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聖賢養成係統[唐朝] 作者:淳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隻有少數人不太開懷,這些都是正在打周齊主意的人家。娶她能跟百家派交好,還有大筆嫁妝,本人又有爵位在身,實在是很多家道中落世家眼中的良緣。
由於距離有些遠,李世民將周齊的麵紅當成害羞了。既然倆娃看對眼了,咱給賜婚得了,“朕看這個姻緣不錯,不若……”
又被打斷,王玨說道:“他還小,哪懂得什麽娶不娶,怕我這弟子們長大後悔。”
李世民兩番被人搶話,李氏中二氣質瞬間衝破天際。他看向周齊,“房二要娶你,你樂意不?”
周齊有點兒為難,雖然二師兄總跟她打鬧,對她卻挺不錯,不想當眾讓他丟臉。想到房遺愛,周齊便朝他的方向看過去。隻見房遺愛噘著嘴,眼睛一閃一閃的很是可憐。又轉頭看向王玨,老師示意她自己決定。
自師兄們接連定親,周齊就知道自己也被一些人家盯著。這些人考慮的是什麽不言而喻,若嫁過去相處不好還得勞老師和師兄們幫忙。這還不算啥,萬一自己沒準頭,一巴掌把未來相公拍死咋整。嫁給房遺愛的話,無論在南山還是房家,都隻有自己揍他的份兒,想想也不錯。
“微臣願意。”
李世民頭次聽周齊說話,沒有長篇大論,就四個字。不錯,一看就是當武將的料。這樣的下屬誰都願意要,若是說娶迴家嘛,擱他肯定不樂意。又一想,房遺愛他娘就是個母老虎,沒準房家血脈裏就好這口。
沒直接賜婚,李世民挑釁地看向王玨,“王縣公還有什麽要說的嗎?”
幼不幼稚,王玨無奈迴道:“隻要弟子們都願意,微臣自然樂見其成。”
“行,朕就下旨讓你們成年後完婚!”聖旨當場就寫了。
二小拜謝,房遺愛起身後沖蘇定方晃了晃脖。
蘇定方:“……”
既然你這麽願意給人說親,咱拿點兒正事兒給你辦。李績上前,“聖上,很多將士常年在邊關征戰,如今過了婚齡還未成親。”
這麽大的事兒!李世民搓搓手感慨道:“他們為大唐安危付出良多,待朕想想法子,定讓兒郎們都娶親生娃。”
趙德言被分配到鴻臚寺工作,考慮到他孤身一人無恆產,李世民除了賜宅子還賞了好些銀錢。誰知剛解決完士兵們的親事,他就站了出來,難道有什麽不滿?
“聖上,微臣多謝您送的宅子,那些銀錢就不要了。微臣在糙原上這些年,遇到幫大唐做探子的商隊皆給他們方便。朝廷的自然不算,勛貴們都誰家做了買賣微臣有記錄,等他們把這些年欠微臣的疏通費還上,想來微臣下半生衣食都不用愁。”
艾瑪,下半生衣食無憂,誰知道這傢夥每月花用多少,聽著胃口就不小。瞧著聖上開懷的樣子,咱肯定得滿足人家要求。若不然,不知道有沒有落什麽把柄……
孟襄再次撇嘴,伎倆太差。他就弄不懂了,孤臣有什麽好做的,咱連上朝都不樂意呢。
本以為可以迴家了,那些在不知道的情況下欠人錢的也想迴去商量,沒想到竟跳出個人找茬。
禦史大夫溫彥博上前,“微臣要參李靖,他帶軍無綱紀,使得奇寶散於亂兵之手。他殺伐過重,以平民做突厥兵來騙軍功。”
臥槽,真歹毒,每條都是大罪。得嘞,那跑去報信的人,俺們算知道是哪家人了。
有禦史上告,無論李世民怎麽想都要走正規過程,“李靖,你有什麽可說?”
