的苦力不用白不用。


    以上兩種情況都不算猜錯,王玨還真安排了幾個等待讓路或幫忙的人,至於誰能遇到,看運氣唄。比如說,咱給您舉個運氣好的例子。


    不說李世民跑了二兒子都不知道嘛,看看他在幹啥。


    話說李小胖成功從皇宮中溜出來,走在人群擁堵的大街上有點兒不習慣。這孩子很少出門,再加上今日街上人流量太大,瞧著快速移動的往來行人,李小胖有點茫然。


    就這麽著,被人一擁二擠,李小胖的圓滾身子一頓轉圈。咦,腳下踩了個東西,好懸沒站穩。低頭一看,不是意yin中的木牌,而是一隻小手,小黑手。


    這可不得了,小胖看到了啥,在咱大唐都城居然有小娃在路邊要飯。


    “小娃你家人呢,可是走丟?若無親故,為什麽不去救濟所?”自從災年開始,朝廷就辦理了專門收納孩童的救濟所。先等待他們的家人來尋,不行就將他們給無兒女的人家收養。


    那孩童揉揉手,說道:“我出來看熱鬧,腿摔壞了,你能送我迴救濟所嗎?”


    李泰看看那娃跟手一樣黑的衣服,握了握拳做心理建設,最後一咬牙說道:“我背你迴去!”爹和大哥常說,無論官員還是乞丐,每個都是他大唐的子民。


    小娃的黑手在李泰身上左摸右抓,成功將一身純色衣服變成印花款式。見李泰並無怨言,走至坊間偏僻處,小娃突然說道:“哥哥放我下來吧,我給你木牌。”


    幸福來得太突然,李小胖有點茫然。僵硬的放下背上娃,再一瞧,好傢夥,小娃的腿哪還似方才一般連站都站不得。咽了口唾沫,李泰問道:“你是……”


    “我是墨家門徒,今日來幫忙噠!”說完,從袖子中拿出一捲紙和炭筆,刷刷兩下將李泰的樣貌畫出個大概。最後將筆遞給李泰,“簽名!”


    得,這種防作弊手段,讓原本想耍點心眼的小胖子立馬擺正了心態。目送小娃靈活奔跑的背影,迴憶一下他方才連站起都直冒汗的樣子,小胖渾身冷汗直流。外麵似乎很危險,還是迴去找大哥幫忙吧。


    至於除去本心考驗,木牌們都在哪,咱再領您瞧幾處。


    自去年得王玨安慰,盧薈在盧奎夫婦的支持下憋足勁等待今年的考試。盧氏族內原本對她有些怨言的小娘子,聽聞她與王玨的對話,思及她竟為族中未嫁女打算輕生,還有什麽可怨。


    本以為入得百家派的好處已經很多,王玨這次帶弟子們到戰場走一遭,更是刷新群眾的認知。眼瞧著好些百家派門徒封官給爵,便是那沒得爵位的也在聖上麵前掛號,使得好些世家子都心動。


    原本不看好盧薈欲以女子身份出頭的盧氏族人,對她也重新升起信心。以前說的是,你以為大唐能有幾個王玨。自看到聖上毫不猶豫給周齊爵位,並且無朝堂官員反對,再考慮盧薈本身的才學,那些並不看好她的人也轉變了思維。


    此次盧氏應考者不止一人,每人都帶著僕從出外找木牌,打算集合後挑選族中優秀者去參加複試。盧薈有自己的想法,她出行,除了為安全帶上幾個護衛,其餘跟隨者都是女子。


    盧薈的侍女拉扯她的衣袖站住不動,“娘子,我們為何要來此處?”


    她們麵前是公廁。自登州瘟疫使得大唐鄉親們知道瘟疫從何而來該怎樣預防,大唐境內便多起好些公廁。與現代不同,每日有農民特意來此處取肥料,完全不用花錢僱請。李總為此還自豪過一陣,省工錢了。


    “不要多言,我亦隻是猜測。”盧薈打頭進入女廁,見隻有一個蒙著麵的小娘子在內蹲坑。


    略猶豫,盧薈走過去側身不直視,客氣地詢問道:“娘子可否給我一塊木牌?”


    那蹲坑的小娘子慡快起身,從袖內拿出紙張和炭筆,刷刷刷,“請簽字。”


    待將木牌遞給盧薈,蒙麵娘子好奇問道:“您怎麽尋來此處,如何得知我身上有木牌。”


    盧薈輕笑,“王縣公是女子,她有兩位不錯的女弟子,定不排斥收女子為徒。反而,可能會在初試給女子優待。什麽地方娘子去得,郎君去不得?”見那蒙麵娘子不說話,盧薈看著她的眼睛,一句一頓地說道:“女子公廁,繡樓,這樣的地方。”


    雖極力掩飾,盧薈還是從對方的眼睛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那蒙麵女子也若有所感,知道上當後她氣得跺了跺腳,“娘子欺負我!若有緣,往後可不能再欺負我!”