李靖不見慌忙,“頡利庫房的東西都有唐儉和馬周整理,士兵們整理的是平民家,那些日用品都派發給當地漢民了。”
唐儉出來作證,“沒錯,我們按百家派的方法分類造冊,檢查起來一目了然,聖上隨時可派人查看。另,微臣要向聖上舉薦馬周。李績將軍救迴數千漢人,又有後來從鐵山解救的數萬,皆由此人安排妥當。微臣沒到鐵山前,主要文職都是他在做。”
李世民從不嫌人才多,唐儉的話立刻勾起他的興趣。奏報中有列舉此人的功績,當時還想著得空的時候考教一番呢。來了興致,“馬周上前來。”
插話小能手房遺愛又來了,“正想跟聖上稟報馬周的事情。我雖犯錯功過相抵,我這弟子的功勞卻不能抵了。救人性命難,若讓人重新生出希望活好更難。被擄掠的漢民長期受著虐待,他們被救迴後甚至不習慣躺著睡覺,皆因牢房太小,這些年都是坐著相依偎休息的。如此種種實在太多,要從他們角度考慮去開導,此中過程實在不易。”
話落,全場陷入不可思議,這話是房遺愛能說出來的?!還是先看王玨,見她同驚訝,方知不是提前教導。馬周眼中帶淚看向房遺愛,房玄齡差點沒當場爆笑,二子今日太給他長臉了!
隨後很多人思索後恍悟,怪道覺得名字耳熟,馬周不就是那個被房遺愛騙去的有才倒黴蛋嘛!
李世民的身子有點兒僵硬,他也想起來了,馬周是房遺愛的弟子……
見大家都看著自己,已經說考教不能反悔,李世民硬著頭皮開始問馬周問題,問題都很刁鑽。馬周誰呀,人家在曆史上就能才驚李世民,入百家派後又被開闊視野,如今比曆史上第一次君臣奏對時段數還高。
李世民從因此人是房遺愛弟子帶著小偏見,到遺憾他被房遺愛給糟蹋了,不同的心理僅因兩個問題就轉變了。
好呀,又來一個賢才,“朕授你為監察禦史。”
馬周大拜謝恩,房遺愛也跟著大拜,起身後對左右文武說道:“他有大才,叔伯們切勿因討厭我而為難我弟子。”
眾人聞言無語,你也知道自己不招人待見呀。咱倒不討厭你,並且挺願意看你熱鬧的,隻要你別惹到咱頭上就行。都叫叔伯打感情牌了,往常被房遺愛捉弄過的人也不好意思為難馬周。再說了,最偏心眼的人是聖上,給弄個禦史,誰整誰還不一定呢。
馬周再次感動,房玄齡與王玨再次欣慰,熊孩子終於懂事兒了!
李世民得良才也開懷,他肯定是時來運轉了。著急到後宮找媳婦炫耀,他將最後一件事說出:“朕欲大赦天下,酺五日,諸位以為如何?”
“聖上英明,此當大赦!”
“與民同樂,理當如此!”
大家拿了好處,非常願意捧臭腳。
李總一樂,“都迴去好好休息,明日設宴。”
正想大拜,溫彥博又來了,“聖上,咱們方才還沒說完。”
李世民假裝恍悟,“一打岔給忘了,唐儉證明沒有士兵亂拿財物,誰來解釋一下騙軍功的事情?”隱晦瞪一眼溫彥博,真不上道。
好些人出列,卻是李承幹先出聲,“上報的軍功沒有假……”將事情的前因後果解釋一遍。
語畢,程咬金等人紛紛出言證實。
誰料溫彥博還不放過,“既然那些突厥平民沒參戰,你們如何趕不上報就犯下如此殺伐大罪?”
得,直接說成罪了。
李承幹經王玨教導三年多,已不似曾經那般稚嫩。聞言,他麵上不見急色,再次上前緩緩說道:“都護府不是大唐新設,此源自西漢。當時的西漢多麽強盛,他們以為設都護府就能管理外族。結果呢,漢後如何還用我再多說嗎?咱們用不了那麽多平民試行新政策,平日的殺伐會遭詬病,故此不敢。這次借戰爭,為何不能順便為之?聽聽百姓們怎麽說,那些被殲滅的都是參戰敵軍。”
很多大臣聞言開懷,這才是大唐需要的儲君,他們不要真聖人。李總也很驕傲,自家大兒子果真像他,既講情義又殺伐果斷。至於長孫老狐狸,那還用說嘛!
十多萬人確實殺伐過重,然而王玨卻不後悔贊同這個決定,全因她知道晚唐的曆史。不說晚唐那麽遠,就說安史之亂後唐與迴紇聯姻,小寧國公主居然給英武可汗做了一輩子妾,多麽可悲,怎能不恨!
見王玨似想起什麽麵色陰暗,李世民怕她一次拍死溫彥博,趕緊出言平事兒,“若來報會錯過時機,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朕不追究將軍們自作主張的過錯。”
眼看李世民也贊同他們的作為,又無其他文官站出來幫忙,溫彥博隻得消音。
文臣們:定是你侄兒嫌留下的突厥平民太少,我們憑什麽幫你,又不討好。
這迴沒事兒了吧,大臣們拜禮後有序往殿外退。半年未歸家,剛迴來的武將們都急著迴家團聚,他們與大家抱拳告別後騎著寶馬化作一道閃電消失在宮門口。
大唐文官幾個月前剛經曆過奔馳馬主酒駕肇事,這次又目睹了極品飛馬公元六三零(極品飛車2016)。
作者有話要說:
第183章還是熱鬧
李承幹自然是留在宮裏,其他家在長安的弟子也各迴各家,最後王玨和王熙然隻帶迴王思源、劉大包、黃文、周齊、李晉江這五隻。
他們迴到南山時,村裏早備好宴席等著。除了一直在隨園學習的書生們,另有很多新麵孔出現在南山,這些都是奔著百家派今年招生考試而來。
王李氏和王劉氏見到他們迴來又哭又笑,愣是上上下下檢查幾人好多遍才放下心來。
“沒事就好,沒事就好。”王李氏自言自語念叨完,又看向王熙然,“你這孩子,若不是嬸子聽得從邊關來的傳聞,都不知道你除了文采也武藝了得。”最後看向黃文,“太上老君保佑,你這一年來可沒少吃苦,多狠心的老師喲,派你去做那麽危險的事情。”
南山村民們也盯著黃文猛瞧,吳大牛忍不住問:“那烙印在路上治好的?”
嗯,很好。由此可見,俺們不在江湖,江湖卻充滿俺們的傳說。感情他們雖還未歸來,關於戰場上所發生的點滴卻早已傳遍大唐。
見問到他,黃文趕緊迴話:“在路上便醫好了,我當時好怕進長安時麵上還帶著奴隸烙印。”
王玨打趣道:“我看你是怕被李大娘子看到吧!在歸來的路上,我跟李績將軍已商量好,下月初一就給黃文完婚。”
“那感情好,這可是大喜事!山下的宅子早就建好,布置一下隨時能用。”兩個弟子欲成親,王玨在封邑上劃出土地給他們做成親用,吳村長負責造宅子。
一群人圍著,你一言我一語,將剛歸來的人挨個問了遍。李晉江羨慕地看向黃文,他的婚期還沒定,老師需空出時間與長孫尚書商議過才行。媳婦沒娶過門,他總怕老丈人突然反悔……
</br>
由於距離有些遠,李世民將周齊的麵紅當成害羞了。既然倆娃看對眼了,咱給賜婚得了,“朕看這個姻緣不錯,不若……”
又被打斷,王玨說道:“他還小,哪懂得什麽娶不娶,怕我這弟子們長大後悔。”
李世民兩番被人搶話,李氏中二氣質瞬間衝破天際。他看向周齊,“房二要娶你,你樂意不?”
周齊有點兒為難,雖然二師兄總跟她打鬧,對她卻挺不錯,不想當眾讓他丟臉。想到房遺愛,周齊便朝他的方向看過去。隻見房遺愛噘著嘴,眼睛一閃一閃的很是可憐。又轉頭看向王玨,老師示意她自己決定。
自師兄們接連定親,周齊就知道自己也被一些人家盯著。這些人考慮的是什麽不言而喻,若嫁過去相處不好還得勞老師和師兄們幫忙。這還不算啥,萬一自己沒準頭,一巴掌把未來相公拍死咋整。嫁給房遺愛的話,無論在南山還是房家,都隻有自己揍他的份兒,想想也不錯。
“微臣願意。”
李世民頭次聽周齊說話,沒有長篇大論,就四個字。不錯,一看就是當武將的料。這樣的下屬誰都願意要,若是說娶迴家嘛,擱他肯定不樂意。又一想,房遺愛他娘就是個母老虎,沒準房家血脈裏就好這口。
沒直接賜婚,李世民挑釁地看向王玨,“王縣公還有什麽要說的嗎?”
幼不幼稚,王玨無奈迴道:“隻要弟子們都願意,微臣自然樂見其成。”
“行,朕就下旨讓你們成年後完婚!”聖旨當場就寫了。
二小拜謝,房遺愛起身後沖蘇定方晃了晃脖。
蘇定方:“……”
既然你這麽願意給人說親,咱拿點兒正事兒給你辦。李績上前,“聖上,很多將士常年在邊關征戰,如今過了婚齡還未成親。”
這麽大的事兒!李世民搓搓手感慨道:“他們為大唐安危付出良多,待朕想想法子,定讓兒郎們都娶親生娃。”
趙德言被分配到鴻臚寺工作,考慮到他孤身一人無恆產,李世民除了賜宅子還賞了好些銀錢。誰知剛解決完士兵們的親事,他就站了出來,難道有什麽不滿?