    她說的若有緣,自然是盧薈有緣入王玨門下。


    盧薈聞言笑道:“借你吉言!”半年自我改造,原本被退婚哭泣的小娘子竟變成了撩妹高手。


    蒙麵娘子氣得再次跺腳離開,這地方被她知道後沒準會有很多人來,咱去換地方玩。


    “娘子,她是何身份呀?”盧薈的侍女好奇問。


    “蒙著麵,自是因為有很多人可能認得她。若入百家派以後會見到的這般小娘子,隻有王縣公的兩個貼身侍女。”


    “原來如此!”


    毫不意外,盧薈成為第一個在一日內得到三塊木牌的人。由於在繡樓時,她承諾不將自己的猜測說給任何人,迴家也隻告訴族人關於對方會畫像並要求籤字的事情。


    看完盧薈,咱們再跟著一個小娃瞧瞧。


    小娃身邊有個咱們的老熟人,尉遲敬德。他們倆不相識,也並非有緣結伴,隻是尉遲敬德在路過縣衙時遇到一群人圍觀,他也跟著駐足觀看。


    那小娃一直在縣衙外到處摸索,尉遲敬德好奇拉過一人問道:“你們瞧什麽呢,那小娃有什麽不同?”


    旁邊百姓迴道:“小娃說縣衙外可能有木牌,我們瞧瞧他能否找到。”


    尉遲敬德能混到今天這地位,肯定不是個目光短淺的人。他腦筋一轉,一下就想到百家派那個小人精來,小童沒準還真能發現年長者不易察覺到的東西。反正他的兄弟們及其隨從都在幫忙找木牌,咱不急,停下來看看這個娃。


    大概一炷香時間,衙門口就那麽大,小娃幾乎找遍所有地方。就在好些人已經失望著離去時,小娃站到守門的衙役麵前問道:“您能給我木牌嗎?”


    衙役從袖中拿出紙張,刷刷刷畫了個四不像,“可以,先寫下名字。”


    真的有?!圍觀者激動異常,尉遲敬德差點沒把眼珠子瞪出來。而後兇神惡煞看向衙役,他從此處經過兩次,怎麽沒見衙役提起呢。別說不知道咱在找木牌,俺就差在臉上寫出木牌倆字了!


    小童讓開後,尉遲敬德大步過去,“能給我塊木牌嗎?”大有你不給我,我就揍你的意思。


    衙役從袖中再次拿出一塊木牌,“您別怪我,我可答應過王縣公,若不是主動問起,無論誰路過都不能拿出木牌。您運氣好,王縣公一共給我十塊木牌,您這是最後一塊。”


    原本想上前的人,隻能搖著頭失望離去。尉遲敬德開始挺高興,後來一想,最後一塊還不是靠本事得來,轉而又怒視衙役怪他多嘴。再看他給自己畫的像,什麽玩意,整個一黑熊,不會畫就別畫。得趕緊走,本想著有兄弟們幫忙應該沒問題,現在看來可不好作弊。


    等等,尉遲敬德眼珠一轉,“那小娃休走,叔叔跟你結伴而行可好?”


    小娃毫不猶豫地迴道:“不好!!”


    某人開始施展誘拐技,“叔叔給你買糖!”


    “吃糖爛牙。”不買帳。


    仍不放棄,“……那你要什麽?”


    小娃低頭思索片刻,而後仰頭亮著黑眼珠說道:“我要黑將軍!”


    首先他就是將軍,並且長得挺黑。感情小娃是咱簇擁,尉遲敬德挺胸脯說道:“我就是黑將軍!”


    誰料,小娃聞言先是鄙視地看他一眼,而後說道:“得了吧,哪有你這麽大個的蛐蛐!”


    黑將軍?蛐蛐?!尉遲敬德轉頭瞪了一眼正在捂嘴偷笑的衙役,然後繼續追著小娃喊道:“別走別走,叔叔這就讓人去給你找黑將軍,要多少有多少!”


    作者有話要說:


    第187章木牌在哪(二)


    程處弼扁著嘴哇哇叫:“爹爹,那是我的黑將軍,不告而取是為盜!”


    程咬金嫌棄地看了看手裏的蛐蛐籠子,破玩意兒都當寶貝似的。再瞅瞅麵部表情已經扭曲成房遺愛的三兒子,他準備用講道理來平事兒,“尉遲叔叔對你好不?他遇到困難你幫不幫?現在這蛐蛐能幫你尉遲叔大忙!”


    “跟我的黑將軍有什麽關係?他還約了人鬥蛐蛐不成?”程處弼伸手握住程咬金拿籠子的那條手臂,死不放手。別以為他不知道,爹爹看黑將軍不順眼很久了。


    這要咋解釋?!昨日他們哥幾個幫尉遲找一天木牌,還多虧他上樹掏鳥蛋才在鳥窩裏找到一塊。之後會和的時候,兄弟說身上帶牌子的都給畫像還簽字,像他這般得到牌子是難得幸運。別提當時多沮喪,大家都等著兄弟入門後好偷人家門派絕技出來呢。


    結果峰迴路轉,尉遲兄弟又說了,遇到一個機靈鬼,但是得有黑將軍人家小娃才肯幫忙。程咬金當時就拍胸脯,那東西俺幫你解決,明日早朝後就送你家去。就這麽著,偷偷拿兒子蛐蛐的時候,讓人家物主給逮正著。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淳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淳雅並收藏聖賢養成係統[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