“聖上,微臣多謝您送的宅子,那些銀錢就不要了。微臣在糙原上這些年,遇到幫大唐做探子的商隊皆給他們方便。朝廷的自然不算,勛貴們都誰家做了買賣微臣有記錄,等他們把這些年欠微臣的疏通費還上,想來微臣下半生衣食都不用愁。”
艾瑪,下半生衣食無憂,誰知道這傢夥每月花用多少,聽著胃口就不小。瞧著聖上開懷的樣子,咱肯定得滿足人家要求。若不然,不知道有沒有落什麽把柄……
孟襄再次撇嘴,伎倆太差。他就弄不懂了,孤臣有什麽好做的,咱連上朝都不樂意呢。
本以為可以迴家了,那些在不知道的情況下欠人錢的也想迴去商量,沒想到竟跳出個人找茬。
禦史大夫溫彥博上前,“微臣要參李靖,他帶軍無綱紀,使得奇寶散於亂兵之手。他殺伐過重,以平民做突厥兵來騙軍功。”
臥槽,真歹毒,每條都是大罪。得嘞,那跑去報信的人,俺們算知道是哪家人了。
有禦史上告,無論李世民怎麽想都要走正規過程,“李靖,你有什麽可說?”
李靖不見慌忙,“頡利庫房的東西都有唐儉和馬周整理,士兵們整理的是平民家,那些日用品都派發給當地漢民了。”
唐儉出來作證,“沒錯,我們按百家派的方法分類造冊,檢查起來一目了然,聖上隨時可派人查看。另,微臣要向聖上舉薦馬周。李績將軍救迴數千漢人,又有後來從鐵山解救的數萬,皆由此人安排妥當。微臣沒到鐵山前,主要文職都是他在做。”
李世民從不嫌人才多,唐儉的話立刻勾起他的興趣。奏報中有列舉此人的功績,當時還想著得空的時候考教一番呢。來了興致,“馬周上前來。”
插話小能手房遺愛又來了,“正想跟聖上稟報馬周的事情。我雖犯錯功過相抵,我這弟子的功勞卻不能抵了。救人性命難,若讓人重新生出希望活好更難。被擄掠的漢民長期受著虐待,他們被救迴後甚至不習慣躺著睡覺,皆因牢房太小,這些年都是坐著相依偎休息的。如此種種實在太多,要從他們角度考慮去開導,此中過程實在不易。”
話落,全場陷入不可思議,這話是房遺愛能說出來的?!還是先看王玨,見她同驚訝,方知不是提前教導。馬周眼中帶淚看向房遺愛,房玄齡差點沒當場爆笑,二子今日太給他長臉了!
隨後很多人思索後恍悟,怪道覺得名字耳熟,馬周不就是那個被房遺愛騙去的有才倒黴蛋嘛!
李世民的身子有點兒僵硬,他也想起來了,馬周是房遺愛的弟子……
見大家都看著自己,已經說考教不能反悔,李世民硬著頭皮開始問馬周問題,問題都很刁鑽。馬周誰呀,人家在曆史上就能才驚李世民,入百家派後又被開闊視野,如今比曆史上第一次君臣奏對時段數還高。
李世民從因此人是房遺愛弟子帶著小偏見,到遺憾他被房遺愛給糟蹋了,不同的心理僅因兩個問題就轉變了。
好呀,又來一個賢才,“朕授你為監察禦史。”
馬周大拜謝恩,房遺愛也跟著大拜,起身後對左右文武說道:“他有大才,叔伯們切勿因討厭我而為難我弟子。”
眾人聞言無語,你也知道自己不招人待見呀。咱倒不討厭你,並且挺願意看你熱鬧的,隻要你別惹到咱頭上就行。都叫叔伯打感情牌了,往常被房遺愛捉弄過的人也不好意思為難馬周。再說了,最偏心眼的人是聖上,給弄個禦史,誰整誰還不一定呢。
馬周再次感動,房玄齡與王玨再次欣慰,熊孩子終於懂事兒了!
李世民得良才也開懷,他肯定是時來運轉了。著急到後宮找媳婦炫耀,他將最後一件事說出:“朕欲大赦天下,酺五日,諸位以為如何?”
“聖上英明,此當大赦!”
“與民同樂,理當如此!”
大家拿了好處,非常願意捧臭腳。
李總一樂,“都迴去好好休息,明日設宴。”
正想大拜,溫彥博又來了,“聖上,咱們方才還沒說完。”
李世民假裝恍悟,“一打岔給忘了,唐儉證明沒有士兵亂拿財物,誰來解釋一下騙軍功的事情?”隱晦瞪一眼溫彥博,真不上道。
好些人出列,卻是李承幹先出聲,“上報的軍功沒有假……”將事情的前因後果解釋一遍。
語畢,程咬金等人紛紛出言證實。
誰料溫彥博還不放過,“既然那些突厥平民沒參戰,你們如何趕不上報就犯下如此殺伐大罪?”
得,直接說成罪了。
李承幹經王玨教導三年多,已不似曾經那般稚嫩。聞言,他麵上不見急色,再次上前緩緩說道:“都護府不是大唐新設,此源自西漢。當時的西漢多麽強盛,他們以為設都護府就能管理外族。結果呢,漢後如何還用我再多說嗎?咱們用不了那麽多平民試行新政策,平日的殺伐會遭詬病,故此不敢。這次借戰爭,為何不能順便為之?聽聽百姓們怎麽說,那些被殲滅的都是參戰敵軍。”
很多大臣聞言開懷,這才是大唐需要的儲君,他們不要真聖人。李總也很驕傲,自家大兒子果真像他,既講情義又殺伐果斷。至於長孫老狐狸,那還用說嘛!
十多萬人確實殺伐過重,然而王玨卻不後悔贊同這個決定,全因她知道晚唐的曆史。不說晚唐那麽遠,就說安史之亂後唐與迴紇聯姻,小寧國公主居然給英武可汗做了一輩子妾,多麽可悲,怎能不恨!
見王玨似想起什麽麵色陰暗,李世民怕她一次拍死溫彥博,趕緊出言平事兒,“若來報會錯過時機,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朕不追究將軍們自作主張的過錯。”
眼看李世民也贊同他們的作為,又無其他文官站出來幫忙,溫彥博隻得消音。
文臣們:定是你侄兒嫌留下的突厥平民太少,我們憑什麽幫你,又不討好。
這迴沒事兒了吧,大臣們拜禮後有序往殿外退。半年未歸家,剛迴來的武將們都急著迴家團聚,他們與大家抱拳告別後騎著寶馬化作一道閃電消失在宮門口。
大唐文官幾個月前剛經曆過奔馳馬主酒駕肇事,這次又目睹了極品飛馬公元六三零(極品飛車2016)。
作者有話要說:
第183章還是熱鬧
李承幹自然是留在宮裏,其他家在長安的弟子也各迴各家,最後王玨和王熙然隻帶迴王思源、劉大包、黃文、周齊、李晉江這五隻。
他們迴到南山時,村裏早備好宴席等著。除了一直在隨園學習的書生們,另有很多新麵孔出現在南山,這些都是奔著百家派今年招生考試而來。
王李氏和王劉氏見到他們迴來又哭又笑,愣是上上下下檢查幾人好多遍才放下心來。
“沒事就好,沒事就好。”王李氏自言自語念叨完,又看向王熙然,“你這孩子,若不是嬸子聽得從邊關來的傳聞,都不知道你除了文采也武藝了得。”最後看向黃文,“太上老君保佑,你這一年來可沒少吃苦,多狠心的老師喲,派你去做那麽危險的事情。”
南山村民們也盯著黃文猛瞧,吳大牛忍不住問:“那烙印在路上治好的?”
嗯,很好。由此可見,俺們不在江湖,江湖卻充滿俺們的傳說。感情他們雖還未歸來,關於戰場上所發生的點滴卻早已傳遍大唐。
見問到他,黃文趕緊迴話:“在路上便醫好了,我當時好怕進長安時麵上還帶著奴隸烙印。”
王玨打趣道:“我看你是怕被李大娘子看到吧!在歸來的路上,我跟李績將軍已商量好,下月初一就給黃文完婚。”
“那感情好,這可是大喜事!山下的宅子早就建好,布置一下隨時能用。”兩個弟子欲成親,王玨在封邑上劃出土地給他們做成親用,吳村長負責造宅子。
一群人圍著,你一言我一語,將剛歸來的人挨個問了遍。李晉江羨慕地看向黃文,他的婚期還沒定,老師需空出時間與長孫尚書商議過才行。媳婦沒娶過門,他總怕老丈人突然反悔……
</br>